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考试题贾俊平高等教育出版社
- 格式:docx
- 大小:86.57 KB
- 文档页数:7
模拟试题一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名大学生每月的手机话费支出(单位:元)分别是:64.3,60.4,77。
6,51.2,53.1,57.5,53。
9,47。
8,53。
5。
手机话费支出的平均数是()A。
53。
9B。
57。
7C. 55.2D。
56.5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2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这项调查的总体是()A. 2000个消费者B。
2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D。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总花费额在参数估计中,要求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
这种评价标准称为()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下面关于回归模型的假定中不正确的是( )A. 误差项是一个期望值为0的随机变量B。
对于所有的x值,的方差都相同C。
误差项是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且独立D。
自变量x是随机的某药品生产企业采用一种新的配方生产某种药品,并声称新配方药的疗效远好于旧的配方。
为检验企业的朔方是否属实,医药管理部门抽取一个样本进行检验,提出的假设为。
该检验所犯的第Ⅱ类错误是指( )A.新药的疗效有显著提高,得出新药疗效没有显著提高的结论B.新药的疗效有显著提高,得出新药的疗效有显著提高的结论C.新药的疗效没有显著提高的结论,得出新药疗效没有显著提高的结论D.新药的疗效没有显著提高,得出新药疗效有显著提高的结论一家研究机构从事水稻品种的研发.最近研究出3个新的水稻品。
为检验不同品种的平均产量是否相同,对每个品种分别在5个地块上进行试验,共获得15个产量数据.在该项研究中,反映全部15个产量数据之间称为()A. 总误差B。
组内误差C. 组间误差D。
处理误差趋势变动的特点是()A. 呈现出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B. 呈现出波浪形或振荡式变动C. 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D。
呈现出某种持续向上或持续下降的变动一般而言,选择主成分的标准通常是要求所选主成分的累积方差总和占全部方差的()A. 60%以上B。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1.1 指出下⾯的变量类型。
(1)年龄。
(2)性别。
(3)汽车产量。
(4)员⼯对企业某项改⾰措施的态度(赞成、中⽴、反对)。
(5)购买商品时的⽀付⽅式(现⾦、信⽤卡、⽀票)。
详细答案:(1)数值变量。
(2)分类变量。
(3)数值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2 ⼀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1000⼈作为样本进⾏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收⼊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付⽅式是⽤信⽤卡。
(1)这⼀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量是多少?(2)“⽉收⼊”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3)“消费⽀付⽅式”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样本是“所抽取的1000名IT从业者”,样本量是1000。
(2)数值变量。
(3)分类变量。
1.3 ⼀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在⽹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1)这⼀研究的总体是什么?(2)“消费者在⽹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1)总体是“所有的⽹上购物者”。
(2)分类变量。
1.4 某⼤学的商学院为了解毕业⽣的就业倾向,分别在会计专业抽取50⼈、市场营销专业抽取30、企业管理20⼈进⾏调查。
(1)这种抽样⽅式是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还是整群抽样?(2)样本量是多少?详细答案:(1)分层抽样。
(2)100。
第3章⽤统计量描述数据为7.2分钟,标准差为1.97分钟,第⼆种排队⽅式的等待时间(单位:分钟)如下:5.56.6 6.7 6.87.1 7.3 7.4 7.8 7.8(1)计算第⼆种排队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两种排队⽅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
(3)如果让你选择⼀种排队⽅式,你会选择哪⼀种?试说明理由。
详细答案:(1)(岁);(岁)。
(2);。
第⼀中排队⽅式的离散程度⼤。
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练习题3.1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
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
调查结果Book3.1。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3.2 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见Book3.2(单位:万元):(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2)如果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3.3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见Book3.3(单位:万元):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3.4 利用Book3.4的数据构建茎叶图和箱线图。
3.5 为了确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单位:h),在一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只进行测试,所得结果见Book3.5。
(1)利用计算机对上面的数据进行排序;(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3)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作比较。
3.6 一种袋装食品用生产线自动装填,每袋重量大约为50g,但由于某些原因,每袋重量不会恰好是50g。
下面是随机抽取的100袋食品,测得的重量数据见Book3.6。
(1)构建这些数据的频数分布表。
(2)绘制频数分布的直方图。
(3)说明数据分布的特征。
3.7 一种金属零件重量的误差数据见Book3.7(单位:g):(1)以10为组距构建零件重量误差的频数分布表。
(2)绘制直方图,说明零件重量误差分布的特征。
3.8 北方某城市1~2月份各天气温的记录数据见Book3.8。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2)对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3)绘制直方图,说明该城市气温分布的特点。
