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 格式:pptx
- 大小:4.68 MB
- 文档页数:59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通常分为三种:建筑总面积、建筑净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
1. 建筑总面积:指建筑物外表面积的总和,包括建筑物各层的外墙面积、阳台、走廊、楼梯间、电梯间、机房、水泵房、变电室等附属建筑面积。
2. 建筑净面积:指建筑物内部各层的净面积总和,不包括外墙面积、阳台、走廊、楼梯间、电梯间、机房、水泵房、变电室等附属建筑面积。
3. 套内建筑面积:指住宅内部的净面积,包括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使用面积,不包括阳台、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等公共部分。
建筑面积的计算一般是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的,具体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建筑工程量清单》等相关规定。
1、单层建筑面积,按其水平面积计算,并符合:1)高度不足2.2米者应计1/2。
2)利用坡屋顶内空间超2.1米应计全面积:净高在1.2-2.1米的部位计1/2;净高不足1.2米部位不计。
2、单层建筑物内设局部楼层,局部楼层二层及以上,有围护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无围护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计全,不足2.2米计1/2。
3、多层建筑物首层应按其外墙勒脚以上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以上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计算全;不足2.2米者应计算1/2。
4、多层建筑屋顶内场馆看台下,设计加以利用时净高超过2.1米计全面积;净高在1.2-2.1米应计1/2;当设计不利用或室内净高不足1.2米时不应计算面积。
5地下室、半地下室,包括相应的有永久性顶盖的出入口,应按其外墙上口(不包采光井、外墙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边线所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米者应计算1/2面积。
6坡地吊脚架空层、深基础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并有围护,层高在2.2米及以上应计全面;不足2.2米应计1/2。
设计加以利用、无围护吊脚架空层,按利用部位水平面积1/2计;设计不利用的深基础架空层、吊脚架空层、多层建筑坡屋顶内、场馆看台下的空间不计算。
7门厅、大厅按一层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者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2米者应计算1/2面积。
8、建筑物间有围护结构的架空走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层高在2.2米及以上计全面积;不足2.2米者计1/2。
有永久性顶盖无围护结构按结构底板水平面积的1/2 9立体书库仓库车库,无结构层按一层计算,有结构层按结构层面积分别计。
层高2.2米及以上计全;不足2.2计1/2。
10有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2米及以上计全;不足2.2米者计1/2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发布日期:2006-5-19 16:36:00 点击次数:324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角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内如带有部分楼层者,亦应计算建筑面积。
2、多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按以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角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3、层高超过2.2米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4、用深基础做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过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5、坡地建筑物利用吊脚做架空层加以得用且层高超过2.2米的,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门厅、大厅内回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7、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8、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实际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9、建筑物内的技术层(管道层、附层、夹层)是指房屋的局部层次,层高超过2.2米的,按其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0、与建筑物连接的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雨篷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1、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设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2、突出屋面的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3、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4、封闭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5、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大全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面积是所占平面图形的大小,建筑面积主要是墙体围合的楼地面面积。
建筑面积还包括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建筑部件的面积。
建筑面积可以分为使用面积、辅助面积和结构面积。
(一)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 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 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最全建筑而积计算规则大全建筑而积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
而积是所占平而图形的大小,建筑而积主要是墙体围合的楼地面面积。
建筑而积还包括附属于建筑物的室外阳台、雨篷、檐廊、室外走廊、室外楼梯等建筑部件的面积。
建筑而积可以分为使用而积、辅助而积和结构而积。
(一)应计算建筑而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 2O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而积;结构层高在2. 20m 以下的,应计算1/2而积。
(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图5.2.1结构层窩示意图席刎也产妙再,. 当h<0.45mι时,建筑耐卜動K 平面积计算?惑例板当於0・45皿时、歸E面臓τ⅛ps≡⅛外围水平面积计。
