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古镇旅游发展策略与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16
肥西三河“划”新镇形成“一心两核四轴五区”空间结构记者从合肥市城建部门获悉,《肥西县三河镇总体规划(2016~2030年)》通过肥西县规委会审查。
根据《规划》,三河镇将建新镇区。
在综合考虑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新镇拓展与产业转型升级诉求的前提下,三河镇提出“两轴两带多点”的镇域空间发展结构,镇政府驻地重点对空间布局、新镇建设、老镇提升、水系治理等进行了系统规划,通过理水、织绿、筑路、塑核、营城五措并举谋划三河,构筑三河未来发展的蓝图。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规划包含两个部分:镇域(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规划范围约6平方公里)。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三河老镇区与新镇区将形成“一心两核四轴五区”的空间结构,即一个生态绿心;历史人文核、新镇综合服务核;合铜路发展轴、040县道发展轴、纬九路发展轴、三杭路-王祠路发展轴;古镇旅游综合服务区、老镇生活区、桃花岛旅游度假区、新镇生活区、新镇文创区。
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新镇区集中建设镇行政服务功能;保留古镇三河医院,新镇区新建一所综合医院;古镇区三河中学更新改造,三河中心小学、杨婆小学保留并扩建,在新镇区新建1所小学;规划2处体育用地(古镇区体育用地位于生活区南部沿水区域、人民大道与文化路交叉口,新镇区体育用地位于新镇核心区);古镇区南部集中建设旅游度假功能,新镇区配套建设旅游功能。
另外,新老镇区将各建1座污水处理厂、变电站、消防站、垃圾转运站等。
根据规划,三河镇将实施“水绿融城”的生态发展策略,理水成网,构建全域水系循环系统。
打造全镇域超级海绵,强化对城镇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
依托丰乐河、小南河、杭埠河、引江济淮线及规划水网形成不同等级的生态廊道,结合滨河生态带及镇域内各组团共同形成“两纵三横”生态网络架构整合现状水系,构建生态水系廊道,打造海绵上的乡镇。
环球市场/市场论坛安徽三河古镇景区旅游开发: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韩秀秀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也在积极地蓬勃向上发展,三河古镇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在逐渐提升自我的价值和魅力的过程中一步步趋于更好的状态,然而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的观光游览,三河古镇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制约其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篇文章主要就是简单介绍三河古镇的景区资源与市场情况,交代景区开发与发展背景,分析现存的经营管理问题,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业态、产品、项目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三河古镇,景区开发,现存问题;对策研究一、三河古镇旅游资源与市场情况(一)旅游资源1、自然资源。
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南端,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
位于巢湖之滨,距省会合肥40千米,总面积2.9平方公里,南与庐江县接壤,西与舒城县相邻,素有“一步跨三县,三县闻鸡鸣”之称,镇内河环水绕,渠塘纵横;镇外河湖通航,河屿相连,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是安徽16个著名大镇之一,历史上著名的“三河大捷”就发生在这里。
2、人文资源。
三河古镇以“八古”——古巷、古街、古桥、古城墙、古庙、古炮台、古民宅、古茶楼闻名,这些都诠释了三河古镇的古老与魅力。
主要景点有一人巷、万年台、忠武阁、英王府、鹤庐、杨振宁旧居、孙立人故居、大夫第、三县桥、望月桥、望月阁、鹊渚廊桥等,三河古镇是庐剧的发源地。
(二)市场情况1、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三河古镇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境内,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其国内生产总值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合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区域可持续发展,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才是其发展目标。
第三产业占比重逐渐上升,可见当地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和第三产业带给当地的经济效益不容小觑。
随着人们个人经济状况的改善,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在双休和小长假期间,为避免去到名气大的景区人多拥挤,更多人选择周边游。
三河古镇营销策划方案一、背景介绍三河古镇位于中国河北省三河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古镇。
三河古镇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和特色美食,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古镇文化。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营销手段过时,三河古镇的知名度和客流量有所下降,因此需要制定一套营销策划方案来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
二、目标群体分析1.本地市民: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推广特色美食等方式吸引更多本地市民参与和支持。
2.周边地区游客:通过增加地区间交通便利度,开展定制游产品等方式吸引周边地区游客来访。
3.外地游客: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打造精品旅游产品等方式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和消费。
三、市场营销策略1.品牌塑造:通过重新设计和优化三河古镇的形象标识、宣传口号和主题色系,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强化品牌传播效果。
2.传统文化推广:组织举办古镇文化节、传统手工艺展示活动等,邀请名家大师进行示范和指导,吸引游客了解、学习和体验古镇传统文化。
3.旅游产品创新: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情侣游、亲子游、美食游等,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旅游体验。
4.线上线下营销结合:建设易于使用和操作的官方网站和手机应用程序,提供游览地图、导游讲解、在线预订等服务功能;利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旅游平台等渠道,扩大品牌曝光度和营销覆盖范围。
5.合作伙伴拓展:与周边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等业务进行合作,并制定联合推广方案,共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和体验。
6.形成良好口碑:加强服务管理,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口碑,通过定期的客户反馈调查、投诉处理等方式完善服务质量。
四、预期效果1.品牌知名度的提升:经过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使三河古镇在目标群体中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
2.客流量的增加:通过营销策略的实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访观光和消费,提高三河古镇的客流量。
3.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增加旅游产品创收和吸引投资,改善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促进相关产业的增长。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三河古镇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老小镇。
三河古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如何保护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古镇民俗文化资源概述三河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
古镇内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雕刻和文物,如龙泉寺、南长街等古建筑群。
古镇还有众多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民俗节庆等。
这些文化资源构成了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和挑战。
一方面,古镇的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受到了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如古建筑的老化、文物的丢失等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面临边缘化和淡化的风险,这对于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三、保护性旅游开发的重要性针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
