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创新需求调查表.doc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尊敬的受访者: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我们特此开展此次技术创新调查问卷。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服务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数据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所在企业的行业类别是:()A. 制造业()B. 服务业()C. 农业()D. 其他2. 您所在企业的规模:()A. 小型()B. 中型()C. 大型()D. 特大型3. 您所在企业的注册地:()A. 一线城市()B. 新一线城市()C. 二线城市()D. 三线及以下城市二、技术创新现状4. 您企业目前的技术创新水平:()A. 国际领先()B. 国内领先()C. 国内先进()D. 国内一般()E. 国内落后5. 您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是:()A. 政府政策扶持()B. 市场需求驱动()C. 企业自身发展需求()D. 合作伙伴推动()E. 其他6. 您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是:()A. 产品研发()B. 技术改造()C. 管理创新()D. 市场拓展()E. 其他7. 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可多选)()A. 技术人才短缺()B. 研发投入不足()C.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D. 市场竞争激烈()E. 其他三、技术创新需求8. 您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程度:()A. 非常高()B. 较高()C. 一般()D. 较低()E. 非常低9. 您企业希望在以下哪些方面得到支持?(可多选)()A. 政策支持()B. 人才引进与培养()C. 技术研发投入()D. 市场拓展()E. 其他10. 您企业对技术创新合作的意愿:()A. 非常强烈()B. 较强()C. 一般()D. 较弱()E. 没有兴趣四、其他11. 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总体评价:()A. 非常满意()B. 满意()C. 一般()D. 不满意()E. 非常不满意12. 您对企业技术创新有何建议或期望?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填写此问卷!祝您工作顺利![调查单位名称][调查时间][联系方式]。
吉林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情况调查报告前言为了解当前吉林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省民营企业更好发展,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省工商业联合会对我省部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情况组织调研。
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我们进行了调研工作。
本次调查采取走访和问卷跟踪的调查方式,以企业法人代表为调查对象,按照我省民营企业的实际构成情况进行重点抽样式的走访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126份(见附件2),走访民营企业23家(见附件1)。
参考企学研调查表64份(见附件3),企业事业科协调查表67份(见附件4),较好的完成了调研任务。
调研主要涉及工业、医药、建筑、电子、服务等行业。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全省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有了基本了解,分析我省民营企业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增强我省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
一、吉林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一)、吉林省民营企业概况据统计,截至2008年上半年,吉林省民营企业户数已达7.8万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4771户。
个体经营户达到86.58万户。
表1为本次调查回收问卷的126家民营企业的概况。
126家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概况表11.企业注册资金情况从126家企业的调查表统计中得出,注册资金小于100万的企业有25家,大于等于100万小于1000万的有42家,大于等于1000万的有48家。
2.企业从业人员情况126家企业的职工总人数为30055人,其中博士生59人、研究生418人、本科生4591人、大中专生4551人、技校生4558人。
3.民营企业技术人员及培训情况民营企业技术人员及培训情况表24.企业民营企业资金投入情况民营企业资金投入情况表35.民营企业项目情况民营企业项目情况表46.民营企业经营情况民营企业经营情况表57.民营企业评价情况民营企业评价情况表6(二)、吉林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近年来,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服务体系等措施,扶持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推进吉林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企业调研表1. 调研目的本次企业调研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经营模式、市场竞争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了了解企业发展趋势,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 调研问题1.请简要介绍一下贵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经营模式。
2.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通过创新和技术突破保持竞争力?3.请简要介绍一下贵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并说明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4.贵企业如何管理人力资源?是否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和绩效考核等工作?5.贵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和计划?6.请简要描述一下贵企业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7.贵企业是否有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认证等。
8.贵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何?是否有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3.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主要以贵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为对象。
同时,也将从外部渠道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以全面了解贵企业情况。
4. 调研方法1.申请访谈:通过邮件、电话或面谈的方式向贵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提出调研申请,并安排具体的调研时间和方式。
2.实地观察:如条件允许,可以进行实地观察,参观贵企业的生产车间、办公环境等地方,以获取更直观的信息。
3.数据收集:通过查阅贵企业的官方网站、年报、新闻报道等渠道,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4.问卷调查:根据调研问题,设计相应的问卷,并向相关员工发放,以获取更多意见和建议。
5. 调研计划1.第一阶段:确定调研目标和问题,设计调研计划。
2.第二阶段:与贵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协商,安排调研时间和方式。
3.第三阶段:进行调研访谈和实地观察,收集数据和信息。
4.第四阶段:整理和分析调研结果,生成调研报告。
5.第五阶段:通过邮件、会议等方式向贵企业汇报调研结果,并就可能的合作事项进行探讨。
6. 调研结果基于以上调研方法和计划,我们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该报告将包括以下内容:1.贵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经营模式。
创新活动调查问卷
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员工对创新活动的态度和需求,公司决定进行一次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员工对创新活动之间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组织和设计未来的活动。
调查问题
1.对公司目前的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有何评价?
