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铁开题报告模板报告.doc
- 格式:doc
- 大小:311.01 KB
- 文档页数:8
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间流动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城市交通建设也不断得到了发展。
市域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域轨道交通网络,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本次研究旨在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内容(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市域轨道交通的现状与未来需求,分析市域轨道交通的客流量、运营情况等数据。
(2)路线选取通过调查研究结果,结合城市规划,分析确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路线,同时考虑市域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互补配合。
(3)投资预算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建设的投资预算,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4)技术标准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的技术标准,包括线路建设、车辆运营等方面的标准。
(5)安全保障研究并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车站、车辆安全等方面的措施。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市域轨道交通建设的相关论文、报告、统计年鉴等文献的收集和分析,全面了解市域轨道交通发展状况。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市民对市域轨道交通的期望、需求以及意见建议,为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提供参考。
(3)实地调查法调查市域轨道交通现有线路和站点,分析线路的可行性和可行性,同时考虑市民生活、工作和商业等方面的需求。
三、研究意义及预期目标制定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对于城市交通升级、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的预期目标是制定出有效的市域轨道交通快速线开行方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四、研究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调查研究(一个月)2.第二阶段:路线选取与技术标准(两个月)3.第三阶段: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一个月)4.第四阶段:安全保障措施(一个月)5.第五阶段:报告撰写(两个月)五、研究组成及职责1.主要负责人:负责研究的整体工作安排,组织研究人员进行调查研究。
一、论文题目地铁运营管理实习报告二、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在我国各大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
地铁的运营管理作为确保地铁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城市交通水平和居民出行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地铁运营管理的实习实践,探讨地铁运营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为我国地铁运营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目的与任务1. 研究目的:(1)了解地铁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实习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通过实习实践,掌握地铁运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3)分析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2. 研究任务:(1)对地铁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2)对实习单位地铁运营管理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
(3)结合实习实践,探讨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地铁运营管理概述:包括地铁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架构、职能划分等。
(2)地铁运营管理流程:包括列车运行组织、车站客运组织、设备维护与管理等。
(3)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安全、效率、服务质量等方面。
(4)地铁运营管理改进措施:包括技术手段、管理手段、服务手段等。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地铁运营管理的理论和发展动态。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习实践,对实习单位地铁运营管理进行实地调研和分析。
(3)比较分析法:对比不同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的经验和做法,总结规律和启示。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地铁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五、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2周):查阅文献,了解地铁运营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2. 第二阶段(第3-4周):进行实习实践,对实习单位地铁运营管理进行实地调研。
地铁开题报告地铁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地铁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大城市。
它不仅能够缓解交通压力,减少交通拥堵,还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在我国,地铁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许多大中城市都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地铁网络。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地铁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问题分析1. 建设成本地铁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线路建设、车辆购置、设备安装等方面。
这对于一些财政压力较大的城市来说,可能会成为一大难题。
2. 运营管理地铁的运营管理需要高度的技术和人力投入,包括车辆调度、安全监控、票务管理等方面。
如何提高运营效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舒适度,是地铁运营管理的重要问题。
3. 环境影响地铁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噪音、振动、空气污染等方面。
如何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保护环境,是地铁建设和运营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推动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地铁建设和运营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研究内容1. 建设成本控制通过对国内外地铁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一些降低地铁建设成本的方法和经验,包括采用先进的建设技术、合理规划线路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
