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专题知识汇编世界近现代史专题五重要会议重要组织
- 格式:docx
- 大小:14.45 KB
- 文档页数:2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必背5(世界现代史)一、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殖民地。
2.形成: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同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
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导火线: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3.主要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在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4.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一战给交战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二、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经过:(1)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2)11月7日,起义者攻占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2.结果:苏维埃政府成立,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3.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一)巴黎和会1.概况: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初中历史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整理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整理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并为未来提供指导。
在中学阶段,学生们将接触到各个时期的历史,其中包括世界现代史。
下面将对初中历史世界现代史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它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并在19世纪影响了整个世界。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生产、大规模生产、城市化和社会转型等重大变革。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纺织业的技术创新及蒸汽机的发明。
新的机器形式取代了传统手工劳动,提高了生产率。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厂制取代了农业生产,工人和劳动者开始聚居在城市中。
二、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政治、社会和经济体制彻底改变的事件。
它的影响程度超出了法国本土,对整个欧洲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年的巴黎起义,随后国民议会成立,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这一过程中,扩展了个人权利和自由,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最终结果是拿破仑的崛起,他建立了法国第一帝国。
虽然拿破仑带来了一些社会改革,如法典的制定,但他的野心导致了一系列战争和混乱,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国家的一种扩张政策。
在这个时期,欧洲国家控制了世界上大片土地和资源,建立了殖民地帝国。
主要的殖民主义国家有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和西班牙等。
他们通过强大的海军和军事力量征服了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土地。
殖民主义的主要目的是经济利益,如获取原材料和市场。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这些国家需要更多的资源来满足国内需求。
此外,宗教和文化动机也是殖民主义的因素之一。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
它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四年,涉及了多个国家,并导致了数百万人的伤亡。
大战的起因是欧洲各国之间的复杂政治关系和冲突。
刺杀奥地利的皇位继承人弗朗茨·费迪南德成为导火索,导致了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宣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2021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世界现代史五大主题知识复习梳理汇编(精华版)第一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一、通过巴黎和会建立凡尔赛体系1、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中心议题:1919年,巴黎凡尔赛宫,处置战败的德国。
2、《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如何损害中国利益?(1)《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斯和洛林;德国承认波兰、奥地利、捷克的独立;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瓜分;德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
(2)《凡尔赛和约》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全部转交给日本。
在中国引起了五四运动。
3、巴黎和会的性质:战胜国列强的分赃会议,(满足分赃的条件:既是战胜国,又是列强)4、操纵巴黎和会的国家:英、法、美(英法美操纵和会,忽视中小国家的要求)5、凡尔赛体系的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战后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凡尔赛体系包含了《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
总称凡尔赛体系。
二、华盛顿会议建立华盛顿体系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中心议题:1921-1922 、美国华盛顿。
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问题。
2、华盛顿会议召开前,日本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
3、《九国公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对于中国的有何影响:(1)1922年2月6日,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宣称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2)《九国公约》实质上保证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共同控制,使中国重新回到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4、美国是华盛顿会议上占主导地位,是华盛顿会议的最大获利者。
5、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战后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它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体系。
三、罗斯福新政1、1929年经济危机最先在哪个国家爆发?有什么特点?哪两个国家受到打击最沉重?(1)1929年10月,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中考历史必考重大会议时间轴一、清末时期011894年11月——兴中会成立(檀香山)①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孙中山开始早期的革命活动,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02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东京)①通过了同盟会的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民报》为机关刊物。
②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二、国民大革命时期031921年7月——中共一大(上海、嘉兴南湖)①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②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共一大后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041923年6月——中共三大(广州)①提出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合作方针为党内合作。
②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提供条件,但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05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广州)①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②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三、土地革命时期061927年8月——八七会议(汉口)①通过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②成为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折。
071929年12月——古田会议(福建)①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②肃清了一切旧式军队的影响,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08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江西瑞金)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世界近现代史专题五:重要会议、重要战役、重要组织一、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一)巴黎和会1、时间地点:1919年,法国巴黎。
2、主要参加者:英(劳合•乔治)、法(克里孟梭)、美(威尔逊)。
3、性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指民地。
5、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1、时间地点: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
2、中心议题(目的):协调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3、《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影响:九下P17。
4、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三)慕尼黑会议1、时间地点: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2、参加者: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3、内容: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4、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四)雅尔塔会议1、时间地点:1945年,苏联雅尔塔。
2、主要参加者:美(罗斯福)、苏(斯大林)、英(丘吉尔)。
3、目的:为了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4、内容:九下P41。
5、影响: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
(五)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求同存异: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二、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1、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2、参与国家: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同盟—德、意、奥。
3、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一战的爆发。
初中知识点整理——现代史篇现代史是初中历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近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
掌握现代史的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辨能力。
下面将对现代史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一、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结束和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也被誉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目标。
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重要条件。
3. 五卅运动:五卅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中的一次重要事件,发生在1925年5月30日,是对英国殖民统治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抗议。
五卅运动对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起到了重要作用。
