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收集
- 格式:docx
- 大小:62.24 KB
- 文档页数:5
二年级表内除法易错题一、填空题。
1. 在算式18÷3 = 6中,18是(),3是(),6是()。
- 解析:根据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8是被除数,表示要被平均分的总数;3是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6是商,表示每份的个数。
- 答案:被除数、除数、商。
2. 24÷4 =(),想口诀()。
- 解析:根据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可以得出24÷4 = 6。
- 答案:6、四六二十四。
3. 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算式是()。
- 解析:将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的个数,用除法计算,即15÷3 = 5(个)。
- 答案:5、15÷3 = 5。
4. 20里面有()个4。
算式是()。
- 解析:求20里面有几个4,就是看20能被4整除几次,用除法计算,20÷4 = 5,所以20里面有5个4。
- 答案:5、20÷4 = 5。
5. 从12里面连续减去()个3得0。
算式是()。
- 解析:12里面有几个3,就需要连续减去几个3才能得0,12÷3 = 4,所以从12里面连续减去4个3得0。
- 答案:4、12÷3 = 4。
二、判断题。
1. 把8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一定分4个。
()- 解析:题中说把8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没有强调是平均分,所以每人不一定分4个。
- 答案:×。
2. 18÷6 = 3,表示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
()- 解析:这是除法的基本意义,18÷6 = 3就是表示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
- 答案:√。
3. 在除法算式里,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 解析:例如1÷1 = 1,商等于被除数,所以在除法算式里,商不一定比被除数小。
- 答案:×。
4. 计算3×6和18÷3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解析:3×6用的口诀是“三六十八”,18÷3也用的是“三六十八”这句口诀。
【导语】数学能够培育⼈的全体意识。
数学题的求解必须从已知到定论全部地考虑疑问,并掌握各⽅⾯的相互联系,数学教育能够培育学⽣从全局上全部地考虑疑问。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整理》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整理篇⼀ ⼀、仔细填空,你⼀定⾏! 1、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在30÷7=()……(),余数是(),余数最⼩是()。
2、8的5倍是();21是3的()倍; 3、在○⾥填上">"、"<"或"="。
7×7○1 40÷5○0×5 18÷3○5 2×4○24÷3 4、按规律在()⾥填上合适的数。
(1)1,2,4,7,(),()。
(2)6,12,18,24,(),() 5、把⼀根绳⼦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被剪成了()段。
⼆、认真选⼀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
1、表⽰12⾥⾯有⼏个4的算式是() ①12÷4=3②12÷3=4③3×4=12 2、5个4相加可以写成算式() ①5+4②5+5+5+5+5③5×4 3、在67>()×9中,()⾥能填⼏?() ①6②7③8 4、⼩红和她的四个同学⼀共买了20本书,平均每⼈买了()本书? ①4本②5本③10本 三、动⼿做,你⼀定⾏! 圈⼀圈,填⼀填。
△△△ ○○○○○○○○○○○○○○○ ○的个数是△的()倍。
四、解决问题,我最⾏!( 1、⼀辆⼤客车上共有9排座位,前8排每排有4个座位,最后⼀排有5个座位,这辆车⼀共有多少个座位? 2、合唱队有8名男⽣,32名⼥⽣。
(1)⼥⽣⼈数是男⽣⼈数的⼏倍? (2)如果每排站8⼈,⼀共可以站⼏排? 3、我们⼀共拔了42个萝⼘,每6个装⼀篮。
运⾛了2篮,还剩⼏篮? 4、⼆年级⼀班有52⼈,要坐缆车去泰⼭⽟皇顶。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整理1.易错题:a) 小明的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了5个苹果和3个橙子,小明拿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他还剩下几个水果?b) 一根绳子剪成了两段,一段长5厘米,另一段长7厘米,这两段绳子加起来的长度是多少?2.难题:a) 小明买了3块巧克力,每块巧克力的价格是8元。
他用10元去买巧克力,还能剩下多少元?b) 阿姨有20个糖果,她想要分给小朋友们。
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分到2个糖果,阿姨还能剩下几个糖果?注意:以上题目只是示例,并不代表所有的易错题和难题。