2.您参与过哪些创新活动?请简要描述一下您的体验。
3.您认为公司应该如何改进当前的创新活动?
4.您认为哪些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您最有吸引力?
5.您是否愿意自愿参与组织公司的创新活动?为什么?
调查方法
请根据以下选项进行选择: - 微信群 - 邮件 - 企业APP - 纸质问卷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将对员工对创新活动的态度和需求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和活动设计。
结束语
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公司的创新活动至关重要。
我们将认真对待您的反馈,努力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创新性的活动,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享受到更有趣的工作体验。
开放式创新智力资本社会资本创新绩效企业文化领导风格回收情况调查1.您所处的地区A.城市B.农村2.您的年龄A.16岁以下B.16-30岁C.30-50岁D.50岁以上3对于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您的处理方式是哪种?A.直接扔掉B.赠送他人C卖掉 D.参加商家的以旧换新 E.搁置,不做处理4您觉得影响您处理方式的主要因素是?A.价格B.便利性C.环保性5您能找到正规的回收企业和回收网点吗?A.能B.不能C.不一定6如果不按有关要求处理废旧家电或电子产品,您认为是否会对环境产生危害?A.会产生危害B.可能会产生危害C.肯定不会产生危害D.不清楚7如果您持有的废旧产品没有了使用价值,您愿意捐赠给正规的回收处理厂商吗?A.愿意B.不愿意C.不一定8您在购买家电或电子产品时,会倾向于能提供明确的回收价格和完善的回收渠道的产品吗?A.会B.不会C.无关紧要9您愿意购买用废旧家电或电子产品生产出来的再制造产品吗?A.愿意B.不愿意C.价格优惠,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愿意D.不一定10您认为那种回收方式更好?A.在社区、居民点等设立回收站B.生产厂负责联系回收C.通过商场以旧换新方式回收D.通过回收公司进行回收E.直接卖给小商贩11您觉得推广家电和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过程中的困难是什么(可多选)A.宣传力度不够B.回收途径太少C.回收补贴太低D.居民回收意识不强E.缺乏正规的管理监督机构F.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需求调查问卷1. 企业名称(全称):(盖章)2. 企业注册地:□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崇明企业所在园区:□张江□漕河泾□金桥□上大□青浦□嘉定□杨浦□紫竹□其他3. 企业通讯地址:区路弄号联系电话:企业网址:企业联系人:电子邮箱:4. 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时间:年月按《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重点领域》,贵企业所属行业类别:□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他(请注明)5. 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A.初创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转型期是否有上市计划意愿:□是□否□已上市6. 企业最关心最急迫的服务需求是:7. 企业综合能力概况( 请填写下表)8.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享受政策税收优惠,是否已部分用于企业创新研究开发(R&D)中。
A.是 B.否9. 企业2010年总人数:人,其中:研发人员:人,主持过省级以上重点项目的研究人员:人;博士人、硕士人、本科人、本科以下人;取得专业技术资格人数:人,其中高级职称人、中级职称人、初级职称人;10. 企业主导产品或服务技术水平为。
A.国际领先B.国际先进C.国内领先D.国内先进11. 企业主导产品或服务市场定位及地位A.国际市场占有率为B.国内市场占有率为C.上海市场占有率。
12. 企业发展目前遇到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按照重要度选三个):(1)(2)(3) 。
A.资金短缺B.高端人才C.市场销售D.高级技工E.劳动力F.办公及生产场地H.商业成本(可以根据企业情况自填内容)13. 下述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中:企业目前已经享受到哪些(可复选)。
感觉最有效的是哪些(按照有效度可选三个)。
迫切希望加大支持力度是哪些?(按需求选三个)。
