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马路边 》主题计划表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中班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教案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马路边的环境及交通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对马路边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对马路边的植物、动物产生好奇心,关注生态环境。
二、主题活动内容1. 马路边的环境认知2. 交通安全知识学习3. 马路边的植物观察4. 马路边的动物观察5. 交通安全游戏三、主题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马路、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等。
2. 实物素材:小汽车、自行车、交通标志等模型。
3. 教学视频或动画片:有关马路边的故事或交通安全教育片。
4. 户外活动场地:模拟马路场景。
四、主题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实物展示,引导幼儿认识马路边的环境及交通安全知识。
2. 观看教学视频或动画片,让幼儿了解马路边的危险行为及如何保护自己。
3.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模拟马路场景,实践交通安全知识,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分组进行交通安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合作、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本次主题活动,让幼儿复述所学的交通安全知识,巩固认知。
五、主题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张关于马路边的绘画作品,展示幼儿对马路边的认识和感受。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马路边的场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交通安全知识。
3. 后续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交通安全教育馆,深入了解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第六章:马路边的植物观察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关注马路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1. 图片素材:马路边的常见植物。
2. 实物素材:马路边的植物样本。
3. 教学视频或动画片:有关马路边的植物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1. 教师向幼儿展示马路边的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教师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马路边的植物,让幼儿亲身体验并认知这些植物。
中班《我在马路边》的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马路上的基本交通标志和设施,了解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3. 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养成安全文明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马路上的基本交通标志和设施:红绿灯、人行横道、自行车道、公交车站等。
2. 交通规则:遵守信号灯、走人行横道、不在车流中奔跑等。
3. 交通安全故事:讲述一个有关遵守交通规则的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和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认识它们。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一个交通安全故事,引导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看法。
4.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游戏,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图片,以及相关故事材料。
2. 准备交通安全游戏的道具和材料。
3.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引导幼儿观察马路上的交通标志和设施,让幼儿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和作用。
2. 讲解交通规则:讲解红绿灯、人行横道等交通规则,让幼儿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 讲述交通安全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和关爱他人。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看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游戏,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6. 总结:让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加深他们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评估幼儿对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交警或家长来园讲解交通规则,让幼儿更加深入了解交通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交通监控中心,了解交警的工作内容。
3. 开展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交通安全。
一、主题概述教案名称:中班《我在马路边》的主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马路、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了解马路边的常见事物。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增强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马路边的树木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马路边的树木,了解树木的作用。
教学难点:让幼儿观察树木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第二课时:马路边的车辆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车辆,了解车辆的特点。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区分不同车辆,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 第三课时:马路边的交通标志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标志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遵守交通标志,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4. 第四课时:马路边的交通规则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合作,共同遵守交通规则。
5. 第五课时:我是小交警教学重点:让幼儿扮演小交警,实践交通规则。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马路边的树木、车辆、交通标志等,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3.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扮演小交警,实践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幼儿对交通安全知识的兴趣。
2.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活动中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检验幼儿对交通规则的理解。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幼儿在游戏和角色扮演中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了解幼儿对交通安全行为的掌握。