在编写数学题目时,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难度适度调整题目难易度。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难题整理1. 易错题:a) 小明的妈妈从菜市场买回来了5个苹果和3个橙子,小明拿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他还剩下几个水果?解答:小明的妈妈买回来了5个苹果和3个橙子,一共有8个水果。
小明拿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还剩下6个水果。
b) 一根绳子剪成了两段,一段长5厘米,另一段长7厘米,这两段绳子加起来的长度是多少?解答:一段绳子长5厘米,另一段长7厘米。
这两段绳子加起来的长度是5厘米+7厘米=12厘米。
2. 难题:a) 小明买了3块巧克力,每块巧克力的价格是8元。
他用10元去买巧克力,还能剩下多少元?解答:小明买了3块巧克力,每块巧克力的价格是8元。
他用10元去买巧克力,总共花费的金额是3块巧克力的价格乘以数量,即8元/块 * 3块 = 24元。
因此,他还剩下10元 - 24元= -14元。
这意味着他花费的金额超过了他的预算,没有剩下任何钱。
b) 阿姨有20个糖果,她想要分给小朋友们。
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分到2个糖果,阿姨还能剩下几个糖果?解答:阿姨有20个糖果,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糖果,那么阿姨最多可以分给$20/2=10$个小朋友。
所以,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分到2个糖果,阿姨剩下的糖果数目为:$20-2*10=0$个。
阿姨不会剩下任何糖果。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易错题和难题在二年级数学中的不同之处。
1、早上,红红面向太阳站立,她的面前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24/6=4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或者说24里面()个()。
3、()*7<554、王叔叔去拜访亲友,买了3箱瓷器,每箱有4个小盒,每个小盒装2瓶,王叔叔一共买了多少瓶?5、画出○,使□的个数是○的2倍。
□□□□□□□□□□6、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16()。
对还是错?7、把6个苹果放进2个盘子里,每盘只能放3个()8、在乘法算式里,积一定比其中任何一个因数都大()9、有8支笔,(),每人分2支。
A 分给8个小朋友B分给4个小朋友C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10、12个小朋友,每组4人,求一共能分成多少个组是求()A、把12平均分成4份,一共是多少B、12里面有几个4C、3个4相加是多少11、下面不能用除法计算的是()A、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有几个B、求6里面有几个2C、求5的4倍是多少12、把一只手表平方在桌面上,数字12正对着北,则正对着南的数字是(),数字3正对着()13、与北极星所在方向相对的是()方14、奇奇拿着一面旗子相前走,旗子飘向他的右面,已知刮的是南风,奇奇正在向()方走。
15、早晨起来,你面向太阳,前面是()左面是();下午放学,你迎着夕阳回家,后面是()右面是()判断对错:16、你早上上学时背对着太阳走,那么你下午放学时面对着太阳走()17、如果你面向西,那么左转后面面向南()18、如果你面向南,那么你的左边是西()19、向日葵是一种向光性极强的植物,它的花朵早上朝东,傍晚朝西。
()20、一盒羽毛球有6个,一个羽毛球3元,买一盒羽毛球,如果全部用5元人民币付钱,至少要付()张。
2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做花束,至少要用两种颜色,最多用三种颜色,一共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22、王叔叔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6个,4天加工完。
如果他每天加工8个,几天加工完?23、二年级七班有3组同学参加旅行团,每组有8人,每4人住一个房间,需要安排几个房间?24、丽丽感冒了,医生给她开了一盒感冒药,2片/次,3次/天。
二年级易错题50道一、数与代数部分(20道)1. 计算:36 + 27 18解析:这道题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先算36+27 = 63,再算63 18 = 45。
很多同学容易先算加法后算减法时出现计算错误,比如计算过程中数位没有对齐或者忘记进位、退位等。
2. 填空题: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解析:5个十就是50,8个一就是8,组成的数就是50+8 = 58。
有些同学可能会写成580或者85,前者是没有理解数的组成概念,后者是数位顺序混淆。
3. 比较大小:45()54解析: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54是由5个十和4个一组成,4个十小于5个十,所以45<54。
部分同学会只看数字大小而不考虑数位的意义,从而判断错误。
4. 计算:7×8 + 12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乘法7×8 = 56,再算加法56+12 = 68。
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忘记先算乘法或者乘法口诀记忆错误。
