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信息的主要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信息会考知识点总结一、信息及其特征。
1. 信息的定义。
-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颜色(红、绿、黄)是一种信号,其背后代表的“停止”“通行”“准备停止或通行”的意义就是信息。
2. 信息的特征。
-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如自然界中的鸟语花香包含着生物信息,人类社会中的新闻、广告等都是信息。
-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存在。
例如,文字信息依附于纸张、电子设备等载体;声音信息依附于空气、磁带等载体。
-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共享。
例如,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可以被无数人同时阅读,而不会因为被多人使用而减少其信息量。
- 价值性: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
比如商业情报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气象信息对农业生产、航空航海等有重要价值。
信息的价值还具有相对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信息的价值判断可能不同。
- 时效性:信息具有一定的有效期。
例如,股票行情信息在股票交易时段内是及时有效的,过时就失去了部分价值;新闻如果过了发布的最佳时间,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 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递。
如通过网络、书信、电话等方式传递信息。
- 可处理性:信息可以被加工处理。
例如,对采集到的学生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排序等处理,从而得到有意义的结果。
- 真伪性:信息有真有假。
如网络上的一些谣言就是虚假信息,而经过科学验证的研究成果则是真实信息。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
1. 信息技术的定义。
- 信息技术(IT)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古代信息技术。
- 主要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等。
语言是人类最早的信息交流工具;文字的出现使信息可以被长期保存和远距离传播;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则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存储和传播效率。
- 近代信息技术。
-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的发明是近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
初中教案信息及其特征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知道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3.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媒体资源,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
2. 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3. 信息的价值判断和处理方法。
4. 网络和媒体资源的使用原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接触和利用信息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教师总结并板书关键词。
二、信息的概念及其分类(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信息的概念,强调信息是用来传递知识、思想、情感等内容的一种符号系统。
2.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信息的分类,包括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
三、信息的特征(15分钟)1. 教师讲解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2. 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载体依附性,如书籍、报纸、网络等;价值性,如新闻、学术、娱乐等信息;时效性,如实时新闻、过时资料等;共享性,如公开讲座、社交媒体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信息特征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四、信息的价值判断和处理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判断信息的价值,如关注信息来源、内容真实性、对自己和他人的帮助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处理信息时的经验,讨论如何筛选、整合和应用信息。
五、网络和媒体资源的使用原则(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媒体资源,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抵制不良信息等原则。
2. 学生承诺自觉遵守使用规定,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信息处理能力的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信息概念和特征的掌握情况。
信息的八个特征
1. 可靠性:信息应该准确、真实、可信,不含有错误或误导性内容。
2. 完整性:信息应该包含所有相关的细节和内容,没有遗漏或省略。
3. 及时性:信息应该在需要时及时提供,以便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4. 有效性:信息应该具有实际价值和意义,能够满足接收者的需求和目的。
5. 适应性:信息应该根据接收者的需求和背景进行调整和定制,以便更好地被理解和利用。
6. 清晰性:信息应该明确、简洁、易于理解,不含有模糊、含糊或混乱的内容。
7. 完全性:信息应该包含所有必要的细节和内容,没有遗漏或省略。
8. 保密性:信息应该被保护和保密,只能被授权的人员访问和使用。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必修基础知识点(掌握程度:A需要了解,B需要理解、会分析和应用)第一章绪言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1、什么是信息(A、不用背,但要了解)1)、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2)、对信息的三种典型的定义。
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3)本节同时要求能够从给定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中抽取必要的信息。
