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网赢利模式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17
大众点评网的五大盈利模式大众点评网的五大盈利模式大众点评网成立5年后,从一个个人网站成为国内著名的商业网站,并且去年获得了500万的盈利,在大众点评网成立之初,很多人多此模式并不看好,任何赚钱模式比较模糊。
而现今看来大众点评网的盈利模式已经发展到多个领域,比如电子商务,增值服务,线下服务,佣金收入等。
以下为您一一发掘和分析这些具体的盈利模式:一、佣金收入借鉴携程的模式,推出积分卡业务。
会员凭积分卡到餐馆用餐时可享优惠并获积分,积分可折算现金、礼品或折扣。
大众点评网凭借其渠道平台的优势,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形式返还给会员一部分后,剩下部分就是网站收入;二、电子商务整合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网上订餐,也是营收来源之一,大众点评网可以凭借为会员提供订餐服务向餐馆收取费用。
目前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
三、线下服务把网友评论结集出版为《餐馆指南》,目前分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个版本,每本售价为19.8元。
每本盈利5元,就上海就发行量达到10万。
四、无线增值大众点评网作为CP与一家大SP合作,为用户提供手机搜索内容,比如用户发送短信“小肥羊、徐家汇”,就可以获得餐馆地图、订餐电话、网友点评等信息。
五、网络广告使用AdWords广告平台,利用谷歌的定向投放技术,大众点评网开始根据不同地区的用户喜好,在不同的城市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甚至定位精确到用户上网的不同时间段。
由于网站的独特定位,在未来可以肯定预测大众点评网在盈利模式上一定还会有创新。
对于大众点评网这几年的发展,其实一直都有一种感慨,是否印证了当初朋友说的生活消费是未来几年的趋势,现在也似乎印证了。
互联网这事儿,能想到的会有不少人,但会去做的就没多少人,再次会去做的,能成功的更是寥寥可数。
但是,如果你不做,别人做了,而且别人成功了,那你就得眼红。
大众点评网作为一个web2.0概念的新兴网站,目前已经走出了盈利的瓶颈,而且更与电子商务结合,成为众多死在泥潭里web2.0艳羡的对象。
大众点评的商业模式及竞争优势一、简介大众点评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之一。
其尤其擅长针对众多餐饮、旅游等领域进行点评、评分、搜索等功能的提供,目前已经遍布全国以及海外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
二、商业模式1.收费服务:基础点评、旗舰服务、联盟联合活动等基础点评是大众点评提供的免费服务,旗舰服务则是一项月租服务,通过付费,用户可以享受更高级别的服务,获得更大的流量、更全面的数据分析及更专业的技术合作。
联盟联合活动则是以合作伙伴为基础,将大众点评与众多品牌及行业相结合,促进线上、线下的交流。
如2019年,大众点评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了福建美食节,以此聚集各地的美食文化,深度体验各地美味佳肴,从而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同时增加文化转型的价值。
2.线下活动:大众点评会员日、吃什么节、猫眼电影团购日等作为一个服务本地生活的平台,除了线上的服务之外,线下活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特色。
大众点评会员日是其中一个线下促销活动,该活动定期在全国各地举办,针对大众点评App的服务成员提供超低的价格及一系列优惠服务,吸引大量用户参与。
同时大众点评会员日也是各大商户与用户间的交流平台,推动用户和商户之间的交互。
3.广告收入:推广广告业务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大众点评的广告收入是不可避免的。
在大众点评平台上,商家可以进行广告投放,加强企业的曝光度与知名度。
同时,用户在使用平台进行消费搜索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各个品牌的广告,让这些品牌能够引入更多的消费者。
三、竞争优势1.品牌优势大众点评是中国本地服务品类中已经拥有100多万的品牌商户,并且其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很高,它已经成为国内本地消费市场的代表品牌之一。
同时,大众点评还通过跨国收购,不断扩充其海外的市场份额与知名度。