5. 一道除法算式,除数是9,商是7,余数是5,被除数是多少?解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 + 余数,可得9×7+5 = 63 + 5 = 68。
有些同学会忘记加上余数或者计算乘法时出错。
6. 30÷5 =(),想口诀()。
解析:30÷5 = 6,想口诀“五六三十”。
部分同学口诀记忆不熟练会导致答案错误。
7. 100里面有()个十。
解析:10个十是100,所以100里面有10个十。
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对计数单位的理解不清晰。
8. 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
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100 99 = 1。
有些同学会混淆最小三位数和最大两位数的概念。
9. 56连续减8,减()次后结果是0。
解析:56÷8 = 7,也就是减7次后结果是0。
可能会有同学用减法依次去减,容易出错且浪费时间。
10. 写出下面各数相邻的两个数。
35解析:35前面相邻的数是34,后面相邻的数是36。
二年级上册常见的易错题型:
1.计算题:对于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可能会因为粗心或概念不清晰而出错。
例如,将
加法当作减法,或者减法当作加法。
2.单位换算:对于长度、重量等单位的换算,学生可能会混淆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如米和厘米、千克和克等。
3.钟表问题:学生可能对钟表上的时间认识不清,导致在钟表上读错时间或者计算时
间差出错。
4.逻辑推理问题:对于一些需要逻辑推理的问题,学生可能因为思维不够清晰而出
错。
5.几何图形问题:学生可能对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认识不清,如正方形、长方形、圆
形等,导致在判断或计算面积、周长时出错。
6.排列组合问题:学生可能对排列组合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在计算概率或组合
数时出错。
7.应用题:应用题是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能因为理解题意不清或
计算方法不正确而出错。
为了解决这些易错问题,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做练习,加强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同时,学生应该养成检查的习惯,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附详细解析余数问题例1: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应租几条船?解析:本题错误原因主要有:1.理解题意时对条件分析不透彻;2.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余数思考不全面。
关于条件“王老师带班上48名同学一起划船”的理解应是一共有49人(包括王老师),列式49÷6=8(条)……1(人),由于还余1人,所以应再多租一条船,8+1=9(条),答案是至少应租9条船。
例2:□÷○=6……5,○里最小填(),这时□里填()。
解析:在寻找最小的除数时,部分学生容易忽略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误以为○最小为1。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所以○要大于5,最小是6。
这时□可以由6×6+5算出等于41。
方向问题例1:假如小芳的前面是西,她的右面、后面和左面各是什么方向?解析:回答这题首先要学会辨别方向。
根据太阳从东方升起,明确生活中面向东时,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那么面向西时方向应该是相对的,与东相对的是西,与南相对的是北。
其次,可以按照顺时针东、南、西、北的顺序来记忆。
故小红的前面是西,她的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时间问题例1:写出下面钟面上表示的时间。
解析:首先要分清楚时针和分针。
长的是时针,短的是分针。
钟面上时针看似指向12,但由于分针指向11,所以没有到12时整。
可以用大约12时,快到12时了,12时少5分表示,所以应读作11时55分。
单位换算例1: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3米 32分米 4厘米 47毫米()<()<()<()解析:排序题,首先要确保数字的单位相同。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借助数的组成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将4个不同单位的长度转换为同一单位的长度。
3米=3000毫米,32分米=3200毫米,4厘米=40毫米,所以4厘米<47毫米<3米<32分米。
找规律题例1:按规律填数,并读一读。
二年级易错口算题1. 36 + 25 - 16- 解析:这道题易错点在于运算顺序。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36+25 = 61,再算61 - 16=45。
有些同学可能会先算36 - 16 = 20,再算20+25 = 45,虽然结果正确,但这种简便算法如果不理解运算顺序的本质,在其他类似题目中容易出错。
2. 42 - 18+22- 解析:同样是运算顺序问题。
先算42 - 18 = 24,再算24+22 = 46。
