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倍体项目简介1
- 格式:docx
- 大小:18.67 KB
- 文档页数:1
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是一种常用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通过对子宫颈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有效筛查出潜在的癌前病变和早期子宫颈癌。
TCT在筛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来提高筛查的准确率。
近年来,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逐渐受到关注,可以提高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效果。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是通过对细胞DNA含量进行测量和分析,判断细胞的DNA倍体情况,来进行子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
研究表明,子宫颈癌细胞的DNA含量与细胞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DNA多倍体细胞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潜在的癌症细胞存在。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以作为TCT的补充,起到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癌前病变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还具有更为灵敏的特点。
对于一些难以观察和诊断的早期子宫颈癌病变,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异常情况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对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以通过细胞标本或组织活检标本进行检测,操作简单方便,且对患者无创伤。
而阴道镜检查也只需在外阴进行观察,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太多影响,同时也能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信息。
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联合应用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前景。
遗憾的是,目前这种技术在临床中的普及程度仍然比较有限,需要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
在进行该项技术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隐私权和个人合法权益,加强对技术的合理应用和规范管理。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和阴道镜联合应用一定会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发挥更加重要和有效的作用,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dna倍体染色液分类DNA倍体染色液分类一、引言DNA倍体染色液是一种用于细胞遗传学研究的重要试剂,通过染色液的染色效果可以对细胞的倍体性质进行分类。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DNA倍体染色液进行分类,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二、基于染色效果的分类1. 鲜艳明亮类:这类染色液在细胞染色过程中,呈现出鲜艳明亮的色彩,使细胞在显微镜下更加鲜明。
这类染色液常用于细胞形态学研究,如血液细胞计数、染色体形态观察等。
2. 柔和温暖类:这类染色液在细胞染色过程中,呈现出柔和温暖的色彩,使细胞在显微镜下显得温馨而宜人。
这类染色液常用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研究,如胚胎细胞发育观察等。
3. 深沉神秘类:这类染色液在细胞染色过程中,呈现出深沉神秘的色彩,给人以神秘而诱人的感觉。
这类染色液常用于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如基因突变检测、DNA分子克隆等。
三、基于应用领域的分类1. 医学领域:这类染色液主要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如细胞病理学、肿瘤学等。
通过染色液的作用,医生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从而诊断疾病。
2. 农业领域:这类染色液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研究,如植物细胞遗传学、动物育种等。
通过染色液的染色效果,农业科学家可以对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进行研究和改良。
3. 生态学领域:这类染色液主要应用于生态学研究,如微生物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等。
通过染色液的使用,科学家可以对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四、基于染色液成分的分类1. 酸性染色液:这类染色液的主要成分为酸性染料,如伊红、甲苯胺蓝等。
酸性染色液常用于细胞核染色,可以使细胞核呈现出红色或蓝色。
2. 碱性染色液:这类染色液的主要成分为碱性染料,如苏木精、伊红等。
碱性染色液常用于细胞质染色,可以使细胞质呈现出红色或粉红色。
3. 中性染色液:这类染色液的主要成分为中性染料,如嗜酸性染料、嗜碱性染料等。
中性染色液常用于细胞器染色,可以使细胞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五、结论DNA倍体染色液的分类可以从染色效果、应用领域和成分等方面进行划分。
DNA倍体分析彭晓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大量细胞的细胞周期和DNA倍体已经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方法,广泛地用于临床,为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科研中也越来越多地用于细胞动力学、细胞调亡等观察。
正常人静止期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相当于7X10-12pg DNA/细胞核,我们称之为二倍体细胞,而正常增殖期细胞则有着不同的DNA含量。
在细胞周期(静止期G0,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有丝分裂期M)的各个时期,DNA含量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在G1期,细胞开始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含量仍保持二倍体;进入S期后,DNA的含量逐渐增加,介于G1和G2期之间;当DNA复制结束成为四倍体时,细胞进入G2期。
