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福建自考03053中药制剂分析试卷和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5.23 KB
- 文档页数:6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药物分析试卷(课程代码0303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l分,共3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药典规定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A.±l% B.±5% C.±l0% D.±20%2.原料药含量百分数如未规定上限,系指不超过A.100.0% B.100.1% C.101.0% D.110.0%3.《美国药典》的缩写为?A.BP B.NF C.JP D.USP4.药典规定“恒重”系指检品连续两次干燥后的质量差异在A.0.1mg以下 B.0.2mg以下 C.0.3mg以下 D.0.4mg以下5.药物的性状不包括A.溶解性 B.剂型 C.味 D.外观6.一般鉴别试验中,酚羟基的鉴别方法是A.重氮化偶合反应 B.三氯化铁反应 C.铜盐反应 D. 丙二酰脲反应7.关于药物中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中绝对不允许存在毒性杂质B.药物中不允许存在普通杂质C.药物中的杂质均要求测定含量D.杂质检查多为限量检查8.在用古蔡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A.除去I2 B.除去H2S C.除去AsH3 D. 除去SbH39.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重金属杂质,如汞、银、铅、钴等的检查以何种重金属为代表A.铅 B.汞 C.钴 D.银10.依据药典,检查某药物的氯化物,与标准氯化钠溶液6.0mL(每lmL相当于10μg的C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0%),应取供试品的量为A.0.03g B.0.06g C.0.30g D.0.60g11.某溶液的pH值约为6,用酸度计测定其精密pH时,应选择的两个标准缓冲液的pH值是A.1.68,4.00 B.4.00,6.86 C.6.86,9.18 D.1.68,6.86 12.澄清度检查法是检查A.不溶性杂质 B.遇硫酸易炭化的杂质C.有色杂质 D.水分及其它挥发性物质13.砷盐检查所需相应的酸或缓冲液是A.HCl B.醋酸盐缓冲液C.稀硝酸 D.稀HCI1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λ是指A.峰面积 B.吸光度C.波长 D.吸光系数15.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中要求,拖尾因子应为A.0.8~1.2 B.0.9~1.1 C.0.95~1.05 D.0.99~1.01 16.现行版《中国药典》中规定HPLC法采用的检测器大多数为A.紫外检测器 B.质谱检测器C.荧光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7.注射液中溶剂水对下列哪种定量方法可产生干扰A.非水溶液滴定法 B.氧化还原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 D.酸碱滴定法18.《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片剂的溶出度检查中第一法又名A.小杯法 B.转篮法 C.桨法 D.升降法19.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检查片剂的含量均匀度时,应取几片A.6 B.10 C.20 D.3020.阿司匹林水解后可发生A.硫色素反应 B.麦芽酚反应C.三氯化铁反应 D.重氮化—偶合反应21.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方法为A.酸碱滴定法 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C.高效液相色谱法 D.非水溶液滴定法22.取某药物约50mg,加稀盐酸1 mL使溶解,加人0.1 mol/L亚硝酸钠溶液数滴,再滴加碱性β—萘酚试液数滴,则生成橙黄至猩红色沉淀。
2018年自考《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1)“血瘀证”患者在血液方面的表现错误的是A.凝血机制障碍B.血液粘度、浓度增高C.血液聚集性、凝固性增高D.血液流变学异常(2)“血瘀证”患者血液“聚”的表现,错误的是A.血流速度变慢B.血流切变率增加C.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减少D.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3)活血化瘀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机制,错误的是A.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B.抑制环加氧酶活性C.血管内皮PGI2合成增加D.使血小板TXAZ合成减少(4)镇痛作用最强的活血化瘀药是A.清风藤B.延胡索C.丹参D.川芎(5)抗肿瘤作用最强的活血化瘀药是A.莪术B.延胡索C.丹参D.川芎(6)与丹参功效主治关系不大的药理作用是A.抗心肌缺血B.抗血栓C.镇静、镇痛D.对免疫功能的影响(7)丹参素抗血栓形成无关的是A.抗血小板聚集B.减少血小板数C.抑制凝血功能D.抑制纤维蛋白降解(8)丹参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环节,不包括A.促进骨折组织中钙沉积和骨痂形成B.促进纤维细胞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外胶原纤维形成C.抑制破骨细胞向骨痂部位募集D.促进成骨细胞细胞成熟,并使钙盐在胶原基质上沉积形成骨小结节(9)与丹参功效主治不相关的药理作用有A.抗心肌缺血B.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C.抑制体液和细胞免疫D.抗血栓(10)川芎嗪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错误的叙述是A.静注对麻醉犬有强心作用,同时加快心率B.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离体豚鼠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冠脉流量C.增加大鼠在体心排血量D.对不同种属的动物及不同状态的心脏均有正性肌力作用(11)莪术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包含A.姜黄素B.莪术呋喃烯酮C.莪术醇D.莪术二酮(12)莪术抗肿瘤作用错误的叙述是A.温莪术注射液小鼠腹腔注射,对肉瘤180有较好疗效,对小鼠文氏腹水癌无效B.莪术醇和莪术二酮对小鼠肉瘤、宫颈癌U14、艾氏腹水癌ECA 有较高抑制率,对肉瘤180较弱C.体外试验,莪术醇及莪术二酮对艾氏腹水癌细胞有明显破坏作用D. 临床观察,莪术油静脉注射治疗宫颈癌效果好(13)银杏叶制剂的现代临床应用不包括A.帕金森病B.慢性心功能不全C.脑血管病D.冠心痛心绞痛(14)银杏内酯B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抗心律失常的离子机制是A.开放钾通道B.抑制钠内流C.阻滞L-型钙通道D.阻断β受体(15)银杏叶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及萜类成分,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是A.槲皮素B.山柰酚C.银杏双黄酮D.银杏内酯B(16)银杏内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A.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血小板cAMPB.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C.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TXA2合成D.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17)川芎嗪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不包含A.抑制血小板TXA2的合成B.阻滞血小板Ca2+内流C.抑制血小板TXA2的释放D.升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18)下面有关水蛭素体内过程的错误描述是A.水蛭素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高B.口服有一定量的吸收C.水蛭素绝大部分以原形经尿排泄D.静脉注射后,分布半衰期为10-15分钟,消除半衰期为1.7小时(19)水蛭素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与( )无关A.抑制血小板聚集B.抗凝血C.抑制血小板钙内流D.促进纤溶过程(20)水蛭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抗血小板聚集的错误描述是A.抑制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B.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C.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D.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21)水蛭及其制剂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不包含A.增强血小板膜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升高cGMPB. 抑制TXA2合成C.抑制凝血酶对血小板的诱导作用D.促使凝血酶与血小板解离(22)水蛭素抗凝血作用强大,其机制是A.拮抗维生素K在肝内合成凝血酶B.增强抗凝血因子Ⅲ活性C.与凝血酶结合成极稳定的非共价复合物,抑制凝血酶D.络和血中钙离子(23)与川芎扩张血管、降血压作用无关的化学成分是A.总生物碱B.川芎嗪C. 酚性部分D.挥发油(24)川芎嗪抗心肌缺血与( )有关A.扩张冠状动脉B.增加冠脉流量C.扩张血管、降血压D.保护心肌细胞线粒体(25)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的错误描述是A.延胡索总碱具有镇痛作用B.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C.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弱于复方阿司匹林D.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没有成瘾性(26)益母草兴奋子宫的主要成分为A.益母草碱B.水苏碱C.益母草定D.芸香苷(27)有关益母草兴奋子宫的错误描述是A.对多种动物的离体子宫呈兴奋作用B.对动物在体子宫呈兴奋作用C.对早孕、晚期妊娠和产后子宫有兴奋作用D.对离体未孕子宫无兴奋作用2.多项选择题(28)现代研究表明血瘀证与( )有关A.出血B.血流动力学C.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凝血机制障碍E.血液流变学异常(29)“血瘀证”患者在血管方面的表现是A.血管硬化B. 血管内腔狭窄、粗糙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D.血管内皮合成PGI2增多E.通透性增高(30)“血瘀证”患者血液“浓”的表现是A.血液浓度增高B.红细胞比容增加C.红细胞聚集性增加D.血球压积增加E.血浆蛋白、血脂含量升高(31)“血瘀证”患者血液“粘”的表现是A.血浆粘度增大B.全血比粘度增加C.全血比粘度降低。