4. 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全民族抗战,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的顽强抵抗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5.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大陆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二、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爆发于1914年,结束于1918年。
这场战争导致了欧洲格局的巨变,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
2. 二战及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一次战争,全球范围内的战场,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其深刻和巨大的灾难。
纳粹德国的出现和侵略行为成为二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冷战与苏联解体:冷战时期是1947年到1991年间美国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对抗时期。
苏联解体则是冷战的结束标志,也标志着20世纪末整个世界格局的改变。
4. 古巴危机:古巴危机是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爆发的一次重要危机,核武器在古巴的部署引发了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最终在外交斡旋下得以化解。
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归类(一)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1.16~18世纪中期——西、葡、英、法、荷争夺殖民霸权。
2.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欧洲国家与法国的战争。
3.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
4.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为统一德国与邻国的战争。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对抗。
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美日之间的矛盾。
7.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同德意日法西斯的矛盾。
8.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9.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美苏争霸。
(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1.维也纳体系(1)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2)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3)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
但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4)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19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8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该体系。
(2)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3)矛盾(4)调整:①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②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5)瓦解:①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
②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初中历史历史知识汇总(全)
本文档是初中历史知识的汇总,以下是各章节的概述:
一、古代史
1. 两河文明
介绍了早期人类在两河流域的发展,以及该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 埃及文明
介绍了埃及文明的发展、国王法老制度、金字塔等。
3. 印度河流域文明
介绍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和的产生及发展。
4. 西方古希腊罗马文明
介绍了希腊罗马文化的发展,包括哲学、艺术、民主制度的产生。
二、中世纪史
1. 中国古代史
介绍了封建社会的形成,重要的朝代和文化成就等。
2. 欧洲中世纪史
介绍了欧洲中世纪的发展进程,包括封建制度、宗教、等。
3. 日本中世纪史
介绍了日本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发展。
三、近现代史
1. 中国近现代史
介绍了鸦片战争及以后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包括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等。
2. 世界近现代史
介绍了近代世界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当代世界的国际形势等。
以上是本文档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学习历史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世界现代史是对现代世界历史的研究,一般涵盖从16世纪以来的历史事件和发展。
以下是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的世界现代史重要知识要点:1.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要代表人物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
主要特点包括重视人文主义、倡导个人主义和追求艺术美感。
2.宗教:16世纪宗教主要由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等人领导。
宗教的推动力量在于对天主教教会的不满和质疑。
宗教导致了基督宗教的分裂,形成了新教。
3.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最早的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由机械化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出现推动。
重要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资本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私有制、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
4.殖民扩张: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列强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建立了海外殖民地。
他们通过贸易、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殖民地,剥削资源和人力。
殖民地的建立使得欧洲列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5.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和19世纪的工业革命,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
重要代表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
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
6.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主要由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引起。
战争在1918年结束,导致了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重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爆发,是迄今为止最具规模和破坏力的战争。
战争后,国际秩序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开始。
7.冷战时期:冷战时期指的是1947年至1991年之间的对抗状态。
主要参与者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及其盟友。
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意识形态、军事和经济上的竞争。
冷战期间发生了许多战争和冲突,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8.欧洲一体化:欧洲一体化是为了避免欧洲再次发生战争而推动的一系列合作和整合措施。
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是欧洲联盟,成员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合作。
九年级世界近现代史知识点近现代史是九年级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从近代工业革命开始到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
本文将以时间线的方式,介绍近现代史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一、近代工业革命近代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发生在英国的一系列工业化变革。
通过机械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变。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业的机械化生产以及铁路的建设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
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深远,不仅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业化浪潮。
二、殖民扩张与帝国主义近现代史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殖民扩张与帝国主义的兴起。
19世纪后半段以及20世纪初,欧洲列强相继开展了对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扩张。
这些国家以经济利益和政治控制为目的,将大片土地和资源占领,殖民地的建立对于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蒙难。
殖民扩张也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为欧洲国家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14年至1918年,是近现代史的重要节点。
这场战争同时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一次军事冲突。
由于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加深以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战火很快在整个欧洲蔓延。
战争中,各国动员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资,采用了新的战争技术,不仅给参战国带来了巨大的伤亡,也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
这次革命导致了俄国贵族社会制度的崩溃,建立了以苏维埃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
列宁同志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成功推翻了沙皇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也为更多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铺平了道路。
五、二战与冷战二战爆发于1939年,是近现代史上最具毁灭性的一场战争。
纳粹德国的对外侵略和日本的东亚扩张成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
二战中,拜占庭力量与轴心国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战斗,战争范围扩展到全球。
2010年历史中考复习专题五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知识结构:一、国际格局的演变第一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三、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雅尔塔会议四、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1)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2)国际联盟(3)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4)联合国(5)欧洲联盟(6)北约和华约(7)世界贸易组织(8)APEC组织一、慧眼识真:学史可以明智。
请同学们用你的睿智和慧眼,从每一道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填在下面括号中。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有()①《凡尔赛和约》②《四国条约》③《五国条约》④《九国公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941年5月25日,毛泽东著文《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指出:“日美妥协,牺牲中国,造成反共、反苏局面的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正在日美蒋之间酝酿着。
