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Word文档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Word文档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Word文档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Word文档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 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 度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 度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 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科做细菌培养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其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

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湿化瓶内加入20-30 %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仍可通过。每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⑤静脉放血200-300ml 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用。

三、静脉炎

1、原因;

(1)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

(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

脉感染。

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

3、护理

(1)预防: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2)处理: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进行湿热敷,每日 2 次,每次20 分钟。超短波理疗。中药治疗。④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四、空气栓塞

1 、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2)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3)拔出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4)佳颖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2、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部疼痛,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并伴有频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水泡

声”。心电图里呈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这是由于大量空气进入右心室后阻塞在肺动脉入口,使右心室内的血液不能进入肺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

3、护理

(1)预防: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右侧头低足高位,

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

被打成泡沫粉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吸收。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有条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输液反应护理测试题 答案版

输液反应护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常见的输液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热反应、心脏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 2.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病人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发冷、寒战和高热) 3.某患者出现循环负荷过重的症状,其中一项处理措施是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流量是_______L/分,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酒精使之到达__________的浓度,氧气通过酒精湿化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6~8、20%~30%) 4._______________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溶血反应) 二、多选题: 1.与输液发热反应有关的症状是:ACD A寒战B咳嗽、呼吸困难C高热D恶心、呕吐、头痛E眩晕、低血压 2.下列哪些属于输液反应:ACE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心脏负荷过重D出血倾向E静脉炎 3.关于静脉炎正确的是:ABCDE A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B局部红、肿、热、痛C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药物引起D可输液过程中无菌技术不严格引起E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哪些是静脉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的表现:BCDA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B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C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伴有濒死感D心电图呈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E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 5.哪些病人输液速度宜慢?ABE A老人B心脏病人C烧伤病人D脾破裂休克病人E小儿 三、判断题(A为正确,B为不正确): 1.医疗器械的质量认证不需要认证书和认证标志。(B) 2.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对设备科进货进行监督。(A) 3.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不必及时留取样本送检,并详细记录。(B) 4.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不须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自行作退、换货处理。(B) 5.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效果监测的依据是《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卫生学标准》。(A)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1.患者出现输液反应2.当值护理人员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3.按输液反应常见原因对症处理4.报告上级医师及相关部门协助处理事件5.安抚患者及家属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 一、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有过敏接触史; 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 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3、扩容;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 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 5、氨茶碱0、25 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二、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1、吸氧或高压给氧; 2、选用血管扩张剂; 3、选用强心、利尿剂; 4、给激素药物; 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1、不啡10毫克,皮下注射; 2、西地兰0、4~0、6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 3、速尿40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 4、硝酸甘油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10毫克舌下含服; 5、硝普钠5~10毫克与5%糖100毫升(静缓滴)直至症状体征消失(注意血压) 6、酚妥拉明1、5~3、0毫克,50%糖40毫升(10分钟静注完) 三、输液反应与防治 输液反应: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Word文档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如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溶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 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 度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 度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3、护理: (1)预防: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 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日期、有效期。严格无菌操作。 (2)处理: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科做细菌培养对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其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2、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护理:(1)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 液量,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2)处理: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L/min, 湿化瓶内加入20-30 %的乙醇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④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止血带或血压计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但动脉仍可通过。每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⑤静脉放血200-300ml 可有效减少回心血量,但应慎用,贫血者禁用。 三、静脉炎 1、原因; (1)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性反应。 (2)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 脉感染。 2、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热、痛, 有时伴有畏寒、发热。 3、护理

9-3.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发热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 }静脉炎 }空气栓塞

原因:是输入致热物质引起。致热物质来源: 液体: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或者液体中存在大量的死菌或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者药物成分不纯,以及消毒保存不良等 输液器:输液器消毒灭菌不合格或使用前被污染 输液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做

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摄氏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 严重者初起寒战,体温迅速上升,可高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 使用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看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隙,并倒转瓶体对光检查液体有无浑浊、沉淀或变色,软包装液体应挤压看是否密封。有任何疑问都必须更换液体。加药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输液器及注射器使用前应检查灭菌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有问题及时更换。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致热原进入体内。

护理措施:根据患者情况区别处理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监测体温变化,一般数小时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妥善保存剩余溶液和输液器,以备必要时做细菌培养查找原因或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寒战者注意保暖,高热者采取降温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必要是时遵医嘱重新输液。