2.平台资源优势大众点评擅长对本地生活进行分类,建设了数百种各类品尝、休闲,旅游、美容、影院等丰富的业态,其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大大提升了平台的便利性。
第1篇一、概述大众点评作为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信息及交易平台,自2003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强大的用户基础和精准的本地生活服务信息,迅速占领了市场。
本报告将从大众点评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其财务健康状况和市场竞争力。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根据大众点评最新的年度报告,以下是其资产负债表的主要数据:- 总资产:XX亿元- 总负债:XX亿元- 所有者权益:XX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众点评的总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均呈逐年增长趋势,表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增强。
2. 利润表分析以下是大众点评近三年的利润表主要数据:- 营业收入:XX亿元- 营业成本:XX亿元- 净利润:XX亿元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趋势来看,大众点评的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业务板块的拓展和用户规模的扩大。
三、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分析毛利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大众点评近三年的毛利率数据:- 2019年:XX%- 2021年:XX%从数据可以看出,大众点评的毛利率逐年提高,说明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净利率分析净利率是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以下是大众点评近三年的净利率数据:- 2019年:XX%- 2020年:XX%- 2021年:XX%从数据可以看出,大众点评的净利率逐年提高,说明公司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偿债能力分析1. 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大众点评近三年的流动比率数据:- 2019年:XX- 2020年:XX- 2021年:XX从数据可以看出,大众点评的流动比率逐年提高,说明公司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较为稳健。
2. 速动比率分析速动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以下是大众点评近三年的速动比率数据:- 2019年:XX- 2020年:XX从数据可以看出,大众点评的速动比率逐年提高,说明公司在短期偿债能力方面较为稳健。
大众点评网模式特点第三方点评模式大众点评网是中国国内首创的第三方点评模式,这种模式非常类似于谷歌与百度的营销模式——按照关键字进行精准营销。
这种模式的最大特色在于,让用户充分互动,分享对餐馆的体验,并不是被动浏览网站接受推荐,带有典型的web2.0特征。
凭借这种模式,在加上互联网的交流平台,大众点评网用最低的成本获取了大量的餐饮信息资源,将每个网友的点评聚合起来,就变成了极有价值的信息。
而且这种点评模式在信息方面的最大优势是,大众点评网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市场,只需要初步的餐厅信息(甚至可以完全不采集信息),其余的信息更新主要靠网友和餐厅本身,用户会自动生成大量的信息,如开店、关店、新口味的菜式等。
Web2.0 是相对于Web1.0 的新的时代。
指的是一个利用Web的平台,由用户主导而生成的内容互联网产品模式,为了区别传统由网站雇员主导生成的内容而定义为第二代互联网,即web2.0,是一个新的时代。
全面整合营销解决方案,6大推广方式量身定制团购:高效的短期营销工具优惠券:精确传递优惠信息,持续刺激消费欲望关键词:潜在客户找商家,首先看到签到:签到推广活动,让顾客帮忙打广告城市通:个性化页面,及时市场反馈互动性:通过消费者拍照点评,让消费者有更好的选择1.定位:第三方餐馆评论。
2.宗旨:客观:不为餐馆吹嘘;好则誉之,差则贬之。
准确:采用科学的统计模式,依托广大食客们提供的资料,最准确地介绍和评选各地大小餐馆。
全面:建立最新和最完整的餐馆数据库。