第四章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4. 1 一家汽车零售店的10名销售人员5月份销售的汽车数量(单位:台)排序后如下: 2 4 7 10 10 10 12 12 14 15要求:(1) 计算汽车销售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2) 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3) 计算销售量的标准差。
(4) 说明汽车销售量分布的特征。
解:汽车销售数量StatisticsNValid 10Missing0 Mean9.60Median10.00Mode10Std. Deviation4.169 Percentiles25 6.255010.007512.504. 2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如下:单位:周岁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要求;(1) 计算众数、中位数: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LI2.557.5 10汽车销售数量12.5 15Mean =9.6Std. Dev. =4.169N =10Histogram32网络用尸的年龄FrequencyPercent Cumulative FrequencyCumulative PercentValid15 14.0 14.016 1 4.0 2 8.0 17 1 4.0 3 12.0 18 1 4.0 4 16.0 19 3 12.0 7 28.0 20 2 8.0 9 36.0 21 1 4.0 10 40.0 22 2 8.0 12 48.0 233 12.0 15 60.0 24 2 8.0 17 68.0 25 1 4.0 18 72.0 27 1 4.0 19 76.0 29 1 4.0 20 80.0 30 1 4.0 21 84.0 31 1 4.0 22 88.0 34 1 4.0 23 92.0 38 1 4.0 24 96.0 41 1 4.0 25100.0Total25100.0从频数看出,众数 Mo 有两个:19、23;从累计频数看,中位数 Me=23。
【关键字】单位《统计学》分章习题及答案(贾俊平,第五版)主编:杨群目录习题部分第1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7.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8.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A.1000个消费者B.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9.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0.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第四章统计数据的概括性度量4.1 一家汽车零售店的10名销售人员5月份销售的汽车数量(单位:台)排序后如下:2 4 710 10 10 12 12 14 15要求:(1)计算汽车销售量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3)计算销售量的标准差。
(4)说明汽车销售量分布的特征。
解:Statistics10Missing0Mean9.60Median10.00Mode10Std。
Deviation4。
169Percentiles25 6.255010.0075单位:周岁19152925242321382218302019191623272234244120311723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网络用户的年龄(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
Q1位置=25/4=6。
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
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1、确定组数:()lg 25lg() 1.398111 5.64lg(2)lg 20.30103n K =+=+=+=,取k =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41-15)÷6=4。
3,取53、分组频数表网络用户的年龄 (B in ned)分组后的直方图::一种是所有颐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种是顾客在三千业务窗口处列队3排等待。
为比较哪种排队方式使顾客等待的时间更短.两种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9名顾客。
统计学贾俊平期末简答题题库21、简述时间序列的预侧程序。
第一步:确定时间序列所包含的成分,也就是确定时间序列的类型。
第二步:找出适合此类时间序列的预侧方法。
第三步:对可能的预侧方法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佳预侧方案。
第四步:利用最佳预侧方案进行预侧。
2、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关系?在相同条件下随机试验n次,某事件A出现.次,则比值n/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
随着n的增大,该频率围绕某一常数P披动,且披动幅度逐渐减小,趋于稳定,这个频率的v定值即为该事件的概率。
3、饼图和环形图的不同: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样本或怠休各部分所占比例,环形图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怠休的数据系列,其图形中间有个“空洞弋每个样本或怠休的数据系类为一个环。
4、怎么减少无回答对于随机误差,要提高样本容量,对于系统误差,只有做好准备工作并做好补救措施。
①访问员必须要有相当的责任心,对其进行沟通技巧和责任心地培养;②加强与被访者的沟通;③事先通知,消除消费者的疑虑,然后再进行正式的访问,将会极大地降低拒访率。
④物质奖励,奖励要适度,过高,使数据的真实性产生偏差;过低,则起不到应有作用,不能降低因无回答而产生的误差。
⑤多次访问,指第一次访问被拒绝后,进行第二次乃至于第三次的访问,直到被访者愿意接受采访为止。
多次访问在邮寄和电话采访中采用较多。
⑥替换,替换就是在某个抽样单位拒绝接受采访以后,放弃该单位,寻找与其背景相同的人作为替换进入抽样总体。
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方差和标准差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一方面其数值大小受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就是与变量的平均数大小有关;另一方面,它们与原变量的计量单位相同,采用不同计量单位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侧度值也就不同。
因此,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侧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6、直方图与茎叶图的区别直方图虽然能很好地显示数据分布,但不能保留原始的数值,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技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个原始数据,即保留了原始数据信息。