2. 运营管理优化通过对地铁运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包括引入智能化技术、优化车辆调度系统、加强安全监控等方面,以提高地铁运营效率和乘客服务质量。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铁建设和运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一些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包括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建设技术、加强空气净化设施等方面,以保护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提出一系列解决地铁建设和运营中关键问题的方案和建议,为地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地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地铁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摘要:地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工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地铁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并分析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国内外地铁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本文将探讨地铁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1. 引言地铁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城市交通工具,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地铁的建设和运营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高昂的成本、安全管理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对地铁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参考。
2. 地铁的优势2.1 交通拥堵缓解地铁作为一种大容量的交通工具,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通过提供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地铁可以减少汽车数量,降低道路交通压力。
2.2 环境保护地铁运营不产生尾气污染,减少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地铁的电力来源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3 经济效益地铁建设和运营可以刺激城市经济发展。
地铁线路的建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房地产、商业等。
同时,地铁的运营也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3. 地铁的挑战3.1 高昂的建设成本地铁的建设成本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这对于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何寻找资金来源和降低建设成本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安全管理地铁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地铁线路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加强地铁的安全管理,提高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意识,是确保地铁安全运营的关键。
4. 地铁的改进和发展4.1 制定合理的规划地铁的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避免过度投资和资源浪费。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科学的线路规划和站点布局,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
4.2 引入先进技术地铁的改进和发展需要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轨道工程开题报告一、引言本文旨在探讨轨道工程的一些关键问题,并为该工程的进一步研究和实施提供指导。
轨道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土木工程等。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逐步分析轨道工程的关键步骤和问题。
二、规划阶段在轨道工程的规划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 轨道线路选址轨道线路选址是轨道工程规划的首要问题。
选址需要考虑地质条件、交通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
通过环境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确定轨道线路的最佳选址。
2. 轨道类型选择根据交通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轨道类型,如地铁、轻轨、高铁等。
不同类型的轨道具有不同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运营效益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3. 轨道工程预算和时间计划在规划阶段,需要进行轨道工程的预算和时间计划。
通过成本估算和进度分析,确定轨道工程的可行性和可行的实施计划。
三、设计阶段在轨道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 轨道线路设计根据选址结果和交通需求,进行轨道线路的详细设计。
轨道线路设计包括线路走向、曲线半径、坡度等参数的确定,以及轨道结构和固定方式的选择。
2. 轨道车辆选型根据轨道线路的设计要求和运营需求,选择合适的轨道车辆。
轨道车辆的选型需要考虑载重能力、速度要求、能耗等因素。
3. 轨道工程材料选择在轨道工程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轨道、道床、隧道衬砌等。
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环境影响等因素。
四、施工阶段在轨道工程的施工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 施工方案编制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编制轨道工程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需要考虑施工方法、工期安排、施工材料和设备等方面的内容。
2. 施工质量控制在轨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施工现场检查和质量把关,确保轨道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安全管理在轨道工程的施工中,需要重视安全管理。
地铁设计开题报告地铁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地铁作为一种现代化城市交通工具,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它不仅能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能提高出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地铁的设计与建设并非易事,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如地质条件、人流量、车辆运行等。
本文将探讨地铁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初步的研究方向。
二、地铁线路规划地铁线路规划是地铁设计的首要任务。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交通网络,避免与其他交通方式冲突。
此外,地铁线路规划还应考虑到地下土层结构、地下水位等地质条件,以确保地铁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三、车站设计地铁车站是乘客进出地铁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
车站设计应考虑到乘客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例如,车站出入口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居民区和商业区,以方便乘客的出行。
