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动车组维修制度汇编
- 格式:ppt
- 大小:17.18 MB
- 文档页数:6
中国高速列车(CRH)维修体系1.修制设计基本框架本次引进的三种动车组,其检修体制设计原则基本一致,即:实行定期的计划性预防修;修制框架基本相同,分为预防性检修和事后检修或更正性检修,具体框架如下图示。
2.修程设计基本流程修程设计是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选择高持久性的系统和部件,统筹考虑制造与使用的各个环节,设计建立经济合理的检修制度,保证动车组运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
国外将修程设计视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的基础工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设计流程,一般框架如下图示。
3.修程安排基本情况⑴四方股份生产的动车组①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设计分两个系列,一类是以走行公里单位,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单位。
两个系列中以先到检修周期的优先安排检修,一般在运行图中使用率高的按走行公里周期安排检修计划,使用效率低的按时间周期安排检修计划。
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③检修时间和检修材料费用根据本次投标文件中提供的数据,各级修程的检修时间和材料费用大致如下:①检修周期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走行公里为主,以时间为辅。
除每日运行结束后的例行检查外,检修周期的分为四个等级,基本级是“基本性”检修,检修周期为6万公里,第二级是一级大型维修,检修周期是120万公里,第三级是二级大修维修,检修周期是240万公里,第四级是三级大型维修,检修周期是480万公里。
基本性检一级大型维二级大型维三级大型维进入一级大型维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必须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⑶BSP公司生产的动车组①检修周期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时间为主,以走行公里为辅,且时间间隔划分比较细致,经过综合分析调整,检修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等级。
②检修范围进入三级维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应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动车组检修体系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中国高速列车(CRH)维修体系1.修制设计基本框架本次引进的三种动车组,其检修体制设计原则基本一致,即:实行定期的计划性预防修;修制框架基本相同,分为预防性检修和事后检修或更正性检修,具体框架如下图示。
2.修程设计基本流程修程设计是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选择高持久性的系统和部件,统筹考虑制造与使用的各个环节,设计建立经济合理的检修制度,保证动车组运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
国外将修程设计视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的基础工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设计流程,一般框架如下图示。
3.修程安排基本情况⑴四方股份生产的动车组①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设计分两个系列,一类是以走行公里单位,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单位。
两个系列中以先到检修周期的优先安排检修,一般在运行图中使用率高的按走行以主要系统和部件的检修范围划分,在对应的检修周期下,其检修状态表现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③检修时间和检修材料费用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走行公里为主,以时间为辅。
除每日运行结束后的例行检查外,检修周期的分为四个等级,基本级是“基本性”检修,检修周期为6万公里,第二级是一级大型维修,检修周期是120万公里,第三级是二级大修维修,检修周期是240万公里,第四级是三级大型维修,检修周期是480万公里。
基本性检一级大型二级大型修三级大型维修240万公里480万公里②检修范围以主要系统和部件的检修范围划分,在对应的检修周期下,其检修状态表现制动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⑶BSP公司生产的动车组①检修周期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时间为主,以走行公里为辅,且时间间隔划分比较细致,经过综合分析调整,检修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五个等级。
②检修范围以主要系统和部件的检修范围划分,在对应的检修周期下,其检修状态表现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动车组检修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确保动车组安全、高速、可靠运行,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国家铁路总公司《铁路车辆维修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高速铁路动车组检修工作的管理和操作。
1.3 动车组检修工作应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检修质量。
二、检修组织管理2.1 动车组检修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为动车段、动车所和动车车间三个层级。
