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常考题型及考点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1
小升初语文必考题型
小升初语文必考题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题型:
1. 基础知识:考察拼音、字形、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等。
2. 阅读理解: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作文: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材料进行写作,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古诗词赏析:考察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5. 文言文阅读: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6. 语言运用:包括语言逻辑、语境填空、句子排序等,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题型,例如名著阅读、名著填空等。
这些题型可能会因地区和考试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小升初语文必考题型,学生在备考时可以针对这些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常考题附答案(100题)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常考题附答案(100题)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依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 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英雄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 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方人在遇到逆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怜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小升初语文常考知识点归纳一、词语辨析1.同义词和近义词例如:惊奇与吃惊,优秀与卓越等。
2.汉字词义辨析例如:离与丽,老与老,忧与悠等。
3.词语搭配辨析例如:贪多与贪婪,暴力与暴力等。
4.成语辨析例如:以假乱真与招摇撞骗,惊天动地与震天动地等。
5.近义短语辨析例如:谢天谢地与感谢天地,光阴似箭与岁月如梭等。
1.古代名著及作者例如:《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水浒传》(施耐庵)等。
例如:《红岩》(罗广斌)、《神雕侠侣》(金庸)、《茶馆》(老舍)等。
三、诗词欣赏1.古代诗词作者及作品例如:李白、白居易、苏轼、杜甫等人的诗词作品。
2.现代诗人及代表作品例如:胡适、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诗歌作品。
四、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理解文言文的常见表达方式及其含义,如对联、格言、谚语等。
2.古文阅读要求理解古文中的意思以及背景知识。
五、作文1.记叙文要求能够正确叙述一个事件或故事,表达清晰。
2.说明文要求能够对一些事物或现象进行简要的说明。
3.议论文要求能够对一些观点进行阐述和论证。
4.书信要求能够写出格式正确、内容合理的书信。
六、修辞手法1.比喻例如:喻为雨的说法是降心如雨。
2.比拟例如:寒江孤影的说法是孤独的状态。
3.夸张例如:连续三天三夜都没合眼。
4.对仗例如:乘隙而上,声东击西。
5.排比例如:天上的星星闪烁,大地上的花朵争奇斗艳。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常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熟悉考点,也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增强语文应用能力。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完整版)语文阅读理解小升初资料专题题目及解析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三)野菊花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
因为它们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
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它那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
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
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
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
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
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
我觉得人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标出序号)清热败火()①失败②打败 3搞坏④解除,清除真顶得上清凉饮料()①支撑②顶撞③相当,抵④顶替,代替(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将这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3)野菊花有哪些用途?(4)概括野菊花品质的句子有哪些?(5)你从野菊花身上学到了什么?【答案】(1)④;③(2)我觉得人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或者是)人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我觉得人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考点05:文学常识一、选择题1.下列古代名句中所蕴含的道理与语段内容最相符的一项是()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
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
”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
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B.《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
C.《北京的春节》一文,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北京人过春节时的习俗。
D.《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3.“知天命之年”指的是()A.30岁B.40岁C.50岁D.60岁4.林冲、王熙凤两个文学人物分别出自下面哪组文学作品?()A.《水浒传》《儒林外传》B.《三国演义》《水浒传》C.《水浒传》《红楼梦》D.《西游记》《水浒传》5.毕业之际,如果为伙伴写毕业赠言,下面不适合引用的一项是()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C.芝麻开花——节节高6.下列作品与其作者对应不当的一项是()A.《汤姆·索亚历险记》达尔文(英国)B.《北京的春节》舒庆春(中国)C.《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英国)D.《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中国)7.关于传统习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秋节望月。
