4层次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60
[转] 转:心理分析的四个层次2011.12.4阅读(6)下一篇:姐妹弟兄们说的... |返回日志列表∙赞∙已成功转载∙分享(1)∙评论∙复制地址∙更多荣格把心理分析疗法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由四位大师为代表,他们是布洛伊尔、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本人。
四位大师的方法首尾相接,步步深入,体现了心理分析的不同层次。
荣格认为,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应该包括全部四个层次:宣泄、解释、教育、转化。
一、宣泄--布洛伊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在布洛伊尔的谈话疗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在结识弗洛伊德之前,布洛伊尔已经运用谈话疗法治疗病人了,著名的安娜O就是这种疗法的受益者之一(1882-1884),“谈话法”一词就是她提出的。
她还把这种方法戏称为“扫烟囱法”。
布洛伊尔发现,病人每说出一种心理创伤,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有时候,病人怎么也想不起创伤事件,他就给病人催眠。
在催眠状态下,病人会想起平时想不起来的事情。
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创伤理论”,认为心理障碍是童年的创伤(尤其是性创伤)引起的,它在心灵深处留下阴影,干扰了人们的生活,而谈话疗法起到了宣泄的作用。
“宣泄”(catharsis)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净化。
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已指出,悲剧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
催眠状态下的回忆也是一种宣泄。
不久以后,弗洛伊德放弃了创伤理论,认为病人所报告的性创伤不是事实,而是病人的幻觉。
但是,后来的研究证实,创伤确实是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创伤可以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这种情况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其发病率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得多。
实践证明,宣泄确实能够治疗心理障碍。
通过宣泄,多数病人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因此,这种方法运用非常广泛。
现代危机干预的基本手段就是宣泄。
认知行为治疗中有一种暴露疗法,就是把病人暴露在引起痛苦的情境中,使痛苦慢慢减轻,其原理与宣泄相似。
认知理论对此所作的解释是:创伤使情境与痛苦形成条件反射,病人通过回避情境以减轻痛苦,使条件反射无法消退;如果把病人重新暴露在情境中而没有再度遭受心理创伤,那么情境与痛苦之间的条件反射就会渐渐消退。
群体决策技术的四种方法
群体决策技术是指在特定的组织或团队中,通过多人协作来进行决策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群体决策技术包括四种方法:头脑风暴、德尔菲法、多标准决策法和层次分析法。
1.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指在一个小组中,成员们通过自由发挥思维,提出各种想法和观点,以期获得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意。
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创新性解决问题的场景。
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是鼓励成员发表意见,不批评他人的观点,避免评判过早和限制思维。
2.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指通过一系列匿名的问卷调查,将个体观点综合起来,形成集体意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达成共识的场景。
德尔菲法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多轮反馈收集各方意见,并对每轮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汇总,以期达成共识。
3. 多标准决策法
多标准决策法是指通过制定多个评价指标,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场景。
多标准决策法的基本原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估和打分,以期找到最优解。
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将决策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并对不同层次的因素进行权重分配和比较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层次的场景。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进行两两比较和权重分配,以期确定最终方案。
总的来说,群体决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但也需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并遵循基本原则,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统计预测方法中,以逻辑判断为主的方法属于( C ) 。
A 回归预测法B 定量预测法C 定性预测法D 时间序列预测法2 下列哪一项不是统计决策的公理( D) 。
A 方案优劣可以比较B 效用等同性C 效用替换性D 效用递减性3 根据经验 D-W 统计量在 (B )之间表示回归模型没有显著自相关问题。
A 1.0-1.5B 1.5-2.5C 1.5-2.0D 2.5-3.54 当时间序列各期值的二阶差分相等或大致相等时 ,可配合( B)进行预测。
A 线性模型B 抛物线模型C 指数模型D 修正指数模型5 ( C)是指国民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出现上升和下降的交替。
A 经济周期B 景气循环C 古典经济周期D 现代经济周期6灰色预测是对含有(C )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
A 完全充分信息B 完全未知信息C 不确定因素D 不可知因素7 状态空间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动态系统符合( C) 。
A 平稳特性B 随机特性C 马尔可夫特性D 离散性8 不确定性决策中“乐观决策准则”以( B )作为选择最优方案的标准。
A 最大损失B 最大收益C 后悔值D α 系数9 贝叶斯定理实质上是对( C )的陈述。
A 联合概率B 边际概率C 条件概率D 后验概率10 景气预警系统中绿色信号代表( B ) 。
A 经济过热B 经济稳定C 经济萧条D 经济波动过大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 构成统计预测的基本要素有( ACD ) 。
A 经济理论B 预测主体C 数学模型D 实际资料2 统计预测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BD) 。
A 经济原则B 连贯原则C 可行原则D 类推原则3 按预测方法的性质,大致可分为( ACD) 预测方法。
A 定性预测B 情景预测C 时间序列预测D 回归预测4 一次指数平滑的初始值可以采用以下( BD)方法确定。
A 最近一期值B 第一期实际值C 最近几期的均值D 最初几期的均值5 常用的景气指标的分类方法有( ABCD ) 。
4层次分析法在公路运输配载中的应用4.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是美国运筹学家萨( T.L.Satty) 于 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2】,它的基本原理是首先将复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分成若干层次, 以同各要素按照某一准则进行两两判断, 比较其重要性, 以此计算各层要素的权重, 最后根据组合权重并按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方案。
由于层次分析法具有的系统性、灵活性、实用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决策,近年来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军事、规划等很多领域的评价、决策、规划等。
