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 1、本文中心论点?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要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必需要“各 美其美,美人之美〞,以实现“美美与共,天
下大同〞。
阅读探究:依据1、2自然段,并运用文化生 活与各民族交往的常识,解释十六字箴言。
提示:目的?前提条件?实现的可能性?
举 例
发达国家 →妄自尊大,热衷传教推销
论 证
历史上的中国 →盲目崇拜,闭关排外
论证思路:由世界到中国,由普遍到具体,最后提出希望
第3段,从反面由世界到历史上的中国的错误做 法,最后对“今天的中国学术界〞提出希望。 第4段,论证的对象可能应该是?论证的角度? 具体怎么展开?
“我们〞 “今天〞
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先人的聪慧智慧和宝贵经验
+
对异文化,用稳健、理智的 心态审阅,要理解,要选择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美人之美
辩证的语言范式:…不是(是)…,应该用…,而不是用…
对我们写作论述文的启发?
第5段 举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为例。日本“美人之美〞, 获得了很多的文化资源,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思索: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极其繁荣,费老为什 么不举出实例? 读者意识!!
(1)名校十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狂欢圣诞节意味着 “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呼吁“国 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 主体性〞,以“唤醒国人、抵抗西方文化扩张〞。
(2)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首次收录了西文字母239个 马未都撰博文认为“这事我看比钓鱼岛问题还严重, 领土的丢失还可以找回来,文化的入侵会深入骨髓, 一代人下来,基本上回天无术。〞
关于“美美与共〞的背景
1990年12月,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中根千枝教授和乔 健教授在东京召开“东亚社会研究国际研讨会〞, 为费老80华诞贺寿。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 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费老总结出了极具美 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这是在提倡一种平和谦虚的文化心态, 不只合适在审美和人文的高层面上处理民族冲突和 文明隔阂,也囊括了我们一般人的待人接物之道和 网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