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比喻句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拟人句的作用,将自己喜爱的事物写生动有趣。
2. 在写话练习中,掌握拟人句和比喻句的不同,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实例,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和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3、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图片导入一、导入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你喜爱的东西,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让他们“活”起来吗?提示:用上拟人的修辞说写一句话,描绘图画。
二、小组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2)你能将它们写一写吗?(3)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一)师巡视,对学生作品进行择优,多媒体出示学生作品:1、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小书柜都会耐心倾听我诉苦。
2、一阵阵风吹来,院子里的花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3、下班时间到了,马路上的小汽车着急地排着队等着“红绿灯”的指挥。
4、看到我把攒下来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朋友,储钱罐小猪都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交流:师总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1)谈谈你对拟人句的理解。
(2)说说拟人句的作用各是什么?(3)交流比喻句的运用应注意什么问题,拟人句的运用形式有哪些?课件出示: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二)发现易错点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写的句子: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像这样的句子,我们还可想到很多:1、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使你感到温暖舒畅。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3、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恰似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三)了解比喻出示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再来看这个句子: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学写比喻句
一、解析课文句段
同学们,通过学习《荷花》这篇课文,优美的荷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把荷叶比作大圆盘。
你看,作者这样描写,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
读着想着,我们就感受到了荷叶的优美!这就是作者运用比喻的妙处。
二、梳理比喻特点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一般来说,比喻包括三部分:本体、喻词、喻体。
例如:这个小男孩像猴子那样顽皮。
在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小男孩,喻词是像,喻体是猴子。
用我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表达的内容更生动了。
三、如何写比喻句
在我们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恰当的使用新鲜、生动的比喻,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来看这个句子:
弯弯的月亮
同学们,试试把它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吧。
就像这样: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红叶像什么?
红叶挂满树枝,像燃烧的火焰。
树叶上的露珠,像一颗水晶。
学会写比喻句,会让你写的句子更精彩。
你也来试试吧!
春天的田野,到处是金黄色的油菜花儿,一簇簇,一丛丛,一片连着一片,
像铺满了一地的金子。
(在这个句子里,本体是油菜花儿,比喻词是像,喻体是金子。
)
天空飘着白云。
(什么样的)天上飘着(怎样的)云,像(什么)。
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它有时变成可爱的小狗,有时变成凶猛的老虎,有时变成庞大的大象,真是有趣极了!
一阵秋风吹过,空中的落叶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正翩翩起舞。
枫叶好像一颗颗美丽的红五星,又像是一只只张开的小手掌,红的那么鲜艳,那么漂亮。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课本我变成了一棵树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英英,吃饭了!”我在树下玩得好好的,一点儿都不想吃饭。
“英英,吃饭了!”妈妈的噪门又大了许多。
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
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
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傍晚的时候,妈妈背着一个大包过来了,我的心嗵嗵地跳着,震得树上的鸟窝都一动一动的,发出丁零丁零的声音。
“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
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
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
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咦,下雨了。
”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小鳄鱼问小松鼠。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是一只虫子撒的尿。
”“不对,是大树在哭。