2.2 动车段负责动车组检修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对动车所和动车车间进行业务指导和质量监督。
2.3 动车所是动车组检修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动车组日常检修、一级维修、定期检修和厂修等工作。
2.4 动车车间负责动车组零部件的维修、更换和调试等工作。
三、检修流程与标准3.1 动车组检修流程分为日常检修、一级维修、定期检修和厂修四个级别。
3.2 日常检修主要包括走行部、制动系统、电气设备、空调系统等检查、修理或更换。
3.3 一级维修主要包括受电弓、高压电器、电器设备、走行部等状态、作用及性能的检测和大修。
3.4 定期检修主要包括动车组各系统零部件的检查、维修、更换和调试。
3.5 厂修主要包括动车组全面解体、维修和更换部件,确保达到新车的技术水平。
3.6 检修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铁路总公司制定的《动车组检修技术规程》和《动车组维修卡片》进行。
四、检修质量控制4.1 动车段、动车所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对检修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控制。
4.2 检修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过程控制、验收控制和质量追溯三个环节。
4.3 过程控制: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确保操作规范、工艺到位。
4.4 验收控制:检修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动车组安全、高速、可靠运行。
4.5 质量追溯:对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查找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五、检修人员培训与管理5.1 动车段、动车所应设立检修人员培训基地,定期对检修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业务考核。
CRH1型动车组一、二级检修规程(暂行草案)目录第一章检修周期与检修范围第二章检修流程第一节一级检修流程第二节二级检修流程第三节一级检修作业流程与作业步骤第四节二级检修作业流程与作业步骤第三章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第一节一级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第二节二级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第四章专项检修、润滑保养标准第五章检修限度表第一章检修周期与检修范围一、检修周期1、一级检修每48小时进行一次。
2、二级检修每15天进行一次。
3、一、二级检修专项检修项目4、一、二级检修换件修项目5、一、二级检修定期保养项目二、检修范围,.第二章检修流程第一节一级检修流程,.第二节二级检修流程第三节 一级检修作业流程与作业步骤1、检修作业分工检修作业小组人员4名,自检自修。
其中①、②号负责车内设施、司机室设备、车载信息系统、车顶设备检查及相关性能试验及维修。
③、④号负责车体、裙板、底板、转向架、钩缓连接、制动等下部检查、维修及外门试验的动作确认。
2、检修作业路线图(在保证作业内容不缺项的前提下具体作业行走路线可根据作业场地情况进行调整)(1)车顶作业路线(①、②号作业流程)动车出库牵出方向⑵车内作业路线⑶车下作业路线(③、④号作业流程) ③号地沟作业④号地沟作业③号车体两侧作业④号车体两侧作业3、作业步骤(在保证作业内容不缺项的前提下具体作业步骤可根据作业场地情况进行调整)步骤一:①②③④号共同到值班室接受作业计划、掌握运行故障及维修重点,检查检修工具后列队出发,在检查库等待动车组到达;步骤二:①②号与乘务员进行动态交接,③④号共同插设安全号志。
步骤三:①号进入司机室降下受电弓,②号在车下确认受电弓降下;步骤四:①②号共同办理接触网断电。
步骤五:①②号进行车顶设备检修,后转入司机室进行静态检查,③④号进行地沟及车体两侧检修作业。
步骤六:①②号办理接触网供电,升起受电弓(升弓前用对讲机知会③④号)。
步骤七:①②号进行司机室设备通电检查试验和车内设备检修;③④号继续进行地沟及车体两侧检修作业。
动车组检修制度动车组检修制度是指对动车组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的一套规范化的制度。
动车组是高速铁路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旅客的出行至关重要。
因此,动车组检修制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对于保障旅客安全和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动车组检修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检修周期动车组检修周期一般为5000公里或10000公里,具体周期根据车型和使用情况而定。
检修周期的设定是为了保证动车组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二、检修内容动车组检修内容包括车体、车门、车窗、车轮、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等各个方面。
检修内容的具体细节需要根据车型和使用情况而定,但总体来说,检修内容应该包括车辆外观、内部设施、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检查和维护。
三、检修标准动车组检修标准是指对检修内容的要求和标准化程度。
检修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检修标准应该包括检修内容、检修方法、检修工具、检修时间等方面的要求。
四、检修流程动车组检修流程是指检修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
检修流程应该包括检修前的准备工作、检修中的具体操作、检修后的总结和记录等方面。
检修流程应该具有规范化、标准化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检修人员动车组检修人员是指从事动车组检修工作的专业人员。