2、信息的主要特征(B、给出问题能分析出是信息的哪个特征,能区分载体和信息)普遍性:信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依附性:一方面,所有的信息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但是,载体并不是信息;另一方面,相同的信息也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但其内容并不因记录手段或物质载体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共享性:是指同一信息同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被多个人所共享。
共享过程中,信息本身不会有损失,这与物质和能源有着本质的不同。
价值性: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之一,因此总是有价值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因人而异。
时效性:信息不能及时利用可能会贬值或者毫无价值,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
以上特性同时要求能举例说明。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什么是信息技术(A、重点了解画线内容)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本质上说,它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其中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
2、信息技术的发展(A、了解五次革命标志,知道发展方向)五次革命及其意义: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使人类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最终使人与动物彻底区分开来。
信息的四个主要特征
信息的主要特征有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人通过获得、识别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扩展资料
信息的特征
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利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及各类电子终端设备互联起来,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相互通信,以达到所有用户都可以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的目的。
现在,计算机网络在交通、金融、企业管理、教育、邮电、商业等各行各业中,甚至是我们的.家庭生活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可视化
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它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个领域,成为研究数据表示、数据处理、决策分析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技术。
目前正在飞速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也是以图形图像的可视化技术为依托的。
智能化
智能化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要实现智能化,智能材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智能材料是材料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材料科学发展的必然。
智能材料结构是一门新兴起的多学科交叉的
综合科学。
智能材料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许多前沿学科和高新智能材料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人民生活、国民经济等各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信息的基本特征七个方面嗨,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信息的基本特征,这可是个超有趣的话题呢。
一、普遍性信息那可是无处不在啊。
就像空气一样,你可能看不到它,摸不着它,但它就是在你身边。
比如说,早上一睁眼,你看到的阳光,这就是一种信息。
它告诉你,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有个朋友小李,有一次去深山老林里徒步旅行。
他原以为那里是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啥信息了吧。
结果呢?树上鸟儿的叫声,这就是信息,告诉他周围的生态环境。
脚下不同的土壤质感,也是信息,可能暗示着附近有没有水源啥的。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世界上就没有不存在信息的地方。
不管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小岛,信息就像影子一样紧紧跟着我们。
哪里能没有信息呢?这就像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一样。
二、依附性信息得有个依靠的东西才能存在。
这就好比一个人得有个家一样。
它不能自己孤零零地飘在空中。
文字就是信息的一个重要依靠。
你看那些书本,满满的都是信息,可是要是没有文字这个载体,那些故事、那些知识就没办法传达了。
我记得我在学校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历史。
那些古老的历史事件,如果没有史书把它们记录下来,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呢?信息就像个小宠物,得有个合适的窝才能安安稳稳地存在。
再比如说,声音也是信息的载体。
我有次听广播,里面传来歌手美妙的歌声,这歌声里包含着歌手的情感、歌曲的旋律等信息。
要是没有声音这个载体,这些美妙的东西可就没地方藏喽。
这就像灵魂得有个肉体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显现一样,信息也得依附于某个东西才能展现出来。
三、共享性信息啊,它可不是那种小气的东西,只能自己藏着掖着。
它是可以共享的。
就像一块美味的蛋糕,大家都可以分着吃。
我和我的邻居老张就经常共享信息。
老张喜欢种花,他知道很多种花的小窍门。
他就把这些信息分享给我,让我这个对种花一窍不通的人也能把花养得好好的。
反过来,我要是发现了什么新的有趣的新闻或者是生活小常识,我也会告诉老张。
你想啊,如果信息不能共享,那这个世界得多无趣啊。
每个人都只能守着自己那点可怜巴巴的信息,就像守着一堆石头一样。
课后作业
一、什么是信息?信息靠什么来承载和传播。
二、信息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
三、选择题
1、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这反映了信息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A、时效性
B、共享性
C、真伪性
D、载体依附性
2、去年“愚人节”某大学张贴一个当日在校园礼堂公演“哈里波特Ⅶ”的海报,这则消息具有信息的()。
A. 时效性
B. 共享性
C. 真伪性
D. 价值相对性
3、“盲人摸象”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说明信息具有()。
A.共享性B.价值相对性C.时效性D.可处理性
4、“玉不琢,不成器”,这说明信息具有()。
A.共享性B.价值相对性C.时效性D.可处理性
5、“老黄历看不得”,这说明信息具有()。
A.共享性B.价值相对性C.时效性D.可处理性
6、“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这说明信息具有()。
A.共享性B.价值相对性C.时效性D.可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