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简易程序责任认定书记载哪些内容
- 格式:docx
- 大小:14.37 KB
- 文档页数:4
道路交通责任认定书简易程序1. 引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保障交通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
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及时、准确、公正地作出裁决至关重要。
针对一些简单的道路交通事故,可以使用简易程序进行责任认定,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确保公正。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易程序,用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编写。
2. 责任认定程序2.1 背景调查在进行责任认定之前,需要进行背景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
背景调查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地点、时间、天气情况等。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事故报告、目击证人陈述、交通监控记录等渠道获得。
2.2 当事人陈述在背景调查的基础上,需要让当事人分别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
对于双方当事人,可以分别安排时间,让其陈述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时以及事故发生后的情况。
当事人的陈述有助于了解双方的主张和证据。
2.3 目击证人证言如果有目击证人出现在事故现场,并愿意提供证言,可以将其证言作为责任认定的参考。
目击证人的证言可以提供客观的事实和观察,对事故发生过程有较为准确的描述。
2.4 交通监控记录交通监控记录可以提供客观的证据,帮助解决责任认定中的争议。
如果事故发生在有交通监控设备覆盖的地方,可以获取相关监控记录,并进行分析和比对。
交通监控记录包括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以及画面上的时间、地点等标识。
2.5 当事人权益保障在进行责任认定的过程中,需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即使采用简易程序,也要确保当事人有权依法行使陈述权、申辩权和提供证据的权利。
在程序中,应当设立相应的程序保障机制,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平等对待。
2.6 责任认定书根据背景调查、当事人陈述、目击证人证言和交通监控记录的内容,可以进行责任认定。
责任认定书应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信息、事故发生经过、责任认定以及理由和依据等内容。
责任认定书需要确保表述准确、明确,以便当事人、保险公司和法院等各方了解并执行。
3. 总结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构成条件(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
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动或者行为与交通有紧密联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
根据第119条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体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例如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具有一定公众通行的场所。
除此之外的地方发生的车辆事故,不能称之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门接到当事人的报案后,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条规定,对该事故作出事故认定,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的赔偿标准也可参照交通事故相关法律法规及解释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3)若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则必须有一方的车辆是正处于行进状态,否则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4)事故当事人对于事故的发生在主观上处于过失(包括: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至少有一方在开车或者行人行进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否则不构成交通事故。
划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以下十六种情形通常将被确定为全部责任:1、追尾碰撞前车的;2、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的;3、倒车、溜后发生交通事故的;4、从路外或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发生碰刮的;5、绿灯放行或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转弯车未让直行车的;6、进入环行路口的车未让驶出或在环行路口内行驶的车辆的;7、跨越道路中心实线或者隔离实线发生事故的;8、逆向行驶的;9、右侧超车发生交通事故的;10、超越前方正常掉头、左转弯、超车的车辆时发生碰刮的;11、冲红灯发生交通事故的;12、有禁止掉头标志、标线的地方以及在人行横道、桥梁、陡坡、隧道掉头发生交通事故的;13、碰撞依法可以暂停、停放的车辆的;14、开关车门造成交通事故的;15、机动车进出停车场或停车泊位时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事故的;16、单方发生交通事故。
关于简易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2)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3)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认定书也是要分类别的,有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两种的,今天我们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简易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范文和格式,希望能够对大家会有所帮助,也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一、简易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的基本情况;(2)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3)当事人导致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情况。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期限。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是民事证据,从证据种类上来说属于书证,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在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后三日内向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
因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行为是一个制作证据的行为而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有异议的,不能对该交通事故认定书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来重新作出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在法庭审理时通过自行对责任划分进行举证促使法庭不采信该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简易程序的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规定自行协商和简易程序自行协商: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下列情形下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无异议可以自行协商解决。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进行协商。
行政执法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及范文: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简易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概念及作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照交通法规对交通事故的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以及对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定量评断时所形成的文书材料。
它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书,其目的是分清事故责任,为依照交通法规和其它规定对肇事者作出正确恰当的处分,同时也为以后事故损害赔偿处理打下基础,提供依据;对教育广大交通参与者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为研究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制订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也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四种。
”第十九条规定:“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两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据各自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划分责任。
”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逃避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