中药制剂分析(参考答案)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色谱分析。
2、中国药典中规定,水浴温度指:98~100℃。
3、中国药典中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多少范围内:0.3mg。
4、“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十万分之一。
5、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指:95%乙醇。
6、无需过滤除药渣操作的是:连续回流提取法。
7、对水溶液样品中的挥发性被测成分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是:蒸馏法。
8、下列属于样品净化方法的是:固相萃取法。
9、进行中药制剂中重金属检查时,样品的处理方法应选:消化法。
10、关于牛黄解毒片的性状描述正确的是:本品为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有冰片香气,味微苦,辛。
11、中药制剂的鉴别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是:薄层色谱法。
12、正确的描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的位置上,斑点颜色。
13、中药制剂的一般杂质检查包括:酸、碱、氯化物、重金属、砷盐。
14、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那种试剂作为显色剂:硫代乙酰胺。
(碱性溶液中,用硫化钠)。
15、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除去H2S.16、不属于特殊杂质检查的是:安宫牛黄丸中酸不溶性灰分的检查。
17、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溴化汞试纸。
18、不需要进行含乙醇量检查的机型是:糖浆剂。
19、现版中国药典中,含量测定应用最多的方法是:HPLC。
20、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是:峰面积。
21、采用HPLC法对中药中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ODS柱(C18反相柱)22、化学分析法主要使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成分和无机成分。
23、气相色谱法中用于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油成分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制剂。
24、中药制剂分析中,大多数组分均在可见、紫外区有吸收,这类组分通常采用:紫外检测器(UVD)。
25、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累的中药的是: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
一名词解释: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单项选择:1.中药制剂分析对象一般不包括A.原料 B.辅料 C.包装材料 D.成品2.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一般不包括A.阐明中医药理论 B.建立分析检测方法 C.制定制剂用原料质量标准 D.制定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3.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样品时,溶剂选择的主要原则是A.无毒原则 B.易挥发原则 C.相似相溶原则 D.价廉原则1.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鉴别:A. 用药材提取物制成的制剂 B.用水煎法制成的制剂C. 含有生药原粉的制剂 D.用蒸馏法制成的制剂2. 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鉴别中,不规则分枝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um 。
是( )的特征A.山药 B.茯苓 C.熟地 D.丹皮3.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um,是( )的特征A.牛黄 B.大黄 C. 雄黄 D.冰片 E.朱砂5.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A.最常用 B.最少用 C.不常用 D.一般不用6. 在TLC法中,涂铺薄层时使用的玻璃板最好是:A.优质平板玻璃 B 普通玻璃 C 有色玻璃 D.毛玻璃8.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 )的成分是:A.挥发性成分 B.非挥发性成分 C.不能制成衍生物 D.无机成分10.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是:A.310℃烘30min B. 210℃烘30min C. 105℃烘30min D.50℃烘30min11.制备薄层板用于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附剂1份和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A:1 B.2 C.3 D. 412.在中药制剂化学反应法鉴别中,应尽量采用A.专属性强, B.简单易行的方法、专属性不强C. 专属性强,较复杂的方法D.专属性不强,较复杂的方法A型题:1.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的试剂是:A.硫代乙酰胺 B.氯化钡 C.硫化钠 D.硫酸钠3.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A.1mlB. 2ml C.3ml D. 4ml E. 5ml4. 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值是A. 2.0B. 2.5 C.3.0 D.3.5 E.4.05. 重金属的检出通常需先将药品灼烧破坏,灼烧时需控制温度在:A. 400~500℃ B.500—600℃ C. 600—700℃ D.700—8006. 标准铅溶液应在临用前取贮备液新鲜稀释配制,其目的是A. 防止醋酸铅水解 B.防止醋酸铅氧化 C. 防止醋酸铅还原D.防止溶液腐败 E. 防止NO2释放7.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A. 氯化汞试纸 B.溴化汞试纸 C.氯化铅试纸D. 溴化铅试纸 E.碘化汞试纸9.在一般杂质检查中,能用于定量测定的方法是A. 重金属检查第一法 B.砷盐检查第一法C.重金属检查第二法D. 砷盐检查第二法11. 砷盐检查第一法中,标准砷溶液(1ugAs/m1)的取用量为A. 1.0ml B.1.5ml C.2.0ml D. 2.5ml12. 砷盐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A. 将As5+还原成As3+ B.过滤空气 C. 除H2S D. 除AsH314.砷盐检查法中,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20℃ B.20—30℃ C. 25~35℃ D.25—40℃15.砷盐检查法第二法(Ag-DDC法)中,标准砷溶液(1ugAs/m1)的取用量为A.1ml B.2ml C.3ml D.4ml16.采用Ag-DDC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A.甲醇 B.氯仿 C. Ag-DDC试液 D.水24.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是指供试品2次干燥后的重量差异在什么围A.0.1mg B.0.2mg C.0.3mg D.0.5mg25.采用烘干法测定中药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应干燥至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 A. 0.3mg B. 0.5mg C. 3mg D. 5mg27.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A.减少甲苯的挥发 B.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C.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 D.减少水的挥发28.进行炽灼残渣检查时,样品的炽灼温度为A.400—500℃ B.500—600℃ C. 600~700℃ D.700—800℃1、化学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七附答案第七章各类中药制剂分析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在研究和设计中药制剂的分析方法时,应依据的主要因素是A.中药制剂的规格B.中药制剂的临床用量C.中药制剂的剂型与被测成分的理化性质D.中药制剂的用途E.中药制剂的成分类别2、对中药制剂分析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A.赋形剂B.抗氧剂C.防腐剂D.矫味剂E.取样量3、液体中药制剂一般质量要求不包括A.性状B.相对密度C.pH值D.溶散时限E.装量差异4、在贮存时间内允许有微量轻摇易散的沉淀的剂型是A.合剂、口服液、酒剂、酊剂B.合剂、口服液、注射剂、酊剂C.合剂、口服液、酒剂、注射剂D.合剂、口服液、滴眼剂E.注射剂、滴眼剂、酒剂5、进行相对密度检查的剂型是A.