G2期细胞继续合成RNA 及蛋白质,直到进入M期。
单纯从DNA含量无法区分G2和M期;一旦有丝分裂发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两个细胞或者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或者进入G0期,而G0期从DNA含量上同样无法与G1期区分。
因此,从细胞的DNA含量上,整个复制周期可以描述为G0/G1,S,G2/M1期。
G0/G1 S G2/M亚二倍体二倍体四倍体八倍体DNA分析图例,横坐标为荧光强度,纵坐标为细胞数DNA指数(DNA index ,DI)是肿瘤样本G0/G1期细胞荧光值的强度(以“channel 道数”为单位)与正常人二倍体G0/G1期的荧光强度的比值。
DI为1意味着二倍体,四倍体细胞的DI为2,亚二倍体细胞的DI〈1,而超二倍体细胞的DI>1。
在二倍体和四倍体之外的统称为异倍体。
在恶性肿瘤,会出现多倍体(四倍体或八倍体)、超二倍体。
当细胞出现调亡时,会出现亚二倍体峰(调亡峰),其比例反映了细胞凋亡的程度。
S期细胞百分比反映了细胞的增殖状态,肿瘤组织的S期较高,化疗后S期的下降提示治疗有效。
有较高多倍体和异倍体存在的恶性肿瘤对化疗敏感。
肿瘤治疗中也可能出现DNA含量的增加。
DNA倍体分析在临床病理中的应用详细讲解DNA倍体分析在临床病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DNA倍体即指细胞中DNA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可以用来评估细胞的发育程度、活跃程度以及细胞的异常情况。
在临床病理诊断中,DNA倍体分析可以用来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在识别肿瘤恶性程度和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NA倍体分析主要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
流式细胞仪能够对细胞进行流式分析,可以快速测量细胞的DNA含量和分布情况。
通过将细胞与多种荧光染料共染,利用流式细胞仪可以将不同染料的荧光信号分离并测量,从而获得DNA含量和分布的数据。
根据细胞在荧光强度上的分布情况,可以将细胞分为DNA倍体整倍性和非整倍性。
DNA倍体分析在临床病理中的主要应用有两个方面:肿瘤诊断和预后评估。
首先是肿瘤诊断。
DNA倍体分析可以通过测量肿瘤细胞的DNA含量和分布,来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
在正常组织中,细胞的DNA含量是相对固定的,称为二倍体。
而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由于基因突变或异常,细胞的DNA含量会发生改变,出现多倍体现象。
通过测量肿瘤细胞的DNA含量及其变异程度,可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一般来说,DNA倍体的分布越不均匀,恶性程度越高。
因此,DNA倍体分析可用于协助肿瘤的诊断和鉴别。
例如,可以用于进一步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区分早期癌变和晚期癌变,以及判断肿瘤的分化程度等。
其次是肿瘤预后评估。
DNA倍体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肿瘤的预后。
研究发现,DNA倍体的非整倍性与肿瘤的预后相关,即非整倍性的肿瘤更具有侵袭性和恶性转化倾向。
通过测量肿瘤细胞的DNA倍体分布,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如肿瘤大小、脉管侵犯等,可以对肿瘤的预后进行评估。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非整倍性的肿瘤与肿瘤的复发风险和预后相关。
因此,DNA倍体分析可以作为肿瘤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可辅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DNA倍体分析还可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病因学研究和药物研发。
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摘要:宫颈癌也称子宫颈癌,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女性肿瘤的第二位。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万妇女死于这种疾病。
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
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后期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
目前治疗方案以手术和放射治疗为主,亦可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但中晚期患者治愈率很低。
经临床追踪观察显示,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时间。
从这个角度看,宫颈癌并不可怕,它是一种可预防、可治愈的疾病。
防治的关键在于: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终止其向宫颈癌的发展。
如能落实防治措施,宫颈癌的治愈率很高。
关键词:DNA倍体分析;细胞周期;宫颈癌细胞检查1.什么是DNA倍体分析技术1.1什么是倍体分析DNA倍体是指遗传物质DNA的倍数。
正常人静止期的体细胞都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DNA,都有一个同样的备份,即等位基因。
也就是说,正常人的体细胞在非分裂情况下都是二倍体。
在一些疾病状态下,例如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肿瘤细胞的DNA含量出现异常,会导致超二倍体、三倍体,甚至四倍体、八倍体等多倍体的出现,就是DNA倍体的异常。
在几乎所有的癌症中正常细胞仍然是“整倍体”,而肿瘤细胞是“非整倍体”。
关键的一点是,非整倍体是一般癌细胞的特征,在子宫颈癌的例子中,非整倍体出现“癌前病变”的阶段以及后来的浸润癌。
一般来说,检测非整倍体细胞就是检测癌细胞。
1.2 DNA倍体检测技术DNA倍体测量的是细胞核的总DNA含量,不能识别或计数单个染色体,严格意义上讲,它不是DNA或基因检测。
测量到的每个细胞核的DNA含量与测量到的正常细胞群体的平均DNA含量进行比较,DNA含量是正常细胞2.5倍的细胞可靠地确定为非整倍体,虽然不能说细胞有115条染色体。
DNA倍体检测的核心理论就是比尔定律,与分光光度计测量DNA浓度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
D N A细胞定量检测分析技术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临床新项目开展申报表项目名称:全自动DNA细胞定量检测分析技术申报科别:协助科室:申报人签名:申请日期:申请报告申请项目:全自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申请原因:1.技术优势:这是国内领先的肿瘤早期筛查技术。