车站内部的布局应合理,设有足够的出入口、候车区、售票处等设施,以减少拥堵和排队时间。
四、车辆设计地铁车辆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和安全性。
车辆应具备良好的空气循环系统,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
座椅的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此外,车辆还应配备紧急疏散设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五、安全设计地铁的安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在地铁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火、防爆、防盗等安全措施。
例如,地铁隧道应采用防火材料,车站和车辆应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备。
此外,还应加强对地铁设施的监控和安保,以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六、环境设计地铁的环境设计不仅包括车站和车辆的装饰,还包括周边环境的改善。
车站和车辆的装饰应选用环保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还应加强车站周边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七、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铁的设计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方向。
未来地铁的设计可能会更加注重智能化和可持续性。
例如,可以引入自动驾驶技术,提高地铁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XXX 地铁车站结构及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教师院(系、部)土木与交通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教务处印制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一)选题目的和意义:本次设计充分运用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对地铁车站有了一定认识后,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项目,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将设计中的结构和自己的想法充分的实践,设计充分的利用 CAD软件以及抗震,抗浮,防水,钢筋混凝土,钢结构,配筋等专业知识,在设计中学习相关的知识,自己在学校学到得知识有限,必须学习一些所需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学习其他相关的技术,要想把毕业设计做的好就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知道、掌握更多的技术,只有这样才得做的更加完善。
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一部分,因其运量大、快速、正点、低能耗、少污染、乘坐舒适方便等优点,常被称为“绿色交通” 。
发达国家的应验表明,地铁是解决大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的根本途径,对于 21 世纪实现城市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城市交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沈阳市城市交通体系规划概括为:“三环”、“四环”、“五快”和“十四射” 。
建立一个以快速轨道交通为中心、公共交通为主体,快速道路交通为骨干,交通系统立体化,客运管理现代化,有足够容量和应变能力的综合交通体系。
地铁车站设备监控系统 EMCS分为中央级、车站级和就地级三级对车站设备进行监控。
在中央级和车站级进行系统管理,车站设备监控系统对全线各个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给排水设备、自动扶梯、电梯、车站公共区照明、广告照明、车站事故照明电源、屏蔽门、人防密闭隔断门等车站设备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化监控及管理,确保设备处于高效、节能、可靠的最佳运行状态,创造一个舒适的地下环境。
并能在火灾等灾害或阻塞事故状态下,更好地协调车站设备的运行,充分发挥各种设备应有的作用,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施工经验,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对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经过毕业设计使我们不断的学习,有了一部分的经验,对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现状地铁车站应根据车站规模、运行要求、地面环境、地质、技术经济指标等条件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结构净空尺寸应满足建筑、设备、使用以及施工工艺等要求,还要考虑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和后期沉降的影响。
我国地铁车站在追求有利的结构,施工和节约投资,地铁车站的体型过于简单,而且我国的地铁通常没有自然光线,必须依靠人工采光,车站必须沿着轨道成线性布置,这就对车站内的功能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目前来看,我国的地铁刚处于前期发展阶段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地铁施工都把明挖法做为首选技术,因为明挖法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
结合上海地铁 1号线车站深基坑开挖,启工街车站选用明挖法施工很合理,施工程序大体可分为四大部分:围护结构施工—内部土方开挖—工程结构—管线恢复及覆土。
1下面是我通过实际测量得出的关于五里河周边的地质情况:k( kN/m3)ck(kN/m 2) k( ° ) 层厚 h (m)①杂填土18 10 20 6.5②粉细沙19 0 30 7.5③粉质粘土19 38 35 7.5④沙砾19 0 35 18.5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本区段地下水类型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中粗砂、砾砂及圆砾层中,主要含水层厚度24.3 ~ 31.0m。
结构已进入地下水中,施工时需降水。
单井单位涌水量 430.49m3/d ·m,属水量丰富区。
本区段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侧向迳流。
总体上由南东向北西迳流,局部由于水源井的开采形成小范围的降落漏斗。
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主要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开采),次为侧向迳流排泄。
勘察期间水位埋深7.80 ~ 15.70m。
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还受地下水开采量的控制。
当开采大于补给时,就会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引起地下水位下降。
当丰水季节或丰水年地下水补给量大于开采量时,地下水位随之上升。
抗浮水位可按42m计算。
勘察期间实测地下水水温11~13℃,为冷水。
(2)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工程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场地综合渗透系数推荐值为90m/d。
单井单位涌水430.49m3/d ·m,属水量丰富区。
由于场地含水层厚度大,透水性强,涌水量很大,地下水对施工影响很大,这个施工和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
所以,从车站的适用性,安全性,识别性,舒适性以及经济性考虑,结合五里河周边地质环境出发来选用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明挖法施工。
明挖车站的适应性强,可以根据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灵活布置车站的平面和纵断面,到现在为止是软土地下工程最基本、最常用的施工方法。
而且明挖法更适用客流量较大的车站,对于沈阳五里河车站正好适用,在车站里打算东、西各建一个安全出口,以防有事故发生。
(三)存在问题1.由于地下水丰富,在开挖的过程中要提前预报与预测,做好防范工作。
2.在开挖的过程中,应该同时做到支护与防水两不误,丰富的地下水必然会影响支护的进度,给支护造成一定的难度。