B.腊八节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C.寒食节禁火。
D.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气到。
8.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瑰宝,被称为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的是()A.颜真卿米芾柳宗元王羲之B.柳公柳赵孟頫苏轼颜真卿C.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欧阳询D.柳公柳赵孟頫颜真卿王羲之9.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西安小升初考点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模样(mú yàng)B. 应接不暇(yìng jiē bù xiá)C. 参差不齐(cān chā bù qí)D. 载歌载舞(zài gēzài wǔ)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一个最符合句子意思的成语填空。
“小红在运动会上________,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A. 一鼓作气B. 一鸣惊人C. 一举两得D. 一帆风顺3. 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飘落下来。
小华和爸爸一起去公园散步,他们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象。
小华问爸爸:“为什么秋天的叶子会变黄呢?”爸爸说:“这是因为天气变冷了,树木为了保护自己,就慢慢地让叶子变黄,然后落下来。
”问题:小华和爸爸在公园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4. 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二、数学知识(共30分)1. 选择题:下列哪个算式的结果最大?A. 23 + 47B. 35 × 2C. 84 - 17D. 56 ÷ 72. 填空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_____厘米。
3. 应用题:小丽有一些贴纸,她给了小明一半的贴纸,然后又给了小红剩下的一半,最后自己剩下了10张。
请问小丽原来有多少张贴纸?4. 解答题:一个班级有48名学生,其中2/3是男生,剩下的是女生。
请问这个班级有多少名女生?三、英语知识(共20分)1. 选择题:根据题目所给的英语句子,选择正确的汉语翻译。
"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should be translated as:A. 你有多少本书?B. 你买了多少本书?2. 完形填空题:阅读下面短文,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小升初语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语文教学团队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以下88道题为常考文学常识及平时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小升初语文必考题型小升初语文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小升初考试的语文试题都有哪些内容?必考的小升初题型包括哪些?下
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小升初的必考题型及知识点,供参考!
小升初语文必考四大题型总结一、汉字类考试题型解析
首先,是汉字的复习。
第一,读准字音。
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
特别是多音字,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
课本中有不少多音字,孩子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幺样的情况下读什幺音。
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称之为同音字。
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
义基本上都不同,学生要注意区分。
第二,认清字形。
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
第三,理解字义。
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
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1)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2)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二、句子类考试题型解析
“按照句子的作用,可分为4种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按照句子的结构,又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赵老师要求,在单句中,学生要知
道区别什幺是完整的句子;在复句中,要知道前后两个句子的关系,该用什
幺合适的关联词。
小升初语文必考题型小升初语文必备知识点
语文小升初必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呢,小升初的考试难度大不大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小升初语文必考题型,仅供大家参考。
小升初语文考试常见题型⑴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⑵根据意思写成语。
⑶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⑷判断成语是否正确,并改正。
⑸区分成语的感情色彩。
⑹写近义、反义成语。
⑺将成语按要求归类。
⑻按要求写成语(如按来源写,按季节写,按数字写等)
⑼写出成语中的故事、主人翁等。
小升初必备知识点有哪些一、拼音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字母。
2、标调规则:看见a母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
3、u上两点省略的规则。
(遇到j q x,摘掉乌纱帽)
二、汉字
1、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2、查字典:能够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
3、同音字、多音字和形近字。
(能够准确认识小学生阶段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以及多音字的各个注音和组词,以及形近字的辨别。
)
三、词语。
小升初语文必考题一、句子练习。
1、看到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每个海外华人都会感到自豪。
(改为反问句)2、山泉从蜿蜒的山涧流了下来。
(改为拟人句)3、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2)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稻花香里说丰年,。
2、“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住:”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其作用。
《这片土地是神的》)3、“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的含义是。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优秀人物:有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有的桑娜夫妇;有的贝多芬;也有的詹天佑。