”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
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三年级下册语文22课课文比喻和过渡句有哪些比喻句
1、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2、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3、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4、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5、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
6、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过渡句
1、你看天空的珍藏—
2、再看大地的珍藏一。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全册比喻句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
“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
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
2、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这句话把池水比作镜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池水清澈的特点。
3、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这句话先用两个“多么”写出了鹿匀称的身段、精美别致的角,再把鹿角比作珊瑚,将一只漂亮的鹿展现在读者面前。
4、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漏下的阳光比作大大小小的圆镜,写出了缸里阳光的特点,突出了阳光的美好。
5、只要把头发像紫菜卷那样卷在身上,就成了松松软软的被子了。
这句话把“头发”比作“紫菜卷”和“松松软软的被子”, 形象地写出了小真的头发又长又松软的样子。
6、躺在岸边,让河水冲洗头发,头发就在水里轻轻地荡来荡去,好像海带一样。
这句话把“头发”比作“海带”,写出了头发在水中飘荡的样子,突出了头发的长与柔软。
7、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这句话把“溪水”比作“镜子”和“绿玉带”,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平静、透明、碧绿的特点。
8、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这句话把“群星”比作“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形象地表现出满天繁星发出微弱的光芒、闪闪烁烁的样子。
9、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冰柱”像“锋利的刀剑”,“小水滴”像“一颗颗珍珠”,作者这样比喻,既生动又形象,赋予了这些事物以美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他们设法找到一些布,试着做了几顶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
这句话把“圆帽子”比作“碗”,写出了圆帽子的形状,表现了圆帽子舒适贴合的特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第10 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的比喻句
1. 大地是蓝色的地球的皮肤,江河是它的静脉。
2. 花儿像小姑娘,穿着五彩缤纷的花衣,争相展现自己的美丽。
3. 树是大地上的巨人,它们的枝叶像伸出的手臂,给我们遮风挡雨。
4. 月亮是圆圆的大饼,轻轻飘在夜空里,给人们带来安宁和温馨。
5. 雨像天空的精灵,开出了无数的雨花,滋润了万物。
6.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散发出温暖的阳光,把大地照耀得金灿灿的。
7. 群山像巨龙蜿蜒盘旋着,把大地紧紧地抱住。
8. 风儿是神秘的旅人,四处漂泊,带来了和煦的春风和狂暴的台风。
9. 海洋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迷宫,里面有无数的奇异生物在其中游荡。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课本蜜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比喻句:
1.千万只蜜蜂在蜂箱前飞动,嗡嗡声好像许多小小的发动机。
2.几百只马蜂,拉开散兵线似的,成半月形护卫着它们巢穴的洞口。
3.一群蜜蜂像云朵般地聚集在香气四溢的花丛里,尽情吮吸着大自然的结晶。
4.一群群金色的蜜蜂,像一片片金色的云,铺天盖地地向百花盛开的苜蓿地扑去。
拟人句:
1.蜜蜂在花的海洋中翩翩起舞。
2.蜜蜂姐姐在花丛中摆弄着自己的新裙子,时不时地跳上一段舞来
3.淘气的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跟同伴捉迷藏呢
4.蜜蜂嗡嗡地飞,好像是在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排比句:
那只蜜蜂显得有些笨拙,好像刚睡醒似的,晕头转向的。
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
一头扎向一个花朵去采粉。
11月16日今天,是个值得记录的日子,是我们南京2017的第一场雪,早上,九妈亲家蕊蕊妈打电话过来请假,我才发现,外面已经是一片雪白的世界。
朱朱正巧醒了,我拉开窗帘,告诉朱朱下雪了!朱朱激动地说:“下雪了!冬天到了!”可能在他的眼里下雪才是冬天的开始!朱朱又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下雪了!可以堆雪人了,妈妈,是不是呀?”“是呀!不过妈妈今天要上班!你去二姑妈家吧!”朱朱咳嗽还没有好清,正好二小姑子今天休假,说是让我们送过去!匆匆别过朱朱,我就上班了!晚上,到二小姑子家吃晚饭,二小姑子见到我,就告诉我:“你家儿子早上过来时,说…下雪了!雪像棉花糖一样!‟真是厉害呀!”“雪像棉花糖一样!”短短的七个字,对于我们大人是多么简单,对于孩子却是那么的不容易,因为它是一句比喻句!在很小的时候,我就注意培养朱朱的观察能力,训练他练习观察事物之间的联系!“月亮弯弯像小船!”“月亮圆圆像气球!”朱朱早早就会说了,那没什么骄傲,因为我引导过他,我指导他看月亮,然后问:“今天的月亮是圆的还是弯的?”他会根据情况回答我,我接着就问:“你看像什么呢?”圆的他会说像气球、皮球,弯的像小船、像香蕉!我在引导他说完整的句子:“跟着妈妈会说…月亮弯弯像香蕉!‟”朱朱会重复,然后再看到月亮的时候,他就不会是简简单单地说:“妈妈,你看月亮呀!”而是会说:“妈妈!你看!月亮!今天的月亮弯弯的,像香蕉!看似普通的句子,要知道,在指导一二年级造句“……像……”的时候,这么简单的不一定能说出来!我记得我们班有个孩子曾造过这样一个句子:“冬天的太阳像温暖的荷包蛋!”