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一)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是为了让青年学生认识到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性,从而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
本教案将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观察反思毒品对人的伤害
1. 邀请专业人士讲解毒品的种类、构成以及对人的危害。
2. 观看宣传片,了解毒品滥用后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破坏。
3. 施加学生的反应和感受,让他们就如何预防毒品向家人和朋友提出建议。
二、认识并预防艾滋病危害
1. 通过讲座,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方案。
2. 在家庭、社区中学习如何协助感染艾滋病的亲友,并尽力避免道德背离,避免对感染者的歧视和排挤。
3. 组织志愿者团队,为感染者提供可靠的帮助和关心。
三、社区反毒防艾宣传工作
1. 观看社区反毒防艾宣传视频,了解互相帮助对经济、身体和心理造成的损害。
2. 参加社区反毒防艾宣传主题活动,了解社区对毒品滥用和艾滋病感染具有的风险。
3. 分析社区信息,讨论针对毒品滥用和艾滋病感染的防治对策,撰写防治论文或寻找社区合作机会。
通过此教案的实施,学生将会深刻认识到毒品和艾滋病对人的危害,
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从而实现来化解一些矛盾。
同时,学生也将会逐渐形成反对毒品和艾滋病的意识,积极参与社区宣传,做好预防工作,让社会充满阳光、积极和向上的力量。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篇1) 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相关基础知识;(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措施……)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活动重点;1.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如何关爱艾滋病人和艾滋病致孤儿童。
活动过程:(一)教师朗诵配乐诗:一种声音--致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一种感觉叫受伤/有一种心情叫绝望/我终于知道/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早上/我站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却感觉不到阳光/也看不到希望/我站在人前/销蚀得只剩下一团悲伤/黑暗难道比光明更永恒/痛苦难道比幸福更深刻/我大声质问智慧/没人能告诉我/这灾难到底是谁的错/当孤单不再孤单/当茫然不再茫然/我终于明白/生活本来没有太多答案/有一个温柔的声音提醒我/提醒我的尊严和坚强/即使没有了翅膀/目光依然会飞翔/即使没有了目光/心依然会向往/来吧我的战友/擦去眼泪手拉起手/让我们登上高山之巅/傲然面对苍苍青天/在这里立下永恒誓言/站起来是巍巍山关/倒下去是洋洋江川!通过配乐诗朗诵,引出艾滋病的话题。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上还有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名字叫--艾滋病人。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不仅受到疾病的侵扰,而且还要遭受别人不理解和歧视的痛苦。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艾滋病的有关概念及其流行现状,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主要迷径,危害和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措施。
2.学会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善待和帮助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倡关爱。
3.树立幼儿的安全行为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心、自尊、共享文档尊重他人、健康生活方式、改善人际关系等素养。
二、教学重点:掌握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预防控制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树立幼儿正确对待艾滋病人的心态。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艾滋病的有关概念师:大家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的概念吗?师生通过PPT提示,共同探讨问题2.艾滋病流行现状师:有哪些同学知道艾滋病的现状是什么吗?生:幼儿分组讨论。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1
一、主持人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二、班主任向学生宣讲毒品的危害
毒品的蔓延正日益威胁着社会的健康发展,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 90.1 万人,还有未登记在册的,这是
一个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更应引起我们每一个人关注的是,初次涉毒人员在呈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在吸毒人群中 70-80% 为 35 岁以下的青年或少年。
在我们同学当中,可能会有不少同学在吸烟,但你们是否知道,绝大多数的吸毒者都是从吸烟开始的。
曾有报道,有的网吧、游戏厅的老板分发香烟,香烟里含有海洛因或冰毒,致使很多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吸毒的泥潭,从此无法自拔;一些娱乐场所,如舞厅、迪吧等也很吸引我们,但在这类场所中,可能会有像巧克力一样的摇头丸、 K 粉之类的东西来诱惑我们;还有当我们觉得苦闷、空虚、遭受
挫折、情绪低落时,毒品也有可能会来侵害我们。
至于毒品造成的危害我们大家都知道,一旦沾上,那会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学生讨论
结论如下:
1、不要因追求刺激而吸毒;
2、不要因好奇而吸毒;
3、不要因贪图享受而吸毒;
4、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诱惑,不要相信诸如吸食某一类
毒品或某一种吸食方式不会成瘾,以及上瘾后能够戒掉等流言;
5、不要因解愁而吸毒;
6、不要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
7、不在吸毒场所多停留1秒钟;
8、不接受与毒品有关人员的香烟;
9、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不是父母给的药不吃、不是医生开的药不吃。
禁毒防艾班队主题教案第一篇:禁毒防艾班队主题教案禁毒防艾中队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光盘,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1.毒品的种类。
2.毒品的危害。
3.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教师总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五)、作业:1.制作禁毒防艾宣传手抄报。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学习心得。
第二篇:禁毒防艾班队会活动教案“认识毒品危害,一生远离毒品”班队会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四年级小学禁毒防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的影响。
2. 防范:如何识别,如何拒绝的诱惑。
3.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
5.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的危害和防范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设置情景剧,让学生模拟应对诱惑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4.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和艾滋病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和艾滋病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防范和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掌握情况。