三、阅读理解。
有一个人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
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说道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进了杯子。
这人恍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智者无语,又把杯子里的水倒进旁边的花瓶。
这人悟道:“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
”智者摇头,轻轻端起花瓶,把水倒入了一个盛满沙土的盆。
清清的水一下子融入沙土,不见了。
这个人陷入了沉默和思索。
智者弯腰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说毕,智者出门,这人随后。
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子,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
这人随后把手伸向刚才智者所触摸之地,他感到有个凹处。
他不知道这个本来平整石阶上的“小窝”藏有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
”此人遂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应该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智者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一个洞!”人生如水,我们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
1.给第二自然段开头的两句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2.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写在括号中。
(1)给这篇文章加上标题,最恰当的是()A.人生如水B.智者和落魄者C.水(2)“他不知道这个本来平整石阶上的‘小窝’藏有什么‘玄机’。
小升初语文题型详解小升初入学语文试卷一般由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三大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的分值比重不同学校略有差别。
依据考试时间的长短,作文分值也根据每次考试略有不同。
小升初语文考试题量较大,偏重阅读理解部分的考查,一般有2-3篇阅读理解文章。
重点和难点也均在此题上。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2年后期开始,部分考试增加了古诗文阅读理解的考题,但重点依然在现代文阅读。
另外,考查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题目也是小升初的特色之一。
一、积累与运用部分1.拼音、汉字:主要考查日常口语习惯中经常出错的读音,生僻字的读音、易错字、生僻字的正确书写。
要求学生无论是平时说话还是书写,都要准确掌握字音、牢固掌握字形,特别是一些字的正确读音和写法。
2.词语部分:主要考查词语的理解、运用、同义词的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等。
词语理解是词语部分考查的第一个重点,主要考查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学生首先要准确、深刻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需要学生平时多做这一方面的训练。
成语是这一部分考查的第二个重点,也是难点,不仅考查到了成语的积累,成语的感情色彩,更多的则是成语的恰当运用。
3.句子部分:主要考查病句、仿写、修辞以及句子排序。
①句子仿写,有的是给例句仿写,有的是给情境仿写。
这需要考生平时注意写作训练,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同时还要学会把握文章的感情色彩及思想,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②病句主要考查语序排列、句子成分、词语搭配、句意明确等。
考查的知识点不多,同类型的题目重复率较高。
③句子排序方面对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句子排列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还是时间顺序,或方位、空间顺序,因果顺序,还是“总分”等),并多做这一方面的训练,平时习作中也要注意清晰地、有条理地、连贯地表达。
4.古诗文:考查范围较广,一般超出了小学生的学习范围,重点考查千古名句、哲理性诗句、表现诗人品格及志向的诗句以及表达一些特定感情和赞美某种精神的诗句。
⼩升初语⽂⽂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升初必备⽂学常识先秦时期1. 我国第⼀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是《论语》。
2."四书五经","四书"指《⼤学》《中庸》《论语》《孟⼦》, "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3. 我国的第⼀位伟⼤的爱国主义诗⼈是(屈原),他的代表作《离骚》为我国第⼀⾸长篇抒情诗。
4. ⼥娲造⼈、⼥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后羿射⽇、精卫填海、黄帝战蚩尤、鲧禹治⽔这些神话故事中解释⾃然现象的有(⼥娲补天)、(⼥娲造⼈)、(盘古开天地);反映⼈类同⾃然⽃争的有(后羿射⽇)、(精卫填海)、(鲧禹治⽔);反映社会⽃争的有(黄帝战蚩尤)。
5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孔⼦是(儒家)学派的代表⼈物,名(丘),字(仲尼),他不仅是⼀位思想家,还是⼀位(教育)家。
秦汉时期1. 我国第⼀部纪传体史书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 "史学双壁 "。
2. 汉赋四⼤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3、我国第⼀部断代体通史是《汉书》,作者是东汉的(班固)4、西汉⽂章两司马指的是(司马迁)、(司马相如)魏晋南北朝时期1. 我国第⼀位⼥诗⼈是(蔡琰(⽂姬))。
2 乐府双壁指的是《孔雀东南飞》、《⽊兰辞》(《⽊兰诗》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3. 建安"三曹"指的是(曹操) 、(曹丕) 、(曹植) ," 七步之才 "这个成语就是由(曹植)的《七步诗》诗得来的。
其实建安曹家⼈才辈出,你还记得那个称象的男孩吗?他叫什么名字?(曹冲)4. 魏晋南北朝诗⼈,被钟嵘《诗品》称为 "古今隐逸诗⼈之宗"的是(陶渊明),作品:《归园⽥居》《饮酒》《桃花源记》⋯⋯唐宋时期1 . 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2." 李杜⽂章在,光芒万丈长 " ,这⾥的 " 李杜 " 指的是(李⽩)和(杜甫)。
小升初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第一部分:文学常识1、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 (战役)中的“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来的。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传》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________,“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 ;请写出另外一个好汉的外号及故事的名称(如武松打虎)________ 。
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________ 。
5、《游山西村》这首七律诗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诗,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