注射剂B.滴眼剂C.口服液D.酒剂E.酊剂6、进行总固体量检查的剂型是A.糖浆剂B.酒剂C.酊剂D.口服液E.合剂7、需进行甲醇量检查的剂型是A.酒剂和酊剂B.酒剂和口服液C.合剂和口服液D.合剂和酒剂E.酊剂8、应制定pH值检查项目的是A.酒剂B.酊剂C.气雾剂D.喷雾剂E.合剂9、酒剂中甲醇量不得超过A.每0.1L0.4gB.每1L0.4gC.每0.1L0.4mgD.每1L0.4mgE.每1L4mg10、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合剂与口服液细菌数不得超过A.1000个/mLB.500个/mL C50个/mLD.100个/mLE.10个/mL11、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含醇制剂细菌数不得超过A.酒剂100个/mL酊剂100个/mLB.酒剂500个/mL酊剂500个/mLC.酒剂50个/mL酊剂50个/mLD.酒剂100个/mL酊剂500个/mLE.酒剂500个/mL酊剂100个/mL12、合剂与口服液最常用的净化方法为A.液—固萃取B.液—液萃取C.蒸馏法D.沉淀法E.升华法13、复方扶芳藤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采用D101型大孔树脂净化是为了除去哪类物质A.有机酸B.皂苷C.多糖D.鞣质E.黄酮14、《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量的定量方法是A.内标法B.外标一点法C.外标二点法D.归一化法E.标准曲线法15、《中国药典》规定,要检查不溶物的剂型是A.流浸膏剂B.浸膏剂C.糖浆剂D.煎膏剂E.颗粒剂16、蜂蜜中,进行杂质检查的成分是A.葡萄糖B.乳糖C.5-羟甲基糠醛D.果糖E.蜂蜡17、测定蜜丸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时,可采用哪种方法除去蜂蜜A.水洗法B.超声法C.回流法D.吸附法E.浸渍法18、逍遥丸(大蜜丸)中鉴别皂苷类成分时,加入硅藻土10g 与蜜丸研匀,再用乙醇超声提取,加入硅藻土是为了除去A.多糖B.有机酸C.淀粉D.蜂蜜E.蜂蜡19、中药片剂若有效成分明确,结构已知,含量较高,表示含量的方法为A.标示量B.每片中被测成分重量C.每片相当于药材的量D.每片中浸膏量E.每片主药量20、颗粒剂提取时,由于含有较多的糖、糊精或其他辅料,应注意提取溶剂的A.沸点B.极性C.相对密度D.渗透性E.粘度21、片剂中所含成分含量较高,结构明确,为保证单剂量的准确性,还应进行A.崩解度检查B.溶出度检查C.溶散时限检查D.溶化性检查E.含量均匀度检查22、进行融变时限检查的剂型是A.栓剂B.滴丸剂C.蜜丸剂D.泡腾片E.软膏剂23、需进行溶化性检查的剂型是A.栓剂B.颗粒剂C.蜜丸剂D.软膏剂E.软胶囊剂24、需进行溶散时限检查的剂型是A.颗粒剂B.栓剂C.丸剂D.软膏剂E.片剂25、分析栓剂时除去基质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用硅藻土吸附B.亲水性基质用水提取C.油脂性基质用水提取D.油脂性基质用熔融冰浴凝固法E.亲水性基质用有机溶剂提取26、复方丹参滴丸中用升华法检查的成分是A.丹参素B.原儿茶醛C.人参皂苷D.冰片E.三七皂苷27、大蜜丸、小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水分不得超过A.15%B.12%C.10%D.8%E.6%28、蜂蜜中不检查的项目是A.相对密度B.酸度C淀粉D糊精E.果糖29、蜂蜜中主要含A.葡萄糖和蔗糖B.葡萄糖和果糖C.果糖和乳糖D.葡萄糖和乳糖E.葡萄糖和麦芽糖30、分析酒剂时用萃取法除杂的步骤是A.蒸去乙醇→用溶剂萃取B.加水稀释→用溶剂萃取C.取样品→用溶剂萃取D.取样品→调pH→用溶剂萃取E.加水稀释→调pH→用溶剂萃取31、分析口服液是要注意哪些成分的干扰A.防腐剂与稀释剂B.矫味剂与稀释剂C.防腐剂与矫味剂D.防腐剂与杂质E.矫味剂与同系物32、用柱色谱净化样品不常用那种填料A.大孔树脂B.C18C.氧化铝D.硅胶E.高分子多孔微球33、蒸馏法测定乙醇含量不适用于哪些制剂A.流浸膏B.片剂C.酊剂D.醑剂E.甘油制剂34、测定糖浆剂和煎膏剂中的含糖量常采用A.折光率法或费林容量法B.旋光率法或折光率法C旋光率法或费林容量法D费林容量法或比色法E.折光率法或分光光度法35、滴丸的性状要求不包括哪项A.大小均匀B.色泽一致C.表面的冷凝液应除去D.颜色均匀E.表面光亮36、中药注射剂的pH值的规定范围,一般应在A.4~9之间B.2~6之间C.5~10之间D.7~9之间E.6~8之间37、同一品种的中药注射剂的pH值允许差异范围不超过A.3.0B.2.5C.2.0D.1.5E.1.038、中药注射液中若含有遇酸所产生沉淀的成分如黄芩苷、蒽醌类等成分,做蛋白质检查时,可用A.30%磺基水杨酸试液B.硫代乙酰胺溶液C.四苯硼酸钠溶液D.鞣酸E.氯化钙试液39、中药注射剂不溶性微粒,除另有规定外,每mL中含10μm 以上的微粒不得过2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A.1粒B.2粒C.3粒D.4粒E.5粒40、中药注射液鞣质检查方法,可取中药注射液1mL,加新鲜配成的何种溶液5mL,放置10min,不得出现浑浊或沉淀。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中药制剂分析试卷(课程代码0305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是A.药用辅料 B.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C.化学药、生化药品、抗生素 D.生物制品2.《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A.1.6—2.4 g B.1.5—2.5 g C.1.8—2.2 g D.1.95—2.05 g3.《英国药典》是英国委员会的正式出版物,是英国制药标准的重要来源,其英文缩写为 A.JP B.USP C.EP D.BP4.对于热不稳定性样品,提取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浸渍法 B .回流提取法 C.连续回流提取法 D.蒸馏法5.中药注射剂的pH一般控制在多少之间A.3.0—5.O B.8.0—10.0 C.4.0—9.0 D.5.0—7.0 6.古蔡氏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中装有的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吸收A.硫化氢 B.砷化氢 C.锑化氢 D.稀硫酸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皂苷进行含量测定时,因为其无紫外吸收,可以选择的检测器是A.紫外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8.采用单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中药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为了减小误差,其吸光度的读数要求控制在A.0.1—0.7 B.0.4—0.6 C.0.2—0.8 D.0.3—0.7 9.下列制剂中,需要进行甲醇含量检测的制剂是A.浸膏 B.流浸膏 C.酒剂 D.合剂10.对于中药制剂的鉴别,最主要的方法是A.HPLC B.TLC C.化学反应法 D.UV11.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系指用化学、物理学等方法对中药制剂含的有关成分进行检测,以评价中药制剂A.质量的真伪 B.质量的优劣 C.安全性 D.有效性12.采用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时要注意炽灼的温度控制在A.400—500℃ B.500—600℃ C.600—700℃ D.700—800℃13.薄层色谱对中药制剂进行鉴别时,为了考察制剂中其他药味对鉴定药味薄层色谱的干扰情况,应做A.阴性对照 B.对照品对照 C.对照药材对照 D.对照提取物对照14.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是A.三氯甲烷-浓硫酸反应 B.异羟肟酸铁反应C.碘-碘化钾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15.附子理中丸的乌头碱的检查主要属于A.常规物质检查 B.外源性有害物质检查C.信号杂质检查 D.内源性有害物质检查16.合剂和口服液应澄清,在贮存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异物、变色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A.大量沉淀 B.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C.少量持久性沉淀 D.少量絮状的沉淀17.采用经典柱色谱对生物碱类成分纯化时常用的填料是A.硅胶 B.氧化铝 C.大孔吸附树脂 D.聚酰胺18.下列哪项反应不可用于香豆素类的定性鉴别A.碘化汞钾反应 B.Emerson反应 C.Gibb's反应 D.重氮化反应19.对于皂苷类成分,常用的提取溶剂是A.三氯甲烷 B.乙酸乙酯 C.正丁醇 D.乙醚20.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和A.稳定性 B.重复性 C.重现性 D.对称因子21.下列关于气相色谱法中柱温的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作用是使样品受热能够气化B.柱温要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C.温度控制系统分为恒温和程序升温两种D.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符合要求的分离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高柱温22.关于化学分析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B.主要用于制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有机成分的含量测定C.是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D.主要用于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的含量测定23.微量升华法适用于哪类成分的鉴别A.具有升华性的小分子 B.挥发油类成分C.热不稳定性成分 D.极性较大的成分24.物理常数的测定结果既具有鉴别的意义,也可以反映药品的纯度,下列不属于药物的物理常数的是A.吸收系数 B.旋光度 C.折光率 D.吸光度25.薄层扫描法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A.内标法 B.外标法 C.标准曲线法 D.对照品比较法26.针对药物制剂是否符合剂型方面的有关要求,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均一性、有效性所进行的检查是A.安全性检查 B.制剂通则检查 C.