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计量中心电能表全性能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628.62 KB
- 文档页数:39
2.6电气性能试验2.6.1试验要求2.6.2试验原理2.6.3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1 功率消耗2 电源电压影响电压范围短时过电压影响施加380V交流电压1小时电源中断影响DIP电压跌落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不应在计度器中产生大于x单位的改变,并且测试输出也不应产生一个等效于大于x 单位的信号。
二值由下式算出:式中: m—测量元件数; Un —参比电压,单位为伏( V) ; Imax -—最大电流,单位为安( A )当电压恢复时,仪表的计量特性不应降低。
出于试验目的,仪表计度器至少应具有0. 01单位的分辨力。
电压短时中断和暂降对仪表影响应满足 GB/T 17215.301—2007 的规定。
电能表在 70℃、115%Un、Imax的运行环境下应能正常工作。
试验应按下列条件进行:—电压线路和辅助线路通以参比电压;—电流线路无电流。
a ) 电压中断△ U=100%—中断时间: 1s ;—中断次数: 3次;—中断间隔时间: 50ms,见图B.1;b ) 电压中断,△ U=100%—中断时间: 额定频率的一个周期;—中断次数: 1 次,见图B.2 ;c ) 电压暂降,△ U=50%—暂降时间: 1min;—暂降次数: 1 次,见图B.3 .短时过电流影响接线端保持电压进行短时过电流以后,在各电压线路通电条件下,应使仪表恢复到初始温度。
自热影响①电流线路无电流,电压线路接参比电压至少2h(对于1级表)和1h(对于2级表)后,②在电流线路中应施加最大电流。
③在功率因数为1时,施加电流后立刻测量仪表误差,④接着以足够短的间隔时间准确地画出作为时间函数的误差变化曲线。
此项试验应进行1h,且在任何情况下直至在20min内其误差变化不大于0.2%时为止。
表 11 技术规范规定表4 GBT17215.321规定温升影响在115%Un、120%Imax条件下,线路和绝缘体的温升不应达到影响电能表正常工作的温度。
电能表任何一点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不应超过25K。
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人们对电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求不断提高。
在现代化的电网系统中,各种检测仪器在电力设备的运行和维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带电检测仪器,更是电力设备维护的重要工具之一。
国网电力作为国内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一系列带电检测仪器,其中的带电检测仪器性能检测方案更是备受广大用户好评。
一、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的种类在电力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电力设备,需要使用不同的带电检测仪器,而国网电力的带电检测仪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万用表万用表是电力设备维护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作为电力设备维护的基础工具,万用表不仅可以进行各种电量参数的测量,还可以用于漏电和绝缘阻燃测试。
2、霍尔电流夹霍尔电流夹是一种用于测量直流电流或交流电流的电力测量仪器。
这种仪器可以无接触地测量电力设备内部的电流情况,能够有效地避免对电力设备的损伤。
3、振动与温度测试仪振动与温度测试仪是一种能够测量电力设备振动和温度参数的设备。
在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中,经常需要使用这种仪器来评估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维护需求。
4、数字微欧计数字微欧计是一种可以进行高低电压低阻抗和高低电铁高阻抗测试的设备。
这种仪器可以有效地检测电力设备的接触电阻和绝缘情况,为后续的设备维护和修理提供参考。
二、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的性能检测方案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的性能检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标准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标准,保证设备性能符合规范要求。
2、检测方法在进行设备性能检测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法和流程,遵循科学的测试标准和手段,全面检测设备的各项性能参数。
检测方法的具体规定包括仪器的检测、验收及向用户提供使用说明。
3、检测设备对于国网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的性能检测,需要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测设备,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8MC试验2.8.1试验要求2.8.2试验原理2.8.3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静电放电;详细介绍查看附录W——浪涌抗扰度;详细介绍查看附录R——高频电磁场;——快速瞬变脉冲群;详细介绍查看附录Q——射频场感应的传导;——衰减振荡波试验(仅对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
——无线电干扰抑制主要进行的试验有3项1 静电放电需要专用的试验设备。