循环负荷过重 (Circulatory overload reaction) }原因:输液速度太快,短时间内输入液体过多,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常发生于小儿、老人、心、肺、肾功能不好的的患者,尤其是原有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胸闷、呼吸急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腔和鼻腔涌出。听诊两肺布满湿性罗音,心率快而且节律不齐。 }预防措施:掌握好输液的速度和量。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输液反应抢救大全,值得收藏

输液反应抢救大全,值得收藏 输液反应是输液引起的或与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也是大家在临床上最担心出现的麻烦。其大体上可以分为 穿刺相关不良反应和液体(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在基层穿刺相关的不良反应几乎不涉及,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 药物热原反应、静脉炎、的是以下几种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 容量负荷过重、药物过敏,尤其是 。 过敏性休克 一、药物热原反应 药品生产本身带有或输液器材、输液操作不当都可引入致热原,主要是细菌的内毒素,当超过限度,往往可出现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0℃左右;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老年人还可能出现 心衰、死亡等。 抢救原则: 1. 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器 2.适当补液液 3.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温

4. 立即注射非那根(25~50 mg)或其他抗过敏药物,留观病人待退热至38℃以下,并无其他不适才可离开。如发生休克时,按过敏性休克抢救流程进行抢救。 二、静脉炎 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药物的浓度、酸碱度、渗透压过高,输液速度过快等,药液对血管会产生刺激,局部出现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等,沿静脉走向可发现条索状的红 线。 抢救原则: 1.减慢、停止输液,更换注射部位位 2.抬高患肢 3.理疗或热湿敷(95%酒精或50%硫酸镁) 三、容量负荷过重重 输液过量或过快,特别是输入含钠液体过多时,容易发生急性左心衰,原有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肺功能不全者,老年人、儿童输液应特别注意。 临床表现: 发病时患者突然感到呼吸困难、气促、剧烈咳嗽、烦躁不安、口唇发绀,严重时口鼻可喷涌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液,听诊两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doc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 2、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的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和药剂科。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理科和消毒供应中心。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输液反应的处理 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应处理方法: 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⒉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⒊五联用药: 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急性肺水肿 处理方法: ①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和心肺功能不全的病人。 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 ③高流量氧气吸入。 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⑤给予心理安慰, 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⑥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方法: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 以阻断静脉回流, 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 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㈢静脉炎 处理方法: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用。 ②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以保护静脉。 ③停止在出现炎症的静脉输液,并将该肢体抬高、制动,局部用50 %硫酸镁溶液湿敷,2 次/ d ,每次20 min。 ④超短波局部理疗,1 次/ d ,每次15~20 min。 ⑤中药治疗,如意黄金散加醋调成糊状, 局部外敷, 2 次/ d。 ⑥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四) 空气栓塞 处理方法: 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将各部位衔接紧密,防止滑脱。 ②输液前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流程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如果消毒灭菌不严密,输入药物导致药液被污染,致热物质进入人体,体内均可引起输液反应。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以诱导病人基础疾病恶化,严重者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一,输液反应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②.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没有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来作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 ③.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及环境的因素):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注射室空气的污染,不能随便让非医护人员走动或过多的人走动,以放尘埃扬抹四起。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 ④.是输液速度过快:如果静脉点滴速度过快,在体质虚弱和敏

感患者也可引起输液反应,静脉滴注含钾、钙、镁离子的药物,滴速过快可引起患者不适或病情恶化;氨基酸类药物渗透压过大,若滴速过快可引起溶血反应;滴速过快也可引起,毒阈值低得敏感患者发生输液反应。 ⑤.是液体论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有利于输液反应的发生。 三查:服药、处置、操作前查;服药、处置、操作中查;服药、处置、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时间、剂量、用法、批号;一注意:用药后反应 一旦发生输液反应,果断处理
一,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二,换上一套新的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的液体(如原来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三,五联用药: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

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审批稿

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发热反应时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多由于输液器具清洁灭菌不彻底或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保存不良、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所致。 2.临床表现? 一般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发生。表现为发冷、寒战继而发热。轻者体温在38°C左右,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痛、脉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3.预防? 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与有效期;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护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2)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 (3)遵医嘱给以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听诊两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 4.护理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紧急处理。 (2)病情允许可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方法

输液反应时应急预案、流程及处理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与输液器。 2、病情紧急得患者准备好抢救得药品及物品,同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4、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与抢救过程、 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院感办、护理部与药剂科。并按要求填写输液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6、将保留液体、输液器分别送药剂科与消毒供应中心。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流程:

输液反应得处理 输液反应就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得现象,其本身并无致死性。但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㈠发热反应处理方法:??⒈不要拨掉静脉针头,一定保留好静脉通道,以备抢救用药。一旦拨掉静脉通道,当病人需抢救时再建静脉通道,会错过抢救时机; ⒉换上一套新得输液器管道及与原液体性质不同得液体(如原来就是糖水则换成生理盐水),可暂不加药,待病情稳定后再议加药; ⒊五联用药: ?①吸氧;②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1mg/kg、次)或氢化可得松100mg(小儿5-—10mg/kg、次);③肌注或静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1mg/kg。次);④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1ml/kg.次)或口服布洛芬悬液;⑤如未梢发凉或皮色苍白可肌注或静注654-2 5mg(小儿0。1—-0.5mg/kg.次)、一般在用药30分钟后汗出热退而平稳下来、

㈡急性肺水肿 处理方法: ?①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尤其对老人、小儿与心肺功能不全得病人。? ②一旦出现上述症状, 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使病人呈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 减轻心脏负担、 ③高流量氧气吸入。? ④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与扩血管药物。 ⑤给予心理安慰, 解除病人得紧张情绪。? ⑥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方法: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四肢, 以阻断静脉回流, 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min 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得止血带。症状缓解后,逐渐解除止血带。 ㈢静脉炎 处理方法:??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血管壁有刺激性得药物应 充分稀释后再用、? ②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 以保护静脉、 ?③停止在出现炎症得静脉输液,并将该肢体抬高、制动,局部用50 %硫酸镁溶液湿敷,2次/ d ,每次20 min、 ?④超短波局部理疗,1 次/ d ,每次15~20 min、??⑤中药治疗,如意黄金散加醋调成糊状, 局部外敷, 2 次/ d。??⑥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过敏性休克及输液反应的处理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有过敏接触史;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1、就地抢救,立即取休克卧位,通知医生,应用肾上腺素;2、给予抗过敏药物;3、扩容;4、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或高压给氧;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 5、氨茶碱0.25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四、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1、吸氧或高压给氧;2、选用血管扩张剂;3、选用强心、利尿剂;4、给激素药物;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1、吗啡10毫克,皮下注射;2、西地兰0.4~0.6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3、速尿40毫克加50%糖20毫升(静脉缓注);4、硝酸甘油0.5毫克或硝酸异山梨醇10毫克舌下含服;5、硝普钠5~1 0毫克与5%糖100毫升(静缓滴)直至症状体征消失(注意血压)6、酚妥拉明1.5~3.0毫克,50%糖40毫升(10分钟静注完) 五、输液反应和防治 输液反应:(一)反热反应,症状:发冷、寒战和发热,严重者初起即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0C并有恶心、 呕吐、头痛、脉速等症状; 防治:减慢滴注速度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二)(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量:症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沫痰或泡沫血性痰、肺部 出现湿罗音。 防治:(1)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可过多; (2)如发现症状须立即使病员端坐,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3)加压给氧,使氧气经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4)按医嘱给镇静剂和扩血管药物及毛地黄等强心剂; (5)必要时四肢轮流结扎; (三)静脉炎症状: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 防治:(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刺激的药物,要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 (2)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行热湿敷; (四)空气栓塞症状:病员胸部感到异常不适,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 防治:(1)置病有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2)氧气吸入; (3)加压输液时严密观察;护士不得离开病员。

输液反应及其护理措施

输液反应及其护理措施 静脉输液: 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的方法。 输液反应(常见的输液反应): 1、发热反应; 2、急性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发热反应症状表现为: 发冷、寒颤、发热,伴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一、发热反应预防和护理: 1、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器包装及灭菌日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输液反应轻者可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更换空糖和输液管,立即通知医生,并注意体温的变化; 3、输液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反应原因; 4、对症处理:对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或激素治疗。 二、输液时发生急性肺水的原因: 1、由于输液速度快,短时间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急性肺水肿的症状包括: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

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三、输液时急性肺水肿的护理措施: 1、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尤其对老年、儿童、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要特别慎重; 2、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如病情允许可使病人端坐,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胞的压力增高,减少肺泡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加入百分之20—百分之30的乙醇进行湿化氧气;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舒周围血管,加速体液的排出,减轻心脏负荷; 5、必要时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回流,但动脉血仍可通过。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管,有效地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症状逐渐好转后解除止血带。此外,静脉放血200——300ml也是有效减少回心血的一种最直接方法。但应慎用,如有贫血者则禁用。 四、静脉炎发生的原因: 1、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教强的药液,或静脉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 2、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静脉炎的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蜇热、疼痛,