有效性检查 D.杂质检查27.古蔡氏法检查砷盐时,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30℃ B.10—20 C.25—30℃D.25—40℃28.氯化物检查时,供试品有颜色的处理方法是A.加热 B.滤过C.用除去氯离子的供试品制备标准溶液 D.加入抗坏血酸29.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是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B.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C.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D.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30.古蔡氏法测砷盐时,加入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的作用不包括A.去极化作用 B.As5+还原为As3+C.提高灵敏度 D.抑制锑的干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中药材的种植B. 中药制剂的制备与应用C. 中医理论的临床应用D. 中医诊断方法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A. 中药制剂的药理作用B.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C.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D. 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评价答案:A3. 中药药剂学中的“七情配伍”指的是什么?A. 七种不同的药材B. 七种不同的制剂方法C. 药材之间的相互关系D. 药材的七种品质答案:C4. 中药制剂中的“君臣佐使”是指什么?A. 四种不同的药材B. 四种不同的制剂工艺C. 处方中药味的主次关系D. 处方中药味的疗效分类答案:C5. 下列哪项是中药制剂的常用剂型?A. 片剂B. 注射剂C. 汤剂D. 丸剂答案:C6.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药材的疗效B. 降低药材的毒性C. 改善药材的保存条件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中药制剂中常用的“水飞”工艺是指什么?A. 用水溶解药材B. 用水煮药材C. 用高速水流粉碎药材D. 用水泡药材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A. 有效成分含量B. 微生物限度C. 重金属含量D. 包装材料答案:D9. 中药制剂的“归经”是指什么?A. 药材的产地B. 药材的性味C. 药材在体内的主要作用部位D. 药材的采收时间答案:C10. 中药药剂学中“五味”指的是什么?A. 五种不同的药材B. 药材的五种味道C. 五种不同的制剂方法D. 药材的五种品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药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中药制剂的药理作用B. 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C.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D. 中药制剂的临床疗效评价E.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答案:B, C, D12. 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包括哪些?A. 炒B. 煮C. 蒸D. 泡E. 晒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属于中药制剂的剂型?A. 片剂B. 胶囊C. 颗粒剂D. 糖浆剂E. 注射剂答案:A, B, C, D, E14.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有效成分含量B. 微生物限度C. 重金属含量D. 包装材料E. 外观性状答案:A, B, C, E15. 中药制剂的“七情配伍”包括哪些关系?A. 单行B. 相须C. 相使D. 相畏E. 相杀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6. 中药材的“道地性”是指药材的产地对其药效没有影响。
中药制剂分析最终版复习题附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绪论1.中药制剂分析的一般程序是看7题,,,,和。
2.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包括中国药典和局(部)颁药品标准3.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药典和同2题。
4.《中国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
5.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使测定成分由单一向整体特征方向发展6.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特点?1.中医药理论的指导性: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遵循中医组方原则,选择君药或臣药中合适的化学成分为指标来评价中药制剂的质量,并力求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
2.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复杂性:通常含有大量的各种结构和性质及其相似的化学成分。
3.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1)非药用部位及未除净的泥沙。
(2)药材产地水源,土壤,空气等生长环境的污染,农药化肥的滥用。
(3)包装,保管不当发生的霉变,走油,泛糖,虫蛀。
(4)洗涤原料药材的水质二次污染。
4.中药制剂的质量影响因素的多样性:(1)原料药材的影响。
(2)炮制方法的影响。
(3)制剂工艺和辅料的影响。
(4)中药制剂包装工艺,保管的影响。
7.简述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取样与样品保存,供试品制备,药物的鉴别,药物的检查,药物的含量测定,检验报告的书写8.试述中药制剂分析的发展趋势?(1)中药制剂分析方法朝着仪器化、自动化、快速和微量的方向发展。
(2)检测成分朝多指标方向发展。
(3)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使测定成分朝专属性方向发展。
(4)由单一成分分析逐步朝整体特征分析的方向发展。
(5)进行体内药物分析。
(6)进行在线检测。
(7)加强重金属、有害元素及农药残留等的监控。
第二章中药制剂分析中供试品的制备1.对橡胶膏中的麝香、冰片、薄荷等药物的鉴别可用(B)A.显微鉴别法B.气相色谱法C.理化鉴别法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2.总固体量的测定是(A)A.与某些液体制剂中可溶性物质的量有关B.某些半固体制剂的检查项目C.限制注射剂中无机物的含量D.与糖浆剂含糖量有关3.软膏剂中基质干扰测定,可通过以下方法除去(A)A.加入适宜的溶剂,加热,使软膏液化,放冷后滤除B.灼烧法C.离心法D.色谱法4.某中药注射剂含黄芩苷,其树脂的检查方法是,经氯仿萃取后(B)A.加盐酸B.加盐酸,放置30minC.加冰醋酸,放置30min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5.注射剂中重金属检查的方法是(A)A.加硫代乙酰胺试剂B.TLCC.HPLCD.古蔡氏法6.中药指纹图谱要求(C)A.样品处理方法考察B.特征指纹图谱确定C.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的考察D.回收率的考察7.用于外伤或严重烧伤的软膏需要检查“粒度”和“装量”。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D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B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D.多由大复方组成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E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A.70~80℃B.60~80℃C.65~85℃D.50~60℃E.40~60℃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D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C.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B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 C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E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C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E.电学分析法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EA.定性B.鉴别C.检查D.含量测定E.综合质量测定13.取样的原则是 C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BA.抽取样品法B.圆锥四分法C.稀释法D.分层取样法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 EA.完整、清晰B.完整、具体C.真实、具体D.真实、完整、具体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BCDE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CDE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BCE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4.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ABCD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5.