我们必须揭穿它,反对它。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参与策划慕尼黑阴谋的法西斯国家是()A.德国、日本B.日本、意大利C.德国、法国D.德国、意大利3.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事件是()A.英法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采取纵容政策B.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政策C.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只是派调查团调查D.慕尼黑阴谋4.在二战的危机关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建立了统一战线。
其标志是()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B.诺曼底登陆成功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D.雅尔塔会议召开5.下列事件都是发生在二战中的重要事件,不能体现联合国间协调行动的是()A.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援助被围困英军B.莫斯科保卫战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D.诺曼底登陆6.丘吉尔在1946年3月5日的演说中指出:“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使地球上这么多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被及时地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住……但是,谁也听不进……”。
中考历史复习——世界现代史上的国际会议【知识链接学习要点】(一)巴黎和会时间地点:1919年,法国巴黎。
参加者:英、法、美等27个国家参与会议。
但是会议被三巨头即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
性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签订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其内容: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时间地点: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
中心议题(目的):协调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其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影响: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毛泽东:“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三)慕尼黑会议时间地点: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参加者: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主要内容: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四)雅尔塔会议时间地点:1945年,苏联雅尔塔。
主要参加者:美(罗斯福)、苏(斯大林)、英(丘吉尔)。
目的:为了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主要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初二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和总结人类的发展与演变。
初中历史课程也是如此,它帮助学生们了解过去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对初二历史全部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助您迅速回顾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中国古代历史1. 原始社会:人类起源、氏族部落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的出现。
2. 奴隶社会:奴隶制的建立、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3. 封建社会: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
4. 秦汉时期:秦始皇的统一,汉代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
5.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形成与争夺。
6.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修建,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辉煌。
7. 五代十国:五代的割据与动乱时期。
8. 宋辽金元时期:宋朝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辽、金的对抗与统治。
二、世界古代文明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法老、金字塔和著名的图坦卡蒙墓。
2. 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奥运会、希腊哲学家、希腊神话等。
3.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扩张,帝国的兴起与衰亡,古罗马法、斗兽场等。
4. 古印度文明:印度教、佛教的创立与传播,摩揭陀王朝与孔雀王朝的兴衰。
5. 古中国以外其他文明:古巴比伦、波斯、亚述、海顿、阿凡提等。
三、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1. 农业发展:农业工具的改进和农田水利的兴修。
2. 铁器的使用与冶炼技术的提高。
3.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
4. 国画、民间艺术、文学名著的创作与流传。
四、近代中国历史1. 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封建农民起义。
2.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起因、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3. 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领导人、军事行动及失败原因。
4.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戊戌变法的改革举措、辛亥革命的策划与实施。
5. 中华民国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华民国的建立、政治动荡和抗日战争的发展。
2023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五(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1.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识记):1917年11月6日,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二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则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大意义(理解):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改变了俄国的历史进程,使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十月革命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它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向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历史意义(理解):①新经济政策实施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②时间: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③特点:通过市场手段和商品价值规律,运用资本主义方式来恢复经济;以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取代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④内容: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交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自由支配;工业方面,在政府控制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的前提下,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无力兴办的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贸易。
⑤作用: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工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苏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也是从国情出发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
4.1922年苏联建立(识记),1991年苏联解体。
5.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理解):①成就: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初中历史专题知识汇编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五:重要会议、重要组织
一、世界现代史上的重要会议:
(一)巴黎和会
1、时间地点:1919年,法国巴黎。
2、主要参加者:英(劳合·乔治)、法(克里孟梭)、美(威尔逊)。
3、性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4、《凡尔赛和约》的内容: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指民地。
5、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
1、时间地点:1921—1922年,美国华盛顿。
2、中心议题(目的):协调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3、《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影响:九下P17。
4、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三)慕尼黑会议
1、时间地点: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2、参加者: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
3、内容:英法德意背着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苏台德区给德国。
4、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四)雅尔塔会议
1、时间地点:1945年,苏联雅尔塔。
2、主要参加者:美(罗斯福)、苏(斯大林)、英(丘吉尔)。
3、目的:为了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4、内容:九下P41。
5、影响: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
(五)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1、时间地点: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求同存异: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万隆精神:亚非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二、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1、性质: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2、参与国家:三国协约—英、法、俄;三国同盟—德、意、奥。
3、影响: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导致一战的爆发。
(二)国际联盟(国联)
1、成立:美国倡议,但没有参加,英法主宰。
2、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3、实质: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
(三)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
1、轴心国集团:a、参与国:德意日。
b、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c、影响:有利于法西斯的扩张,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预示着二战的来临。
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时间地点:1942年,华盛顿。
b、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c、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d、影响: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为反法西斯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联合国
1、成立: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1945年10月成立。
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五)欧洲联盟
1、时间国家:1993年,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
2、性质:欧洲国家间的政治、经济联盟,目前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3、影响:a、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
b、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六)北约和华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