6、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
7、《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
10、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12、________________ ,得来全不费功夫。
13、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4、海上升明月,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几度夕阳红。
16、海阔凭鱼跃,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化常识以下88道题为常考文学常识及平时考试重点知识汇总。
小升初语文常考题型试卷第一部分:语言的积累及运用1.语音出题方式:读拼音,写字、词; 给汉字注音; 多音字; 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字形出题方式: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 把词语补充完整;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字、词义出题方式: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写出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按照语体色彩给词语分类;用所给词语造句;选择正确的词项;下列词语的用法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是;关联词的使用。
4.句子出题方式:句式改写; 修改病句;修辞手法的运用。
5.古诗句积累出题方式:默写一首大纲所要求背诵的古诗;按要求默写诗句。
6.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出题方式:语言是否得体,如何修改;仿写一句话或一小段话;写对联;如何表达更得体。
俗语、谚语;拟写广告语;言外之意;通知、书信、表扬稿、请假条的拟写;根据主题,写一段话。
第二部分:阅读(一)现代文阅读考点: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说明缘由,概括段义;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词语释义;说说你对文章的感悟;分析某句话的作用;分析概括人或事物的特点、性状等;作者思想感情前后不一,是否矛盾;换词是否得当;语言修辞手法的考察;解释某句话的含义;拟写标题;标点符号的运用;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二)文言文阅读考点: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翻译两个句子;对文言文的领悟。
(三)诗歌鉴赏考点:对意象的分析;对某一句诗的分析;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押韵;诗人表达的情感;诗歌的体裁。
第三部分:作文常考记叙文,分为半命题和全命题作文。
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审题,语言的表达是否清楚、贴切,行文是否生动形象,表达是否条理清晰,思想是否深刻,以及书写是否规范。
1 汉字类考题汉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学习汉字主要是能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学会查字典。
重点可以复习以下几个内容:1.读准字音: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要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
特别是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
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小升初语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一、小升初阅读的题型:(一)理解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二)总结、体会文章中心(三)句段的理解与作用(四)词、句解释与品析(五)开放题(一)理解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常见考题形式: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
3、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拿钱购买上帝的男孩邦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 2011年大联盟语文真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答题格式:人+事情经过+结果(时间、地点)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或谁为了什么,而做了什么,结果怎样例:母亲节,我在家里帮妈妈洗碗,妈妈很高兴。
母亲节,我为了让妈妈休息,在家里帮忙洗碗,妈妈很高兴。
拔苗助长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
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
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
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
“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
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
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
小升初语文必考的知识点归纳总结1、多音字、同音字、错别字正确理解字义;区别同音字;要积累生活中常见的易错字。
2、词语的解释、辨析和搭配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掌握词语解释的方法:分解词素;联系上下文;找近反义词;抓关键词等。
能从词语搭配对象、感情色彩、适用范围、词义轻重等方面对词语进行辨析。
近些年考察题型:根据提示补充词语。
给字组词并填空。
判断词语书写的对错。
加点字含义的理解3、近义词、反义词和一词多义能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反义词能结合语境去判断。
一词多义要联系语境和自己的积累用排除法、代入法做题。
近些年考察题型:写出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4、成语的理解和运用成语是一个整体的意义单位,正确理解成语不仅要明白它的本义还要把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
在运用成语时,要联系整句话的意思,要注意近义成语的区别。
5、成语积累与辨析能积累课内外有关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典故、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成语。
根据感情色彩、适用对象等,判断成语在句子中的运用是否恰当。
小升初语文考试题型解析一、汉字类考试题型解析为帮助孩子有效复习,尽早进入考试状态,三好网小编总结了语文必考题型、复习重点和答题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汉字的复习。
第一,读准字音。
主要是对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读音能够辨别清楚,防止混淆。
特别是多音字,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确定读音。
课本中有不少多音字,孩子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读什么音。
有些汉字读音完全相同,称之为同音字。
同音字虽然音同,但字形和字义基本上都不同,学生要注意区分。