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ABCD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C.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E.药用辅料的多样性6.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ABCDE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三、填空题1.中药制剂分析的意义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和有效。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201107)0305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取样的原则是(D )A.具有足够数量B.在有效期内取样C.不能被污染D.均匀合理2.在牙痛一粒丸的定性鉴别中:取本品约0.2g,研细,加水湿润后,加氯酸钾的硝酸饱和溶液2mL,振摇,放冷,离心,取上清液,加氯化钡试液0.5mL,摇匀,溶液呈白色浑浊,离心,弃去上层酸液,再加水2mL,振摇,沉淀不溶解,为鉴别方中哪味药材的反应?( D )A.蟾蜍B.朱砂C.牛黄D.雄黄3.在薄层色谱分析时,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C )A.氧化铝B.纤维素C.硅胶GD.聚酰胺4.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 D )A.阳性对照B.化学对照品对照C.阴阳对照D.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5.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为哪味药的特征?( B )A.熟地黄B.牡丹皮C.山茱萸D.泽泻6.砷盐检查古蔡法中,中国药典规定砷斑为( C )A.1.0μgAsB.1.5μgAsC.2.0μgAsD.2.5μgAs7.中药制剂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 )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蒸馏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法8.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 B )A.制剂工艺复杂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C.多由大复方组成D.药材炮制的重要性9.阿胶中挥发性碱性物质的检查属于( A )A.特殊杂质检查B.一般杂质检查C.制剂通则检查D.安全性检查10.酸性染料比色法中,生物碱及酸性染料的存在状态受下列哪项因素的影响?( C )A.溶剂的极性B.反应的温度C.水相的pH值D.有机相中的含水量11.中药制剂分析中,总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测定常采用下列哪个方法?( D )A.镭氏盐比色法B.酸性染料比色法C.苦味酸盐比色法D.异羟肟酸铁比色法12.盐酸-镁粉显色反应可用于鉴别( A )A.黄酮B.生物碱C.皂苷D.蒽醌13.中药制剂中游离蒽醌含量的测定,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B )A.取样-氯仿提取-混合碱显色-测定B.取样-酸水解-氯仿提取-混合碱显色-测定03053#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第1页共3页C.取样-甲醇提取-混合碱显色-测定D.取样-甲醇提取-测定14.药品必须符合( D )A.中国药典B.局颁药品标准C.企业药品标准D.国家药品标准15.薄层吸收扫描法定量时斑点中组分的浓度与吸收度的关系遵循( A )A.Kubelka-Munk理论及曲线mber-Beer定理C.F=KCD.塔板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试卷(课程代码03052)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水在内径为d1的管路中作定态流动,平均速度为u1,若将管径增加一倍,体积流量和其他条件均不变,平均流速为原来A.1/4 B.1/2 C.2 D.42.某套管换热器由∅l08×4mm和∅55×2.5mm钢管组成,流体在环隙间流动,其当量直径为A.40mm B.42mm C.45mm D.58mm3.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A.管路不光滑 B.流体具有黏性C.流体密度大 D.流体的速度大于零4.当流体质点在圆管内具有随机的脉动时,流体在圆管内作A.湍流流动 B.层流流动 C.过渡流流动 D.漩涡流流动5.下列离心泵的部件中,用来将原动机的能量传递给液体的部件是A.泵轴 B.叶轮 C.泵壳 D.轴封装置6.下列关于离心泵和管路的特性曲线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H随q v的增加而减少 B. P随q v的增加而增加C.η随q v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 D.He随q ve的增加而增加7.由泵轴与轴承间、泵轴与填料函间以及叶轮盖板外表面与液体之间产生摩擦而引起的能量损失为A.容积损失 B.动力损失 C.水力损失 D.机械损失B.下列不属于螺旋桨式搅拌器特点的是A.结构简单 B.适用于高黏度液体的搅拌C.安装容易 D.搅拌速度较高9.中国药典关于筛号的叙述,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筛号以每一英寸筛目表示B. 一号筛的筛孔内径最大,九号筛的筛孔内径最小C.最大筛孔为十号筛D.二号筛相当于工业400目筛10.中药粉碎后,为确定粉末等级,用不同规格的筛网进行筛选的次数为A.2次 B.3次 C.4次 D.5次11.下列助滤剂的性质中不正确的是A.刚性 B.化学稳定性 C.不溶于悬浮液 D.可压缩性12.自然对流传热中,流体产生对流流动是因为流体内部因温度差而形成A.浓度差 B.粒度差 C.密度差 D.压力差13.金属固体的热传导产生的原因是A.分子的运动 B.自由电子的运动 C.原子的运动 D.离子的运动14.当原料液为泡点进料时,q值为A.q<0 B.q=0 C.0<q<1 D.q=115.精馏操作线为直线是基于A.帕斯卡原理 B.牛顿黏性定律 C.恒摩尔流假定 D.热力学第二定律16.精馏操作的核心设备是A.精馏塔 B.再沸器 C.冷凝器, D.全凝器17.以下关于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对流干燥过程中湿物料表面温度始终恒定于空气的湿球温度B.对流干燥过程中固体传热给气体C.对流干燥处理量少D.对流干燥过程是气固两相热、质同时传递的过程18.湿法制粒的生产流程为A.粉碎→筛分→混合→制软材→制湿粒→制于粒→总混B.粉碎→筛分→混合→制颗粒→总混C.粉碎→筛分→制软材→制干粒→总混D.粉碎→筛分→混合→制湿粒→制干粒→总混19.旋转式压片机试车时,如果片子裂片,应该A.增大压力 B.减小主压轮压力 C.升高下预压轮 D.升高充填轨道20.关于一步制粒机的制粒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靠切刀的剪切作用B.靠滚轮与筛网间的摩擦和挤压作用C.以流化方式制粒D.靠搅拌桨和切割刀的共同作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l分,共20分)21.在当地大气压为l01.33kPa,某设备的表压强为200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_________;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5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________。
2018年自考《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适用于紫外线灭菌的是A.片剂B.操作室内空气及物体表面C.滑石粉D.羊毛脂E.合剂2.药物粉碎时错误的做法是A.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不变B.粉碎时药物不应过度粉碎 c.较难粉碎的纤维可不必粉碎D.粉碎过程中应及时筛去细粉,以提高效率E.粉碎过程中应防火、防爆、以及交叉污染3.正确论述表面活性剂的是A.无疏水基团B.无亲水基团C.有疏水基团,有亲水基团D.只有疏水基团。
E.只有亲水基团4.碘化钾在复方碘口服液中的作用是A.增溶剂B.主药C.助溶剂D.助悬剂E.反絮凝剂5.可作为气雾剂抛射剂的是A.二氯二氟甲烷B.甲醛c.氯仿D.环氧乙烷E.石油醚6.某药物按一级反应分解,反应速度常数K=0.0069(天11),该药物的tl/2约为A.10天B.100天C.1000天D.50天E.110天7.不宜以细粉直接加入压片的是A.麝香B.甘草’c.雄黄D.茯苓E.冰片8.属于流化干燥技术的是A.真空干燥B.微波干燥C.冷冻干燥D.红外干燥E.沸腾干燥9.下列剂型中疗效发挥最快的剂型是A.蜜丸B.胶囊c.栓剂D.软膏剂E.气雾剂10.某批药品的干颗粒重25kg,加入15%的干燥淀粉及5%的硬脂酸镁,制成片剂10万片,则每片的重量为A.0.250gB.0.20gC.0.40gD.0.35gE.O.30g11.下列不能单独作为栓剂基质的是A.甘油明胶B.蜂蜡c.半合成山苍子油脂D.吐温-61 E.氢化油12.有关热原检查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法定检查法为家兔法和鲎试验法B.家兔法比鲎试验法更可靠c.鲎试验法比家兔法快速D.鲎试验法对革兰阴性杆菌最敏感E.使用家兔法时对家兔的要求比较严格13.甘油在膜剂中的主要作用是A.黏合剂B.增加胶的凝结力C.增塑剂D.促使其溶化E.保湿剂14.某鞣酸栓剂,每粒含鞣酸0.2g,空白栓重2g,已知鞣酸f=1.6,则每粒鞣酸栓剂所需可可豆脂为A.1.715gB.1.800gC.1.875gD.1.975gE.1.687g15.美国药典是A.PH.IntB.J.PC.U.S.S.PD.U.S.PE.Ch.P16.热压灭菌一般要求F0A.8—12B.6~8C.2~8D.16~20E.4~617.药典收载的品种不包括A.中成药B.民族药C.兽用药D.海洋药E.生物制品18.速效救心丸属于哪种给药方式A.注射B.黏膜C.口服D.呼吸道E.舌下19.滴丸制备中液体药物在基质中的状态为:A.形成固体溶液B.形成固态凝胶C.形成微细结晶D.形成亚稳定型结晶E.形成无定型结晶20.以下各种表面活性剂,毒性最强的是A.吐温一60B.肥皂c.司盘20 D.平平加O E.氯苄烷铵21.儿科用散剂应通过‘A.5号筛B.7号筛c.9号筛D.6号筛E.8号筛22.酯类药物容易产生A.水解反应B.聚合反应C.氧化反应D.变旋E.差向异构23.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滤过方法是A.微孔滤膜滤过B.板框过滤C.高速离心D.超滤膜滤过E.砂滤棒24.可作为片剂助流剂的是A.轻质液体的石蜡B.改良淀粉 c.乳糖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E.微晶纤维素25.以下有关颗粒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B.质量稳定C.体积小D.不易吸。