六、教学环境与资源1.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方便进行教学活动。
2. 教学资源:交通安全图片、视频、交通标志模型、交通安全游戏道具等。
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马路边的场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马路边的树木、车辆、交通标志等,让幼儿认知。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在马路边》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马路边的环境及交通规则,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主题活动内容:1. 马路边的事物:了解马路边的常见事物,如车辆、行人、交通信号灯等。
2. 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等。
4. 合作游戏:通过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主题活动步骤:1. 引入话题: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马路边的环境,引导幼儿发现马路边的常见事物。
2. 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教师向幼儿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等。
4. 合作游戏:教师组织团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主题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马路边的环境,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加社区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马路边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 视频:制作交通安全知识的短视频,用于教学演示。
3. 游戏道具:准备合作游戏的道具,如交通信号灯、小汽车等。
六、主题活动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马路边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马路边的环境和交通安全知识。
2.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幼儿传授交通安全知识和礼貌用语。
3. 实践法:通过合作游戏,让幼儿实际操作,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主题活动评价:1. 幼儿对马路边的环境和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使用礼貌用语和参与合作游戏的表现。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交通安全知识和礼貌用语的实践情况。
八、主题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九、主题活动准备工作:1. 提前收集好马路边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一、主题活动名称: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在马路边》二、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马路边的环境,知道马路边常见的标志和设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
4.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三、主题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卡片、玩具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活动。
四、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周围的环境,提问幼儿是否见过马路,马路边的标志和设施有哪些。
2. 主题活动一:认识马路边的标志和设施。
教师展示图片和卡片,让幼儿辨认马路边的标志和设施,如红绿灯、交通标志、行人过街天桥等。
3. 主题活动二:马路边的角色扮演。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包括行人、司机、交警等,让幼儿体验马路边的日常生活,并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4. 主题活动三:交通安全知识竞赛。
教师设计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巩固交通安全知识。
5. 主题活动四:我在马路边绘画。
教师提供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在马路边看到的景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活动内容,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五、主题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主题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观马路,了解马路边的环境,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六、主题活动六:马路边的声音活动目标:1. 让幼儿感知马路上的各种声音。
2. 培养幼儿的听力和注意力。
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音频素材。
2. 教学环境:安静的教室。
活动过程:1. 教师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2. 教师播放音频素材,让幼儿辨别是哪种交通工具的声音。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马路边的声音排序游戏,提高幼儿的听力。
七、主题活动七:马路边的植物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马路边的植物。
中班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教案第一章:主题活动概述1.1 主题活动目标:帮助幼儿认识马路和交通标志。
培养幼儿的交通意识和安全常识。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2 主题活动内容:马路和交通标志的认识。
马路上的安全规则。
交通安全故事分享。
1.3 主题活动流程:引入:介绍主题活动主题和目标。
探索:观察马路和交通标志。
分享:讲述交通安全故事。
总结:回顾活动内容和重点。
第二章:认识马路和交通标志2.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认识马路和基本的交通标志。
2.2 教学内容:马路的特点和功能。
交通标志的种类和含义。
2.3 教学活动:观察马路和交通标志的图片。
讲解交通标志的含义。
幼儿模仿交通标志的动作。
2.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马路和交通标志的认识程度。
第三章:马路上的安全规则3.1 教学目标:帮助幼儿了解马路上的安全规则。
3.2 教学内容:遵守交通信号灯。
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骑车和驾驶安全规则。
3.3 教学活动:讲解交通信号灯的作用和遵守规则。
演示行人过马路的正确方式。
讨论骑车和驾驶的安全规则。
3.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交通信号灯和行人过马路规则的遵守情况。
第四章:交通安全故事分享4.1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4.2 教学内容:交通安全故事的选择和准备。
故事分享的方式和引导幼儿参与。
4.3 教学活动:讲述一个关于交通安全的的故事。
引导幼儿分享故事中的交通安全知识。
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交通安全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4.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参与度。
第五章:主题活动总结5.1 教学目标:回顾主题活动内容和重点。
5.2 教学内容:主题活动内容的总结和回顾。
重点交通安全知识的强调。
5.3 教学活动:引导幼儿回顾马路和交通标志的认识。
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实践交通安全知识。