专业:用最敬业的精神,提供最专业的资讯。
3.运营模式:通过收集整理国内主要城市的餐馆信息,建立数据库,向公众提供信息搜索服务,并鼓励会员对其去过的餐馆进行评论。
据说其模式来自于美国。
盈利模式一、佣金收入借鉴携程的模式,推出积分卡业务。
会员凭积分卡到餐馆用餐时可享优惠并获积分,积分可折算现金、礼品或折扣。
大众点评网凭借其渠道平台的优势,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形式返还给会员一部分后,剩下部分就是网站收入;二、线下服务把网友评论结集出版为《餐馆指南》,目前分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个版本,每本售价为19.8元。
大众点评网的五大盈利模式大众点评网的五大盈利模式大众点评网成立5年后,从一个个人网站成为国内著名的商业网站,并且去年获得了500万的盈利,在大众点评网成立之初,很多人多此模式并不看好,任何赚钱模式比较模糊。
而现今看来大众点评网的盈利模式已经发展到多个领域,比如电子商务,增值服务,线下服务,佣金收入等。
以下为您一一发掘和分析这些具体的盈利模式:一、佣金收入借鉴携程的模式,推出积分卡业务。
会员凭积分卡到餐馆用餐时可享优惠并获积分,积分可折算现金、礼品或折扣。
大众点评网凭借其渠道平台的优势,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形式返还给会员一部分后,剩下部分就是网站收入;二、电子商务整合电子商务模式,进行网上订餐,也是营收来源之一,大众点评网可以凭借为会员提供订餐服务向餐馆收取费用。
目前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
三、线下服务把网友评论结集出版为《餐馆指南》,目前分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个版本,每本售价为19.8元。
每本盈利5元,就上海就发行量达到10万。
四、无线增值大众点评网作为CP与一家大SP合作,为用户提供手机搜索内容,比如用户发送短信“小肥羊、徐家汇”,就可以获得餐馆地图、订餐电话、网友点评等信息。
五、网络广告使用AdWords广告平台,利用谷歌的定向投放技术,大众点评网开始根据不同地区的用户喜好,在不同的城市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甚至定位精确到用户上网的不同时间段。
由于网站的独特定位,在未来可以肯定预测大众点评网在盈利模式上一定还会有创新。
对于大众点评网这几年的发展,其实一直都有一种感慨,是否印证了当初朋友说的生活消费是未来几年的趋势,现在也似乎印证了。
互联网这事儿,能想到的会有不少人,但会去做的就没多少人,再次会去做的,能成功的更是寥寥可数。
但是,如果你不做,别人做了,而且别人成功了,那你就得眼红。
大众点评网作为一个web2.0概念的新兴网站,目前已经走出了盈利的瓶颈,而且更与电子商务结合,成为众多死在泥潭里web2.0艳羡的对象。
盈利模式一、佣金收入借鉴携程的模式,推出积分卡业务。
会员凭积分卡到餐馆用餐时可享优惠并获积分,积分可折算现金、礼品或折扣。
大众点评网凭借其渠道平台的优势,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形式返还给会员一部分后,剩下部分就是网站收入;二、线下服务把网友评论结集出版为《餐馆指南》,目前分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个版本,每本售价为19.8元。
每本盈利5元,就上海就发行量达到10万。
(这个书在书店的确有卖的,呵呵)三、无线增值大众点评网作为CP与一家大SP合作,为用户提供手机搜索内容,比如用户发送短信“小肥羊、徐家汇”,就可以获得餐馆地图、订餐电话、网友点评等信息。
四、网络广告使用AdWords广告平台,利用谷歌的定向投放技术,大众点评网开始根据不同地区的用户喜好,在不同的城市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甚至定位精确到用户上网的不同时间段。
产品及服务* 运营范畴:网站、出版、手机增值业务、餐饮业合作等领域。
* 由全球顶尖投资机构—美国红杉基金投资(曾投资雅虎,google 等)* 荣获2006年互联网最具价值项目奖(《计算机世界》评选)* 荣获2006最具投资价值企业10强(清科投资评选)* 荣获2006中国互联网web2.0企业20强(中国互联网协会评选)* 市场合作伙伴包括中国移动、新浪、雪碧、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联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运营理念大众点评网一直致力于城市消费体验的沟通和聚合。
大众点评网首创并领导的第三方评论模式已成为互联网的一个新热点。
