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大三学生严重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94.16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般资料

韦某,女,22岁,大三学生。半年来情绪比较低落,较容易生气,注意力难以集中。童年是在一个小城市度过的,稍大些的时候随父母来到另一个城市生活。母亲在半年前过世。母亲生前对她非常关心。包括生活中很多细小方面,如,知道女儿不喜欢吃辣椒,就不会向菜里放一丁点辣椒。外出时总是拉着女儿的手,女儿参加同学聚会时,超过十点钟就会隔三差五打电话催着回家等。母亲去世后,她没有向自己的朋友,同学说。自己一个人默默的承受这份痛苦。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自己感到悲哀、自卑等痛苦情绪。在最近的一个多月,自己实在无法承受丧母之痛,很多时候独自流泪。对母亲的怀念与哀思影响了自己晚上的睡眠。家中无精神病史和明显遗传病史。此外,自己准备考研,需要复习的资料很多。这些压力使自己感到难以应付,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崩溃,想摆脱目前这种状态,遂前来寻求帮助。

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觉得自己缺乏安全感,头昏脑胀,情绪低落,心绪不宁,注意力不集中,对他人缺乏

作者简介:刘雍江,广西桂林人,广西师

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国家职

业资格三级心理咨询师,专业方向:认知

心理学。

一则大三学生严重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求助者韦某是一名大三学生,半年前母亲的过世及其对一些人事的不合理认知,使其情绪变得低落,心神不宁,感到痛苦,且较容易生气。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8次咨询,求助者认识到是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过于绝对化,其情绪基本好转,咨询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案例报告

刘雍江

编辑部按语:本文是作者个人的观点,并不作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范本。

206

信任,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自己比较容易生气。

个人陈述:在城市长大,母亲对自己非常关心。很多事情都是迁就自己。半年前,母亲得病去世。感到失去了依靠,内心非常痛苦。却不愿和同学好友提这件事,避免他们为自己担心。以前自己是一个不容易发脾气的人,现在容易生气。近来有个同学得了肿瘤病将不久于人世,加之自己妈妈的过世,感到生命的脆弱与世事难料。对自己触动很大。别的同学去医院看了这位同学,但自己不敢去,担心自己在这样的场景中会失控。因为有次上课,老师说到他自己的身世时,她也会联想到自己与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禁不住潸然泪下,默默哭泣。因此,她尽量避免一些类似的活动。对毕业感到很害怕,感觉自己还没准备好。现在备考本校研究生。

对男生不是很信任,缺乏和男生的深入交往,觉得他们都不是很可靠,认为只有对自己很好的亲人才能带来安全感。虽然有几个异性朋友,但他们却不是很理解她,真正为她着想。比如有一次,一个朋友,他喜欢的女孩找他帮忙,而他却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那个忙转接到自己头上,那个女孩催他的时候,他就一个劲的催自己快点完成,完全不顾自己的感受,当时很生气。认为平时她对别人好,别人也应该对自己好。

这二十多年来,耳闻目睹了很多事情,在亲戚朋友及邻居里,有人被谋杀,有人被拐卖,有人放弃学业抛弃父母跟网友跑了,有人闹离婚,有人包二奶,有人公然把第三者带回家住,有人在自己家被抢劫……这些都印在她的潜意识里,让她觉得社会很复杂,人也很复杂,缺乏安全感。

3.咨询师的观察

初次见面时求助者衣着整齐,说话有条理。神情显得痛苦、焦虑,精神不振。在交谈中有时语气比较生硬,说话很绝对,一副不容争辩的态度。对他人缺乏信任感。在叙述过程中不断唉声叹气,对他人缺乏安全感。回想起自己的母亲时,情绪显得激动和痛苦,朋友要她帮办的事,她会很认真的去做。且认为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朋友也必须很认真的帮助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和工作一直表现优良,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对他人意见敏感,受到批评时情绪易低落。遇事一般自己承担,很少向他人诉苦。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通过会谈和观察,做出评估如下:

4.1.1资料来源的可靠性

可靠。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治动机强,态度诚实,前后一致。

4.1.2目前求助者的精神、身体和学习与社会功能情况

精神状态:情绪比较低落,智力正常。性格比较内向,情绪不太稳定,有焦虑情绪,自我评价不高。

身体状态:身体较为虚弱,容易疲倦。

学习和社会功能:能正常生活和学习,只是效率有所下降,与他人交往正常。

4.1.3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无明显的生物学原因。

(2)社会原因:负性事件的影响,平时给予自己关爱最多的母亲在半年前过世。家庭和成长环境的原因,从小母亲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叮嘱自己不要相信那些油嘴滑舌的男生。社会支持系统的原因,求助者独立好强,遇到问题很少主动向他人诉说,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关注。

(3)心理原因:

首先,存在认知偏差,认为社会是黑暗的,他人(特别是油嘴滑舌的男生)都不值得信任,不愿将内心苦楚向自己身边的人倾诉,只是自己默默忍受就好了,不想连累他们。其次,求助者认为自己对别人好,别人也必须对自己好。再次,求助者性格较为敏感要强,追求完美,当预期的结果没有出现时,悲观失望,产生自我否定,出现负性情绪。最后,在行为方式上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没有去合理宣泄自己累积已久的

207

负性情绪。

4.2诊断与鉴别诊断

4.2.1诊断

严重心理问题

4.2.2诊断依据

该来访者自知力完整,知、情、意协调一致,排除重性精神病的可能。

根据许又新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在病程、精神痛苦程度及社会功能上的得分为5分。且内心冲突具有道德色彩,可以排除神经症。

满足以下条件:现实刺激较为强烈、对个体威胁较大(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亲人——

—母亲,感到失去依靠)。体验到不同的痛苦情绪,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持续了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体验失落,悲伤,悔恨等情绪,且将近半年)。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自己无法摆脱失去母亲的痛苦)。对生活、学习和社交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泛化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同学得病以及老师谈自己相似身世引发求助者较为强烈的情感反应)。

4.3鉴别诊断

4.3.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4.3.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求助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焦虑是没有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的心情,而该求助者却是确定的生活事件引起,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3.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求助者虽有情绪低落,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5.咨询目标的制定

5.1近期目标

帮助来访者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使来访者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够顺利应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压力。具体为:(1)改变求助者的不向人倾诉,认为向人倾诉时连累他人的错误认知。(2)使用宣泄法引导来访者通过合理途径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3)认为自己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一定也要怎样对待自己的过分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使其不能更全面地看待自己和他人。(4)改变求助者认为社会太复杂,只有自己的亲人才会真正关心自己,其他人都不值得信任的不合理信念。使其更客观看待他人和社会。

5.2远期目标

帮助来访者培养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消除对负性事件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学会在面临生活困难与挫折,利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调整认知,消除悲观焦虑、自卑,提高自信,勇敢面对现实生活,健全人格。

5.3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为实现咨询目标,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配合使用行为疗法。

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6.1.1合理情绪疗法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 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他是埃利斯关于非理性思维导致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主要理论,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所造成的。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理性的分析和逻辑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