部分同学可能会先算18+22 = 40,再算42 - 40 = 2,这是错误的。
3. 23+(17 - 8)- 解析: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先算17 - 8 = 9,再算23+9 = 32。
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忘记先算括号里的内容。
4. 56-(26 + 9)-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26+9 = 35,再算56 - 35 = 21。
有的同学可能会先算56 - 26 = 30,再算30+9 = 39,这是没有遵循运算顺序造成的错误。
5. 15+3×4- 解析:在这道题中,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先算3×4 = 12,再算15+12 = 27。
如果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就会出错。
6. 28÷4×2- 解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28÷4 = 7,再算7×2 = 14。
不能先算4×2 = 8,再算28÷8。
7. 3×(9 - 5)-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9 - 5 = 4,再算3×4 = 12。
如果忽略括号先算乘法就会得到错误结果。
8. 45÷(5 + 4)- 解析:先算括号里的5 + 4 = 9,再算45÷9 = 5。
同学们容易忘记先算括号内容。
9. 18+2×9- 解析:先算乘法2×9 = 18,再算加法18+18 = 36。
错误做法可能是先算加法再算乘法。
10. 32 - 4×7- 解析:先算乘法4×7 = 28,再算减法32 - 28 = 4。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60道1.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胖胖说:我买了4个面包和1瓶饮料。
乐乐说:我买了3袋糖果和1包花生。
胖胖一共要付多少钱?乐乐比胖胖多花了多少钱?2.修路队要修一条长96米的路,每天修8米,4天后还剩多少米没修?3.6个和尚分10个馒头,正好分完。
如果老和尚1人分3个馒头,小和尚3人分1个馒头,试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几种计算方法?4.算年龄:女儿说:我今年是8岁,妈妈说:我今年35岁。
你18岁时,我多少岁?。
5.小松鼠采了一些松果,这些松果的数量比30多,比40少。
把他们平均分,分的份数和每份数是同样多的。
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颗松果。
6.自行车和三轮车的车轮共有40个。
其中自行车5辆。
请问三轮车共有几辆?7.自行车、三轮车和小轿车的车轮共有90个。
其中自行车共有20辆,三轮车共有10辆,请问小轿车共有几辆?8.张纸可以做8朵花,有5张纸可以做多少朵花?(两种方法)9.有3群兔子,每群兔子有3只,每只兔子吃2个萝卜,一共需要多少个萝卜?10.这里有15张画片,现在来了三位同学。
请你提出2种用除法计算的问题,然后再自己解答。
1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请改正过来。
12.(1)56—12+18(2)12—6X2a)=56-30=6X2b)=26=1213.下面第()道算式里的括号可以不写A:23+(6X4)B:(25—20)X4C:56—(40+3)14.游厦门植物园。
成人门票12元,儿童6元。
买一张成人票和5张儿童票,共需多少钱?我有50元钱,买7张儿童票,应找回多少钱?15.做一根跳绳,要用3米长的绳子,王老师有根18米长的绳子。
可以做多少根跳绳?每次剪掉一根,一共要剪几次?16.判断对错:12÷3=()想口诀:(三)四十二()17.24÷6=4表示把24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30÷5=6读作18.有18根—,能摆()个Δ;要摆4个Δ,需要()根19.一每盒羽毛球有6个,现有3盒这样的羽毛球,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个羽毛球?20.每把小刀3元,每个笔记本2元,买6个笔记本的钱可以买几把小刀?21.10元钱可以买2个铅笔盒,20元钱可以买几个铅笔盒?22.36元可以买3只牛玩具和4只长颈鹿玩具,18元可以买3只牛玩具和1只长颈鹿玩具,请问一只长颈鹿玩具需要多少元钱?23.同学们去划船,每4人一组,需要6条船,如果每8人一组,需多少条船?24.把18平均分成2份,每份9.把24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几?请列算式。
二年级上册重难点易错题一、计算类。
1. 计算:36 + 28 - 19- 易错点:运算顺序错误,可能会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 解析: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先算36+28 = 64,再算64 - 19=45。
2. 计算:5×6+3- 易错点:先算加法后算乘法。
- 解析:根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乘法5×6 = 30,再算加法30+3 = 33。
3. 计算:48÷(6 - 2)- 易错点:忘记先算括号里的减法。
- 解析: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面的,6 - 2 = 4,再算48÷4 = 12。
二、长度单位类。