中药药剂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A. 制备B. 质量控制C. 临床应用D. 安全性评价E. 有效性评价答案:ABCDE2. 中药药剂的剂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丸剂B. 片剂C. 胶囊剂D. 注射剂E. 食品答案:E3. 中药药剂的制备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辅料?A. 淀粉B. 蜂蜜C. 明胶D. 硫酸钠E. 滑石粉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薄层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E. 核磁共振法答案:E5. 中药药剂的临床应用中,以下哪项不是其作用?A. 预防疾病B. 治疗疾病C. 诊断疾病D. 缓解症状E. 改善生活质量答案:C6. 中药药剂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急性毒性试验B. 慢性毒性试验C. 刺激性试验D. 过敏性试验E. 以上都是答案:E7. 中药药剂的稳定性研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物理稳定性B. 化学稳定性C. 生物稳定性D. 热稳定性E. 光稳定性答案:C8. 中药药剂的临床试验阶段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前期临床试验B. Ⅰ期临床试验C. Ⅱ期临床试验D. Ⅲ期临床试验E. Ⅳ期临床试验答案:A9. 中药药剂的制备过程中,以下哪种设备不是必需的?A. 粉碎机B. 混合机C. 压片机D. 包装机E. 离心机答案:E10. 中药药剂的储存条件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避光B. 低温C. 干燥D. 高温E. 密封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药药剂的剂型包括以下哪些?A. 丸剂B. 片剂C. 胶囊剂D. 颗粒剂E. 糖浆剂答案:ABCDE2. 中药药剂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以下哪些?A. 含量测定B. 微生物限度检查C. 重金属检查D. 溶出度测定E. 粒度分布答案:ABCDE3. 中药药剂的临床应用中,以下哪些是其作用?A. 预防疾病B. 治疗疾病C. 诊断疾病D. 缓解症状E. 改善生活质量答案:ABDE4. 中药药剂的安全性评价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急性毒性试验B. 慢性毒性试验C. 刺激性试验D. 过敏性试验E. 长期毒性试验答案:ABCDE5. 中药药剂的稳定性研究包括以下哪些?A. 物理稳定性B. 化学稳定性C. 生物稳定性D. 热稳定性E. 光稳定性答案:AB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化学、生物学、药学等多个领域。
2018级中药学本科《中药制剂分析》试卷(B)(特别提醒: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题卷上一律无效)1分,共50分)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D.多由大复方组成 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含有多种杂质含有多种中药材 E.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应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 )。
大黄 B.黄芩 C.牛黄 D.冰片 E.A+C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常用( )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定性 B.鉴别 C.检查 D.含量测定 E.综合质量测定农药残留量常用的分析方法为( )取样的原则是( )具有一定的数量 B.在效期内取样 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包装不能破损法测定三萜皂苷类成分选用的检测器是(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紫外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二极管整列检测器薄层扫描定量时均采用随行标准法,即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交叉点在同一( )防止边缘效应消除点样量不准的影响克服薄层板厚薄不均匀而带来的影响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消除展开时间不一致的影响可用于中药制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B.薄层色谱法 C.气相色谱法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E.分光光度法用C18柱进行生物碱HPLC测定时,为克服游离硅醇基影响可采用( )A.调整检测波长B.改变流动相极性C.更换固定相D.流动相中加入三乙胺E.流动相中加入甲酸12.可从水提液中提取皂苷的溶剂是( )A.氯仿B.正丁醇C.甲醇D.乙醇E.乙腈13.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 )A.指导合理用药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C.指导检测贵重药材D.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E.指导检测有毒物质14.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A.UV法B.VIS法C.TLC法D.HPLC法E.GC法15.合剂与口服液最常用的净化方法为( )A.液-固萃取B.液-液萃取C.蒸馏法D.沉淀法E.膜分离法16.分析栓剂时除去基质的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亲水性基质用水提取B.用硅藻土吸附C.油脂性基质用水提取D.油脂性基质用熔融冰浴凝固法E.水提醇沉17.以下关于硅胶GF254薄层板描述不正确的是( )A.薄层板具有荧光B.在紫外灯(254nm)下观察荧光C.薄层板具有紫外吸收D.被测物可增敏或减弱层板的荧光强度E.被测物可减弱薄层板的荧光强度18.不属于中药注射剂一般检查要求的是( )A.渗透压摩尔浓度B.不溶性微粒C.热原D.重金属E.蛋白质19.含量测定限度低于多少,可增加一个浸出物测定( )A.十分之一B.百分之一C.千分之一D.万分之一E.十万分之一20.半固体中药制剂的一般质量要求不包括( )A.pH值B.乙醇量C.总固体量D.水分含量E.以上都不是2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升华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E.沉淀法22.取样的原则是( )A.具有一定的数量B.在效期内取样C.均匀合理D.不能被污染E.包装不能破损23.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 )A.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B.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C.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D.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E.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24.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 )A.阳性对照B.阴性对照C.化学对照品对照D.阳阴对照E.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2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 )A.70~80℃B.60~80℃C.65~85℃D.50~60℃E.40~60℃26.薄层扫描法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A.定性鉴别B.杂质检查C.含量测定D.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E.定性鉴别和杂质检查27.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依据一般是( )A.峰面积B.保留时间C.分离度D.理论塔板数E.拖尾因子28.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µm,为( )的特征。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一、名词解释1、中药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分析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成一定的剂型,用于防病治病的药品。
2、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枳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3、相对密度: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4、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限量。
5、酸不溶性灰分:中药经高温烧灼得到的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
6、重金属: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而显色的金属。
7、总灰分: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烧灼至灰化,则其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烬而残留,由此所得灰分为总灰分。