±0.0007 —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而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 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 IOnl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而积;结构净高在1. 20m及以上至2. IO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 而积;结构净高在1. 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Onl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而积;结构净高在1.2Onl及以上至2.1Onl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 计算而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而积计算建筑而积。
5. 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 2OnI 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 20m 以下的,应计 算1/2而积。
6. 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 而积的1/2计算而积。
7. 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 计算建筑而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一、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⒈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
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单层建筑物内设有部分楼层者,首层建筑面积已包括在单层建筑物内,二层及二层以上应计算建筑面积。
高低联跨的单层建筑物,需分别算建筑面积时,应以结构外边线为界分别计算。
⒉多层建筑物建筑面积,按各层建筑面积之和计算,其首层建筑面积按外墙勒脚以上结构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及二层以上按外墙结构的水平面积计算。
⒊同一建筑物如结构、层数不同时,应分别计算建筑面积。
⒋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车间、仓库、商店、车站、地下指挥部等及相应出入口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⒌建于坡地的建筑物利用吊脚空间设置架空层和深基础地下架空层设计加以利用时,其层高超过2.2m,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⒍穿过建筑物的通道,建筑物内的门厅、大厅,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建筑面积计算。
门厅、大厅内设有回廊时,按其自然层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⒎室内楼梯间、电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筑物的自然层计算建筑面积。
⒏书库、立体仓库设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建筑面积,没有结构层的,按承重书架层或货架层计算建筑面积。
⒐有维护结构的舞台灯光控制室,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乘以层数计算建筑面积。
10. 建筑物内设备管道层、贮藏室其层高超过2.2m时,应计算建筑面积。
11. 有柱的雨篷、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独立柱的雨篷、单排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12. 屋面上部有围护结构的楼梯间、水箱间、电梯机房等,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3.建筑物外有围护结构的门斗、眺望间、观望电梯间、阳台、厨窗、挑廊、走廊等,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14.建筑物外有柱和顶盖走廊、檐廊,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有盖无柱的走廊、檐廊挑出墙外宽度在1.5m以上时,按其顶盖投影面积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全套(-)应计算的建筑面积的范围及规则1、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计算建筑面积时不考虑勒脚)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时,对于局部楼层的二层及以上楼层,有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无围护结构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面积计算,且结构层高在2.2O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3、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4、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有顶盖无围护结构的场馆看台应按其顶盖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面积。
室内单独设置的有围护设施的悬挑看台,应按看台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5.地下室、半地下室应按其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6.出入口外墙外侧坡道有顶盖的部位,应按其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面积。
7、建筑物架空层及坡地建筑物吊脚架空层,应按其顶板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8.建筑物的门厅、大厅应按一层计算建筑面积,门厅、大厅内设置的走廊应按走廊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层高在2.20m及以上的,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层高在2.20m以下的,应计算1/2面积。
(回廊是走廊的一种。
门厅大厅是按层计算。
)9、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建筑面积的划分:
建筑面积可以划分为净面积和建筑外部边界面积。
净面积是指建筑内部可用于实际活动的面积,而建筑外部边界面积是指建筑墙壁的外部表面积。
2.楼层面积的计算:
楼层面积是指建筑物各个楼层的面积总和。
在计算楼层面积时,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计算:一是按建筑物外墙投影面积计算;二是按建筑物实际使用面积计算。
3.外墙面积的计算:
外墙面积是指建筑物外部墙壁的总面积,包括主体结构的外墙面积和附属结构的外墙面积。
外墙面积的计算通常按照建筑物的立面、形状和材料等因素进行。
4.屋面面积的计算:
屋面面积是指建筑物顶部的面积,包括主体结构的屋面面积和附属结构的屋面面积。
在计算屋面面积时,通常按照建筑物的水平面布置、形状和材料等因素进行。
5.其他附属面积的计算:
除了楼层面积、外墙面积和屋面面积,建筑面积还包括其他附属结构和设备的面积,如阳台、走廊、楼梯间、电梯井等。
总之,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规模、功能和质量。
准确计算建筑面积有助于合理
布局和优化设计,同时也为建筑物的施工和验收提供了依据。
因此,建筑
面积计算规则的正确应用对于建筑领域的相关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