5.4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对主题活动内容和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亲子活动:交通安全小游戏6.1 教学目标:促进家长和幼儿的互动,共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在马路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题为《我在马路边》,主要涉及幼儿园中班的社会领域课程。
教材章节为《生活中的规则》,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马路、交通规则、安全出行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路的基本知识,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
3. 培养学生相互协作、文明礼貌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培养安全出行意识。
难点:让学生理解并践行文明礼貌、相互协作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交通标志卡片、小车、人物模型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模拟马路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马路上的元素。
2. 讲解交通规则:通过PPT展示交通规则,让学生了解并记住基本的交通规则。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马路上的不同角色,如行人、司机等,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实践交通规则。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安全过马路,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共同遵守交通规则。
5. 手工制作:让学生制作交通标志,增强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马路知识、交通规则、安全出行、文明礼貌、相互协作。
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自己喜欢的马路场景,并标明交通规则。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马路场景,标明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2. 设计一个马路游戏,与同学一起玩,培养安全出行意识。
答案:学生设计马路游戏,如过马路、停车等,与同学一起玩,增强安全出行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模拟马路场景、讲解交通规则、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基本的交通规则,培养了学生的安全出行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交通警察队,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同时,可以开展交通安全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一、主题活动名称:中班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二、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马路边的环境及交通安全知识。
2. 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能力。
4. 感受马路边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
三、主题活动内容:1. 马路边的环境认知2. 交通安全知识学习3. 交通规则实践演练4. 马路边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欣赏5. 主题活动总结与反思四、主题活动步骤:1. 引导幼儿观察马路边的环境,了解马路边的基本情况。
2. 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让幼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
3. 组织幼儿进行交通规则实践演练,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引导幼儿欣赏马路边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5. 总结本次主题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资源准备:1. 马路边图片或视频资料2. 交通安全道具(如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故事书籍《我在马路边》六、教学活动一:马路边的环境认知1. 教师展示马路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马路边的环境。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马路边的经历,让幼儿了解马路边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七、教学活动二:交通安全知识学习1. 教师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和标志的含义。
2.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幼儿认识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
3.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八、教学活动三:交通规则实践演练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通规则实践演练,如过马路、等待红绿灯等。
2. 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如行人、司机等,进行情景模拟。
3. 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交通安全设施,如人行横道、交通标志等。
九、教学活动四:马路边的自然美和人文景观欣赏1.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马路边的自然景观,如花草树木、天气变化等。
2. 让幼儿描述马路边的自然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 教师讲述马路边的人文故事,让幼儿了解马路边的历史和文化。
十、教学活动五:主题活动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主题活动的收获,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悟。
中班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教案一、主题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和交通规则。
2. 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4. 增进幼儿对交通警察的认识和尊敬。
二、主题活动内容:1. 马路边的标志:介绍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如红绿灯、禁止通行、人行横道等,让幼儿认识这些标志的含义。
2. 交通安全规则:教育幼儿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如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玩耍等。
3. 交通警察的作用:向幼儿介绍交通警察的工作职责,让他们了解交通警察的重要性。
4. 马路边的植物:观察马路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5. 马路边的建筑:观察马路边的建筑,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三、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马路边的一些认识和观察。
2. 讲解:向幼儿介绍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和交通规则,让他们了解交通警察的作用。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4. 观察活动:带领幼儿观察马路边的植物和建筑,让他们了解马路边的环境。
5. 创意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他们心中的马路边的景象。
四、主题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和交通规则。
