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正文
- 格式:pdf
- 大小:346.82 KB
- 文档页数:33
报告指导意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指导意见(试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编制,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相应章节的内容应补充如下:1报告格式要求1.1标题与编号评价报告标题为“建设项目名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标题或评价内容应与批准文件和委托书一致。
如项目实际情况已与批文及委托书不一致,应及时变更批文及评价委托书调整。
如评价报告只是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一部分,评价报告应设副标题注明分期或分阶段。
报告编号用单位代号-报告类型代号—年份—月份—序列号,单位代号2位数字,报告类型报告指导意见代号2个字母,年份4位、月份2位、序列号9位数,例如:01YP2001。
1.2封面封面内容及格式符合要求、内页(公正性声明及投诉电话)、封面二(单位盖章)、单位资质彩色影印件、评价相关人员手签单(姓名、项目组职责、职称、资质证编号)及单位盖章。
报告书封面盖章注明正本与副本,正本至少三份,正本的手签单不得复印。
1.3正文三级目录,编号规范,含页眉(项目名称—报告编号—正文/附件)、页尾页数(第几页共几页),正文与附件要分别列出目录、页眉与页数,正文字体类型、字体大小、行间距、每行字数要与导则相符,正文插图不容许跨页,表格后文字应空一行,表格如跨页标题行要求重复。
1。
4附件含立项批复或备案意见表、委托书、专家评审意见、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类比用人单位准予被类比声明等。
报告指导意见1.5附图区域位置图及周边单位示意图、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内功能分区示意图、设备布局图(可能)等,附图要求各个功能区及设备标识文字清晰可见。
项目类比现场调查的相关机械通风设施、岗位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现场告知(如警示标识、公告栏)等影像图片。
1.6附MSDS化学物质MSDS摘录(主要的理化特性、摄入途径、毒理数据、接触限值等、补充职业病危害特性:致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治要点、所致职业病名称等)(MSDS应该由危险化学品供应商提供,无实际资料时,可查阅和摘录文献,应说明仅供参考)。
2023年度制药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2023年度制药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一、前言制药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企业,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大量的化学品和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厂内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制药厂必须严格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出现。
本报告将对2023年度该制药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该企业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该制药厂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 风险评估和管控。
该制药厂定期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和有害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发生。
2. 安全防护设施。
该制药厂设置了通风系统、废气处理设备、防爆电器等多种安全防护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转。
3. 岗位操作规范。
该制药厂建立了岗位操作规范,对员工进行操作训练,并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
4.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
该制药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监控职业病的发生情况。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 职业病发生情况根据制药厂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度该厂未发生职业病病例。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该制药厂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和有害物质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操作规范配合下,化学品和有害物质浓度都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威胁。
3. 员工健康监测情况该制药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员工的健康状况基本符合正常人群的情况,未发现职业病的症状。
4. 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反馈意见该制药厂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委员会对制定的职业病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并对职业病防治方案进行完善。
在2023年度的评价调查中,员工表示对于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措施非常满意。
四、结论本次评估结果表明,该制药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发生职业病的病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员工健康监测情况均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制药厂的职业病防治措施严谨详尽,得到员工的一致好评。
第一部分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书1 评价目的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2 评价依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规范;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主管部门文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预评价工作委托书等。
3 评价范围新建项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
原则上不包括建设期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产生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5.2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5.3风险评估法通过对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估,确定拟评价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防护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5.4 综合分析法采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分析、经验推断、专家权重、定量分级等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对拟评价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6 评价程序6.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项目的立项资料和技术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所导致的一种健康问题。
职业病的危害很大,并且是逐年增长的,这对社会和个体都会产生困扰和风险。
为了防止这种病发生,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是评价劳动者和职业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和职业环境的评估,对职业病的危害进行预估,以便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保护工人和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病的危害评估职业病预评价报告首先需要评估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所受到的危害,如噪音、毒气、放射性物质等因素。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分级,可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二、职业病的风险评估在借助危害分级的基础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还需要对职业病的风险进行评估。