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反应时输液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多由于输液器具清洁灭菌不彻底或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保存不良、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所致。 2.临床表现一般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发生。表现为发冷、寒战继而发热。轻者体温在38°C左右,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1°C,并伴有头痛、脉数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3.预防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与有效期;输液器外包装有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护理 (1)反应轻者可减慢滴数或停止输液;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同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2)对症处理寒战者给以保暖;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 (3)遵医嘱给以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4)做好记录,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进行检测,查找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二)急性肺水肿 1.原因 (1)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所致。 (2)病人原有心肺功能不良。 2.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听诊两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3.预防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需要特别慎重并密切观察。 4.护理 (1)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紧急处理。 (2)病情允许可让病人端坐,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8升/分,可提高肺泡内氧分压,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少从而增加氧的弥散,改善低氧血症。

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精选文档

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精 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输液反应的急救措施 输液反应一般在输液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患者发生冷感、寒战,可持续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续之发热38摄氏度以上,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1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保留输液通道,吸氧,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可酌情应用来比林肌注退烧止头痛,必要时给予抗敏药物或激素药,加强补液,防止出汗虚脱。2急性脑水肿立即停止输液,仍保持输液通道。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少心脏负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减少缺氧状态,头痛剧烈的可加甘露醇脱水治疗脑水肿或者静脉注射速尿20— 40mg/次。根据情况注射平喘药或者强心剂。如无禁忌症,可静脉给药酚妥拉明5mg或者阿托品、山莨菪碱等,推注速度宜慢。当肺水肿加剧,其他治疗无效,如无贫血,可考虑静脉放血300— 500ml。 3静脉炎局部热敷,严重时,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并抬高患肢,注意休息。必要时,给地塞米松、抗生素药等。给药时,尽量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4过敏反应立即更换药液和输液管,即用5%葡萄糖维持输液,立即注射非那根25mg,地塞米松5mg,严重者给予吸氧,肌注肾上腺素1mg,有过敏性休克者按休克处理,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

5空气栓塞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安慰病人以减轻恐惧感,立即为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以减少空气进入肺动脉口,并给予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 输液反应对患者有危险,要早发现,做到及时谨慎的处理。为了降低发生率,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液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做到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禁忌,注意三查七对,严格无菌操作,把输液反应率降到最低。 古泉路社区服务站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流程 一、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9°C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可自行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40°C以上,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及时通知医生; 发热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做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像粉色的雪沫,急性肺水肿之特征样表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处理流程 出现上述临床表现→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如果病情允许,可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心理,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 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再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以稳定患者紧张情绪,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液体排出,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四肢轮扎,有效减少回心血量。 三、静脉炎 临床表现 延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处理流程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主讲人:张燕时间:2017-10-10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 输液反应的原因、症状、预防及护理措施 (一)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 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 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 2.症状: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C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 41C),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预防及护理措施: (1)反应轻者可减慢输液速度,注意保暖(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重者须立即停止输液;高热者给以物理降温,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针刺合谷、 内关穴。 (2)输液器必须做好除去热原的处理。 (二)心力衰竭、肺水肿 1.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 2.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3.预防及护理措施: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输入液量不可过多。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以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⑷ 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油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止血带(须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肢体,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待症状缓解后,止血带应逐渐解除。 (三)静脉炎 1.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 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3.预防及护理措施: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同时要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 ⑵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95%酉精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用中药外敷灵或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⑷ 超短波理疗,用TDP台疗器照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及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人体温在38℃左右,可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后,体温可高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 2、原因:发热反应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见于输液器灭菌不彻底或再次被污染;有效期已过;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变质;输液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等。 3、护理措施: 1)预防: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的标签、有效期、外包 装及药液质量;严格检查输液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及外包装是否完好、不漏气。 2)反应轻的病人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严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液,立即与医生联 系。 3)密切观察病情及体温变化。 4)对症处理:如有寒战应注意保暖,可适当增加盖被或给热水袋;对高热的病人应给予物 理降温。 5)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6)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二、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律快。 2、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3、护理措施: 1)预防: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对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年老体弱的病人 和婴幼儿更应慎重,并密切观察。 2)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1

