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设备
- 格式:pptx
- 大小:14.04 MB
- 文档页数:35
无砟轨道道床主要施工方法及工艺⑴混凝土、钢筋、双块式轨枕供应道床结构混凝土采用客运专线耐久性混凝土,混凝土支承层(或混凝土底座)和道床板混凝土由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合工厂集中生产、供应。
混凝土用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输送灌注。
只要可能,混凝土罐车直接将混凝土送进模内。
否则,将采用二次混凝土输送系统,如输送泵、公铁两用混凝土浇筑装置等。
钢筋在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汽车运输,现场安装。
双块式轨枕由预制厂负责供应到施工现场,每垛摆放8层,每层4块,每处一次性堆放满足双线用量。
放置时间较长时采取彩条布或防雨布覆盖,防止锈蚀及污染。
⑵隧道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隧道内的无砟轨道直接铺设于隧道底板上,当隧道工后沉降达到要求后即可施工隧道内整体道床。
隧道内无砟轨道曲线超高设在道床上,并按设计要求设置伸缩缝。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2.5.1。
①隧道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A、施工准备主要施工设备有:轨道排架,专用龙门吊,移动组装平台,专用吊具,纵横向模板等。
无砟轨道双块式轨枕由轨枕厂预制和运输,施工前运输至施工现场(并提供本批轨枕质量证明文件),施工过程中不得出现轨枕运输。
运输过程中,采用柔性绳索对轨枕进行捆绑,捆绑位置在两侧承轨槽内,严禁在轨枕中部的桁架上进行捆绑。
图 7.2.5.1 隧道内无砟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B、测量放线步骤1:通过CPⅢ控制点按设计道床板位置在每块底座板土工布上放出轨道中线控制点,用钢钉精确定位,红油漆标识,用墨线弹出轨道中心线;步骤2:以轨道中心控制点为基准放出轨枕控制边线(墨线标识);步骤3:根据弹出的轨道中心线及凹槽的位置采用墨线定位出道床板底层每根纵横向钢筋的位置。
步骤4:测量放样的内容应以书面交底的形式反馈至技术员,并交施工作业人员。
C、安装底层钢筋模板安装完毕并检查合格后,进行钢筋的铺设。
为满足轨道电路传输距离要求,道床板的钢筋采用塑料卡具隔块隔开,并进行绝缘质量检测。
D、轨排组装和运输按桥梁轨枕布置图组装轨排,并按顺序铺设。
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流程介绍(一)兰州至乌鲁木齐铁路第二双线途经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省区,线路东起甘肃省省会兰州市,途经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平安县至青海省省会西宁市,后折向北经大通县、门源县,穿越祁连山山脉进入甘肃省河西走廊后西行,经民乐县、张掖市、临泽县、酒泉市、嘉峪关市、玉门市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鄯善县、吐鲁番市,终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线路正线全长1775.8 双线公里。
2011年,《建筑机械》记者前往新疆,为新疆首条客运专线——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修建进行采访报道。
时至今日,兰新二线的修建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本刊记者再次走近兰新二线,揭开新疆首条客运专线神秘面纱的一角。
兰新二线沿线气候环境差异大,大部分地段处于严寒、温差大、风沙大、日照强、干旱缺水等恶劣自然气候条件,无砟轨道施工质量控制风险较大。
为此,各参建单位紧密结合有关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充分吸纳武广、郑西等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建立了线上、线下工艺试验段,基本形成了满足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无砟轨道设计要求的系列技术标准和可行的工艺工法技术标准。
本期文章将为读者重点介绍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中支撑层和底座板施工工法,道床板的施工将在下一期文章中为读者介绍。
2013年兰新二线除西宁车站、张掖车站、嘉峪关车站、哈密车站、乌鲁木齐车站范围采用有砟轨道结构外,其余段落正线及车站正线两侧各一股到发线均采用CRTS I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
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双块式轨枕、单元式道床板和支承层或底座等部分组成。
兰新二线路基段混凝土支承层采用水硬性混合料或C15低塑性混凝土连续浇筑,宽3.4m,厚0.265m,每隔3.9m 切一横向假缝(合拢段根据道床板单元长度设置,保证支承层假缝与道床板伸缩缝及假缝对齐)。
支承层表面设置锯齿形凹槽,不再进行表面拉毛。
桥梁段混凝土底座长度和宽度与道床板一致,厚度175mm,采用C40混凝土现场浇筑。
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在高速铁路工程中,无砟轨道的可行性较佳,它能够大幅增强稳定性,轨道的刚度分布情况更为均匀,在后续运营中维护更为便捷,经过隧道区域时可以大幅缩减净空开挖量。
在这样大背景下,有必要对无砟轨道施工技术展开针对性分析。
关键词: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一、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建造工艺无砟轨道指的是将散碎型的碎石道床基础用水泥整体型基础结构来代替。
一般情况下,常规铁路路基结构的轨枕在进行铺垫时基本使用的是碎石料,即选取木枕部件或预制型水泥轨枕。
但无砟轨道中的轻轨选用的是水泥材料,并且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形成。
现阶段,我国高铁在建设时基本采用特制的钢筋混凝土材质的道床板,已很少在路基上使用煤炭碎片和石子。
因这种特制的道床板具有铺设效率高、运行平稳以及路轨构造快等特点,从而使其成为高速铁路建设的不二之选。
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特点无砟轨道具有的特点之一就是精准,即产生的偏差基本以毫米精度来核算,从而使高速铁路行驶中的平顺性以及稳定性得到满足。