这里的风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职业病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在确定危险等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实现可持续的职业病防治的成本效益问题。
三、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编制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评估工作,更需要向生产、管理部门等提供可行的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
这些措施主要是基于危害评估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着重从职业卫生技术、良好的职业操作规程、设备改进等方面提出建议。
总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作为一项职业病防治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相关部门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它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展望的工作。
目录1总论 01.1项目来源 01.2评价依据 01.3评价目的 01.4评价范围 01.5评价内容 01.6评价方法 01.7评价程序 (1)1.8质量控制 (2)1.9评价单元 (3)2企业概况 (3)3工程分析 (3)3.1工程概况 (3)3.2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
(5)3.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5)3.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5)3.5建筑卫生学 (5)4类比调查 (6)4.1类比企业的选择 (6)4.2类比调查内容 (6)4.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7)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7)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7)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8)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8)6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8)6.1职业病防护设施 (8)6.2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8)6.3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措施 (9)6.4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9)6.5拟设置的辅助用室 (9)6.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9)7 职业病危害评价 (10)8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10)9 结论与建议 (10)附件: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2、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3、总平面布置图4、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1总论1.1项目来源1.2评价依据1.3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4评价范围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等文书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2〕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的有关规定,我局修订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等3种文书的格式和内容要求,现印发给你们(电子文本可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下载),自2012年6月1日起使用。
附件: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申请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附件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公章)申请日期填写说明一、申请书由申请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的建设单位填写,一式两份。
二、申请书用钢笔、签字笔填写或者用打印机打印文本,字迹要清晰、工整。
三、申请书中“职业病危害类别”栏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结论选择填写;职业病危害类别一般的建设项目在“申请类别”栏选择备案,其他危害类别的建设项目选择“审核”。
四、申请书中“申报材料”栏的“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的公函”由建设单位主管部门出具。
属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受理范围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国有企业及其所属独资分(子)公司、控股公司及下属单位的,主管部门指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其他类型的建设单位,其主管部门为建设单位本身。
属于省级及以下安全监管部门受理范围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主管部门由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规定。
附件2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建设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公章)申请日期填写说明一、申请书由申请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建设单位填写,一式两份。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指导意见(试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编制,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相应章节的内容应补充如下:1报告格式要求标题与编号评价报告标题为“建设项目名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标题或评价内容应与批准文件和委托书一致。
如项目实际情况已与批文及委托书不一致,应及时变更批文及评价委托书调整。
如评价报告只是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一部分,评价报告应设副标题注明分期或分阶段。
报告编号用单位代号-报告类型代号-年份-月份-序列号,单位代号2位数字,报告类型代号2个字母,年份4位、月份2位、序列号9位数,例如:01YP20。
封面封面内容及格式符合要求、内页(公正性声明及投诉电话)、封面二(单位盖章)、单位资质彩色影印件、评价相关人员手签单(姓名、项目组职责、职称、资质证编号)及单位盖章。
报告书封面盖章注明正本与副本,正本至少三份,正本的手签单不得复印。
正文三级目录,编号规范,含页眉(项目名称—报告编号—正文/附件)、页尾页数(第几页共几页),正文与附件要分别列出目录、页眉与页数,正文字体类型、字体大小、行间距、每行字数要与导则相符,正文插图不容许跨页,表格后文字应空一行,表格如跨页标题行要求重复。
附件含立项批复或备案意见表、委托书、专家评审意见、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类比用人单位准予被类比声明等。
附图区域位置图及周边单位示意图、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内功能分区示意图、设备布局图(可能)等,附图要求各个功能区及设备标识文字清晰可见。
项目类比现场调查的相关机械通风设施、岗位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现场告知(如警示标识、公告栏)等影像图片。
附MSDS化学物质MSDS摘录(主要的理化特性、摄入途径、毒理数据、接触限值等、补充职业病危害特性:致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治要点、所致职业病名称等)(MSDS应该由危险化学品供应商提供,无实际资料时,可查阅和摘录文献,应说明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