在这里,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对商家的评论,好则誉之,差则贬之;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消费心得,同时分享大家集体的智慧。
发展简史1。
2003年4月大众点评网创立于上海;2。
2003年11月《2003/2004上海餐馆指南》出版;3。
2004年4月北京、杭州等分站上线;4。
2004年12月单独立站城市普及到22个;5。
网站功能架构: 整个网站的基础信息主要有以下两部分组成:餐馆基本信息:包括餐馆名字、地址、电话、简介、推荐菜式和适合氛围。
会员点评信息:包括口味、环境、服务(这3项是打分的)、人均消费额、喜欢的菜名、适合的氛围判断、喜欢程度、停车信息和600字以内的简短评论。
这两部分信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餐馆信息(例页点此)。
经营的产品: 餐馆搜索引擎、网友第三方评论、增值信息发布。
前面说了,餐馆搜索引擎现在是网站目前最主要的产品和赢利手段;网友第三方评论一方面是网站提供的特色服务,吸引网友人气,另一方面其产生的信息也是网站持续运营的信息动力;发布增值信息主要可扩大网站的影响力。
这两部分信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餐馆信息(例页点此)。
在这些无序和海量的基础信息的基础上,大众点评网提供了餐馆搜索引擎和增值信息(目前主要以排行榜的形式出现)这两种产品,前者解决了基础的海量问题,后者提供了信息的增值和有序化。
另外,网站还提供了一个BBS论坛和会员活跃度排行榜(食神榜),以社区化的方式提高网站的粘度,并吸引人气。
最终,上述的基础餐馆信息(包括餐馆基本信息和会员点评信息)、餐馆搜索引擎、各种餐馆排行榜等增值信息和会员活跃度排行、BBS论坛等要素,就组成了这个大众点评网。
从网站设计上来看,这样也非常简单实用,网友们能一目了然的进行美食搜索和点评,一点都不会觉得累赘和烦琐。
目标客户:想要涉足未知的生活领域的人群.通过浏览他人的经历,经验,核心能力: (1)网站合作:形式1:餐馆搜索引擎合作,这是目前最主要的网站合作方式。
一般形式如下:大众点评网免费提供搜索引擎的界面及程序,包括日常维护和更新、升级;合作方应在其网站相关页面放置搜索引擎界面,并注大众点评网是餐馆信息的提供方;大众点评网制作搜索结果页面及其它相关页面;页面按合作方网页风格设计,包含合作方网页的页头和页尾;双方在各自网站上注明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采用这种合作形式的合作网站有:浙江在线的"吃在杭州"频道、上海热线II的青年频道、搜狐上海站的美食频道等。
大众点评网赢利模式分析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大众点评网赢利模式分析佣金模式佣金收入是大众点评网目前的主要营收来源。
一方面,大众点评网为餐馆提供了有效的口碑宣传载体。
随着餐饮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家对于宣传的重视度日益提升,然而受地域、规模等限制,往往缺乏有效的宣传载体,网络餐饮业便应运而生。
大众点评网汇聚的点评信息,对于众多“好则褒之”餐馆来说,是一个低成本、辐射广的口碑载体。
另一方面,口碑带来消费力。
大众点评网的社区化,能够将分散的用户汇集起来,变成有消费力的团队。
基于此,大众点评网在与相对分散的餐饮企业博弈中,形成了影响力。
具备影响力后,大众点评网在用户与餐馆之间搭建起消费平台,佣金模式得以实现。
大众点评网通过积分卡(会员卡)实现佣金的收取:第一步,签约餐馆,达成合作意向。
第二步,持卡消费。
用户注册后,可以免费申请积分卡,用户凭积分卡到签约餐馆用餐可享优惠并获积分,积分可折算现金、礼品或折扣。
第三步,收取佣金。
大众点评网按照持卡用户的实际消费额的一定比例,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形式返还给会员一部分后,剩下部分就是网站收入。
大众点评网收取的佣金率为实际消费额的2-5%左右,并据媒体报道,2007年人气最高的前5家餐馆中,其中一家给大众点评网的佣金超过100万元。
下游用户付费模式得益于不断丰富的餐馆信息,大众点评网的无线增值业务和数据库营销业务应运而生。
大众点评网的无线增值业务有二:一是作为内容提供商(CP),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空中网、诺基亚、掌上通等渠道服务商(SP)合作,推出基于短信、WAP等无线技术平台的信息服务,为中国近5亿手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餐馆等商户资讯;二是在GPS领域与新科电子展开合作,为汽车导航系统用户精确定位自己的美食目的地。
数据库营销业务是无心插柳之获。
随着餐馆信息的不断填充和更新,大众点评网的数据库愈发庞大。
大众点评运营逻辑大众点评作为一家知名的消费点评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海量的商家信息。