2. 社区活动:组织幼儿参观交通警察岗亭,让幼儿更加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
3. 环境创设:让幼儿参与马路边的环境创设,如绘制交通安全宣传画、布置马路边的植物等。
五、主题活动评价:1. 幼儿对马路边的标志和交通规则的认识程度。
2.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遵守规则、自我保护等。
3. 幼儿在观察活动和创意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力、想象力等。
4. 家长和社区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和社区中的表现。
六、主题活动六:认识马路边的公共设施1. 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马路边的公共设施,如公交车站、地铁站、便利店等,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服务对象。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一、主题活动名称:中班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二、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马路边的基本知识,知道马路边有红绿灯、行人要走斑马线等。
2. 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
3. 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合作精神。
三、主题活动内容:1. 认识马路边:学习马路边的标志和规则,如红绿灯、斑马线等。
2. 遵守交通规则:学习如何过马路,走斑马线,等待红绿灯等。
3. 马路边的故事:听故事《马路边的小英雄》,学习故事中小动物们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4. 马路边游戏:模拟马路情景,进行交通规则的游戏。
5. 创意表现:画出自己设计的马路,或用废旧材料制作马路相关物品。
四、主题活动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马路边知识的了解。
2. 主题活动一:认识马路边。
教师讲解马路边的标志和规则,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马路边的情况。
3. 主题活动二:遵守交通规则。
通过故事《马路边的小英雄》引导幼儿学习过马路的正确方法。
4. 主题活动三:马路边的故事。
组织幼儿进行马路情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5. 主题活动四:创意表现。
鼓励幼儿用画笔或废旧材料表现自己设计的马路。
五、主题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马路边的游戏中是否能遵守交通规则。
2. 评估幼儿对马路边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3. 搜集幼儿在创意表现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主题活动六:交通安全教育1. 活动目标:加深幼儿对交通标志和信号的理解。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2. 活动内容:认识更多的交通标志,如禁止鸣笛、行人横道等。
学习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求助,如拨打紧急电话号码。
3. 活动步骤: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幼儿识别更多的交通标志。
角色扮演,模拟紧急情况,让幼儿学习如何正确求助。
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交通安全,保护自己。
七、主题活动七:环保小卫士1.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引导幼儿在马路边进行简单的环保行为。
2. 活动内容:讨论马路边垃圾处理的问题,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
《我在马路边》主题计划表中二班卫晨金叶珊一、幼儿经验与主题价值分析:幼儿天生对富有动感的对象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对象极易进入他们的视线,特别是车子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随时可以看见他们小小的身影蹲在地上专注地玩着车子。
报纸上的汽车、马路上跑的大巴士,工作中的挖土机、水泥搅拌车等也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除了造型不同吸引孩子,车子的声音也令孩子印象深刻。
因此,我们将在这个月里围绕汽车开展有关活动。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将和孩子一起观察车,玩车,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
通过活动让幼儿对马路上各种车辆有兴趣,了解车辆的一般特征及作用,懂得简单的交通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乘车习惯二、主题核心经验:1、观察马路上的各种车辆,尝试按某一特征进行归类。
2、了解交通设施,并有兴趣识别马路边的标记、数字及其含义,初步了解与人们的关系,并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
三、相关经验: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幼儿遵守社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的角色意识。
认知方面:过马路的基本交通规则、了解交通设施、标志与人们的关系、数经验:1~10的序数、排序、分类动作与技能方面:运用绘画、剪贴、建构等形式尝试表现不同的汽车的基本特征四、主题网络:备注:主题开展时间:下学期第3一一6周五、环境创设:1、主题墙:窗外的风景2、创意墙:马路上标志、文明上路、在轿车里3、围绕主题创设个别化活动区域材料:探索区:停车场、语言资料区:轿车里、美工区:制作不同的汽车六、家园共育:1.在日常散步途中能有意识地带孩子到马路上观察车辆,满足幼儿对汽车的好奇心。
观察、了解一些马路上的标识,了解一些关于马路的安全常识,了解各种交通标志,建立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2.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汽车的资料、模型及图片(汽车杂志,宣传海报等),丰富幼儿的经验。
3.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车。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在马路边》一、活动目标1. 了解马路边的环境及交通规则,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 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马路图片、交通标志图片、角色头饰、交通安全故事书籍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马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马路边的环境,如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等。
2. 交通安全知识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遵守红绿灯、走人行道等。
3.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情景模拟,如过马路、骑自行车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掌握交通规则。
4. 制作交通标志: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交通标志图片,讲解交通标志的含义,让幼儿动手制作交通标志。
四、活动延伸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交通标志布置在教室环境中,提醒幼儿时刻注意交通安全。
3.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交警部门,了解交警的工作内容,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交通安全知识。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交通安全教育的关注程度。