1.2试验标准要求试验应按 GB/T 17626.2 ,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作为台式设备试验;—仪表在工作状态电压线路和辅助线路通以参比电压;电流线路无电流( 开路) ;—接触放电;—试验电压: 8 k V;—放电次数: 1 0 ( 以最敏感的极性) ;- 一如因无外露金属部件而不能接触放电,则以一 1 5 k V试验电压作空气放电静电放电作用应不使计度器产生大于二单位的改变以及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大于等同二计量单位的信号量。
在试验中,功能或性能有短暂的降低或失去是容许的。
1.3 试验的实施试验应按照试验计划,采用对受试设备直接和间接的放电方式进行。
它包括:——确定施加放电点;——在每个点上,是采用接触放电还是空气放电;——所使用的试验等级;——符合性试验中在每个点上施加的放电次数;——是否还进行安装后的试验。
对空气放电,选择圆形枪头,HV on时可以选择参数;按下按钮AIR CONTACT,选择SINGLE单次放电,电压值15KV,打电表缝隙处。
接触放电,选择尖枪头,关掉AIR CONTACT,选择Repeat重复放电,HV on时可以选择电压值,8/10/15KV,打电表螺丝钉和485接口处。
标准一般打8V,做击穿试验时可以逐次增加电压值到15V,检查485通信是否受到影响,能否正常读取地址和电压值等信息。
1.4试验原理静电放电发生器输出电流的典型波形1.5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能重现试验的全部信息。
特别是下列内容:——本部分中第5章要求的试验计划中规定的项目内容;——受试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标识,例如商标、产品型号、序列号;——试验设备的标识,例如商标、产品型号、序列号;——任何进行试验所需的专门环境条件,例如屏蔽室;——进行试验所需的任何特定条件;——制造商、委托方或购买方规定的性能水平;——在通用、产品或产品类标准中规定的性能要求;——试验时在骚扰施加期间及以后观察到的对受试设备的任何影响,及其持续时间;——试验通过/失败的判断原因(根据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或产品类标准规定的性能判据或制造商和购买方达成的协议);——采用的任何特殊条件,例如电缆长度或类型,屏蔽或接地,或受试设备运行条件,均要符合规定。
2012年12月(下)电力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电能表的试验室校验靳冬梅(内蒙古呼和浩特供电局计量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1电能表的工作原理当电能表被接入待测电路的时候,电流线圈以及电压线圈中有交变电流流过,这两个交变电流分别在其铁芯中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磁通则穿过铝盘,在铝盘中感应出一定的涡流;接着涡流会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带动铝盘得到转矩而转动。
对于负载来说,其消耗的功率与通过电流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即消耗的功率越大、得到的电流线圈的电流越大,同时铝盘中感应出的涡流也越大,从而使得铝盘转动的力矩也越来越大。
这就说明转矩的大小跟负载消耗的功率成正比,即功率越大,转矩也越大,铝盘转动也就越快。
在铝盘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永久磁铁产生的制动力矩作用,制动力矩与主动力矩方向相反;制动力矩的大小与铝盘的转速成正比,铝盘转动得越快,制动力矩也越大。
当主动力矩与制动力矩达到平衡状态时时,铝盘将匀速转动。
负载所消耗的电能与铝盘的转数成正比。
铝盘转动时,带动计数器,把所消耗的电能指示出来。
以上就是电能表工作的基本过程。
2电能表试验室校验项目一般的电能表试验室校验项目比较繁多,就电能表校验规程JJG596-1999来说,笔者将通过表格形式详细为读者展示,详见如下表格。
注:标“”表示需要做的校验工作。
3电能表校验的工作条件基于电能表高技术含量的前提,电能表在制成出场之前以及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务必进行精密的校验。
一般情况下,批量生产的电能表在常规的校验过程中会出现基本误差、启动灵敏度以及电能表常数等等,因此对投入使用之前的电能表校验包括型式试验(也称全性能试验)和试验室校验等等。
与此同时,不同的工作条件下,电能表的校验结果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工作条件对于电能表校验结果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就校验规程JJG596-1999而言,笔者将就电能表试验室校验的工作条件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3.1工作环境电源电压和温度、湿度以及外界磁场的干扰等等都在影响电能表试验室校验结果的工作环境范围内。
智能电能表全性能试验系统设计研究智能电能表全性能试验检测系统整体规划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全性能试验智能检测系统是采纳AGV小车、自动检表机器人、集胜利能检定台体和独立电磁兼容试验设备加上集中掌握软件组成智能检测系统。
智能检测系统能实现被测样品(包括单、三相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全性能试验,包括样品转运,自动上下试验台,试验结果判定,功能性能试验结果推断,最终输出试验结果。
方案设计包括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流程设计、夹持转运设备设计、固定治具设计、试验室整体布局设计、智能检测系统软件架构设计。
智能检测系统检测流程设计根据国网公司智能电能表质量管控要求,计量设备质量检测分为到货前全性能检测、到货后抽样检测、到货后全检验收检测,其中全性能检测工程最多,多达五六十项,包括精确度要求试验、功能要求试验、电气绝缘、电磁兼容试验、费控安全试验、气候影响试验、机械试验等。