那时候我真激动!佩服她的观察与联想能力,我就暗暗下决心,也要好好培养朱朱!九月,朱朱逛南京时见人家卖棉花糖,朱朱想吃,又觉得害怕,就问我:“妈妈,那叫什么呀?”我告诉他:“棉花糖!”朱朱说:“棉花糖像什么一样?”我让他把棉花糖举起来,从他的视野可以同时看到棉花糖和天空中的白云,我就暗示他:“你说,棉花糖像天空中的什么?”朱朱很快反应过来:“像白云!”我引导他将“棉花糖像白云一样”连起来说一遍!国庆节回老家,在汽车里仰望天空,朱朱竟然逆向思维,说:“妈妈,你看,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我当时很高兴!没想到今年第一次下雪,有举一反三为:“雪像棉花糖一样!”平时朱朱撕了纸会问:“妈妈,这像什么?”甚至吐了口痰看到那形状像什么都要说一遍!比喻句对他来说不是难的事了!只要我们做家长的用心将生活中相似的东西引导孩子联系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对他进行语文训练,那么,语文不会再是难的事了!1 楼朱妈真是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时机啊,真是要向朱妈学习才行呢。
三年级下册比喻句摘抄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常用来通过类比和比较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三年级下册中,比喻句的应用使得文字更加丰富多彩,给读者带来了更深刻的感受。
下面摘抄了一些三年级下册的比喻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爷爷的皱纹像是经过岁月淘洗的河床,深入而沧桑。
2、小鸟的歌声像是一支悠扬的音乐,飘荡在夏日的天空中。
3、秋天的阳光像是金黄色的蜜糖,洒在大地上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4、大海的浩瀚如同一面无垠的蓝色镜子,映照着天空的浩翰。
5、雪花落下时像是一群优美的精灵,轻盈而飘逸。
6、小溪的水声像是一位婉转的歌手,让人陶醉其中。
7、妈妈的笑容像是春天的阳光,温暖而亲切。
8、月亮像一颗巨大的明珠,挂在夜空中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9、春天的花朵像五彩斑斓的烟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10、爸爸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响亮有力。
11、小河弯曲的轮廓像是一条抛物线,优美而流畅。
12、小草像一条绿色的地毯,铺满整个草原。
13、蜜蜂忙碌的身影像是一支飞舞的黄色针线,穿梭在花丛间。
14、夕阳如同一颗燃烧的火球,将天空染成了绚丽的红色。
15、蝴蝶的翅膀像是一块七彩色的画布,绘制出美丽的图案。
这些比喻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事物形容得更加具体鲜活,让读者可以通过类比和想象感受到其中的美妙和奥妙。
通过比喻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人物的形象和特征。
比喻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也能让读者对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希望通过学习三年级下册的比喻句,我们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使我们的文字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印象。
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学习正确运用隐喻和比喻隐喻和比喻是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丰富文章的意境,增强表达的力度。
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的学习中,正确运用隐喻和比喻,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下面就是三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学习正确运用隐喻和比喻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什么是隐喻和比喻隐喻和比喻都是通过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进行比较和说明的修辞手法。
隐喻是通过暗示和联想,用一个意义明确的词语来代替另一个意义模糊或抽象的词语,形成一种意境;比喻则是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描述另一个事物,以直观的方式表达抽象的概念。
二、隐喻的运用1. 观察生活,发现隐喻: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其中的隐喻意义。
比如:“蝴蝶飞翔”中的“飞翔”就是一个隐喻,可以代表自由和自在。
2. 分析隐喻的意义:学生在发现隐喻后,应该对其进行分析,理解其隐含的比喻意义。
例如:“他像一只狮子般勇猛”,狮子代表的是勇猛和威武。
3. 创造隐喻: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在写作中运用隐喻。
比如:“秋天的树叶是大自然的彩色画板”。
三、比喻的运用1. 寻找适合的比喻词:比喻需要选择具体的事物来形容抽象概念,所以学生需要通过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找到适合的比喻词。
例如:“他像一只小鸟般欢快”,小鸟代表的是欢快和活泼。
2. 比喻的句子结构:在运用比喻时,学生需要注意句子的结构,使其更加流畅。
例如:“她的笑声如同春天的阳光般温暖”。
四、正确运用隐喻和比喻的注意事项1. 注意比喻的合理性:比喻所选择的事物要与被比喻对象之间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信息。
比如:“他像一只兔子般胆小”,兔子胆小是大家普遍认知的事实,所以比喻合理。
2. 不要滥用隐喻和比喻:隐喻和比喻虽然能够起到修辞的作用,但在使用时要适度,不要过多,以免影响文章的整体效果。
3. 结合上下文:在运用隐喻和比喻时,要将其融入文章的整体情景中,使其更加自然地融入其中。
比喻句的例子三年级拟人句比喻句和拟人句是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们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让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三年级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探索它们在生活中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一、比喻句比喻是通过对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来进行类比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句就是用比喻进行描述的句子,它的特点是能够将陈述对象与其他物品进行相互联系,加深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是一些比喻句的例子:1. 他的头发像茂密的森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得异常美丽。