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输液反应的抢救流程 导语 简单说,输液反应就是热源反应所致的寒战高热,与“速发型过敏反应”不同,应给予准确判断。 一、过敏性休克的抢救程序 过敏性休克: 0.1%盐酸肾上腺素0.5-1.0毫升静注、继以1毫升肌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抗组织胺药:如非那根25~50毫克肌注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吸氧氢化可的松200~400毫克加入100毫升葡萄糖液中静滴酌情选用血管活性药。 过敏性休克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 1、有过敏接触史 2、表现胸闷、喉头堵塞感、继而呼吸困难、紫绀、濒死感,严重者可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3、常有剧烈的肠绞痛,恶心、呕吐、或腹泻; 4、意识障碍,四肢麻木、抽搐、失语、大小便失禁、脉细弱、血压下降。 抢救: 1、立即应用肾上腺素; 2、静脉快速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 3、扩容; 4、吸氧或高压给氧;

5、给予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6、及时处理喉头水肿、肺水肿、脑水肿等; 措施: 1、0.1%肾上腺素0.5~1.0毫升肌注或静注; 2、去甲肾上腺素1~4毫克溶于500毫升溶液中静滴; 3、地塞米松10~20毫克加5%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静脉缓注; 5、氨茶碱0.25克加50%糖40毫升静脉缓注; 6、平衡晶水:500~1000毫升静滴。 二、肺水肿诊断要点及抢救措施 诊断: 1、严重的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大汗淋漓; 2、阵发性咳嗽,伴有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 3、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与鼾鸣声或大量痰鸣音; 抢救: 1、吸氧或高压给氧; 2、选用血管扩张剂; 3、选用强心、利尿剂; 4、给激素药物; 5、四肢结扎、半坐位。 急救:

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

输液反应的急救方案 一,概念: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属不良反应。我们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原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 真实案例:患儿,女,2 岁。因支气管肺炎静脉输液, 5 小时内输液800ml ,致使患儿发生急性肺水肿。经及时抢救,12 小时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山西太原制药厂生产的氨苄青霉素含有大量热原,导致武汉一门诊部的42 名输液儿童发生寒冷,继而高热、抽搐和休克,诊断为:发热反应。患儿,男,6 岁。哮喘急性发作住院。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将静脉输液管与氧气管接反,致使大量气体进入患儿体内,造成空气栓塞,抢救无效死亡。 二,发生输液反应原因 1、液体与药品质量的问题: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2、是液体配制中的问题: 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不履行“三查七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 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针”,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

组液体配制药液会增加反应的发生几率。反应发生的原因 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的问题: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则可能诱发输液反应; 4、是液体配伍过杂的问题: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炎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 种之多,这都容易出现输液反应。 三,输液反应的诊断标准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15 分钟至1 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四,输液反应类型:发热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急性肺水肿 1. 急性肺水肿:定义:是指肺间质(血管外)液体积聚过多并 侵入肺泡空间。 原因: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引起。 症状:表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面色紫绀。听诊两肺有湿啰音,咳出泡沫样血性痰。 急性肺水肿的处理: 1. 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端坐位,两腿下垂;必

输液反应护理测试题答案版

输液反应护理测试题答 案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输液反应护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常见的输液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发热反应、心脏负荷过重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 2.发热反应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病人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发冷、寒战和高热) 3.某患者出现循环负荷过重的症状,其中一项处理措施是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流量是_______L/分,以提高肺泡内压力,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同时,湿化瓶内加入酒精使之到达__________的浓度,氧气通过酒精湿化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6~8、20%~30%) 4._______________是最严重的输血反应。(溶血反应) 二、多选题: 1.与输液发热反应有关的症状是:ACD A寒战B咳嗽、呼吸困难C高热D恶心、呕吐、头痛E眩晕、低血压 2.下列哪些属于输液反应:ACE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心脏负荷过重D出血倾向E静脉炎 3.关于静脉炎正确的是:ABCDE A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B局部红、肿、热、痛C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药物引起D可输液过程中无菌技术不严格引起E有时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4.哪些是静脉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的表现:BCDA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B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C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发生呼吸困难和严重的发绀,伴有濒死感D心电图呈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E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 5.哪些病人输液速度宜慢?ABE A老人B心脏病人C烧伤病人D脾破裂休克病人E小儿 三、判断题(A为正确,B为不正确): 1.医疗器械的质量认证不需要认证书和认证标志。(B) 2.医院感染管理科要对设备科进货进行监督。(A) 3.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不必及时留取样本送检,并详细记录。(B) 4.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不须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自行作退、换货处理。(B) 5.各级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效果监测的依据是《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卫生学标准》。(A) 输液反应的处理流程1.患者出现输液反应2.当值护理人员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3.按输液反应常见原因对症处理4.报告上级医师及相关部门协助处理事件5.安抚患者及家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