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健康管理报表
- 格式:xls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村级孕产妇健康管理月报表
填报说明:
1、报表对象为辖区内常住的孕产妇以及虽然外出但户籍在本村的孕产妇。
报表中的是否可用“√”“×”表示
2、每次随访内容:1)孕3个月内:是否建册、产前检查时间地点、叶酸服用、产前筛查(早筛);2)孕3个月-孕8个半月:产前检查的时间地点、产前筛查(中筛);3)孕8个半月后:产前检查的时间地点、分级住院分娩指导(高危因素评分5分可在中心卫生院分娩;评分10-15分在县级医疗机构分娩;评分20-40分在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即县妇幼保健院分娩;评分40分以上市级医疗机构分娩);4)近预产期半个月:落实分娩情况,准备进行产后访视;5)产后42-60天:产后42天检查情况。
3、每月例会时上报公卫办,村级留底备查。
妇幼健康工作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各镇(办)卫生院: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妇幼健康及项目工作情况,按照县卫计《关于开展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终督导检查工作的通知》、镇安县妇幼项目办公室《关于开展年度妇幼健康及项目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要求,于2月上旬组织人员对全县25个镇(办)卫生院的妇幼健康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督导内容包括常规妇幼健康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妇幼项目(孕基项目、“两癌”检查项目、增补叶酸项目、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三病”项目)以及妇幼健康行动开展情况。
现将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工作成效(一)领导高度重视,专干认真负责。
各卫生院院长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将妇幼健康工作纳入医院总体工作规划,与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职责分工,细化了任务目标,落实奖惩措施。
东川、达仁、木王、柴坪、云镇、回龙、高峰、张家结子、龙胜卫生院院长将妇幼健康工作拿在手中,亲自抓;黄家湾、杨泗卫生院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及时增加了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确保了工作任务有人管;庙沟、月河、余师、云镇卫生院院长参与季度督导考核。
东川、月河、柴坪、张家、高峰、龙胜专干认真负责,一人承担妇幼健康工作,且能保证各项任务基本落实到位;张家、高峰卫生院对对村级指导记录全面详细。
(二)宣传氛围良好,群众踊跃参与。
各镇(办)卫生院充分利用板报、标语、义诊咨询等各种有效途径进行妇幼健康工作宣传,营造宣传氛围,加大妇幼健康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目标人群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柴坪、余师、杨泗卫生院在公路沿线刷写了固定标语,扎实落实妇幼健康行动;东川、达仁、月河、回龙、张家、云镇、高峰、永乐等卫生院均在村卫生室、村委会等醒目位置张贴了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海报;永乐、黄家湾、庙沟等卫生院以健康扶贫契机,充分宣讲妇幼健康知识,效果明显;张家卫生院设置“健康小屋”,宣传方式多样,宣传内容到位,群众满意度高。
卫生院关于印发孕产妇健康管理相关制度的通知各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有效控制和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结合医院和辖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孕产妇健康管理制度》等9项制度,请各科室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并遵照执行。
附件:L孕产妇健康管理制度2.孕产妇首诊负责制度3.孕产妇风险评估制度4.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5.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6.高危孕产妇信息收集、上报和反馈制度7.高危孕产妇分工协同救治制度8.高危孕产妇安全协调制度9.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制度卫生院孕产妇健康管理制度一、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工作内容规范开展辖区内(包括长期居住和流动)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
二、严格落实首诊妊娠风险筛查责任,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17)35号)的要求,对首次来院孕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对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转二级及以上助产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及建卡。
三、按《孕产妇保健规范》对孕12÷6周前的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和《母子健康手册》,完成第一次产前服务记录表及孕中晚期四次产前随访服务、产后家庭访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随访)。
在随访的各阶段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监测能力。
四、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保健基本情况,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孕产妇并及时落实转诊。
由本机构妇保人员对孕产妇进行五色分类管理,填写相关记录,做好保健指导,两周内追踪转诊结果并记录;将每次随访的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四川省孕产妇保健手册》上,并定期做好信息统计和上报工作,指导孕妇正确使用《母子健康手册》。
五、对评估黄色的孕妇进行登记管理,对评估橙色、红色、紫色的孕妇实行登记和专人专案管理,填写《高危孕产妇随访表》。
六、各医疗保健机构要做好流动高危孕产妇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发现高危孕产妇立即上报和健康管理,做到应管尽管,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
四、主要指标解释(一)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1.活产数: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的新生儿数。
上报时按男婴活产数、女婴活产数和性别不明活产数(包括两性畸形)分别上报。
2.产妇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的分娩产妇人数。
上报时按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的产妇人数分别上报。
3.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1)产妇建卡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妇中,在医疗保健机构建立了保健卡、册的人数。
(2)产妇产前检查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前接受过一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仅做妊娠试验的初次检查、因临产入院进行的产前检查不计算在内。
)(3)产妇产前检查5次及以上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前接受过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仅做妊娠试验的初次检查、因临产入院进行的产前检查不计算在内。
)(4)产妇孕早期产前检查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13周内接受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5)产妇孕产期中重度贫血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期和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检查发现患有中重度贫血的产妇人数。