3. 幼儿作品:评价幼儿制作的交通标志和交通安全故事分享,了解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活动步骤1. 开场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红灯停,绿灯行”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 观察与讨论: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马路边的交通情况,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安全过马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等。
3.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学会在马路边正确行动。
4. 制作交通标志: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交通标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交通安全知识问答:教师提问关于交通安全的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并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所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发生意外。
2. 在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在马路边》一、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正确地过马路;2.认识交通标志,明白其含义;3.学会正确使用行人过马路的手势;4.培养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5.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二、教学内容1.交通安全知识:如何过马路、认识交通标志等;2.行人过马路的手势:停、看、听、等、过;3.观察游戏:观察周围的交通情况,及时避让;4.主题活动:孩子们自行设计制作交通标志、制作手势卡片等。
三、教学流程时间活动方法9:00-9:10 课堂准备要求孩子们收拾好自己的书包、衣物、饭盒、玩具等。
9:10-9:20 课前游戏随堂评估孩子的交通安全知识,如对交通规则、交通标志的认识情况等。
9:20-9:30 课文阅读朗读《我在马路边》这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过马路等。
9:30-10:00 观察游戏老师模拟交通场景,孩子们观察、思考、讨论,在避让安全的基础上同步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
10:00-10:10休息时间孩子们可以至厕所、喝水、休息。
10:10-10:40 制作交通标志、手势卡片孩子们自由制作交通标志、手势卡片等资源,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
10:40-11:00 呈现活动成果孩子们分别演示自己的作品、介绍自己制作的交通标志、手势卡片的含义等。
11:00-11:10 课堂讨论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认识,加强对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
四、教学评估1.观察:老师对孩子们制作交通标志、手势卡片时的观察,如手部动作、表达方式是否准确等进行记录。
2.问答:课堂上的随堂测评活动,了解孩子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孩子们自行演示自己制作的交通标志、手势卡片等,检验孩子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孩子们自由设计制作交通标志、手势卡片等,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不仅提高了孩子们对交通安全知识的认识,而且增强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
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教案《我在马路边》第一章:主题活动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关注马路边的环境,发现马路边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讨论马路边的环境,如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等。
2. 引导幼儿观察马路边的植物和动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马路边的环境,引导幼儿发现马路边的特点。
2.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马路边的发现。
3.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马路边的植物和动物。
第二章:交通安全教育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 教育幼儿注意交通安全,保护自己。
教学内容:1. 学习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等待。
2. 学习安全过马路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交通规则,引导幼儿学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等待。
2. 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游戏,如模拟过马路。
3.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马路上保护自己。
第三章:马路边的植物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关注马路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观察马路边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植株生长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马路边的植物,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特点。
2.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马路边的植物观察心得。
第四章:马路边的动物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关注马路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观察马路边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习动物的保护方法,如保护动物的生活环境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察马路边的动物,引导幼儿发现动物的特点。
2. 教师讲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了解动物的保护方法。
3.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马路边的动物观察心得。
第五章:主题活动总结教学目标:1. 回顾主题活动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中班主题活动《我在马路边》教案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马路边的环境及常见的交通规则。
2. 学会在马路边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自我保护意识。
二、主题活动内容1. 马路边的事物:行人、车辆、交通信号灯等。
2. 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3. 马路边的危险:马路牙子、车流等。
4. 自我保护: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等。
5. 马路边的文明:礼让他人、不乱扔垃圾等。
三、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外的马路,引导幼儿关注马路边的事物。
2. 讲解:教师讲解马路边的交通规则,让幼儿了解并掌握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3. 游戏:模拟马路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过马路,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4.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马路边的危险及如何自我保护,让幼儿提高防范意识。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强调马路边的文明行为,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四、主题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陪同幼儿观察家附近的马路,让幼儿实践所学知识。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马路场景,让幼儿持续关注马路边的事物。