第二,认清字形。
汉字的笔画比较复杂,要认清字的形体,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要注意区别形近字,做到书写正确。
第三,理解字义。
不同的汉字表达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有:(1)读一读,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字义;(2)根据一个字的不同意思组词。
小升初语文提分必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随着小升初考试的逐渐临近,各位家长和学生都在为备考而忙碌。
而在语文考试中,文学常识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了解并掌握文学常识,可以为孩子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提供更大的优势。
下面就是小升初语文提分必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一起来看看吧!一、古诗词常考100题1、《庐山谣》是哪位诗人所作?2、杜工部的《赤壁怀古》中“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用法是?3、李白的《将进酒》中“青春无扰扰,奈何守空闺”是哪种修辞手法?4、《静夜思》的作者是?5、《李清照集》的编纂者是?6、杜甫的《登高》中“临风不自足,故嗟行已过”是哪种修辞手法?7、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表达了什么意思?8、岳飞的《满江红》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天际流”的意思是?9、《江雪》的作者是?10、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中“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的“绰约”是什么意思?二、古代文学常考100题1、《红楼梦》的作者是?2、《红楼梦》中的黛玉、宝钗、元春是谁家的孩子?3、《红楼梦》中哪位妇女死后化为了蝴蝶?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从哪里出生的?5、《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被哪个神仙拯救出生的?6、《水浒传》中林冲与宋江的关系是?7、《水浒传》中“小李广”是谁?8、《三国演义》中,哪位大将军死于五丈原?9、《三国演义》中蜀国丞相是谁?10、《金瓶梅》的作者是?三、现代文学常考100题1、《茶馆》是谁的作品?2、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的扮演者是?3、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作品?4、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阿Q的最大特点是?5、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的骆驼祥子是哪类人?6、鲁迅的小说《老残游记》中,主人公的“山东大汉口音”的特点是?7、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女主角的名字是什么?8、安妮宝贝的小说《七月与安生》中,男主角的名字是什么?9、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中,魔法师的名字是?10、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围城”所在的城市是?四、诗歌鉴赏常考100题1、《观书有感》是谁的诗作?2、“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中的“新社”在什么时期?3、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其中一联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请问其中的黄河在现在的哪个省份入海?4、《花非花》的作者是?5、宋代陆游的诗《卜算子·咏梅》中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表达了什么意思?6、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欢笑几时见,快哉快哉”的意思是?7、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什么意思?8、古诗名句“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什么意思?9、唐代李白的诗《将进酒》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表达了什么意思?10、唐代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表达了什么意思?以上就是小升初语文提分必备的文学常识常考100题,这些题目涵盖了古诗词、古代文学、现代文学、诗歌鉴赏等方面,是小升初考试中比较常见的题型。
小升初语文常考题型及考点
小升初择校考试中,数学题型一般是:判断、选择、填空、直接写得数(口算)、脱式计算(简算)、解方程、列式计算、图形解答题(一般是求阴影部分面积居多)、应用题等。
数学考试往往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同样语文考试也是不容小觑,下面简单说一下小升初语文考试题型及考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语言的积累及运用
1.语音
出题方式:读拼音,写字、词;给汉字注音;多音字;划去不正确的读音;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字形
出题方式:改正词语中的错别字;把词语补充完整;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字、词义
出题方式: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写出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按照语体色彩给词语分类;用所给词语造句;选择正确的词项;下列词语的用法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是;关联词的使用。
4.句子
出题方式:句式改写;修改病句;修辞手法的运用。
5.古诗句积累
出题方式:默写一首大纲所要求背诵的古诗;按要求默写诗句。
6.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
出题方式:语言是否得体,如何修改;仿写一句话或一小段话;写对联;如何表达更得体。
俗语、谚语;拟写广告语;言外之意;通知、书信、表扬稿、请假条的拟写;根据主题,写一段话。
第二部分: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考点: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说明缘由,概括段义;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词语释义;说说你对文章的感悟;分析某句话的作用;分析概括人或事物的特点、性状等;作者思想感情前后不一,是否矛盾;换词是否得当;语言修辞手法的考察;解释某句话的含义;拟写标题;标点符号的运用;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二)文言文阅读
考点: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翻译两个句子;对文言文的领悟。
(三)诗歌鉴赏
考点:对意象的分析;对某一句诗的分析;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押韵;诗人表达的情感;诗歌的体裁。
第三部分:作文
常考记叙文,分为半命题和全命题作文。
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审题,语言的表达是否清楚、贴切,行文是否生动形象,表达是否条理清晰,思想是否深刻,以及书写是否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