3. 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改善。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安排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危害、防范、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内容的课件。
2. 视频资料:关于和艾滋病的宣传视频。
3. 情景剧本:用于模拟应对诱惑的场景。
4. 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七、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课件介绍的危害,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2. 讲解危害:详细讲解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的影响。
3. 防范:讲解如何识别,如何拒绝的诱惑。
4. 介绍艾滋病: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5. 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的良好生活习惯。
八、教学活动1. 观看危害宣传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的危害。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的认识和防范方法。
3. 举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模拟应对诱惑的场景。
4.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和艾滋病的认识。
5. 开展禁毒防艾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了解戒毒人员的经历,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七篇教案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和危害。
2、增强学生对毒品的防范意识,自觉抵制毒品。
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健康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常见的毒品及其危害。
(2)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1)深刻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如何将拒绝毒品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播放一段关于禁毒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学生对毒品的初步认识。
2、知识讲解(15 分钟)(1)介绍毒品的定义和常见种类,如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
(2)通过图片和案例,详细讲解毒品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
3、小组讨论(15 分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有人会尝试毒品?(2)在生活中如何避免接触毒品?4、案例分析(10 分钟)展示一些因吸毒导致家庭破裂、犯罪等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后果。
5、拒绝毒品技巧(10 分钟)(1)教导学生如何拒绝他人的诱惑,如坚定立场、转移话题、离开现场等。
(2)鼓励学生发现身边有涉毒情况及时向老师、家长或警方报告。
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毒品的认识有所加深,但还需要在今后的教育中不断强化,让学生真正将远离毒品的意识扎根心中。
教案二:“对毒品说不”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毒品。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形成拒绝毒品的坚定信念。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找到抵制毒品的有效方法。
2、难点(1)如何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认同远离毒品的重要性。
(2)如何让学生将抵制毒品的意识转化为长期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5 分钟)展示一个关于吸毒者悲惨生活的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四年级小学禁毒防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 的种类:传统和新型。
3. 防范:如何拒绝的诱惑。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和艾滋病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拒绝的诱惑,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4. 观看视频:播放有关禁毒防艾的宣传片,增强学生的认知。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的危害。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的危害、种类以及防范方法。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的认识和防范经验。
4. 讲解:教师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禁毒防艾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的危害,共同制定防范措施。
2. 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的作文。
3. 学生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爱学生。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和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家庭教育的开展情况。
在下一节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点评,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拒绝的策略:如何坚定拒绝的技巧和心理建设。
2. 青少年滥用的情况:分析青少年易受侵害的原因。
3. 心理健康与: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4. 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
七、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应对诱惑的场景。
2.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禁毒知识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视频讲解:播放专家讲座或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与的关系。
4. 讨论互动:分组讨论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的法律后果。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的危害: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2. 的种类:常见的识别和特点。
3. 防范:如何拒绝的诱惑。
4.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危害。
2. 讲解:详细介绍的危害、种类以及防范方法。
3. 互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的危害。
5. 总结:强调和艾滋病的预防措施,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的认识程度: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评估。
2. 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掌握:通过测试、互动等方式评估。