它的运营逻辑包括用户引流、商家服务、评论管理和商业变现等方面。
首先,大众点评通过多种渠道吸引用户流量。
它通过广告投放、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将平台的知名度提高,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
此外,大众点评还与其他合作方进行合作,如与餐饮、酒店、旅游等行业的合作,通过引入合作伙伴的优质资源,吸引更多的用户流量。
其次,大众点评注重商家服务,提供丰富的平台功能。
商家可以通过大众点评的入驻申请,将自己的店铺信息上传到平台上,这样用户就可以在平台上搜索到他们的店铺。
大众点评还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如线上支付、预订、优惠券等,帮助商家提高销量和用户体验。
在评论管理方面,大众点评致力于保持平台的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
它通过用户的评分和评论,为其他用户提供真实的消费指南。
大众点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虚假评论的出现,如设立专门的审核团队、加强用户身份验证等。
此外,大众点评还提供了用户举报机制,用户可以举报虚假评论或违规行为,以维护平台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最后,大众点评通过商业变现来实现盈利。
它通过向商家提供增值服务和广告推广,为商家提供更多的曝光机会和推广渠道。
此外,大众点评还开设了会员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购买会员享受更多的优惠和特权。
这些商业变现的方式,为大众点评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综上所述,大众点评的运营逻辑主要包括用户引流、商家服务、评论管理和商业变现等方面。
通过吸引用户流量、提供丰富的商家服务、管理评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商业变现方式,大众点评不断提升用户体验,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了一个互惠共赢的平台。
大众点评网赢利模式分析佣金模式佣金收入是大众点评网目前的主要营收来源。
一方面,大众点评网为餐馆提供了有效的口碑宣传载体。
随着餐饮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家对于宣传的重视度日益提升,然而受地域、规模等限制,往往缺乏有效的宣传载体,网络餐饮业便应运而生。
大众点评网汇聚的点评信息,对于众多“好则褒之”餐馆来说,是一个低成本、辐射广的口碑载体。
另一方面,口碑带来消费力。
大众点评网的社区化,能够将分散的用户汇集起来,变成有消费力的团队。
基于此,大众点评网在与相对分散的餐饮企业博弈中,形成了影响力。
具备影响力后,大众点评网在用户与餐馆之间搭建起消费平台,佣金模式得以实现。
大众点评网通过积分卡(会员卡)实现佣金的收取:第一步,签约餐馆,达成合作意向。
第二步,持卡消费。
用户注册后,可以免费申请积分卡,用户凭积分卡到签约餐馆用餐可享优惠并获积分,积分可折算现金、礼品或折扣。
第三步,收取佣金。
大众点评网按照持卡用户的实际消费额的一定比例,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形式返还给会员一部分后,剩下部分就是网站收入。
大众点评网收取的佣金率为实际消费额的2-5%左右,并据媒体报道,2007年人气最高的前5家餐馆中,其中一家给大众点评网的佣金超过100万元。
下游用户付费模式得益于不断丰富的餐馆信息,大众点评网的无线增值业务和数据库营销业务应运而生。
大众点评网的无线增值业务有二:一是作为内容提供商(CP),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空中网、诺基亚、掌上通等渠道服务商(SP)合作,推出基于短信、WAP等无线技术平台的信息服务,为中国近5亿手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餐馆等商户资讯;二是在GPS 领域与新科电子展开合作,为汽车导航系统用户精确定位自己的美食目的地。
数据库营销业务是无心插柳之获。
随着餐馆信息的不断填充和更新,大众点评网的数据库愈发庞大。
目前已有食品类企业如李锦记,找到大众点评网,要求分享各地餐馆名、地址、电话、菜系、人均消费、简介等信息,从而将这些信息应用在其内部的销售系统,以便提高销售效率。
大众点评网的下游用户付费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盈利贡献非常有限,但是,由于该服务基于现成的信息库(数据库),提供服务的成本几乎为零,因此,随着服务规模的扩大,其对利润贡献的力度也可能随之上升。