2. 她的眼睛像一片明净的湖面,让人心旷神怡。
3. 小华的嗓音像一只小鸟般婉转动听。
4. 小张的脸色苍白如同雪一般。
5. 那辆车像一只猛兽,一直在跑车道上疾驰。
比喻句的运用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妙趣横生。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修辞手法来增添现实生活的趣味性。
二、拟人句拟人是将没有生命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类的特征,让它们有了像人一样的行为和言语,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的一种修辞手法。
拟人句就是通过拟人手法在句子里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而后进行比较和描述。
1. 树林里的树干,拄着粗壮的腰,好像在望着远方。
2. 鸟儿啼叫着,好像正在向天空发出感谢之声。
3. 风儿轻声呢喃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4. 水儿滋滋作响,似乎在跟小鸟讲述着河流的故事。
拟人句能使文本更富生命力、文化性和图像性,充分表现人情世态,它能让读者更快地进入到作品的世界中,更好地理解和借鉴作品中的思想和意义。
三、总结比喻和拟人是两种非常常见而又有效的修辞手法,它们能够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并且更深入地表现出文本中的意义。
小学生要学会应用比喻和拟人来进行语言表达,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使语言更具表达力和生动性,让人才更能够融入到社会生活和文化中去。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表达力和形象感受。
所以,希望小伙伴们能加强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掌握和应用,在语言表达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辞水平。
《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拟人句的作用,将自己喜爱的事物写生动有趣。
2. 在写话练习中,掌握拟人句和比喻句的不同,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合具体实例,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正确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3、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分,能够正确运用并完成练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一、导入
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有许多你喜爱的东西,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下,让他们“活”起来吗?
提示:用上拟人的修辞说写一句话,描绘图画。
二、小组合作学习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2)你能将它们写一写吗?
(3)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一)师巡视,对学生作品进行择优,多媒体出示学生作品:
1、每当我生气的时候,小书柜都会耐心倾听我诉苦。
2、一阵阵风吹来,院子里的花在对我们点头微笑。
3、下班时间到了,马路上的小汽车着急地排着队等着“红绿灯”的指挥。
4、看到我把攒下来的零用钱都捐给了灾区小朋友,储钱罐小猪都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交流:
师总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1)谈谈你对拟人句的理解。
(2)说说拟人句的作用各是什么?
(3)交流比喻句的运用应注意什么问题,拟人句的运用形式有哪些?
课件出示: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二)发现易错点
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来看这两位同学写的句子:
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
像这样的句子,我们还可想到很多:
1、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使你感到温暖舒畅。
2、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3、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恰似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三)了解比喻
出示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
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再来看这个句子:
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判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三、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两者的区别吧。
比喻句:有本体、喻体、喻词组成,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和他本质不同的事物。
拟人句:没有比喻词,将事物赋予以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
四、完成拓展练习
判断以下句子属于拟人句还是比喻句。
(1)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2)字典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
(3)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五、板书设计
比喻、拟人易混淆
比喻句:物(喻词)物(常见、易懂)
(本体)(喻体)
拟人句:物(赋予)人(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