中重度贫血的诊断标准为血红蛋白含量小于90克/升。
(6)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期至产时接受过一次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产妇人数。
接受过多次检测的按一人统计。
(7)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期至产时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孕产妇中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阳性的人数。
注: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包括孕期至产时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阳性的产妇人数,以及孕期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阳性的在孕28周前终止妊娠或失访的孕妇人数。
(8)产妇梅毒检测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期至产时接受过一次及以上梅毒检测的产妇人数。
接受过多次检测的按一人统计。
妇幼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妇女儿童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二,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反映区域性公共卫生妇幼卫生项目效果,是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
为指导做好妇幼卫生健康工作,本文对2018年安康市妇女儿童健康信息数据分析报告如下:一、资料来源全市2018年各县区妇幼卫生信息年报表,包括:孕产妇保健和健康、7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非户藉人口儿童与孕产妇健康、妇女病常见病筛查、婚前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职业机构与人员情况等7大类相关信息数据。
数据时限为自然年模式,即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数据统计方式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区妇幼保健院——市妇幼保健院”逐级上报,数据采用全国妇幼卫生年报网络直报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二、数据分析(一)出生人口状况。
2018年,安康市户籍活产数24523人,较2017年减少4123人,其中男性12671人,女性11851人,性别不明1人,男女性别比约为107:100。
从表1各项指标看,2018年,我市活产较2017年下降幅度较大,表明全面二孩政策未达预期。
男女性别比较2017年缩小明显,已达到正常范围,说明我市打击“两非”工作成效显著。
(二)孕产妇保健和健康状况。
2018年,我市新增户籍产妇24303人,各服务指标数见下表:从表2各项指标看,我市孕产妇保健服务指标有升有降,但与2017年比较,总体保持平稳态势,特别是随着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的持续实施,产检率、住院分娩率均常年保持在98%以上。
2018年,陕西省孕产妇系统保健免费服务项目继续在我市5个县试点,旬阳、汉阴、白河、紫阳、平利等县为孕妇提供免费的21-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及超声检查,产前筛查率较2017年上升6个百分点,提示我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以落实妇幼健康项目为抓手,加强人群宣教,夯实服务质量,继续保持和提升孕产妇健康管理水平。
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情况表(附表1)(一)作用用于收集健康档案、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病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基本服务人群总数,并作为计算各项目相关率的分母。
(二)内容详见附表1。
(三)报送时间和要求每年报送1次。
各市县卫生局要于2012年8月10日前将该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办。
2013年起,每年5月10日前报送当年基本情况表。
各市县公共卫生指导机构在上报当地卫生局时,抄送省级公共卫生指导机构。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月报表(附表2)(一)作用用于收集资金使用、11个项目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情况。
(二)内容详见附表2。
我厅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表填报内容进行了调整,原月报表作废,今后各市县上报月报表内容以此附表为准。
(三)报送时间和要求月报表统计时间为当月。
各市县卫生局要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报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办。
各市县公共卫生指导机构在上报当地卫生局时,抄送省级公共卫生指导机构。
(四)实施月报质量考评制度1、自2012年9月起,我厅将执行月报质量考评制度,并将月报质量作为我省2012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权重拟占年终考核总分的9%(注:2012年项目日常监测数据审核拟占项目年终考核的30%,其中月报监测质量占日常监测数据的30%)。
2、月报质量考评标准:月报质量考评实行百分制,每期月报总分100分,其中及时性30分,完整性20分,逻辑性20分,一致性30分。
及时性指每月10日前将上月报表电子版和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上报厅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办。
完整性指报表中各项需上报内容无漏报、错报。
逻辑性指报表中各项内容不存在逻辑错误。
一致性指报表中10个基本公共卫生监测指标(注“▲”标示)要与医改监测数据直报系统()保持一致。
3、评分标准:超出上报时限10个工作日上报或不上报的扣30分;超出上报时限但在10个工作日以内(含10个工作日)的,每超出1个工作日扣3分。
全国妇幼卫生调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0年1月目录一、总说明 (3)二、报表目录 (4)三、调查表式(一)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卫统36表) (5)(二)七岁以下儿童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卫统37表) (7)(三)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年报表(卫统38表) (8)(四)妇女常见病筛查情况年报表(卫统39表) (9)(五)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数量和质量情况年报表(卫统40表) (10)(六)婚前保健情况年报表(卫统41表) (11)(七)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卫统42表) (13)(八) 监测点活产数和孕产妇死亡季报表(卫统42-1表) (15)(九) 儿童死亡报告卡(卫统43表) (16)(十) 0~4岁儿童死亡监测表(卫统43-1表) (17)(十一)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卫统44表) (18)(十二) 围产儿数季报表(卫统44-1表) (19)(十三) 居委会(村)出生缺陷儿登记表(卫统45表) (20)(十四) 出生情况及婴儿随访登记表(卫统45-1表) (22)(十五) 健康教育业务工作调查表(卫统46表) (23)四、主要指标解释 (25)五、附录(一)5岁以下儿童体重标准 (34)(二)年报表指标计算公式 (38)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等情况,为制定妇女和儿童保健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二)统计对象和范围:1.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各省(区、市)辖区内户籍妇女、孕产妇和儿童。
2.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其原因、出生缺陷:336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区。
3.健康教育工作情况:健康教育所(中心)。
(三)主要内容:孕产妇与儿童保健和健康、婚前保健、妇女常见病筛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健康教育工作情况。