手工涂片的制片效果不好,对细胞学医生的诊断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和制约;液基薄片制片技术改进了取材和制片,但是在诊断方面没有改进,在癌变前期细胞形态还没有发生改变时容易漏诊;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液基薄层制片的基础上改进了诊断技术,可以通过全自动分析系统直接检测细胞DNA含量的变化,在细胞DNA含量的变化还不足以引起细胞形态变化时就能检测出早期癌变,结合人工阅片后能最大程度较少漏诊率。
2.经济效益: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能够检测出更多的癌前病变,后继的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将给医院带来的利润增长点。
分析技术本身采用免费提供设备,供应耗材的方式,对医院来说成本极低,每月病例检测数大概在1000例左右,将为医院带来较高纯利润收入。
3.社会效应:目前已经有北京妇产医院、北京海妇医院、上海同济医院、上海第五人民医院、上海第七人民医院、上海奉贤中心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南京市妇幼医院、湖北省妇幼医院、武汉市中南医院等多家医院使用此技术,使用效果非常良好,已发现多例经确诊的早期癌变,挽救了病人的健康和家庭,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和社会效应。
一、申请项目内容、国内外开展现状以及开展该项目的目的、意义及可行性分析(如果是替代已开展的技术则应说明新技术的优势所在)该项目的现状:目前世界先进水平的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技术借助计算机辅助,做到自动检测,即全自动细胞分析。
从细胞标本自动扫描,自动调焦,自动搜索视野,逐个细胞分类、DNA含量测定、分析诊断到打印出有被检测细胞图像的诊断报告均实现自动化操作,在2钟时间内,可对上万个细胞逐个进行定量检测,其参数达125个。
DNA倍体分析展开全文前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死亡已成为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
目前由于癌症早期的症状不明显,大部分人发现患病时已经是中期或者晚期。
如果癌症可以在早期及时的准确的诊断出,那么许多癌症的治愈率也就相应提高了,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减轻家庭的负担。
背景介绍恶性肿瘤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是肿瘤细胞失控性增殖,而细胞失控性增殖的生物学基础是细胞周期调控紊乱。
细胞周期调控是一个精细的生物学过程,涉及了多个基因和蛋白的参与,进而形成了复杂的信号分子网络系统。
正常人静止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我们称之为二倍体细胞,而正常增殖期细胞则有不同的DNA含量。
在细胞周期(静止期G0,DNA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S,DNA合成后期G2,有丝分裂期M)的各个时期,DNA的含量随各时相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细胞开始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DNA含量仍保持二倍体;进入S期后,DNA开始合成,这时细胞核内DNA的含量介于G1和G2期之间;当DNA复制结束成为4倍体时,细胞进入G2期,G2期细胞继续合成RNA及蛋白质,直到进入M期,因此,单纯从DNA含量无法区分G2期和M期;一旦有丝分裂发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这两个子细胞或者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或者进入静止期(G0期),而G0期从DNA含量上同样无法与G1期区分。
因此,整个复制周期可以描述为G0/G1,S,G2/M期。
人体正常细胞均具有比较稳定的DNA二倍体含量,当细胞发生癌变和具有恶性潜能的癌前病变时,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伴随着细胞DNA含量的异常改变,有资料证实,DNA非整倍体出现是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良性肿瘤细胞表现为以四倍体增多,而恶性肿瘤细胞则表现为非整倍体增多。
实体恶性肿瘤的非整倍体出现率>70%,淋巴瘤和白血病以亚二倍体居多,出现率达50%。
交界性肿瘤形态学介于良恶性之间,难于鉴别。
dna倍体分析DNA倍体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个体的基因组结构和遗传变异。
DNA倍体是指生物个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倍数,通常通过染色体数目的分析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DNA倍体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讨论其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DNA倍体分析的原理主要基于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会复制并分散到新的细胞中,从而形成相同数量的染色体。
通常情况下,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偶数,称为二倍体,而植物细胞则可能存在多倍体状态,称为多倍体。
DNA倍体分析通过研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来确定倍数状态。
DNA倍体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细胞计数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来确定细胞的倍数。
科学家将细胞样本进行染色处理,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根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可以判断细胞是二倍体还是多倍体。
除了细胞计数方法,还有一些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流式细胞术,也可以用于DNA倍体分析。
DNA倍体分析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物种鉴定和进化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或不同个体之间的染色体数目,可以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史。
例如,通过DNA倍体分析,科学家可以确定某个物种是二倍体还是多倍体,并进一步研究其形成的机制和演化的影响。
其次,DNA倍体分析在植物育种和农业科学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的倍体性质与其生长发育、抗病性和产量等特征密切相关。
通过DNA倍体分析,育种学家可以筛选出具有高产量和抗病性的多倍体植株,并利用其进行育种改良。