8、线性范围: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9、药品质量标准:药品质量标准是对药品的质量及检测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10杂质:在中药制剂中不具有治疗作用,当超过一定限度时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或影响制剂稳定性的物质。
11光谱法:以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的方法。
二、填空1、薄层色谱鉴别时一般要求待测组分斑点的Rf为0.2-0.8范围展距一般为8-15cm2、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国药典和局颁药品标准3、中国药典的内容一般分为凡例、正文、附录、索引4、热水温度是指70-80℃,温水40-50℃,室温是指10-30℃5、精密称定是指称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量是指称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精密量取应用移液管来移取,量取仅需用量筒来移取6、乙醇未指明浓度时均系95﹪未注明温度时系指在常温下进行7、制剂处方中一般的中药材未指明时应付净药材,毒性较大的药材应付炮制品8、中药制剂的鉴别目的是判断制剂的真伪,其内容主要包括性状、显微、理化等项目9、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内容包括对药品的颜色、形态和形状、气、味等特征信息进行描述10 药制剂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有化学反应法、微量升华法、光谱法、色谱法,其中色谱法是常用的鉴别方法11 中药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采用化学反应法鉴别,加入盐酸-镁粉可鉴别黄酮类成分,遇碱变红可鉴别蒽醌类成分,碘化铋钾沉淀剂可鉴别生物碱类成分12、薄层色谱法中鉴别用的对照物包括对照品,对照药材、和阴性对照13、为了考察鉴别方法是否能反映投料的真实情况,应作对照试验,为了考察其他药物对待侧组分有无干扰应作阴性对照试验14、薄层用硅胶GF254和硅胶G相比,是指在硅胶G中加入了石膏做粘合剂15、中药制剂的检查其目的是保证安全性,包括制剂通则检查、杂质检查16、中药制剂的微生物检查法除检查细菌、霉菌、大肠埃希菌外,若含原药材细粉,应增加大肠菌群检测项目,若含动物或脏器类药物应增加沙门菌项目,若含发酵发芽药物应增加酵母菌检测项目17、单剂量罐装的口服液应作相对密度检查,以保证服用时计量的准确性,合剂,酒剂,酊剂,滴眼剂应作乙醇量检查18、固体制剂的制剂通则检查,要求水丸的水分不超过9.0﹪,颗粒剂的水分不得超过5.0﹪,蜜丸,浓缩蜜丸的水分不得超过15﹪19、药品干燥失重的方法有烘干发,甲苯发,减压干燥法20、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测定水分的方法是甲苯发,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测定水分的方法减压干燥法,含微量水分的精密测定,可选用烘干法三、选择题1、溶液后标示的1→10是指:溶质1g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2、称取2g系指重量可为:1.95-2.053、缩写ppm表示:百万分之一4、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液混合正确写法:甲醇-水(10:90)5、药品溶解是指:1g溶质能在10-30ml溶剂中溶解6、硫磺解毒片中,冰片鉴别属于:微量升华法7、枳实导滞丸中含有枳实、大黄、黄连等中药材,采用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是为了鉴别:黄连8、中药制剂的个常规检查中,要求检查总固体含量是:糖浆剂9、中药各制剂中,不用检测甲醇量的是:浸膏剂10、中药制剂各微生物限度项下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11、半固体制剂中需要检查不容物的是:煎膏剂12、要求栓剂在规定时间内溶解,保证药物被吸收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检测项目是:融变时限13、薄荷药材的水分测定法为:甲苯发14、麝香药材的水分测定法为:减压干燥法15、不属于中药制剂的杂质来源:操作人员16、关于重金属检验正确的是: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生成有色硫化物17、在农药残留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溶剂是:丙酮18、不属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发定量方法:内标法19、含量测定的效能指标中,表示准确度一般采用:回收率20、对无指标性成分的皂苷类成分测定:正丁醇浸出物21、单一挥发成分含量测定首选:气相色谱发22、现代色谱理论中,用来衡量色谱柱分离效果的指标:23、下列属于药品的特殊杂质的是:大黄药材中土大黄苷的含量24、现行版药典收载的香连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方法是:TLC25、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制定原则中,错误的是:监测限高26、制定质量标准时,方法学和考察至关重要,其中反映待测组分的测定有无杂质干扰的项目是:空白实验27、中药制剂含量限度应遵循:必须保证药物成分的有效和安全28、关于中药制剂用法用量叙述中错误的是:用法不指明时一般饭前服用29、中药制剂储存过程中要求在干燥处不能受热的条件是指:阴凉干燥处30、中药制剂研究内容不包括:工艺制法31、黄酮类成分最常用的理化鉴别法是:还原反应法四、简答1、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内容?⑴中药制剂的鉴别⑵中药制剂的检查⑶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⑷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的分析⑸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制定2、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程序?取样-供试品的制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原始记录检验报告3、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名称、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含量测定、功能与主治、用法用量、注意、规格、储存4、制定质量标准的前提和原则?前提:药物组成固定、原料稳定、制备工艺稳定原则: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5、中药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有哪些?⑴准确度⑵精密度⑶选择性⑷线性与范围⑸耐用性6、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中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⑴化学分析法⑵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⑶薄层扫描法⑷气相色谱法⑸高效液相色谱法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7、中药制剂含量测定中样品的提取方法有哪些?⑴回流提取法⑵冷浸法⑶连续回流提取法⑷超声提取法8、中药制剂含量测定中样品的分离净化方法?⑴沉淀法⑵蒸馏法⑶液液萃取法⑷色谱法⑸消化法9 简述固体制剂通则的检测内容?⑴外观形状⑵水分⑶重量差异和装量差异⑷溶散时限⑸微生物限度⑹其他10 气相色谱常用的定量方法?⑴内标法⑵外标法⑶归一化法11述水分测定方法包括哪些,适用对象?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制剂;甲苯发:挥发性成分;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气相色谱法:散剂、丸剂、颗粒剂、片剂、各类型中药微量水分精密测定12、简述中药制剂杂质的来源本质,主要途径和分类?来源:由中药材原料带入、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引入、储存过程中引入,分类:一般杂质、特殊杂质五、论述1、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中如何选择测定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答:测定有效成分、测定毒性成分、测定总灰分、对有效成分不明确的中药制剂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测定指标性成分、测定浸出物,测定易损成分、测定专属性成份、测定成分应尽量于中医理论相一致,与药理作用主治功能一致2、请制定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标准处方丹参450g 三七141g 冰片8g1﹞〔鉴别〕可以检测那些中药材,清指出各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及检测方法?2﹚【含量测定】应检测哪一味中药材,清指出该药材的指标性成分及检测法方法?答:﹝1﹞鉴别一:丹参和冰片的薄层色谱鉴别以中国药品物制品鉴定所提供的的丹参酮ⅡA对照品为对照,以苯-乙酸乙酯为展开剂,能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缺丹参的阴性样品无干扰,证明此方法具有专属性与可行性。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中药制剂分析试卷(课程代码0305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是A.药用辅料 B.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C.化学药、生化药品、抗生素 D.生物制品2.《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A.1.6—2.4 g B.1.5—2.5 g C.1.8—2.2 g D.1.95—2.05 g 3.《英国药典》是英国委员会的正式出版物,是英国制药标准的重要来源,其英文缩写为 A.JP B.USP C.EP D.BP4.对于热不稳定性样品,提取时可采用的方法是A.浸渍法 B .回流提取法 C.连续回流提取法 D.蒸馏法5.中药注射剂的pH一般控制在多少之间A.3.0—5.O B.8.0—10.0 C.4.0—9.0 D.5.0—7.0 6.