还有无砟轨道这种建造工艺可使维修成本降低的同时也能降低粉尘污染,从而满足列车时速在250km以上的运行需求。
而无砟轨道施工的技术特点具体有这几点:①良好的结构平顺性和连续性。
无砟轨道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业化浇注的部件有底座、下部基础以及道床板,同时无砟轨道的标准产品或工厂预制件有轨道板、扣件、微孔橡胶垫层以及双块式轨枕等,从而确保这些部件有着相同的性能。
而这样的组成结构使其轨道的弹性均匀性与结构连续性更优于有砟轨道,同时也使轨道的平顺性得到提升,为乘车质量的改善提供了良好条件;②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恒定性。
在无砟轨道的所有结构中,作为无缝线路的轨道纵向阻力以及横向阻力对状态和材质多变的有碴道床不在依赖,因其具有的整体式轨下基础为无缝线路提供更恒定和更高的轨道横向阻力和轨道纵向阻力,使无砟轨道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好的耐久性;③良好的结构少维修性和耐久性。
简述无砟轨道隧道道床板施工工艺无砟轨道由于结构高度低、维修量小、无道砟飞溅、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弹性均匀等特点,已成为客运专线铁路的首选轨道结构。
贵广高铁客运专线采用的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主要由下部承力结构(桥梁地段为底座板,路基地段为支承层)、现浇混凝土道床板、双块式轨枕、扣件、钢轨等部分组成。
道床板作为无砟轨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后期线路运营的安全。
1、工程概况:贵广高铁客运专线的胡家寨隧道出口由中铁二局四公司承建,其轨道结构形式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起讫里程为D3K92+395.5~DK93+691,全长1295.5m,其中D3K92+395.5~D3K92+442.522为圆曲线段,轨道超高值均为135mm;D3K92+442.522~D3K92+912.522段为缓和曲线段,超高渐变;D3K92+912.522~DK93+691段为直线段,超高值为0mm。
胡家寨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开工日期为2013年5月19日,于2013年8月2日完成道床板施工,并顺利通过贵广公司先导段验收评估,得到了上级单位的好评。
2、施工工艺流程及相关控制要点:2.1 施工工艺流程隧道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采用轨排框架法施工。
施工共分五大步骤:一是,对工后沉降和梁体收缩徐变情况进行评估,需满足设计要求;二是,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并布设测量加密桩控制点,布设测量CPⅢ控制网,并进行控制网分段测量、评估;三是,轨排组装就位,调整轨排;四是,钢筋施工;五是,道床板混凝土施工相关工序。
具体相关施工工艺见图所示。
2.2 道床板钢筋操作要点无砟轨道道床板钢筋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施工前必须制定道床板引出的接地端子里程表,便于后期施工排查,保证后期与隧道水沟侧壁预留接地端子要求连接的要求。
现场布筋时,应根据道床板钢筋布置图,画出底层钢筋网边线及纵向钢筋位置控制线,布筋后,钢卷尺复核底层钢筋间距并调整。
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一、前言“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型的道路铺设方法,通过将轨枕埋入地下,实现轨道的无砟铺设。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一些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特点是采用无砟轨道的铺设方法,通过将轨枕埋入地下,提高轨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相比于传统的砟石轨道,该工法可显著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减少了砟石的使用和维护费用。
此外,轨枕埋入地下后,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使铁路更加美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各类铁路线路,包括高铁、城际铁路、短途铁路和地铁等。
无论是新建还是改建项目,都可以采用该工法进行轨道的铺设。
四、工艺原理在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方面,我们需要对该工法的工艺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通过先进的技术措施,将轨枕埋入地下,实现轨道的无砟铺设。
埋入式轨枕采用特殊设计,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能够保证轨道的稳定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过模拟分析、样板试验和现场施工来验证工艺原理的有效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该工法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进行详细描述。
从材料准备、施工前的基础处理、轨道布置、轨枕埋入地下、固定轨道、调整轨道、最后的清理和完工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每个施工阶段都要注重细节,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准确性。
六、劳动组织合理的劳动组织是施工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根据施工工艺和工期要求,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和分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七、机具设备对所需的机具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各种施工机械、测量仪器和工具等。