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应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上述规定,是我们正确认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所必须遵循的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一式数份,一份存入交通事故案卷,另交当事人(或代理人)各一份,并向其宣布责任认定结果,告知其申请重新认定的事项。
二、格式、内容及写作方法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属制作式文书,主要由首部、认定内容、尾部三部分组成。
交通事故认定书范本一、基本信息事故编号:XXXXX事故时间: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事故地点:XXXXXX路XXXXXX号当事人A: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住址当事人B: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住址二、事故经过根据现场勘查、询问当事人和目击证人的陈述,事故经过如下:在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左右,当事人A驾驶车牌号为XXXX 的车辆行驶至XXXXXX路XXXXXX号路段,与当事人B驾驶车牌号为XXXX的车辆发生碰撞。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A和当事人B立即停车,并在事故现场等待交警到场处理。
三、事故责任认定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和相关法律规定,对事故责任进行如下认定:1. 当事人A负事故主要责任。
根据现场勘查,当事人A驾驶的车辆与当事人B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后,当事人A的车辆明显超过了自己的车道,并未保持安全距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A应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2. 当事人B负事故次要责任。
根据现场勘查,当事人B驾驶的车辆在事故发生时,未能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加大刹车力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B应承担事故次要责任。
四、损失评估1. 当事人A损失评估:- 车辆损失:根据现场勘查和相关报告,当事人A驾驶的车辆受到了较大损坏,需要进行修复。
修复费用预估为XXXX元。
- 财产损失:当事人A携带的财物在事故中受到了损坏,价值约为XXXX元。
- 医疗费用:当事人A在事故中受伤,经医院诊断,需进行治疗和康复,医疗费用预估为XXXX元。
2. 当事人B损失评估:- 车辆损失:根据现场勘查和相关报告,当事人B驾驶的车辆受到了轻微损坏,需要进行修复。
修复费用预估为XXXX元。
- 财产损失:当事人B携带的财物在事故中受到了损坏,价值约为XXXX元。
- 医疗费用:当事人B在事故中受伤,经医院诊断,需进行治疗和康复,医疗费用预估为XXXX元。
交通事故认定简易程序的规定是怎样的用简易程序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规定是,事故没有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这种情况下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开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当场开具事故责任认定书就属于适用简易程序处理。
但是对事故责任认定有争议的,仍然可以申请复议。
关于交通事故认定简易程序的规定是怎样的问题,下面由我为您详细解答。
一、交通事故认定简易程序的规定是怎样的1、交通事故认定简易程序的规定:(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对未造成人身伤亡,事实清楚,并且机动车可以移动的,应当在记录事故情况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2)对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3)交通警察对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当场出具事故认定书;(4)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交通警察可以当场对损害赔偿争议进行调解。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九条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依据是怎么规定的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程序合法。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3、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1)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2)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有第一款第二项情形的,不予减轻。
并不是所有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都一定要等10天左右,有些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是很简单的,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若双方能自行协商处理,也可以不报警,报警后公安机关用简易程序处理的,在记录清楚事故情况后会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并尽快恢复交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交通事故的⼀般处理程序,交通事故的简易程序⼀、交通事故的⼀般处理程序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称的事故科)调解,也可以直接向⼈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004年5⽉1⽇以后)。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效后不履⾏的,当事⼈可以向⼈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乡、村⾃⾏修建的道路(机耕道)和⾃然通车形成的道路以及住宅楼群道路、机关团体单位的内部道路、⼚矿企事业专⽤道路以及尚未交付使⽤的新建道路等,根据有关规定,均不属于法定道路,在这些路上发⽣的车辆事故(⾮道路交通事故),也不属于道路交通管理范围在道路上发⽣交通事故。
在道路上发⽣交通事故,车辆驾驶⼈应当⽴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伤亡的,车辆驾驶⼈应当⽴即抢救受伤⼈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过往车辆驾驶⼈、过往⾏⼈应当予以协助。
⼆、交通事故的简易程序1、适⽤简易程序的,可以由⼀名交通警察处理。
2、在处理事故时应当在固定现场证据后,责令当事⼈撤离现场,恢复交通。
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对当事⼈不能⾃⾏移动车辆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但是有上述第六项、第七项情形之⼀的,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百零四条规定处理。
3、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证⼈叙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的时间、地点、天⽓、当事⼈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当事⼈的⾏为对发⽣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的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由当事⼈签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及互联⽹相关知识整合。
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通道】。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重要法律知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重要法律知识一、道路交通事故由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1、道路交通事故由发生地的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未设立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由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两个以上管辖区域的,由事故起始点所在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对管辖权有争议的,由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前,最先发现或者最先接到报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先行救助受伤人员,进行现场前期处理。
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应立即报警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一)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二)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以及虽然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但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三)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四)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五)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六)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七)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八)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并具有前款第二项至第五项情形之一,车辆可以移动的,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