计量设备测试样品到达试验室后,首先对测试样品的信息进展登记,记录批次测试样品的数量、规格和型号等信息。
进入试验流程,试验人员对测试样品进展人工检视,核对测试样品的登记信息。
检视完成后,放置样品至转运周转箱内,将周转箱放至起始位置料架上,并给AGV启动信号,使其进入自动测试流程。
进入自动测试流程后,AGV小车从起始位置把料架举起,运输至对应的检测室相应的放置位(由二次定位机构进展夹紧/导向定位机构二次定位,准确定位),完成后,由挂表机器人将所需测试样品的中转端子台抓取放入对应的检测定台上,再将其所需检测的样品抓取放入测试台;对测试样品的根本精度进展测试。
测试合格后记录测试样品的精度数据,依据测试样品数量将测试样品分为三组,一组留在三合一功能检定台上进展功能测试;一组由挂表机器人拆下,由AGV转运至性能试验台,自动进展性能试验;一组由挂表机器人拆下,放回周转箱,由AGV运输至起始位置料架处,组,抽取一台封存样品比对。
例如测试样品为10台,首先进展根本精度测试,测试后,一组三台连续功能试验,一组三台进展性能试验,一组三台进展人工气候影响和机械性能试验,最终抽取一台封存样品比对。
电能表试验方案1. 引言电能表是用于测量电能消耗的仪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为了确保电能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
本文档将介绍电能表试验的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评定等。
2. 试验目的电能表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电能表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其能够精确测量电能消耗。
具体目标如下: 1. 确定电能表的错误限值,即误差范围; 2. 检验电能表的动作准确性和动作时间; 3. 评估电能表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能。
电能表试验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试验(Pre-test):在进行正式试验之前,对电能表进行功能性检验,确认电能表的基本功能正常。
2. 清零试验(Zero Test):在无负荷状态下,测量电能表的零位误差,即电流和电压为零时的指示误差。
3. 额定负荷试验(Rated Load Test):根据电能表的额定负荷,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负荷情况,测量电能表的指示误差。
4. 动作特性试验(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Test):通过改变电能表的输入条件,测试电能表的动作准确性和动作时间,在极低负荷状态和过负荷状态下进行测试。
5.温度试验(Temperature Test):将电能表置于高温和低温环境下,测试电能表的性能是否受到温度的影响。
6. 震动试验(Vibration Test):通过施加不同水平的震动,检验电能表在振动环境下的性能。
7. 防护等级试验(Protection Class Test):测试电能表的防护等级,以确保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根据试验内容的不同,电能表试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以下是常用的试验方法: 1. 直流比较法(DC Comparison Method):利用标准电能表与待测试电能表进行比较,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差值来确定电能表的误差。
2. 标准表法(Standard Meter Method):使用标准电能表与待测试电能表连接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两者的指示值来确定电能表的准确性。
国网公司电能表全性能试验送检电能表参数配置表
送检电能表参数配置表
自2014年6月第二批次(具体时间参见2013年5月31日发布的国网计量中心电能表全性能试验检测公告)起,送检电能表按照如下配置表进行参数设置。
电能表出厂时将电量和需量清零。
电能表的内部存储信息不应出现制造单位相关内容。
参数如下表格:
注1:表格中参数涵盖所有表型,具体对某款表型,不支持的参数不要求配置,例非费控表不要求设置客户编号,单相表不要求无功组合方式特征字。
注2:背光报警
智能表背光报警事件包括:失压、逆相序、过载、功率反向(双向表除外)、电池欠压、透支。
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背光报警事件规范没要求,建议包括:电池欠压。
注3:显示屏数、显示项按规范要求,具体如下:
智能电能表送检默认显示项目按Q/GDW 1354 — 2013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附录B和《国网计量中心电能表全性能试验检测公告
第3号补遗》要求执行。
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送检默认显示项目按Q/GDW 1828 —2013 《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技术规范》附录G执行。
注4:事件参数
表格中没列出的事件,其参数按《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Q/GDW 1354 — 2013 《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附录D要求执行,两文件中均要求的同一参数按《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执行。
注5:出厂执行第一套时区表、第一套日时段表,继电器处于合闸状态,不处于保电状态,出厂时处于测试密钥状态,具有本地费控功能的电能表送检时应预置500元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