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有效地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同时还可以为古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扶贫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展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四、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1.加强保护性规划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开展规划,制定出专门的保护性开发规划,明确古镇的资源保护范围、开发建设目标等。
2.加大保护力度加大对古镇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等工作,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
3.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对古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古镇自身的文化魅力。
4.科学开展旅游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展旅游开发,规划开发一些民俗文化街区、民俗文化体验项目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三河古镇旅游形象设计与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三河镇位于巢湖之滨,地处舒城、庐江、肥西三县交界,因而为一而得名,具有江淮水乡独特的地貌。
在三河镇内,保存有体现明清至民国时期历史风貌的徽派独特建筑群,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巷、古茶楼、古民居、古庙会、古战场、饮食文化、民间文艺、传统手工艺、民风、习俗等共同构筑了三河文化底蕴的有机整体,这些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昔日的风貌和浓郁的本土气息。
一、旅游区位分析三河镇位于安徽省肥西县南端,地理位置独特。
三河镇是合肥市卫星城镇和18个重点镇之一;是合肥市旅游圈内的重要节点;是合肥地区西南重要门户之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区位资源明显。
从陆路上看,沪蓉高速、合九铁路从镇边而过,合铜公路更是穿镇而过。
从水路上看,丰乐河、杭埠河向东流入巢湖并连接长江。
因此,三河镇对外交通资源优势较为突出,为城镇旅游发展铺就良好基础。
从全省范围来看,三河属于皖中合肥旅游圈,该圈层虽处于安徽省的区域中心地位,但北有凤阳的明皇陵与中都古城,东有滁州的琅琊山,西有大别山景区的天堂寨,南有大巢湖景区,江南还有被列为世界遗产的黄山、徽州古民居等,易于被这些高品位的景点所屏蔽。
二、旅游总体现状及三和旅游业发展的优势(一)总体现状三河旅游自2001年正式对游客开放,发展势头良好,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近年来三河的游客一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客观地说,发展三河旅游,功在政府,利在百姓。
三河的羽毛扇、茶干等每到节假日,基本是销售一空,富有特色的三河菜肴吸引了大量的周边城市的食客,社会餐馆的接待经常出现暴棚现象。
但近一段时间以来,三河的游客在减少,三河旅游发展的步伐也明显放缓。
(二)三河旅游业发展的优势1、自然资源: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交汇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面积4.71平方公里,以八古诱人,镇内河环水绕,渠塘纵横;镇外河湖通航,河圩相连。
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古镇特色”。
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有“青砖白瓦码头墙”的徽派古民居的特色。
三河古镇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作者:高超丁和平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5期(宿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从经济、地域、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三河古镇的发展条件,指出三河古镇旅游发展的优势与潜力;在借鉴其他旅游古镇发展模式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三河古镇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三河古镇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策略。
【关键词】三河古镇;旅游;策略三河古镇作为环巢湖旅游区的一颗明珠,以独特的水乡、古镇风情吸引了获取了国内外游客的赞赏,被称为合肥“后花园”。
但是明珠蒙尘,近年来三河古镇发展却因为一系列问题陷入瓶颈之中。
我国有不少学者对古镇旅游发展做了分析与研究。
但是都是从某一角度分析三河古镇的发展方向。
因此,本文在结合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借鉴其他旅游古镇的发展经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与实地感受等方法对三河古镇进行了分析,对三河古镇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为三河古镇5A旅游景区的建设提供帮助。
一、数据收集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
选取去过三河古镇旅游的人和当地旅游管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线下发放问卷200份,线上发放100份,回收291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为285份,有效率为97.9%。
二、三河古镇旅游发展环境分析在参考了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三河古镇旅游发展具体情况,分析三河古镇旅游发展环境。
(一)三河古镇旅游发展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分析。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部分,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称为朝阳产业。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旅游业的法律法规与行业规则也日益完善,规范了旅游业的市场秩序,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
2.经济环境分析。
旅游作为面向群众的健康活动,不仅仅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需求,也能满足特定的精神生活需要。
所以旅游业有着更大的经济舞台。
肥西三河古镇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策划方案0803466 解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项目地点背景:三河镇位于肥西县东南部,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个地市交界处,也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总面积4.71平方公里,辖5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其中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万人。
距三县县城25公里左右,自然形成集文化、经济、商贸区域中心,交通便捷,合铜公路穿镇而过,水路极为发达,有丰乐河、杭埠河傍镇而过,通巢湖,入长江。
距合九铁路站7公里,成为合肥到黄山九华山以及巢湖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旅游城镇。
三河历来商贾云集,车船辐辏,素有“小南京”、“小上海”和“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每天流动人口上万人。
三河地处巢湖之滨,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典型的水乡古镇。
三河古称“鹊渚”,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沧桑的历史给三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古迹遗产,尤以“八古”即古河、古街、古桥、古城墙、古庙、古台、古宅、古茶楼最为著名,一条穿镇而过的小南河,清秀富有灵气,流出几多史话,渊源久远的饮食文化,更造就了三河土菜与点心,融南北之长又具独特风味,堪称一绝;各种旅游小商品,如羽毛扇、三河茶干、富光杯、酥茶、等颇爱青眯。
(此资料来源于网站)项目地点目前开发状况:当前三河古镇主要依据其重建的历史建筑,以及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业的开发。
虽然其获得了国家四A级历史文化名城,但其目前的开发程度难以与其名城相当。
项目开发综述:依托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并伴随着当地以及安徽省,乃至整个华东华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传统的农业和制造业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人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物质财富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已经满足于高位而难以再有所提高。
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物质财富一定程度的满足必定带来精神财富快速增长的需求。
而满足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也即是在工业经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上为基础的广义文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