上游企业或商家付费模式上游企业或商家付费模式,即广告模式,是互联网企业的主要盈利方式。
但如前所述,点评类网站对独立性的坚守,均未贸然引入广告。
当然,随着广告模式的演进,点评类网站找到了广告与独立性之间的平衡。
目前,网络广告正由第一代的Banner广告向第二代的关键字广告和第三代的精准广告过渡。
大众点评网的平衡之法是引入关键字广告和精准广告模式,为商户开展关键字搜索、电子优惠券、客户关系管理等多种营销推广。
大众点评网的关键字搜索类似于Google和百度,输入“菜系”、“商区”、“人均消费”等关键字后,会列出一长串符合条件的餐馆以及网友的评论,显示的先后顺序依据餐馆是否投放广告及投放规模而定。
这一隐形的广告模式,并没有给用户的体验效果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却拓宽了网站的营收渠道。
电子优惠券是大众点评网上的另一种隐形广告。
餐馆为了广告宣传,在大众点评网上发布电子优惠券,由用户打印该券,实地消费时凭券享受优惠。
电子优惠券是网站、餐馆、用户三方共赢的方式。
据张涛介绍,电子优惠券模式推进情况良好,“上海一家规模很大的餐馆开新店,结果优惠券的打印量一个月达到5000多张”。
目前,有1000多家餐馆成为大众点评网精准广告的客户,预计每家为大众点评网贡献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的收入。
在张涛看来,精准广告投放是大众点评网今后利润的主要来源。
2008年底实现盈利?由于点评信息来自网友,因此点评类网站的运营成本普遍很低。
就大众点评网而言,与利润增长点多样化相比,其成本支出比较单一,即线下运作成本。
为实现佣金收入,在线下各地的营销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则是目前大众点评网的主要成本。
随着全国主要城市站点的开通,以及在风险资金进入后的盈利压力下,大众点评网加大了线下营销的力度,导致短期内营业成本剧增。
2007年,大众点评网营收规模虽超千万元,但仍处于亏损状况。
不过,大众点评网的盈利,或许只是时间的问题。
一方面,相对成本支出,收入的实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成本具有较强的刚性,而收入却可以有较大的弹性。
根据“创新S 型曲线扩散”理论,互联网公司发展初期需要一个漫长的用户规模和流量的积累,在起爆临界点以前,公司持续亏损,一旦用户规模和流量超过起爆临界点,公司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并逐步构筑起两大竞争壁垒:一是网络“传染效应”导致用户惯性“自增长”,形成“强者恒强、赢者通吃”的局面;二是边际变动成本趋近于零,产生巨大的成本优势,实现盈利的增长远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长。
事实上,网站普遍遵循“起步—融资—烧钱—达到规模点—盈利”的发展轨迹。
按张涛的预计,大众点评网2008年底将实现盈利。
综合对大众点评网的剖析,可以发现点评类网站商业模式的范式,其经营轨迹可以分为五个基本步骤(如图):第一步,确立以生活消费内容为点评对象,这直接关系到后续运作的难易程度;第二步,构建大众参与的网站架构,树立独立形象,为网站的低成本运作奠定基础;第三步,宣传推广,汇聚人气,吸引用户的点评,获取不断丰富的点评信息;第四步,网聚用户点评,依托口碑的力量,通过改变消费和营销模式,培育影响消费者和被点评对象所属商户的能力;第五步,线上线下盈利,并通过盈利,进一步加强网站的宣传推广,使其运作达到良性循环。
面临四类风险考验点评类网站最大的风险是人气流失,这直接关系点评信息的多寡与更新,并最终影响到网站的影响力。
作为餐饮评鉴机构,大众点评网还面临评鉴结果权威性的考验。
同质化竞争是否分流人气?点评类网站商业模式的各环节,尤其是商业价值的挖掘,最核心的是人气。
如果人气上升,网站的价值就提升,人气下降,价值就缩水。
大众点评网凭借创新模式和先发优势,发展了一批核心用户,从而形成了领先地位。
但是,在后继者增多且商业模式基本雷同的情况下,大众点评网保持领先地位的压力和成本必然加大。
更为严重的是,加入阿里巴巴后获得流量支持的口碑网,实施“点评搬家,送淘宝现金红包”的策略,即以送淘宝现金红包方式吸引其他点评网站的用户将其点评搬到口碑网上。
据媒体报道,该策略推出不久,就有超过4.6万条点评从其他点评网站搬到了口碑网。
因此,大众点评网能否持续聚拢人气面临考验。
专注还是扩展?在风险资金进入后,大众点评网加快了地理和业务边界的扩展。
但随着边界的扩大,专注还是扩展日益成为大众点评网不得不冷静思考的问题。
一方面,将餐饮点评模式复制到购物、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领域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人气,实际价值有限。