检修人员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检修标准和流程,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检修人员应该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动车组检修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旅客安全和提高列车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动车组检修制度应该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检修人员应该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掌握检修标准和流程,确保检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动车组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为旅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动车检修工作制度一、总则动车检修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旅客列车的安全、准点、舒适和环保。
为确保动车检修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提高动车组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能,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检修原则1. 预防为主,修改为辅。
注重日常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故障,提高动车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科学管理,流程清晰。
建立健全检修管理制度,规范检修流程,确保检修工作有序进行。
3. 专业分工,协同配合。
实行专业化的检修队伍,明确岗位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
4. 质量第一,安全至上。
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确保安全无隐患,提高旅客满意度。
三、检修范围与内容1. 检修范围:涵盖动车组整车、电气、机械、制动、空调等系统及零部件的检修。
2. 检修内容:包括日常维护、故障排除、零部件更换、系统调试、性能检测等。
四、检修流程与周期1. 日常维护:动车组长途运行结束后,进行例行检查、清洁、润滑、紧固等维护工作。
2. 故障排除:发现设备故障时,及时进行诊断、排除,确保动车组恢复正常运行。
3. 零部件更换:根据零部件的磨损、损坏程度,按照维修计划进行更换。
4. 系统调试:对动车组的各个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性能稳定、可靠。
5. 性能检测:定期对动车组进行性能检测,评估其运行状态,为检修工作提供依据。
6. 检修周期:根据动车组的运行里程、年限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检修周期。
五、检修人员与职责1. 检修人员:分为初级检修工、中级检修工、高级检修工和检修工程师。
2. 职责划分:(1)初级检修工:负责日常维护、故障排除、零部件更换等基础工作。
(2)中级检修工:负责系统调试、性能检测等技术性工作。
(3)高级检修工:负责复杂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参与重大检修项目。
(4)检修工程师:负责检修方案的制定,指导、协调、监督检修工作。
六、检修质量与安全1. 检修质量: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和质量标准,确保动车组检修质量。
2. 安全保障:加强现场安全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预防事故发生。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动车维修工作的高效、安全和优质,保障动车组安全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动车维修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动车维修厂、动车组运用所、动车检修基地等相关单位及人员。
第三条动车维修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质量为本、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动车维修管理部门负责动车维修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动车维修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动车维修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2. 负责动车维修设备的配置、维护和更新;3. 组织动车维修人员的培训和考核;4. 监督动车维修质量,确保动车组安全运行;5. 负责动车维修成本的控制和统计分析。
第六条动车维修车间(班组)负责动车维修的具体实施。
第七条动车维修车间(班组)的主要职责:1. 严格执行动车维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2. 负责动车维修作业的组织、协调和实施;3. 确保动车维修质量,防止维修事故发生;4. 定期对动车维修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5. 及时向动车维修管理部门报告动车维修情况。
第三章维修程序第八条动车维修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接车:动车组进厂后,由检验员进行外观检查,确认车辆状态,填写《动车组维修记录》;2. 检验:检验员对动车组进行全面技术检查,确认故障原因,填写《动车组维修记录》;3. 维修:维修人员根据《动车组维修记录》进行维修作业,确保维修质量;4. 检验:维修完毕后,由检验员对动车组进行复检,确认维修质量;5. 出厂:动车组复检合格后,由车间主任签发《动车组维修合格证》,动车组方可出厂。
第四章维修质量第九条动车维修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 维修作业应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进行;2. 使用合格的原厂配件和材料;3. 维修过程中不得损坏动车组零部件;4. 维修后的动车组应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和规定的技术标准。