4.2层次分析法在配载问题中应用的价值和意义一个高效的货物配载决策方案对企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决货物配载问题的方法较多, 其中包括整数规划、多目标规划、随机模拟方法、决策支持系统法和专家系统法等配载方法。
在上述几种选择方法中, 整数规划和多目标规划可以保证客户需求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实现配载方案和配送路径的实时更新, 但该方法中所涉及的参数有时难以确定, 计算也较为复杂; 随机模拟方法对定性的因素难以量化处理, 其所得结果的可靠度也并不高; 而对于其他的几种方法也有精度不高、参数难以确定和可操作性差的缺点。
与其他方法相比, 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势在于, 它能把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结合起来, 处理许多用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
在最大程度克服主观因素的条件下, 尽可能全面地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 得出比较准确、科学的结论。
同时, 层次分析法比较简单易行, 成本也比较低, 不会给企业造成过重的财务负担。
这些优点, 就使得层次分析法能被企业运用到货物配载方式的决策中去。
4.3 层次分析法模型及其构造1,运输活动绩效的影响因素。
为了使企业选择出最优车辆, 在衡量运输活动的整体运营绩效时, 运输活动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0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在综合评价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产生了特别适合于对主观或定性指标进行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产生了多种应用广泛的评价方法,诸如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等。
20世纪80-90年代,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综合评价。
当前,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已经涉及到人类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应用的范围愈来愈广,所使用的方法也愈来愈多。
1.层次分析法(1)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家T.L.Satty 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具体地说,它是指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用一定标度对人的主观判断进行客观量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
(2)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模拟人的思维过程的工具。
如果说比较、分解和综合是大脑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思考过程,则层次分析法对这种思考过程提供了一种数学表达及数学处理的方法。
(3)层次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层次分析法适合于人的定性判断起重要作用的、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4)层次分析法的步骤①明确问题通过对系统的深刻认识,确定该系统的总目标,弄清决策问题所涉及的范围、所要采取的措施方案和政策、实现目标的准则、策略和各种约束条件等,广泛地收集信息。
②建立层次结构按目标的不同、实现功能的差异,将系统分为几个等级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用框图的形式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与因素的从属关系。
层次分析模型是层次分析法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层次分析法的第一个基本特征。
③建立判断矩阵判断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一般采用1~9标度及其倒数的标度方法。
通过两两对比按重要性等级赋值,从而完成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过渡,这是层次分析法的第二个基本特征。
④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因素对于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第四讲中⼼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第四讲中⼼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句法分析是句⼦分析的基础,是句⼦理解和解释的关键。
在长期的语法研究中,⼈们形成了⼀系列的句法分析⽅法——析句⽅法。
析句⽅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备受重视。
汉语语法研究⽅法的发展,实质上也可以归结为析句⽅法的发展。
析句⽅法最早出现的就是中⼼词分析法。
⼀、中⼼词分析法(成分分析法)1.中⼼词分析法的内涵从1898年《马⽒⽂通》诞⽣到40年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上是在传统语法学的间架⾥进⾏的。
传统语法学是模仿古代希腊的语法体系。
按这套体系,分析语法的标准是意义,⽤意义来划分实词词类;凭施事、受事来确定主语、宾语;在句法分析⽅⾯,采⽤句⼦成分分析法(最早是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法》使⽤),认定句法分析就是分析⼀个句⼦的句⼦成分,⽽作为⼀个句⼦(单句)必须具备六⼤成分——主语、谓语(主要成分),宾语、补⾜语(次要成分),定语、状语(附带成分);⽽在确定句⼦成分时,要求先找出句⼦的两个中⼼词(名词中⼼词和动词中⼼词)以作为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主语和谓语,从⽽依次找到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六种句法成分。
2.中⼼词分析法图解⽅法⑴划线分析法⽐较通⽤的符号是:主语谓语兼语~~~ 宾语~~~ 补语< > 定语( ) 状语[ ]如:淘⽓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
第⼀步,找出中⼼词:弟弟、做第⼆步,看动词后有⽆宾语,划出;淘⽓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第三步,依次找出连带成分:定语、状语,补语、成为:淘⽓的弟弟已经做完了今天的作业⑵关系式图解法弟弟|| 做| 作业淘⽓的已经完了今天的3.中⼼词分析法的作⽤及局限中⼼词分析法的优点是:⑴⽅法简便,易于操作。
⼀个句⼦,特别是⼀些⽐较长、结构⽐较复杂的句⼦,可以很快分出句⼦的主⼲和枝叶,从⽽便于提纲挈领,主次分明。
⑵有利于归纳句型。
因为经过中⼼词分析以后,句⼦的格局⽐较清楚了,因此可以归纳出汉语的句型系统,对语⽂教学有⼀定的帮助。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
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比如如何选择旅游景点的问题,选择升学志愿的问题等等。
在决策者作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作出选择。
比如选择一个旅游景点时,你可以从宁波、普陀山、浙西大峡谷、雁荡山和楠溪江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在进行选择时,你所考虑的因素有旅游的费用、旅游地的景色、景点的居住条件和饮食状况以及交通状况等等。
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我们将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
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编辑本段]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个因素按照不同属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诸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因素或对上层因素有影响,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因素或受到下层因素的作用。
最上层为目标层,通常只有1个因素,最下层通常为方案或对象层,中间可以有一个或几个层次,通常为准则或指标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