古蔡氏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中装有的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吸收A.硫化氢 B.砷化氢 C.锑化氢 D.稀硫酸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皂苷进行含量测定时,因为其无紫外吸收,可以选择的检测器是A.紫外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8.采用单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中药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为了减小误差,其吸光度的读数要求控制在A.0.1—0.7 B.0.4—0.6 C.0.2—0.8 D.0.3—0.7 9.下列制剂中,需要进行甲醇含量检测的制剂是A.浸膏 B.流浸膏 C.酒剂 D.合剂10.对于中药制剂的鉴别,最主要的方法是A.HPLC B.TLC C.化学反应法 D.UV11.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系指用化学、物理学等方法对中药制剂含的有关成分进行检测,以评价中药制剂A.质量的真伪 B.质量的优劣 C.安全性 D.有效性12.采用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时要注意炽灼的温度控制在A.400—500℃ B.500—600℃ C.600—700℃ D.700—800℃13.薄层色谱对中药制剂进行鉴别时,为了考察制剂中其他药味对鉴定药味薄层色谱的干扰情况,应做A.阴性对照 B.对照品对照 C.对照药材对照 D.对照提取物对照14.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是A.三氯甲烷-浓硫酸反应 B.异羟肟酸铁反应C.碘-碘化钾反应 D.盐酸-镁粉反应15.附子理中丸的乌头碱的检查主要属于A.常规物质检查 B.外源性有害物质检查C.信号杂质检查 D.内源性有害物质检查16.合剂和口服液应澄清,在贮存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异物、变色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A.大量沉淀 B.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C.少量持久性沉淀 D.少量絮状的沉淀17.采用经典柱色谱对生物碱类成分纯化时常用的填料是A.硅胶 B.氧化铝 C.大孔吸附树脂 D.聚酰胺18.下列哪项反应不可用于香豆素类的定性鉴别A.碘化汞钾反应 B.Emerson反应 C.Gibb's反应 D.重氮化反应19.对于皂苷类成分,常用的提取溶剂是A.三氯甲烷 B.乙酸乙酯 C.正丁醇 D.乙醚20.色谱系统的适用性试验通常包括理论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和A.稳定性 B.重复性 C.重现性 D.对称因子21.下列关于气相色谱法中柱温的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作用是使样品受热能够气化B.柱温要高于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C.温度控制系统分为恒温和程序升温两种D.在使最难分离的组分有符合要求的分离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高柱温22.关于化学分析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化学分析法包括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B.主要用于制剂中含量较高的一些有机成分的含量测定C.是中药制剂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D.主要用于矿物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的含量测定23.微量升华法适用于哪类成分的鉴别A.具有升华性的小分子 B.挥发油类成分C.热不稳定性成分 D.极性较大的成分24.物理常数的测定结果既具有鉴别的意义,也可以反映药品的纯度,下列不属于药物的物理常数的是A.吸收系数 B.旋光度 C.折光率 D.吸光度25.薄层扫描法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A.内标法 B.外标法 C.标准曲线法 D.对照品比较法26.针对药物制剂是否符合剂型方面的有关要求,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均一性、有效性所进行的检查是A.安全性检查 B.制剂通则检查 C.有效性检查 D.杂质检查27.古蔡氏法检查砷盐时,反应温度一般控制在A.10—30℃ B.10—20 C.25—30℃D.25—40℃28.氯化物检查时,供试品有颜色的处理方法是A.加热 B.滤过C.用除去氯离子的供试品制备标准溶液 D.加入抗坏血酸29.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是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B.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C.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D.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30.古蔡氏法测砷盐时,加入碘化钾,酸性氯化亚锡的作用不包括A.去极化作用 B.As5+还原为As3+C.提高灵敏度 D.抑制锑的干扰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中药制剂中样品含量的表达形式有A.被测成分% B.被测成分标示量%C.被测成分mg/每片 D.被测成分mg/gE.被测成分mg/mL32.血浆样品去除蛋白的方法有A.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B.加入中性盐C.加人强酸 D.超滤法E.加热法33.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中药制剂进行鉴别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是中药制剂鉴别最常用的方法B.对照物有对照品、对照药材、对照提取物C.易受色谱条件、实验环境和实验操作等影响D.可采用预饱和的方法避免边缘效应E.理想的分离应使样品成分的斑点清晰的分布在Rf值O.2-O.8之问34.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中药制剂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可采用吸收系数法,关于吸收系数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需要被测成分的吸收系数B.需要被测成分的对照品C.注意仪器的校正和检定D.需要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E.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供试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应相互接近35.下列哪项不属于中药注射剂的有关物质检查项目A.蛋白质检查 B.降压物质检查C.热原检查 D.钾离子检查E.细菌内毒素检查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l分,共20分)36.对中药制剂进行分析时,有时需要对有机物进行破坏,常用的破坏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中国药典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索引。
38.中药制剂在确定含量测定的药味时,要以医药理论为指导,首选处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含量测定项目。
39.散剂除对已知有效成分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重点就注意对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析。
40.取样是指从整批成品中按取样规则取出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供试样品的过程,其基本原则是________。
41.恒重是指除另有关规定外,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_____________ 以下。
42.中药制剂的鉴别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生物鉴别等。
43.中药制剂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气相色谱法对有机磷农药进行检测时采用的检测器是____________。
45.单体类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首选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6.简述重金属检查中硫代乙酰胺法和硫化钠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47.简述铁盐检查的原理及过硫酸铵加入的目的。
48.为什么说pH值是影响酸性染料比色法成败的关键因素?除这些以外,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影响因素还有哪些?49.气相色谱法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内标法、外标法,简述内标法和外标法的优缺点。
50.TLCS法在点样时采用随行标准法,简述什么是随行标准法,目的是什么,及TLCS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五、计算题(本大题共l小题。
10分)51.阿胶中砷盐的检查:取本品2.0 g,加无砷氢氧化钙l g,混合,加少量水,搅匀,干燥后,先用小火烧灼使炭化,再在500—600℃炽灼至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3mL与水适量使溶解成30 mL,分取溶液10 mL,加盐酸4 mL与水l mL,依法检查砷盐,[《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含砷盐的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三。
问应取标准砷溶液(每lmL 相当于lμg的As)多少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