第五章安全生产第十条动车维修工作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CRH3型动车组三级修检修规程二○一○年七月一.总则1. 本规程依据西门子公司提供的CRH3型动车组维护手册编制,适用于CRH3型动车组三级检修相关作业。
2. CRH3型动车组三级检修是动车组运行里程周期达到120万公里进行的一次检修。
3. 三级检修主要针对转向架进行检修,是在进行四级检修之前,对于中途可能因部件状态不良而影响行车安全的转向架等主要零部件进行的解体检查与修理;车上、车下、车内的设备设施基本不需要分解,其检修项目根据现车鉴定状态确定,进行状态检修。
4. 动车组进入工厂前的状态要求:4.1 车内保持清洁,污物箱排空。
4.2 动车组送修前车顶、车下、车内设备设施须保持完整,保证运用状态。
4.3 动车组到达检修单位后,送修单位与检修单位需办理动车组交接手续。
4.4本规程在执行中遇有规定不明确或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时,由检修工厂在保证运用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并且不低于本规程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重新制定标准施修。
4.5 制动闸片入厂时,厚度应符合限度要求。
4.6 ATP、CIR等车载行车安全设备执行相关专业检修规程,由专业管理部门结合三级修同步施修。
5. 本规程不包括不可预见的偶发性故障的修复。
二.检修范围注:“状态修”为该部件在安装位置状态下检修;“分解修”为该部件须从上级部件分解下来检修;“◎”表示该部件的检修状态,“状态修”中的“△”表示该部件的某些组成件须从该部件上分解下来,“分解修”中的“△”表示该部件需要自身分解检修。
三.检修作业要求1.转向架检修检修过程中所有拆下来的紧固件更新;将拆下来的轴箱盖、转臂、箍、轴箱弹簧以及所有调整垫做好记录,检修后重新组装到原转向架原位置上;橡胶件检修时不得接触酸、碱、油及其它有机溶剂,并须距热源1m以上;检查转向架上所有接地线接头无松动、线无断股;转向架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在没有与车体落成前,动车转向架轴箱与构架之间必须安装一系悬挂锁紧装置。
动车组检修动车组检修一、检修制度中国高速铁路动车组的维修采用状态修及定期检修相结合,以状态修为主的检修制度。
状态修是指利用监测和诊断设备,确定动车组的设备状态,对性能下降部件或偶发的故障进行维修的方式;定期检修是预防性的维修,牵引动力和运输载体经规定期限(以时间或以走行公里累计)的运用,进行定期检查和调整,恢复动车的性能,防止故障的发生。
二、动车组检修周期1、CRH1A/1B型动车组检修周期。
一级检修:走行(4 000+400)km或运用48 h。
二级检修:运用15天。
三级检修:走行(120±10)×104 km或运用3年。
四级检修:走行(240±10)×104 km或运用6年。
五级检修:走行(480±10)×104 km或运用12年。
2、CRH1E、CRH380D型动车组检修周期。
一级检修:走行(5 000+500)km或运用48 h。
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检修同CRH1A/1B型动车组。
3、CRH2A/2B/2C/2G、CRH6A/6F型动车组检修周期。
一级检修:走行(4 000+400)km或运用48 h。
二级检修:走行(1.5~30×104 km或运用(15~360)天。
三级检修:走行60+5-2×104 km或运用1.5年。
四级检修:走行120+5-10×104 km或运用3年。
五级检修:走行(240±10)×104 km或运用6年。
4、CRH2E、380A(L)型动车组检修周期。
一级检修:走行(5 000+500)km或运用48 h。
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检修同CRH2A/2B/2C/2G、CRH6A/6F型动车组。
5、CRH3C、380B(L)/CL、BG型动车组检修周期。
一级检修:走行(5 000+500)km或运用48 h。
二级检修:走行(2~80)×104 km或运用(10~360)天。
我国动车组检修体系中国高速列车(CRH)维修体系1.修制设计基本框架本次引进的三种动车组,其检修体制设计原则基本一致,即:实行定期的计划性预防修;修制框架基本相同,分为预防性检修和事后检修或更正性检修,具体框架如下图示。
2.修程设计基本流程修程设计是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选择高持久性的系统和部件,统筹考虑制造与使用的各个环节,设计建立经济合理的检修制度,保证动车组运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动车组的使用效率。
国外将修程设计视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的基础工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设计流程,一般框架如下图示。
3.修程安排基本情况⑴四方股份生产的动车组①检修周期检修周期设计分两个系列,一类是以走行公里单位,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单位。
两个系列中以先到检修周期的优先安排检修,一般在运行图中使用率高的按走行公里周期安排检修计划,使用效率低的按时间周期安排检修计划。
②检修范围以主要系统和部件的检修范围划分,在对应的检修周期下,其检修状态表现为:进入转向架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必须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
③检修时间和检修材料费用根据本次投标文件中提供的数据,各级修程的检修时间和材料费用大致如下:⑵长客股份生产的动车组 ①检修周期其检修周期的设计是以走行公里为主,以时间为辅。
除每日运行结束后的例行检查外,检修周期的分为四个等级,基本级是“基本性”检修,检修周期为6万公里,第二级是一级大型维修,检修周期是120万公里,第三级是二级大修维修,检修周期是240万公里,第四级是三级大型维修,检修周期是480万公里。
②检修范围以主要系统和部件的检修范围划分,在对应的检修周期下,其检修状态表现为:基本性检一级大型二级大型修三级大型维修进入一级大型维修及以上修程时,动车组必须解编,转向架系统、牵引系统、制动系统、空调装置和车钩装置要进行全分解或部分分解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