原因在于,购物、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的商户特征、用户需求点、目标用户群方面与餐饮有较大差别,由此引发的是不同的业务模式,而大众点评网并没有对应的产品调整。
另一方面,大众点评网已扩展至约300个城市,并且还在进一步扩展中,这可能导致广而不专。
业内人士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指出,大众点评网在做大的时候一定不要摊薄,至少在一些重点地区要纵深挖掘市场潜力,因为其面临的不仅是口碑网这样的同级别竞争对手,也面临区域内的“地头蛇”,如果广而不专,很可能被各种竞争对手蚕食。
然而,无论选择专注还是扩展,对大众点评网而言,都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如果集中在较小的边界内,可能会丧失市场;扩张到更广的区域,不仅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而且还可能承担网站价值被稀释摊薄的风险。
区域性特征下盈利是否可控?点评网的硬伤是显著的区域特征,深圳的用户显然很少会对上海餐馆的点评信息感兴趣。
作为一个本地搜索网站,在一个城市做得再好,到了另一个城市,都需要重新建立社区、树立品牌。
这是区域性网站发展的难点所在。
张涛曾戏言:“如果我们是像豆瓣网那样在任何城市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网站,我们的速度会比现在快五倍、十倍都不止。
”更为现实的是区域性特性下盈利是否可控。
一方面,区域性特征考验大众点评网的营销能力和财力。
佣金模式下,要跟商家合作,必须有一支全国性的线下销售队伍,这不仅是对营销能力的考验,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这一点,也是目前大众点评网营收超千万但仍亏损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为了加快线下营销进度,大众点评网除关键城市自主营销外,正考虑在二三级城市跟当地伙伴合作。
该策略可能会快速提高大众点评网的营收规模,但盈利质量却存隐忧。
商业化运作与独立性的矛盾大众点评网推出关键字广告和电子优惠券业务后,虽然没有对用户的消费体验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商业化的运作多少使其独立性受到威胁—花钱就能得到网站而非用户的优先推荐。
引入广告,虽然能够带来可观的盈利贡献,缓解融资后的盈利压力,但这可能是短视的行为。
大众点评网的餐饮评鉴无论是评鉴制度、过程,还是评鉴结果的权威性,均未成熟,其品牌也未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过早地引入广告形式,是否会对其品牌塑造产生不利影响,从而抑制长期利益的实现?事实上,《米其林餐厅指南》能够成为美食界的圣经,凭借的正是其长期未商业化运作的超然独立。
因此,大众点评网引入广告,无论多么隐蔽,客观上会对其评鉴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带来阴影,从而不利于长远发展。
另外,作为评鉴机构,只是呈现用户的点评信息在制度上显然是不够的,毕竟用户的点评信息过于分散和零碎,是否应当效仿《米其林餐厅指南》建立完整的评鉴标准并授予餐馆等级,值得大众点评网思考。
(文/陈福)盈利模式一、佣金收入借鉴携程的模式,推出积分卡业务。
会员凭积分卡到餐馆用餐时可享优惠并获积分,积分可折算现金、礼品或折扣。
大众点评网凭借其渠道平台的优势,向餐馆收取佣金,以积分形式返还给会员一部分后,剩下部分就是网站收入;二、线下服务把网友评论结集出版为《餐馆指南》,目前分为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四个版本,每本售价为19.8元。
每本盈利5元,就上海就发行量达到10万。
(这个书在书店的确有卖的,呵呵)三、无线增值大众点评网作为CP与一家大SP合作,为用户提供手机搜索内容,比如用户发送短信“小肥羊、徐家汇”,就可以获得餐馆地图、订餐电话、网友点评等信息。
四、网络广告使用AdWords广告平台,利用谷歌的定向投放技术,大众点评网开始根据不同地区的用户喜好,在不同的城市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甚至定位精确到用户上网的不同时间段。
产品及服务* 运营范畴:网站、出版、手机增值业务、餐饮业合作等领域。
* 由全球顶尖投资机构—美国红杉基金投资(曾投资雅虎,google 等)* 荣获2006年互联网最具价值项目奖(《计算机世界》评选)* 荣获2006最具投资价值企业10强(清科投资评选)* 荣获2006中国互联网web2.0企业20强(中国互联网协会评选)* 市场合作伙伴包括中国移动、新浪、雪碧、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联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