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用药名录中成药
- 格式:xls
- 大小:160.50 KB
- 文档页数:151
4.银翘解毒丸(颗粒、片)【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方解】方中金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为君药。
薄荷、荆芥、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为臣药。
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止咳、清利咽喉;淡竹叶清热生津止咳,均为佐药。
其中甘草调和诸药而兼使药。
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
【临床应用】感冒外感风热所致发热、微恶风寒、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无汗、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痛作用。
【不良反应】服用本品后有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眼前发黑,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及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禁忌】无特殊禁忌。
【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者不宜用。
2.孕妇慎用。
3.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4.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用法用量】丸剂:浓缩蜜丸及水蜜丸,用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
一次1丸,一日2~3次;浓缩丸,口服,一次0.7~0.8g,一日3次。
颗粒剂:开水冲服。
一次15g或5g(含乳糖),一日3次;重症者加服1次。
片剂:口服。
一次4片,一日2~3次。
【剂型规格】丸剂:浓缩蜜丸每丸重3g;水蜜丸每丸重9g;浓缩丸每10丸重1.5g。
颗粒剂:每袋装(1)15g;(2)2.5g(含乳糖)。
片剂:薄膜衣片每片重0.52g。
三、表里双解5.防风通圣丸(颗粒)【药物组成】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大黄、芒硝、滑石、栀子、石膏、黄芩、连翘、桔梗、当归、白芍、川芎、白术(炒)、甘草。
【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热解毒。
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方解】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疏风解表,使外邪从汗而解,共为君药。
国家医疗保险药物中成药名录一:辛温解表剂1.(甲类)感冒清热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开水冲服,一次1 袋,一日2次。
2.(乙类)小儿至宝丸:为橙黄色至棕黄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苦,有辛凉感。
小儿至宝丸的功能与主治是疏风镇惊,化痰导滞。
用于小儿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惕抽搐。
口服,一次1 丸,一日2~3次。
每丸重1.5二:辛凉解表剂1. (甲类)双黄连合剂: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
1.(乙类)桑菊感冒丸: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口服,每次25-30粒,一日2-3次。
2.(乙类)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口服,一次2支20ml,一日3次。
每支装10ml。
3.银翘解毒合剂: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口服,一次10 ml,一日3次,用时摇匀。
三:祛暑剂1.(甲类)藿香正气丸:主治暑湿感冒,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困重,呕吐恶心,胸膈满闷,脘腹胀痛,泻泄,便下清稀,肠鸣腹痛,湿滞中阻,胃呆不饥,口中黏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者。
西医诊为胃肠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肠胃炎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等均可用此药。
水丸剂:9g/袋,9g/ 次,2次/日;⑦冲服剂:10g/袋,10g/次,2次/日,开水冲服;③酊水剂:5-10m1/次,2次/日,用时摇匀。
丸剂:一次8丸,一日3次。
四:泻下剂1.(甲类)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
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2.(乙类)三黄丸:泻火解毒。
用于治疗痢疾、吐血、衄血、咯血、便秘、疮痈等症。
口服,一次6~9g,一日3次。
3.(乙类)通便灵胶囊: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第二部分中成药一、内科用药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一)解表剂1辛温解表九味羌活丸(颗粒)2感冒清热颗粒3辛凉解表柴胡注射液4银翘解毒丸(颗粒、片)5表里双解防风通圣丸(颗粒)6扶正解表玉屏风颗粒(二)祛暑剂7解表祛暑保济丸8藿香正气水9健胃祛暑十滴水(三)泻下剂10润肠通便麻仁润肠丸(软胶囊)—33—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四)清热剂11清热泻火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12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注释1 13牛黄上清丸(胶囊、片)注释2 14清热解毒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15银黄颗粒(片)16板蓝根颗粒17清肝解毒护肝片(胶囊、颗粒)18清热祛湿茵栀黄颗粒(口服液)19复方黄连素片(五)温里剂20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片)21香砂养胃丸(颗粒、片)(六)止咳、平喘剂22散寒止咳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34—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23清肺止咳蛇胆川贝液24橘红丸(颗粒、胶囊、片)25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26润肺止咳养阴清肺丸27清肺平喘蛤蚧定喘丸(七)开窍剂28清热开窍清开灵颗粒(胶囊、片、注射液)29安宫牛黄丸注释3 30化痰开窍苏合香丸(八)固涩剂31补肾缩尿缩泉丸(胶囊)(九)扶正剂32健脾益气补中益气丸(颗粒)33参苓白术散(丸、颗粒)34健脾和胃香砂六君丸—35—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35健脾养血归脾丸(合剂)36滋阴补肾六味地黄丸37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38滋肾养肝杞菊地黄丸(胶囊、片)39温补肾阳金匮肾气丸(片)40四神丸(片)41益气养阴消渴丸42益气复脉参麦注射液43生脉饮(颗粒、胶囊、注射液)(十)安神剂44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丸(片)(十一)止血剂45凉血止血槐角丸46散瘀止血三七胶囊(片)(十二)祛瘀剂47活血祛瘀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36—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48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49丹参注射液50益气活血麝香保心丸注释4 51理气活血复方丹参片(胶囊、颗粒、滴丸)52血府逐瘀丸(胶囊)53滋阴活血脉络宁注射液54化瘀宽胸冠心苏合丸(胶囊、软胶囊)55速效救心丸56地奥心血康胶囊57化瘀通脉通心络胶囊(十三)理气剂58疏肝解郁丹栀逍遥丸59逍遥丸(颗粒)60疏肝和胃气滞胃痛颗粒(片)61胃苏颗粒62理气止痛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丸)63三九胃泰颗粒—37—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十四)消导剂64消食导滞保和丸(颗粒、片)(十五)治风剂65疏散外风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66祛风化瘀正天丸(胶囊)67平肝息风松龄血脉康胶囊68祛风通络华佗再造丸(十六)祛湿剂69消肿利水五苓散(胶囊、片)70益肾通淋普乐安胶囊(片)71化瘀通淋癃闭舒胶囊72扶正祛湿尪痹颗粒(片)73化浊降脂血脂康胶囊二、外科用药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74清热利湿消炎利胆片(颗粒、胶囊)—38—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75清热消肿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注释5 76清热解毒季德胜蛇药片77连翘败毒丸(膏、片)78如意金黄散79通淋消石排石颗粒80软坚散结内消瘰疬丸三、妇科用药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一)理气剂81养血舒肝妇科十味片82活血化瘀益母草膏(颗粒、胶囊、片)(二)清热剂83清热除湿妇科千金片(胶囊)(三)扶正剂84养血理气艾附暖宫丸85益气养血八珍益母丸(胶囊)—39—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86乌鸡白凤丸(胶囊、片)87滋阴安神更年安片(四)散结剂88消肿散结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四、眼科用药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一)清热剂89清热散风明目上清片(二)扶正剂90滋阴养肝明目地黄丸五、耳鼻喉科用药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一)耳病91滋肾平肝耳聋左慈丸—40—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二)鼻病92宣肺通窍鼻炎康片93清热通窍藿胆丸(片、滴丸)(三)咽喉病94化痰利咽黄氏响声丸六、骨伤科用药序号功能药品名称备注95活血化瘀接骨七厘片96伤科接骨片97云南白药(胶囊、膏、酊、气雾剂)98活血通络活血止痛散(胶囊)99舒筋活血丸(片)100颈舒颗粒注释6 101狗皮膏102补肾壮骨仙灵骨葆胶囊—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