三、道路交通事故认定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应当做到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划分公正。
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遇到交通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构成条件(1)交通事故中的当事人,必须有一方使用车辆(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而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范围并无要求。
另一方可以是与交通活动相关的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为目的,但其活动或者行为与交通有紧密联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应当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道路”范围内。
根据第119条的相关规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体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地方,例如广场、公共停车场等具有一定公众通行的场所。
除此之外的地方发生的车辆事故,不能称之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门接到当事人的报案后,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条规定,对该事故作出事故认定,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事故双方的赔偿标准也可参照交通事故相关法律法规及解释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3)若事故属于交通事故,则必须有一方的车辆是正处于行进状态,否则不属于交通事故的范畴。
(4)事故当事人对于事故的发生在主观上处于过失(包括: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至少有一方在开车或者行人行进过程中存在过错行为、造成一定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后果,否则不构成交通事故。
划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2](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以下十六种情形通常将被确定为全部责任:1、追尾碰撞前车的;2、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的;3、倒车、溜后发生交通事故的;4、从路外或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发生碰刮的;5、绿灯放行或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转弯车未让直行车的;6、进入环行路口的车未让驶出或在环行路口内行驶的车辆的;7、跨越道路中心实线或者隔离实线发生事故的;8、逆向行驶的;9、右侧超车发生交通事故的;10、超越前方正常掉头、左转弯、超车的车辆时发生碰刮的;11、冲红灯发生交通事故的;12、有禁止掉头标志、标线的地方以及在人行横道、桥梁、陡坡、隧道掉头发生交通事故的;13、碰撞依法可以暂停、停放的车辆的;14、开关车门造成交通事故的;15、机动车进出停车场或停车泊位时与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事故的;16、单方发生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简易处理程序交通安全是⽼⽣常谈的问题,⼤家都不太重视了,⼀旦遇到事故⼜是⼿⾜⽆措。
下⽂为⼤家介绍的是交通事故简易处理,希望⼤家重视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简易处理程序1、固定现场证据:固定现场证据的⽅式可以通过画现场草图、拍摄现场照⽚、录像,也可以通过现场⼝头询问⽅式固定证据。
2、责令当事⼈撤离现场,恢复交通;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
对当事⼈不能⾃⾏移动车辆的,交通警察应当将车辆移⾄不妨碍交通的地点。
3、将具有下列情形之⼀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其驾驶的机动车移⾄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依法给予处罚:(1)驾驶⼈⽆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2)驾驶⼈有饮酒、服⽤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醉药品嫌疑的。
4、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1)撤离现场后,交通警察应当根据现场固定的证据和当事⼈、证⼈叙述等,认定并记录道路交通事故发⽣的时间、地点、天⽓、当事⼈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式、机动车种类和号牌、保险凭证号、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并根据当事⼈的⾏为对发⽣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的责任,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由当事⼈签名。
(2)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可以当场出具,也可以事后出具;但是最迟应当⾃现场调查之⽇起10⽇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5、当场调解:当事⼈共同请求调解的(可以⼝头申请),交通警察应当当场进⾏调解,并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记录调解结果,由当事⼈签名,交付当事⼈。
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的,不适⽤调解;交通警察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载明有关情况后,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付当事⼈:(1)当事⼈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2)当事⼈拒绝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上签名的;(3)当事⼈不同意调解的。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责任认定书记载哪些
内容
现在城市上机动车越来越多,每年也发生不少事故,如果是轻微事故,交警到现场勘查完毕后,可以按照简易程序处理,这对双方都有利。
那么,交通事故简易程序责任认定书记载哪些内容?在责任认定书中,应该写清楚事故责任人、事故经过及事故责任划分等,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下。
现在城市上机动车越来越多,每年也发生不少事故,如果是轻微事故,交警到现场勘查完毕后,可以按照简易程序处理,这对双方都有利。
那么,▲交通事故简易程序责任认定书记载哪些内容?在责任认定书中,应该写清楚事故责任人、事故经过及事故责任划分等,下面我们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下。
▲一、交通事故简易程序责任认定书记载哪些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1、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等基
本情况;
2、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
3、道路交通事故证据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4、当事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及责任或者意外原因;
5、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名称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由办案民警签名或者盖章,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分别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调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期限。
▲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多久出具?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逃逸交通事故尚未侦破,受害一方当事人要求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十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并送达受害一方当事人。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的责任;无证据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确定受害人无责任。
▲三、当事人对交通责任认定不服怎么办?
当事人如果对交警作出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可以自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其上一级公安交管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上一级公安交管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5日内,就会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公安交管部门受理复核申请的,如果认为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责任划分不公正或者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的,作出复核结论,责令原办案单位对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重新调查、认定;如果认为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责任认定公正、调查程序合法的,就会维持交通事故责任认
定书的内容。
向上一级公安交管部门复核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一次为限。
综上所述,交警到事故现场处理后,在十五天内出具交通事故简易程序责任认定书,这份认定书是后期理赔的重要依据,在认定书中,写清楚事故发生经过、成因、事故当事人、责任划分情况等。
如果当事人对此不服,表示异议的话,可以向上级交警部门发起复议,要求重新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