《统计学》分章习题及答案(贾俊平,第五版)主编:杨群目录习题部分 (2)第1章导论 (3)第2章数据的搜集 (4)第3章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5)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6)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9)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10)第7章参数估计 (11)第8章假设检验 (12)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13)第10章方差分析 (15)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17)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19)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22)第14章指数 (25)答案部分 (29)第1章导论 (29)第2章数据的搜集 (29)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29)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30)第5章概率与概率分布 (31)第6章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32)第7章参数估计 (32)第8章假设检验 (33)第9章分类数据分析 (33)第10章方差分析 (35)第11章一元线性回归 (35)第12章多元线性回归 (37)第13章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38)第14章指数 (40)习题部分第1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2.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3.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4.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A.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所有居民是总体C.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5.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A.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6.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第1章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抽样推断中,总体参数是一个()。
[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A.随机变量B.已知的量C.统计量D.确定的量【答案】D【解析】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由于总体数据通常是不知道的,所以参数是一个未知的确定的常数。
2.统计年鉴中2016年全国各大城市的人均家庭收入数据属于()。
[中央财经大学2018研]A.定类数据B.定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答案】C【解析】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是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这类数据通常是在不同的空间获得的,用于描述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比如,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是在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比如2010~201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时间序列数据。
3.在教学评估中,某省三所高校的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及格,则“等级”是()。
[浙江工商大学2017研]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答案】A【解析】“等级”属于顺序数据,只能用文字来描述,因此是品质标志,其标志值为“优秀”“良好”“及格”。
4.下面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山东大学2015研]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顺序数据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答案】A【解析】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BCD三项都是描述统计问题。
A项中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推断则是推断统计内容。
5.一项民意调查的目的是想确定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的话题。
调查结果表明:4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家庭财务状况,38%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有关教育的话题,15%的年轻人愿意与其父母讨论爱情问题。
第1章 导 论一、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答案】D【解析】分类变量是指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类别的变量。
题中D项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分为三类:现金、信用卡和支票,因此属于分类变量。
ABC三项均属于数值型变量。
2.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 )A.年龄B.工资C.汽车产量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答案】D【解析】顺序变量又称为有序分类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某种有序类别的变量。
C项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按顺序依次表现为:赞成、中立、反对三种,因此属于顺序变量。
ABD三项均属于数值型变量。
3.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数值型变量?( )A.年龄B.性别C.企业类型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答案】A【解析】数值型变量又称为定量变量,观测结果表现为数字的变量。
A项生活费支出的观测结果表现为数字的变量,因此为数值型变量。
BD项均为顺序变量,C项为分类变量。
4.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总收入【答案】B【解析】总体是指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它通常由所研究的一些个体组成。
题中的总体为200万个家庭。
5.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这项研究的样本是( )。
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总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答案】A【解析】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题中的样本为2000个家庭。