4. 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根跳绳长约2()。
- 易错点:可能会填“厘米”,对跳绳长度没有正确的感知。
- 解析:跳绳比较长,2厘米太短了,所以应该填“米”。
5. 铅笔长18()。
- 易错点:填“米”,没有正确区分“米”和“厘米”的使用场景。
- 解析:铅笔的长度较短,18米太长了,所以应该填“厘米”。
6. 从刻度0到刻度5的长度是()厘米。
- 易错点:数错刻度或者不理解刻度的含义。
- 解析:从刻度0到刻度5,直接用5 - 0 = 5厘米。
三、角的认识类。
7. 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 易错点:顶点或边的数量记忆错误。
- 解析:一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
8. 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
- 易错点:三角板上角的数量或直角数量数错。
- 解析: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有1个直角。
9. 画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 易错点:不知道什么样的角比直角小,或者画角的方法不正确。
- 解析: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画角时,先画一个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用直尺画一条边,然后用三角板的锐角顶点与所画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再画另一条边。
四、乘法口诀类。
10. 根据乘法口诀“六七四十二”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易错点:除法算式写错或者乘法算式顺序错误。
30厘米—12厘米—14厘米=( )厘米 50+12=( )— 18
4个2相加是( ),再减去6得()°
)对准物体的( )端,再看(
)端对着几
3+3+6=(
)X()
)° 4+4+4 — 4改写成乘法算式(
)
五、选择
15+22= 54— 50 = 23+75= 17+81 = 72 — 50= 42+53= 83+16= 52+27= 18+31 = 26— 19= 23+45= 52+37= 31-12= 62— 33 = 33+65= 17 — 15 = 24+32= 62-40= 28+71 = 88-66 = 35 — 22 =
44 — 31 =
19+39=
28+35=
92—79+28=
口算
填空
5X 6=( ), 口诀是(
),读作(
)
过一个点可以画( )个角。
三、判断对错
1•一张单人床长2米。
( )
2.一块橡皮厚10厘米。
( 3•—支油笔长16厘米。
( 4.小红爸爸身高 170米。
(
) )
5.长一米的木棒要比长100厘米的铁丝短一些。
( )
6•课桌的边长是线段。
(
)
300厘米二()米 28米—9米=( )米 36厘米—27厘米=( )厘米 5米+17厘米=( )厘米
27厘米+6厘米=(
)厘米
51厘米-26厘米=( )厘米 20米—13米—4米=( )米 教室里黑板长3 ( )0 20厘米+4厘米=( )厘米 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尺的( 14 — 9。
58— 43
4X 7。
30
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的差是(
四、竖式计算 96+30—45=
71—65+13=
65+18— 39=
26+38 — 54=
2. 3+3+3+3+2可以表示为( ) A 、3X 4 B 、3X 5
C 、3X 5-1
1.要知道操场的长度要用( A 、三角尺 B 、米尺
)来量。
C 、卷尺
D 、3X 4—1
3•正确的算式有( )个。
3+3+3+3= 3X 4 6+6+12 = 4X 6 9+9+8= 9X 3 1+2+3+4+5 = 5X 3
A 、1
B 、2
C 、3
D 、 4
六、应用题
1. 一辆公共汽车有乘客33人,到站后下去15人,又上来24人,这时公共汽车上有几人?
2. 一批服装,每6件一箱,装满了 3箱,还剩4件,这批服装有几件?
3. 把两张12厘米长的纸条粘在一起,粘贴处长 2厘米,连接后纸条长多少厘米?
4. 小兔拿出3张5元和一张10元的人民币买玩具车,小猴说:“正好!”这辆玩具车多少钱?
七、 统计
1.
喜欢的动物 熊猫 鹅 企鹅 兔子
小猫 青蛙 人数(人)
6
8 8
4
10
14
喜欢青蛙的比喜欢小猫的多(
)人
16 14 12 10 8 6 4 2
■
1 ____________
一-i [ :
i
■ ■
1 >
i
■ ■
3.
I
i ■ i ■
■ i
fi ・—・—・・门
i r
......... — - 1
! ! ■ i ■ I i i f 厂 ------- - --- ]
4 ;
a
i
................. 丁
]
: ;
i
i ; a i i ;
I ; I
j I ; i | ii 1 :
i i 1 i i i
i
i i ; ; i i : !
I
i
ii
1 1
1
3
i ; ; a I 1
1
:i i i ; u
I
1
i
1
i i!
I
■ ■ i :
熊猫 鹅 企鹅 兔子 小猫 青蛙
喜欢青蛙的和喜欢小猫的一共有几人?
八、图形题
1. 添加一条线段,使它增加4个直角
2. 一共( )块小正方体 0
判断: A 、 小红说:“第二条路最短,第一条路稍长,第三条路最长。
”( )
B 、 小丽说:“三条路都一样长。
”( )
C 、
小健说:“第一条路和第三条路同样长,它们都比第二条路长。
”(
)
3.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