此外,DNA倍体分析还可以用于检测植物中的多倍体异常现象,如染色体畸变和多倍体性别失调等,为农作物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DNA倍体分析也在医学诊断和人类遗传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某些疾病,如某些癌症和先天性疾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通过DNA倍体分析,可以检测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并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DOI:10.16662/ki.1674-0742.2021.26.001DNA 倍体分析技术在宫颈癌早期患者筛查中的价值徐薇,范雪梅,赵群,孔祥1.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兴化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兴化225700;2.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江苏扬州225001[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早期患者筛查中运用DNA 倍体分析技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便利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该院门诊接受宫颈癌筛查的850例女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同时均接受DNA 倍体分析技术检测,对所有受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统计。
对于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受检者,均予以宫颈活检,最终对所有受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共有35例受检者的检测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4.12%,经DNA 倍体分析技术检测,共有78例受检者的检测结果是阳性,阳性率为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252,P<0.05)。
35例经传统宫颈细胞学检测阳性受检者均接受阴道镜活检,检出阳性病例4例,阳性率为11.43%,78例经DNA 倍体分析技术检测阳性受检者接受阴道镜活检,检出阳性52例,阳性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88,P<0.05)。
结论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DNA 倍体分析技术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检出阳性率、特异度和灵敏度更高,可为疾病早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及早发现及早予以治疗,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DNA 倍体分析技术;宫颈癌;早期患者筛查;筛查价值[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1)09(b)-0001-04The Value of DNA Ploidy Analysis in the Screening of Patients with Early Cervical CancerXU Wei,FAN Xuemei,ZHAO Qun,KONG Xiang1.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Xinghua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Yang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Xinghua,Jiangsu Province,225700China;2.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Clinical School of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Province,225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DNA ploidy analysis in the screening of early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850women who underwent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to August 2020were selected conveniently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ll subjects received traditional cervical cytology and DNA ploidy analysis,and the test results of all subjects were accurately counted.Cervical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for positive subjects,and the results of all subjec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By traditional cytology,35patients were positive,the positive rate was 4.12%.By DNA ploidy analysis,78patients were positive,the positive ratewas 9.1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08.252,P <0.05).Of the 35patients who were positive bytraditional cervical cytology underwent colposcopic biopsy,and 4patients were positive,with a positive rate of 11.43%.Of the 78patients who were positive by DNA ploidy analysis,52patients were positive by colposcopic biopsy,with a positive rate of 66.6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29.488,P <0.05).Conclusion In the early screening ofcervical cancer,DNA ploidy analysis technology has 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with higher detection positive rate,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whi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early treatment plans for the disease,and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to maximize the timeli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so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DNA ploidy analysis technology;Cervical cancer;Early patient screening;Screening value[作者简介]徐薇(1980-),女,硕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妇科肿瘤。