3. 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如是否抵制、是否注重个人卫生等。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展示的危害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2. 测试题、小组讨论题: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 安全套、宣传资料:用于讲解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视频等资料,向学生讲解的危害和种类。
2.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拒绝的诱惑,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3. 情景剧表演: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模拟诱惑的场景,展示如何拒绝。
4. 知识问答:教师提出关于和艾滋病的问题,学生抢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艾滋病的知识。
2. 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互动性。
3. 情景模拟法:学生通过表演情景剧,身临其境地感受诱惑,增强防范意识。
4.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八、教学难点1. 危害的认识:让学生深刻理解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拒绝的方法:培养学生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定拒绝的能力。
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范文六篇预防艾滋病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篇一)活动名称:关爱在寒冬------各人群共同参与讨论艾滋病活动主题:艾滋知识宣传校园行,倡导健康的性生活。
核心词汇:青年、艾滋病、性取向、性观念、性安全、性歧视活动目的:通过此次艾滋知识宣传活动,能更好的让当今青年更好的、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艾滋病,并能从自身做到健康的性生活,包容和消除对少数人群的歧视,达到宣传预防性病艾滋病的目的。
活动方式:座谈会、讨论会、辩论会、互动游戏,问答参与人群:热爱生活的各人群,包抱异性恋,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等相关青年和社会人士,CDC医生(人数为100人左右)宣传方式:网络BBS、学校展板、横幅、互联网等活动过程:活动开始前:1、给每一个入场参加的人赠送一枚安全套、一本风雨后的彩虹和一个红丝带2、请一个人假扮成“艾滋病人”,站在入口处,手拿一个牌子,上书“我是艾滋病人,谁能和我握握手?”活动后,将根据现场的情况,讨论关于艾滋病歧视的问题(也可以用一个假人,这个环节也可以取消,视具体情况)活动正式开始:1、播放智行北京工作组20__年12月1日的文艺晚会光盘或播放北大红会的防艾宣传光盘2、主持人上台,致欢迎辞,并说明这次活动的主题,目的,意义参与人群、嘉宾和主办方。
3、用一组最新的艾滋病数据来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这些我都准备好了所有最新的材料,详见附件。
4、趣味问答环节:主持人提问一些有关艾滋病的常识,参与者抢答,答对者赠送小礼品。
5、互动环节,请30名观众参加,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发一张大白纸,每个小组共同在纸上画一个人体图,并标出人体什么地方的接触可以被感染艾滋,并写出艾滋的感染途径,列出你们小组的人所能知道的性病。
给他们5分钟时间,然后把每个小组的画展示给大家,让观众进行评价,然后请CDC医生进行总结,发表权威性的观点。
参与者赠送小礼品。
(30名观众看具体情况,如果到时没有观众自愿参加,就提前安排好这些人,没人参加时我们的人就可以上)6、主持人对上一个环节进行总结,下来进入到游戏环节:请几对男女生上台比赛“戴安全套”,用香蕉或者别的什么物品做模型,看谁戴的最正确,主持人现场进行点评。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教案一:时间:40分钟地点:班级参与者:全班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禁毒和防艾的重要性。
2. 掌握预防毒品和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拒绝不良诱惑的能力。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 (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它们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你们知道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如何传播?步骤二:知识讲解 (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以下内容:1.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如大麻、冰毒、海洛因等,并详细讲解它们对身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 艾滋病的预防知识:向学生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并强调正确的预防方法,如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注射器等。
步骤三:案例分析 (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毒品和艾滋病在社会上的案例及其对当事人和家庭的影响。
- 某些人是如何误入毒品和艾滋病的陷阱的?步骤四:自我保护技能学习 (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并总结出以下的自我保护技能:- 对于毒品和艾滋病宣传中的谎言要保持警惕,要学会辨别真相。
- 坚定立场,拒绝毒品和不良行为的诱惑。
- 学会拒绝邀请,不轻易接受陌生人的赠品和邀约。
步骤五:总结 (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并强调参与禁毒和防艾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开展禁毒和防艾主题的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写文章或进行宣讲等。
2.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今天所学的知识,提高家庭的意识和保护能力。
评估方式: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提问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评估。
绿汁镇河尾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
——禁毒防艾,人人有责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毒品的相关知识
1、概念:
毒品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
2、特点:
(1)依赖性:能使人在生理上成瘾从而让人心理成瘾,一旦不能继续吸食会出现戒断反应。
(2)非法性:毒品很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合理,适量用药在临床上经常出现。
而称之为毒品,他的来源渠道都是非法的,一旦被查到不管是贩卖,使用,制造,窝藏,都是违法行为。
危害性:据统计,全中国的刑事案件中,70%与毒品或者吸毒者有关。
巨大的隐僻,巨额的毒资,都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危害。
(二)、感受毒品的危害
让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三)面对毒品请说不
1、吸毒原因:
(1)无知好奇,上当受骗;
(2)盲目追求享乐与刺激;
(3)来自同伴的影响;
(4)遭受挫折,寻求解脱。
2、怎样防毒:
(1)了解学习毒品基本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
(2)构筑一条坚固的心理防线,拒绝各种诱骗;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谨慎交友,避免受不良影响;
(4)不吸烟不喝酒,尤其不与陌生人有此类来往;
(5)不进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6)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习;
(7)对身边的吸毒者进行劝阻,看见吸毒现象要报警。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
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
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
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