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通关练习: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2-2-3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8
古代诗歌阅读专卷创新演练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题组一专项对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中“马不肥”是说马瘦,“债多凭剑与”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
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洁。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
(总括形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具体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的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专项训练·古诗鉴赏全国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全国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2-2[鉴赏诗歌的语言]一、对点练1.(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重点考查炼字.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句意,把握“望”“空”的基本义和语境义,联系语境分析比较其表达效果,明确用哪个更好.作答时,要先明确用哪个更好,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2.(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过大通驿①查慎行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答:(2)诗题的“过”字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解析】(1)鉴赏诗歌中的关键词,首先要明确词义,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它的表达效果.本题中的“软”既可以看作形容词,形容风很软,也可以看作动词,微风吹拂,使江水变得绵软,这是一语双关的用法.答题时,理解“软”字的意思,并指出手法,再指出其表达效果,然后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回答本题首先明确“过”的词义,“过”有经过,路过的意思.诗题中的“过”字在文中主要体现在时间、地点与景物的变化上.答题时抓住“遥辨市”“忽移湾”“一江水”“九子山”等表示移步换景的词语来回答.【答案】(1)“软”可形容风,即微风吹拂,给人以软绵绵的感受;又可形容江水,即微风吹拂,江面微波荡漾,江水像绸缎一样波动铺展开来.“软”既是一语双关,又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化视觉为触觉.(2)“过”,路过,经过,首联介绍经过大通驿的时间,晨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颔联写过大通驿时景物与地点的变化,远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便过了河湾,红树已在身后;颈联写通过大通驿的舒适心情;尾联则写通过大通驿的美景,由眼前美景联想到绘画美.3.(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2-2-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对点练1.(2017·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地黄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
②插:通“锸”。
铁锹。
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答:【解析】(1)叙述手法。
首先从叙述角度来看,本诗是从采地黄者的角度,以采地黄者的口吻讲述了采地黄和卖地黄的事。
诗人在客观的叙述中寄予了对以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那些豪门贵族的痛恨之情。
(2)对比手法。
诗人将采地黄以求度过饥荒的贫苦农民与朱门家的白面郎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
一是把农家与朱门的不同身份进行对比,二是将采地黄者与白面郎的形象进行对比,三是把采地黄者饥饿无食与白面郎的马吃地黄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在反复的对比中揭露了两个阶级的贫富差距。
尤其是结尾贫苦农民采集地黄以换取马饲料这一细节,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人不如马这一现象,使人在深深同情采地黄谋生的贫苦农民的同时,激起了对那些豪门贵族的切齿痛恨。
【答案】叙述: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
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2-3[名句名篇默写]1.(2018·河南中原名校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三句,以螃蟹设喻,从反面论述要专注、持之以恒。
(2)杜甫《望岳》中直接写出泰山汇聚自然美景和南北风光不同的两句是,。
【答案】(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2.(2018·湖南益阳市湘潭市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连用三个排比句,一个人犯了过错然后才会去改正,,,论证了人必须经过挫折和困苦才能有所作为。
(2)苏轼《赤壁赋》中以江水、明月为喻,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紧接着说:“,,!”【答案】(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2018·河北名校联盟监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月出之后江面的景色是:“,”;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句,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江水的汹涌。
(2)《离骚》中屈原以“,”描述了群小对自己的嫉妒及诬陷。
【答案】(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卷起千堆雪(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4.(2018·江西省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鼓励人们像贤者一样坚持向善的句子是:,,。
(2)《离骚》中屈原用佩戴香草鲜花来表明自己对人格美的追求的句子是:,。
【答案】(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5.(2018·江西六校第五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秦若能改换对六国之民的态度,秦的历史将会改写的名句是:“,,?”【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6.(2018·河北邯郸市摸底)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七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课时跟踪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七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课时跟踪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七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课时跟踪练的全部内容。
学案七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1.(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解析:B项,从“无哗”“衔枚”可以看出此句重点是写考生只顾奋笔疾书,突出的是考场的寂静,并非“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E项,“自己体弱多病"是自谦语,谆谆嘱托同僚透出惜才爱才的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答案:BE(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解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学案四鉴赏诗歌的语言一、题型对点练1.[炼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定楼遇急雨陆游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①逢峒獠②,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 ①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②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本诗颔联哪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案:“争”和“乱”。
“争”为“争相、竞相”之意,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江山重重叠叠地争相奔涌进入眼帘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山河的赞美之情;“乱”写出风劲雨急的动态场景,紧扣标题“急雨”,更充分地表现了“急雨”的特点,也表达了羁旅奔波之苦。
2.[炼字]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简要赏析。
答案:浮云、流水两词都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出别后像浮云一样漂泊不定,十年的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表达了诗人对别后多年漂泊、岁月流逝、年华易老的人生感喟(感慨)。
3.[诗眼]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重阳日再到共城①百源故居邵雍故国逢佳节,登临但可悲。
山川一梦外,风月十年期。
白发飘新鬓,黄花绕旧篱。
乡人应笑我,昼锦②是男儿。
[注] ①共城:今河南辉县。
邵雍曾在共城居住,故称故居。
②昼锦:衣锦还乡。
据《汉书·项籍传》载,秦末项羽入关屠城,有人劝其留居关中。
项羽见秦宫已毁,思归江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诗眼是首联中的“悲”字。
“悲”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首联直言登临之悲,后三联具体写悲的内容:颔联写多年漂泊,故乡的山川风月只能在梦中相见,是身世飘零之悲;颈联写故乡风物依旧而自己华发早生,是人生短暂之悲;尾联写自己落魄还乡,徒惹嘲笑,是老大无成之悲。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一、(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
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
父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
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
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
举孝廉,除郎中。
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
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
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
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
迁广平太守。
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
魏明帝许焉。
曹爽辅政,引为司马。
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
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
其为人所重如是。
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
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解析:选C 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