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原理及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一、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技术原理每一个正常的体细胞核内均有23对染色体,只有增殖期的细胞才会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加倍。
但在生理状态下,人体绝大多数的细胞处于静止期,DNA含量相当恒定。
当致癌因素作用于细胞早期,细胞核内DNA结构和含量发生改变,最终发展为细胞形态异常和恶性增殖。
因此,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可通过测量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在形态改变不明显前即可检测出那些病变细胞,实现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癌症是一种染色体疾病,致癌物质、罕见的遗传病症以及偶发的有丝分裂错误都是通过产生非整倍体引发肿瘤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非整倍体让数以千计的基因和它们编码的蛋白处于失衡状态,为细胞发展成更严重的非整倍体创造了条件。
然而,从非整倍体早期发展成恶性肿瘤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医生可以从容地进行检查和实施外科手术。
在癌症早期,还可以通过检查非整倍体来区分恶性肿瘤和“相貌雷同”的良性肿瘤。
当癌症进入晚期,检查与耐药或转移性相关的非整倍体,医生就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因此,早期发现DNA含量异常细胞对于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P. Duesberg, Chromosomal chaos and cancer, Sci Am 296 (2007), pp. 52-59.二、全自动DNA定量分析技术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通过对细胞核内遗传物质(DNA )倍体定量检测,判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检测癌及癌前病变。
克服人工观察主观性强、可重复性差的缺点,大大提高病变检出率;能检测出早于形态变化的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的情况,是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工具。
可针对包括宫颈脱落细胞在内的多种妇科及非妇科临床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测。
还可以对肿瘤预后进行判断,指导肿瘤的治疗。
三、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检测出早期癌前病变细胞和癌细胞:在细胞恶变过程中,遗传物质(DNA)含量早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80-90%的恶性实体肿瘤内存在非整倍体细胞。
DNA倍体分析结果的临床建议
检测结果报告模式,报告结果可分四级。
一级:未见DNA倍体异常细胞:薄片内细胞以二倍体细胞为主,绝大部分为正常细胞,需排除二倍体肿瘤的可能。
二级:可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薄片内可找到1-2个>5C的异倍体细胞。
说明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
三级:可见DNA倍体异常细胞:薄片内可找到3-15个>5C的异倍体细胞。
考虑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
四级:可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薄片内可找到15个以上的>5C 的异倍体细胞。
高度考虑为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
(注意:肝脏、甲状腺、前列腺、睾丸在进行DNA倍体分析需谨慎)。
如甲状腺及肝脏穿刺的脏器标本>9C时考虑为癌。
淋巴瘤病变往往在3C()的位置出现细胞峰
胸腹水检查3个异常细胞定为阳性,1-2个定为高度怀疑。
dna倍体定量分析原理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DNA 倍体定量分析是一种用于检测细胞中 DNA 含量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疾病进展。
细胞DNA 定量分析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项目简介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
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通过对细胞核内遗传物质 (DNA )倍体定量检测,判断细胞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
可针对包括宫颈脱落细胞在内的多种妇科及非妇科临床细胞学标本进行检测,已广泛应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临床诊断。
临床意义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
➢在TBS分级的各级宫颈病变,均可发现DNA倍体异常细胞,即DNA指数大于2.5(5C)细胞,病变级别越高,DNA倍体异常细
胞核非整倍体细胞峰出现频率越大。
☐为肿瘤的恶性程度评估提供参考
➢非整倍体细胞愈多,非整倍体细胞峰越多,病变程度越重,预后愈差。
☐对宫颈疾病发展趋向的预测
➢DNA非整倍体在国际上已经是公认肿瘤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生物标记。
非整倍体细胞的出现,预示着CIN病变正在进一步
恶化;
☐和细胞学联合诊断,优势互补
➢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细胞核DNA含量改变所致的客观判断。
常规细胞学是医生根据形态的改变所做的判断,带
有一定的主观性。
而且病理医生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癌
变早期核内DNA含量及其结构的改变,另一种原因可能是取材
不满意,标本中异形细胞数量过少,镜下容易漏诊。
☐对宫颈癌疗效的评估
➢浸润型宫颈癌中,非整倍体细胞愈多放疗敏感愈强。
标本采集要求
专用采样器及Motic保存液,标本采集后室温(22±5℃)保存。
临床项目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