3.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对材料的腐蚀,特别是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
4抗震、抗浮一直是地铁车站中必不可少的工序,好的抗震、抗浮可以延缓地铁的使用寿命,所以对于这部分十分重要,但由于施工技术和材料的问题,这仍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5对于施工时机械的保养是十分重要的,但仍难以解决。
6对于施工的“三大控制”既:安全控制、质量控制和工期控制这是所有施工都难以控制的。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一)研究方案1.设计的主要内容1)、车站的开挖,通过技术鉴定分析,确定采用的开挖方式是明挖还是暗挖,其次,要明确基坑的防水与支护。
2)、设计出车站的整体布置图,用平面图将车站的整体的格局布置体现出来。
3)、结构设计,应用所学的土压力以及结构力的计算,在有上部覆土压力,超载(等效为均布静载),地下水的浮力等工程力的综合作用下,结构的受力状况,在对车站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完受力计算后,画出各个部件的弯力图,剪力图,轴力图,从而对各个部件进行配筋。
抗浮、抗震的验算。
4)、附属结构的设计,在满足地铁车站适用性,安全性,识别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对地铁车站的出入口,横梯,通风设施和照明设施,通道等附属设施进行设计。
5)、施工组织设计,用时标网络图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工序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可以很好的控制工程进度。
6)、确定主体结构施工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7)、施工概预算编制。
8)、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2.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本设计充分考虑地铁车站的地理位置、作用、功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铁设计规范》、地方《地铁设计规范》,建设部关于发表国家《地铁设计规范》等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力求创新。
3.论文框架1)、工程概况。
2)、横断面设计与地铁车站平面布置。
3)、基坑开挖的计算与主体结构的计算。
4)、工程概预算编制。
5)、施工机械设备。
6)、主体结构施工方案与措施。
7)、地铁车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8)、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9)、结论。
10)、主要参考文献。
11)、外文文献翻译。
(二)预期结果1.查阅资料,技术数据收集,初步拟定设计的步骤和设计的构想2.根据所给的地址资料进行分析,依据设计规范对拟定的地铁车站进行总体的布置和设计。
3.根据所选的车站类型和当地的工程地址资料,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法,从而保证了车站的整体稳定性与施工的安全性。
通过开挖方式的合理选择和技术经济鉴定分析,可以预测车站的性价比。
4.通过车站的选型和布置,合理的选择结构类型,从而能安全的承受外部荷载,通过计算可以确定结构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从而对结构技术参数进行调整。
5.荷载内力的计算以及轴力图,剪力图,弯矩图的确定可以提供很重要的技术参数,对于混凝土的选择和配筋提供前提条件,进行合理配筋和材料选择。
6.通过结构的抗震和抗浮计算,利用计算参数可以对设计施工提供指导性依据。
7.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控制工程施工的进度,从而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
8.工程概预算可以通过计算工程量控制投资 .三、研究进度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第七周—第九周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开题报告。
设计资料及工程概况,包括设计依据,标准,理论和基本原则。
开挖方式选择及技术经济分析。
车站选型及车站平面布置。
荷载及结构内力计算:主要包括荷载计算,结构计算简图,内力与变形计算,配筋计算。
结构抗震和抗浮验算。
附属结构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法与措施)。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第十五周—工程概算编制。
英译汉。
第十六周四、主要参考文献[1]赵顺波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M]. 第 3 版 . 上海 :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8.[2]张庆贺,朱合华,庄荣 . 地铁和轻轨 [M]. 第 2 版. 北京 :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3]张向东 . 土力学 [M]. 第 1 版 . 北京 :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4]高正军 . 公路工程概预算手册 [M]. 第 1 版 . 湖南 :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5]张彬 .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M]. 第 1 版 . 江苏 :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6]徐玖平 . 运筹学 [M]. 第 2 版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04.[7]朱慈勉 . 结构力学 [M]. 第 1 版.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地下铁道设计标准( GB50157— 2003) . 北京 :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9]上海铁道大学 . 上海 : 上海铁道大学出版社 ,1998.[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2001) . 北京 :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3]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M]. 第 3 版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14] 囯振喜 . 实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M]. 第 2 版 . 沈阳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5]许千成 .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 [M]. 第 1 版. 北京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16]施仲衡 . 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 [M]. 第 2 版 . 西安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7]韩端庚 . 地下工程新奥法 [M]. 第 1 版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87.[18]张第轩,陈龙珠 . 地下结构抗浮计算方法试验研究 [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8,34(3):105-108.[19]曾桂新 . 浅析地下水抗浮验算及抗浮措施 [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4,40(2):116-117.[20]张维秀,王雪飞等 . 地下水位与结构计算 [J]. 工程技术 ,2009,11(4):26-29.[21]张景花 . 地铁车站抗浮设计 [J]. 山西建筑 ,2010,36(8):122-123.[22]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concrete floating berth , Engineering Structures, Volume 18,Issue 11, November 1996, Pages 837-841 , P. Starr, D. A. Wainw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