介绍这些设备的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八、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监督检查,保证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九、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高铁车站无砟轨道插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施工工法高铁车站无砟轨道插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无砟轨道逐渐成为高铁建设的常见方式,它能够提高列车的平稳性和运行速度,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无砟轨道的施工中,插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插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工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无需施工枕木基础:该工法采用的插铺轨枕可以直接埋入无砟道床中,无需额外的枕木基础,可以节省大量的施工时间和资源。
2. 施工速度快:该工法对道岔进行插铺施工,将插入式轨枕直接埋入道床中,节省了安装固定的时间,提高了施工速度。
3. 高强度耐久:插铺轨枕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高速列车的运行和较大的动荷载。
4. 减少噪音振动:无砟轨道插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能够减少噪音和振动,提高列车的乘坐舒适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适应范围插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工法适用于各种高铁车站无砟轨道的施工,尤其适用于靠近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区的车站。
由于其施工速度快、噪音少、振动小的特点,能够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因而广泛应用于各地高铁车站的无砟轨道施工。
四、工艺原理插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工法是在无砟轨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的工艺。
它将插入式轨枕直接埋入无砟道床中,通过一系列的施工工序和技术措施,确保插铺轨枕与道床紧密固定,保证道岔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插铺轨枕埋入式无砟道岔的施工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包括现场踏勘、施工方案编制、机具设备准备、材料准备等。
2. 道床处理:对道床进行清理、平整,通过复合轮压机等设备进行压实处理,以提供良好的施工基础。
3. 插铺轨枕:将插入式轨枕按照设计要求插入到道床中,通过挖掘机或推土机等设备进行插入。
高铁无砟轨道轨排施工方案1. 引言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建设需要依靠高效、稳定的轨道系统。
而无砟轨道作为高速铁路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列车的稳定性和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无砟轨道轨排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对于高速铁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高铁无砟轨道轨排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施工设计原则、施工流程和施工注意事项。
2. 施工设计原则2.1 环境保护原则在无砟轨道轨排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施工方案应遵循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噪音、颗粒物和废水的排放。
2.2 安全原则无砟轨道轨排施工过程中,安全第一是至关重要的原则。
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合理规划工作区域和施工时间,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3 资源利用原则无砟轨道轨排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合理利用土方、砂石等材料,优化施工方案,提高资源利用率。
3.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期,需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编制施工方案:依据设计要求,制定无砟轨道轨排施工方案,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组织施工人员:安排施工人员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方案,采购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进行验收和入库管理。
3.2.1 轨道测量和标定首先,需要进行轨道测量和标定工作。
通过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准确测量轨道的位置和高程,并进行标定,为后续的轨道安装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3.2.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保证无砟轨道稳定性的重要工作。
首先检查地基的承载能力,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然后进行地基处理工作,包括地基夯实、填筑和强夯等操作,以提供良好的地基条件。
3.2.3 轨道安装在地基处理完毕后,进行轨道的安装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轨道基座的安装,将基座与地基牢固连接。
然后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轨道的轨排,确保其水平度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