A.产业规划B.科技人才C.科技财税D.科技金融E.科技企业F.研发机构与研发平台G.知识产权H.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I.政府采购14. 是否了解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否□听说过,但不了解最关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哪些服务(多选,按关注程度排序填写)文献情报类:A.学术期刊B.会议论文C.学位论文 D.专利技术 E.中外标准F.科学数据共享G.全文传递H.科技查新I.电子图书资源类:J.仪器设施共享(检测租用)K.试验基地协作(研发基地推介协作)L.资源条件保障(实验资源如株/试剂等订购)服务类:M.技术转移服务N.专业技术服务O.科技114信息传递服务P.行业检测服务(产品检测/标准查询等)Q.公益培训服务咨询类:R.专家咨询服务S.法律咨询服务T.科技咨询政策解读U.800-820-5114 一站式科技服务热线15. 在利用政府科技创新政策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为(可多选):A.政策获取渠道不通畅,不能及时了解最新政策B.政策门槛高,申请难度大C.政策优惠幅度不够、吸引力不强D.其它(请注明)请提出落实科技创新政策的相关建议:16. 是否接受过人力资源机构提供的服务:A.已接受B.未能接受若贵企业未能接受:原因是(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17. 在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希望政府提供哪些支持:A.协助进行人才认定B.给予资金支持C.研究成果转化D.优秀人才落户E.其它(请注明)18. 在员工培训及人才培养方面,希望从政府方面得到哪些支持:A.提供培训场地B.规范培训市场C.加强公共培训D.其它(请注明)19. 在对所需技术支撑及平台支撑方面,希望:A.政府提供关键共性技术或公共创新平台B.与高校、科研院所采取产学研方式联合攻关C.自主研发、自建研发实验室D.其它(请注明)20. 在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希望从政府方面得到哪些支持:A.资金B.技术C.人才D.市场 E 其它(请注明)21. 是否有研发合作愿望?如无,直接进入下题;如有,请回答下列问题:企业期待的合作伙伴是:。
科技企业需求调查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和增长。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科技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并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科技企业在人才、技术、市场和资金等方面的需求情况,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能够促进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科技行业的持续进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讨论科技企业需求调查的三个关键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报告的要点,对结果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关建议。
整篇报告将围绕科技企业需求调查展开,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有效的参考。
1.3 目的:本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是对科技企业的需求进行深入调研,以便更好地了解行业内的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
通过该报告,我们希望能够为科技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建议,帮助它们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竞争力。
同时,通过对行业需求的调查分析,我们也将为其他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可靠的市场数据和参考,促进整个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创新进步。
2.正文2.1 第一个要点在本部分,我们将针对科技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首先,我们将对不同科技企业的需求进行分类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特点。
其次,我们将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探讨科技企业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需求情况。
最后,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科技企业需求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为科技企业的需求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2.2 第二个要点:在对科技企业需求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随着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于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
许多企业表达了对于拥有技术专长、熟悉新兴科技趋势并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人才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