6.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1.1 指出下面的变量类型。
(1)年龄。
(2)性别。
(3)汽车产量。
(4)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5)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详细答案:(1)数值变量。
(2)分类变量。
(3)数值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2 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10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量是多少?(2)“月收入”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样本是“所抽取的1000名IT从业者”,样本量是1000。
(2)数值变量。
(3)分类变量。
1.3 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1)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
(2)分类变量。
1.4 某大学的商学院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分别在会计专业抽取50人、市场营销专业抽取30、企业管理20人进行调查。
(1)这种抽样方式是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还是整群抽样?(2)样本量是多少?详细答案:(1)分层抽样。
(2)100。
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426.67;,,第五章1.23.4.5.6.7.5.8 (1)(3.02%,16.98%)。
(2)(1.68%,18.32%)。
5.9 详细答案:(4.06,24.35)。
5.10详细答案: 139。
5.11 详细答案: 57。
5.12 769。
第6章假设检验平看电,绝平,,绝,,绝在,,=100 =50=14.8 =10.4=0.8 =0.6对,,绝。
对设,。
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A )A. 1000个消费者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额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花费金额2.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抽样方法属于( D )A. 简单随机抽样B. 整群抽样C. 系统抽样D. 分层抽样3.某班学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标准差是10分。
如果已知该班学生的考试分数为对称分布,可以判断考试分数在70到90分之间的学生大约占( C )A. 95%B. 89%C. 68%D. 99%4.已知总体的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分别为( )A. 50,8B. 50,1C. 50,4D. 8,85.根据某班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样本,用95%的置信水平构造的该班学生平均考试分数的置信区间为75分~85分。
全班学生的平均分数( D )A .肯定在这一区间内B .有9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C .有5%的可能性在这一区间内D .要么在这一区间内,要么不在这一区间内6.一项研究发现,2000年新购买小汽车的人中有40%是女性,在2005年所作的一项调查中,随机抽取120个新车主中有57人为女性,在05.0=α的显着性水平下,检验2005年新车主中女性的比例是否有显着增加,建立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C ) A .%40:,%40:10≠=ππH H B .%40:,%40:10<≥ππH H C .%40:,%40:10>≤ππH H D .%40:,%40:10≥<ππH H7.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预测区间估计是指( B )A.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平均值的区间B. 对于自变量x 的一个给定值0x ,求出因变量y 的个别值的区间C.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 ,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D. 对于因变量y 的一个给定值0y,求出自变量x 的平均值的区间8.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F 检验表明线性关系显着,则意味着( A ) A.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系着 B.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显着C. 在多个自变量中至少有一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着D. 所有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都不显着9.如果时间序列的逐期观察值按一定的增长率增长或衰减,则适合的预测模型是( D ) A. 移动平均模型 B. 指数平滑模型 C. 线性模型 D. 指数模型10.设p 为商品价格,q 销售量,则指数∑∑010qp q p 的实际意义是综合反映( B )A. 商品销售额的变动程度B. 商品价格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C. 商品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D. 商品价格和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程度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简述直方图和茎叶图的区别。
2、简述假设检验中P 值的含义。
3、解释指数平滑法。
4、(15分)甲、乙两个班参加同一学科考试,甲班的平均考试成绩为86分,标准差为12分。
乙班考试成绩的(1) 画出乙班考试成绩的直方图。
(2)计算乙班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3)比较甲乙两个班哪个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大?5/(25分) 某企业生产的袋装食品采用自动打包机包装,每袋标准重量为100克。
现从某天生产的一批产品中按(1)假定食品包重服从正态分布,要求:(2)确定该种食品平均重量95%的置信区间。
(3)如果规定食品重量低于100克属于不合格,确定该批食品合格率95%的置信区间。
(4)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检验该批食品的重量是否符合.(5)标准要求?(05.0=α,写出检验的具体步骤)。
7、(25分)一家产品销售公司在30个地区设有销售分公司。
为研究产品销售量(y)与该公司的销售价格(x1)、各地区的年人均收入(x2)、广告费用(x3)之间的关系,搜集到30个地区的有关数据。
利用Excel 得到下面的回归结果(05.0=α):(1)将方差分析表中的所缺数值补齐。
(2)写出销售量与销售价格、年人均收入、广告费用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解释各回归系数的意义。