(四)报送方式、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卫统36表-卫统41表):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收集辖区内医疗机构和社区相关数据后汇总逐级上报,省级机构于当年12月25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和保密途径上报卫生部。
妇幼卫生统计报表制度一、妇幼卫生报表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了解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等情况,为制定妇女和儿童保健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二)统计对象:广西户籍妇女、孕产妇和儿童。
非广西户籍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统计在“非户籍儿童与孕产妇健康状况报表”。
(三)主要内容:孕产妇与儿童保健和健康、婚前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出生医学证明、妇女常见病筛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接产机构业务情况、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监测。
(四)报告期及调查方法:1.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卫统36表-卫统41表):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收集辖区内医疗机构和社区相关数据后汇总逐级上报,自治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中心通过电子邮件和保密途径上报自治区卫生厅。
报告期实行月报、年报。
调查方法为全面调查。
2.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其原因(卫统42表至卫统卫统43表-1表):41个妇幼卫生监测县(市、区)收集辖区内孕产妇、儿童死亡及出生缺陷报告卡网络直报,实行季报、年报,进行网络直报,调查方法为抽样调查。
3.出生缺陷(卫统44表和卫统45-1表):实行月报,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收集辖区内医疗机构和社区相关数据后汇总逐级上报,自治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中心通过电子邮件和保密途径上报自治区卫生厅,调查方法为全面调查。
(五)报表的统计时限月报表:上月26日~本月25日。
统计年:上年的9月26日~本年9月25日。
自然年:上年的12月26日~本年12月25日。
(六)报表的上报时间月报表上报时间:每月5日上报统计年年报表上报时间:每年10月15日自然年年报表上报时间:每年1月10日逢法定国家节假日顺延2个工作日。
(以上是市级上报时间,卫生院须前移5-7天,以便县级妇幼能按时上报市妇幼)(七)报送方式以数据库、电子版和原件三种方式上报。
1.原件盖章后寄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中心;2. 数据库、报表电子表格(扩展名为.XLS)按月上报自治区服务器上的“报表上报”文件夹中的指定专项文件夹。
孕产妇管理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提高孕产妇生命质量,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和《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等相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孕产妇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牵头,产科、儿科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院孕产妇健康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设立孕产妇健康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孕产妇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维护。
三、孕产妇健康管理1.孕产妇健康档案建立:(1)每位孕产妇必须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孕产期检查结果等。
(2)健康档案应由专业人员管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孕产期检查:(1)孕产妇应按照《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接受定期产前检查,包括全身检查、产科检查、辅助检查等。
(2)对于高危孕产妇,应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产前检查次数,确保母婴安全。
3.孕产妇风险评估:(1)医疗机构应对首次就诊建档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对筛查阳性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评估。
(2)评估内容包括孕产妇的基本情况、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4.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1)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孕前咨询、孕期营养、心理辅导、产后康复等。
(2)鼓励助产机构开设孕妇学校,普及孕育健康知识,加强孕妇及家属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四、高危孕产妇管理1.对于筛查阳性的孕产妇,应进行高危因素的初评分和复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对于高危孕产妇,应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卡和手册封面用红印注明高危妊娠,并进行专案登记和定期检查监护。
3.对于高危孕产妇的分娩,应由有经验的医师和助产士负责,并做好分娩记录和产后保健。
五、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管理1.对于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医疗机构应填写相关报表,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2.对于孕产妇死亡,医院应填写孕产妇死亡登记卡,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表5 山西省基本公共卫生孕
201 年————市————县(区)————乡(镇)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填表单位:
填表说明:1、表中的数据指的是人数,而非人次数;2、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均指28
内孕12+6周之前建册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5、孕妇健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改时间段活产数×100%。
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
卫生孕产妇健康管理信息(半年/年)报表
201 年
盖章
均指28天以内;3、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级以上产前随访人数指:孕早期建册,孕
康管理率=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6、产后访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产后访视1次人数+产后42天检查1次人数/该地改时间
册,孕中期检查2次,孕晚期检查2次;4、早孕建册率 =辖区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6、产后访视率=辖区内产后28天接受过产后产后42天检查1次人数/该地改时间段活产数×100%。
孕产妇健康管理报表
备注:以上单位妇保人员请大家务必核对黄色部分数据。
逻辑关系:
1、辖区内活产数=公共卫生服务妇幼月报表活产数=季度报表(上交xx)一季度活产数+二季度活产数
2、辖区内孕13周之前建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季度报表(上交王丽)一季度早检数+二季度早检数
3、辖区内产妇出院后28天内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公共卫生服务妇幼月报表产后访视数=季度报表(上交王丽)一季度产后访视数+二季度产后访视数
4、字体红色部分是已修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