3. 区域活动:设置交通警察角色,让幼儿扮演警察,维护交通秩序。
五、主题活动评价1. 幼儿在马路边的观察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文明行为。
2.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注意马路安全。
六、主题活动六:认识交通标志1. 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理解其含义,能够在生活中正确识别并遵守。
2. 内容:交通标志的种类、含义和作用,如停车让行、禁止通行、限速等。
3. 过程:a. 教师展示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含义。
b. 进行交通标志识别游戏,幼儿需要根据标志的含义做出相应的动作。
c. 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遵守交通标志。
4. 延伸:家长在出行时,引导幼儿观察路边的交通标志,并解释其含义。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我在马路边》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手册《我在马路边》2. 内容:了解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和交通规则,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认识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和交通规则。
2. 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并掌握交通规则,自觉遵守。
2. 重点:认识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和交通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交通标志卡片、交通规则图示、小车、手偶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模拟马路场景,让幼儿观察并说出马路边的标志和交通规则。
2. 讲解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和交通规则,如红绿灯、行人过马路、禁止停车等。
3. 举例讲解交通规则,如遵守交通信号灯、各行其道等。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分享自己的见解。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交通安全的问题,让幼儿回答。
6. 制作交通标志:让幼儿用彩笔、剪刀等工具制作自己的交通标志。
7. 展示和分享: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交通标志,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马路边常见标志:红绿灯、行人过马路、禁止停车等。
2. 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灯、各行其道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交通安全宣传海报。
2. 答案:包括海报设计图、宣传语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马路边的常见标志和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实地参观,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马路边的标志和交通规则。
还可以邀请交警叔叔来园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补充1. 马路边常见标志:除了红绿灯、行人过马路、禁止停车等标志,还可以增加如速度限制、注意儿童、车道指示等标志,使幼儿对马路边的标志有更全面的了解。
中班上学期《我在马路边》主题计划
一、主题分析
马路,是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环境,每天上学、放学的必经之地,所以这对于孩子来说,已经积累了一些初浅的相关知识。
同时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最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汽车的基本的外形特征孩子能说出一二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对自己感兴趣的车侃侃而谈。
但对于汽车更深一步的特性对孩子来讲还蕴涵着许多教育的契机,储藏着孩子们期待发现与探究的问题。
马路边的交通设施与人们的城市生活息息相关,孩子们知道了马路上有斑马线,人要从斑马线上过马路,知道了绿灯行,红灯停,黄灯准备的基本知识;还有那些有趣的
标记、数字,其含义各不相同,耐人寻味;当然,还会涉及到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问题,让孩子们从小建立起做文明市民的良好意识。
这些对于孩子来讲有着许多和必要的教育价值,需要我们老师做更进一步的引导。
二、主题目标
1、了解各种交通标志,建立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2、了解交通设施,并有兴趣识别马路边的标记、数字及其含义,初步了解与人们的关系。
三、环境创设
收集各种交通标志以及汽车图片布置主题墙。
20 年1月。
个别化学习活动计划
主题内容:我在马路边中一班区域名称活动名称及材料投放玩法图示
美工区活动名称:不一样的车
材料投放:太空泥、步骤图
用太空泥能按照步骤图做出各
种各样的车。
活动名称:汽车拼一拼
材料投放:各种形状的手工
纸
幼儿使用不同形状的手工纸拼
成车,然后添画。
益智区活动名称:绿化带植树
材料投放:绿化带组合图形、
对应记录本、可黏贴小树若
干、铅笔、范例一张
在绿化带内部,而并非边缘处
种树。
活动名称:猜猜车牌号码
材料投放:车、记号笔
根据图形的数量找出相对应的
数字放到小车上。
活动名称:交通标志拼图材料投放:底版、零碎的拼图根据底版上的轮廓和数字提醒完成标志的拼图。
语言区活动名称:老鸭的店丢了吗
材料投放:底版、图片
幼儿操作着图片述说老鸭的店
这个故事。
科学区活动名称:会变颜色的水杯
材料投放:开孔的小纸箱、
透明杯子、牛奶、手电筒
用现有的材料发现会变颜色水
杯的秘密。
《我在马路边》主题计划表
中二班卫晨金叶珊一、幼儿经验与主题价值分析:
幼儿天生对富有动感的对象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对象极易进入他们的视线,特别是车子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目光,随时可以看见他们小小的身影蹲在地上专注地玩着车子。
报纸上的汽车、马路上跑的大巴士,工作中的挖土机、水泥搅拌车等也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除了造型不同吸引孩子,车子的声音也令孩子印象深刻。
因此,我们将在这个月里围绕汽车开展有关活动。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将和孩子一起观察车,玩车,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
通过活动让幼儿对马路上各种车辆有兴趣,了解车辆的一般特征及作用,懂得简单的交通规则,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乘车习惯
二、主题核心经验:
1、观察马路上的各种车辆,尝试按某一特征进行归类。
2、了解交通设施,并有兴趣识别马路边的标记、数字及其含义,初步了解与人们的关系,并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
三、相关经验:
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幼儿遵守社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的角色意识。
认知方面:过马路的基本交通规则、了解交通设施、标志与人们的关系、数经验:1~10的序数、排序、分类
动作与技能方面:运用绘画、剪贴、建构等形式尝试表现不同的汽车的基本特征四、主题网络:
备注:主题开展时间:下学期第3一—6周
五、环境创设:
1、主题墙:窗外的风景
2、创意墙:马路上标志、文明上路、在轿车里
3、围绕主题创设个别化活动区域材料:探索区:停车场、语言资料区:轿车里、美工区:制作不同的汽车
六、家园共育:
1、在日常散步途中能有意识地带孩子到马路上观察车辆,满足幼儿对汽车的好
奇心。
观察、了解一些马路上的标识,了解一些关于马路的安全常识,了解各种交通标志,建立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2. 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有关汽车的资料、模型及图片(汽车杂志,宣传海报等),丰富幼儿的经验。
3. 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