(3)检验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否显着? (4)计算判定系数2R ,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5)计算估计标准误差y s,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模拟试题一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1. A ;2. D ;3. C ;4. B ;5. D ;6. C ;7. B ;8. A ;9. D ;10. B 。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 (1)直方图虽然能很好地显示数据的分布,但不能保留原始的数值;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值,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
(2)在应用方面,直方图通常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通常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2. 如果原假设H 是正确的,所得到的样本结果会像实际观测结果那么极端或更极端的概率,称为P 值P 值是假设检验中的另一个决策工具,对于给定的显着性水平α,若α<P ,则拒绝原假设。
3. 指数平滑法是对过去的观察值加权平均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得第t +1期的预测值等于t 期的实际观察值与第t 期预测值的加权平均值。
一次指数平滑法是适合于平稳序列的一种预测方法,其模型为tt t F Y F )1(1αα-+=+。
三、(1)乙班考试成绩的直方图如下:(2)77302310305957859757652551==⨯+⨯+⨯+⨯+⨯==∑=n f Mx ki ii分(3)甲班考试分数的离散系数为:1395.08612===x s v 甲。
乙班考试分数的离散系数为:5401.07768.11===x s v 乙。
由于乙甲v v <,所以甲班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小于乙班。
四、(1)已知:50=n ,96.1205.0=z 。
样本均值为:32.1015050661===∑=nf Mx ki ii克,样本标准差为:634.14988.1301)(12==--=∑=n f x Ms ki ii克。
由于是大样本,所以食品平均重量95%的置信区间为: 即(,)。
(2)提出假设:100:0=μH ,100:1≠μH计算检验的统计量:712.550634.110032.1010=-=-=nsx z μ由于96.1712.5205.0=>=z z ,所以拒绝原假设,该批食品的重量不符合标准要求。
五、(1) 方差分析表(2)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321。
8861.117ˆ1-=β表示:在年人均收入和广告费用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价格每增加一个单位,销售量平均下降个单位;6107.80ˆ2=β表示:在销售价格和广告费用不变的情况下,年人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销售量平均增加个单位;5012.0ˆ3=β表示:在年销售价格和人均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广告费用每增加一个单位,销售量平均增加个单位。
(3)由于Significance F=<05.0=α,表明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显着。
(4)%36.897.134585861.120267742===SST SSR R ,表明在销售量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为%,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
(5)67.2347.550691===--=MSEknSSEse。
表明用销售价格、年人均收入和广告费用来预测销售量时,平均的预测误差为。
模拟试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根据所使用的计量尺度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 )A.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B. 观测数据和试验数据C. 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D. 数值型数据和试验数据 2.饼图的主要用途是( )A. 反映一个样本或总体的结构B. 比较多个总体的构成C. 反映一组数据的分布D. 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3.如果一组数据是对称分布的,则在平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之内的数据大约有( ) A. 68% B. 90% C. 95% D. 99%4.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出100=n 的简单随机样本,用样本均值x 估计总体均值μ,则x 的数学期望和标准差分别为( )A. 200,5B. 200,20C. 200,D. 200,25 %的置信水平是指( )A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95%B .总体参数落在一个特定的样本所构造的区间内的概率为5%C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率为95%D .在用同样方法构造的总体参数的多个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的区间比率为5% 6.在假设检验中,如果所计算出的P 值越小,说明检验的结果( ) A .越显着 B .越不显着 C .越真实 D .越不真实7.在下面的假定中,哪一个不属于方差分析中的假定( ) A .每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 B. 各总体的方差相等 C. 观测值是独立的 D. 各总体的方差等于08.在方差分析中,数据的误差是用平方和来表示的,其中组间平方和反映的是( ) A. 一个样本观测值之间误差的大小 B. 全部观测值误差的大小C. 各个样本均值之间误差的大小D. 各个样本方差之间误差的大小 9.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 检验是用来检验( )A. 总体线性关系的显着性B. 各回归系数的显着性C. 样本线性关系的显着性D. 0:210====k H βββ10.下面的哪种方法不适合对平稳序列的预测( )简单平均法 B. 移动平均法 C. 指数平滑法 D. 线性模型法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直方图和条形图的区别。
2.简述中心极限定理。
3.回归分析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4.解释拉氏价格指数和帕氏价格指数。
(20分)一家物业公司需要购买大一批灯泡,你接受了采购灯泡的任务。
假如市场上有两种比较知名品牌的灯泡,你希望从中选择一种。
为此,你从两个供应商处各随机抽取了60个灯泡的随机样本,进行“破坏性”试验,请用直方图直观地比较这两个样本,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你认为应当采用哪一种统计量来分别描述供应商甲和供应商乙灯泡寿命的一般水平?请简要说明理由。
哪个供应商的灯泡具有更长的寿命?哪个供应商的灯泡寿命更稳定?(20分)为估计每个网络用户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是多少,随机抽取了225个网络用户的简单随机样本,得样本均值为小时,样本标准差为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