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曼的天才儿童发展跟踪试验的教育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奥特曼”崇拜在幼儿德育中的运用摘要:《奥特曼》是一部颇受儿童喜欢的科幻动画片。
主人公“奥特曼”是集“团结合作、乐于助人、勇敢坚强”等诸多高尚品质于一身、深受幼儿祟拜的英雄。
我们将“奥特曼”引入幼儿德育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通过“奥特曼榜样角色感知”、“奥特曼榜样角色认同”、“奥特曼榜样角色扮演”、“奥特曼榜样角色迁移”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幼儿自然而然并且快乐地接受道德教育。
关键词:幼儿德育;奥特曼;榜样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4-0119-02参考檀传宝、黄人颂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德育主要指培养幼儿道德性的教育。
[1]所谓道德性, 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2]其核心为正直、诚实、勤劳、团结、勇敢、仁爱、自律等。
[3]目前幼儿德育仍以单向的传授和灌输为主,将外在的价值标准强加于幼儿。
德育过程未能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身心发展规律,未能凸显幼儿德育的生成性、生活性。
表面看来,幼儿获得了大量的德育知识,实际上,这些知识并没有取得德育实效。
一、“奥特曼”崇拜及其德育价值《奥特曼》是由日本圆谷公司创作的科幻动画片。
主人公“奥特曼”为保卫和平与“宇宙怪兽”展开激战,其英雄形象深受幼儿喜爱。
自1993年东方电视台播放该片后,中国掀起了“奥特曼”热,正是本文所谓的“奥特曼”崇拜。
当前幼儿对“奥特曼”的崇拜基本停留在模仿片中打斗场面、招牌式动作,满足使用印有“奥特曼”标志物品的层面上。
在认真看过该片后,笔者感到“奥特曼”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它所体现的“团结合作、乐于助人、勇敢坚强”等精神是幼儿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应引入幼儿德育的价值所在。
二、寓“奥特曼”于德育四步曲“奥特曼”作为艺术形象和榜样人物,对幼儿的感染教育是多方面的,但榜样的深刻作用并不是简单地通过观看和模仿而自然实现的。
要想使它由“知”到“行”,将榜样的精神内化为学习者的品德,则需要经过复杂的发展过程[4]。
As educators, our job is to help kids grow in every way possible - not just in school stuff, but also in how they get along with others, handle their feelings, and take care of their bodies. One cool way to do this is by watching, checking, and making plans. When we pay attention to how kids act and how they're doing, it helps us figure out what they need and what they're good at. Then we can make special plans just for them that help them be their best selves! It's like being a secret agent for each kid, but instead of fighting bad guys, we're helping them be super awesome! And that's a pretty important mission, if you ask me.作为教育者,我们的工作是帮助孩子们以一切可能的方式成长,不仅在学校里,而且在他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处理他们的感情,照顾他们的身体上。
一个很酷的方法是观察、检查和计划当我们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和行为时,它帮助我们找出他们需要什么和他们擅长什么。
然后我们可以为他们制定特别计划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最好的自己!这就像一个秘密特工每个孩子,但是不是对抗坏人,我们正在帮助他们超级真棒!如果你问我,这任务很重要。
美国天才教育探析作者:龚青铧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3年第03期【摘要】美国天才教育起步早,影响大,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美国天才教育的缘起及过程进行阐述,以期通过借鉴国外经验,促进我国天才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的天才教育运动美国的天才教育运动起源于特曼与霍林沃思在20世纪50年代广泛倡导的研究。
1969年,美国教育部开始了一项关于如何有效教育资优学生的研究,并于1972年底完成,这就是著名的马兰报告。
报告指出,美国的学校忽略了天才学生,为此,该报告提出了天才或资优儿童的定义,并督促各州采用该定义衡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该报告使学生能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能,而不仅仅由智力测验量表来衡量其真正具有的天赋。
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公布了第二份有关天才儿童的报告。
在这一报告中,更明确地提出了如何培养和发展资优学生的具体步骤,它与马兰报告拥有诸多相同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在美国教育部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叫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它主要负责收集和分析在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教育相关数据。
该中心提供对天才教育研究的完整信息并参与规划决策方针。
美国有许多民间教育机构参与帮助资优学生的教育。
其中最为人知的机构是天才儿童协会(NAGC)。
它是由家长、教师、教育工作者、相关专业组织和社区领袖等组成的社会组织。
二、美国的天才搜索教育模式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天才搜索运动是随着对学校传统学科测验不足的批判而出现的。
鉴于普通教育对于天才教育的不足。
1967年, Johns Hopkins大学教授Ju lian C. Stanley阐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普通测验无法对高分学生进行鉴别并予以差别教学。
学生应该接受与他们的能力水平、发展速度相一致的测验,而不是简单地根据他们的年龄或年级阶段给予统一的测试。
他的这一理念和尝试促成了鉴别具有超常思维能力的学生并予以特殊教育的新模式,即天才搜索教育模式。
中科大少年班30年:光荣与梦想并进中科大少年班到今年创办整整三十载,大批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逐渐散布在IT、金融、制造、媒体等领域担任重要职位,如果没有少年班,他们的职业之路又会怎样呢?1978年10月,不到14岁的郭元林告别父母,踏上了开往合肥的列车。
他的目的地是位于合肥市区的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届第二期学生,郭元林不可避免地戴上了外界赋予的“神童”光环,提前步入了大学生活。
9年后,来自湖南的李俊凌与来自黑龙江的王利锋相继考入中科大,成为87级少年班的校友,其时,他们入学所受到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不如郭元林们当时造成的轰动,虽然事后,人们评价87届的少年班学生是30年来最成功的几届之一,从这里走出了24名博士、13名硕士。
然而两位当事者的回忆却证明,此时的少年班已经逐渐走下了神坛。
如今,创办整整30年的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生已逾千人,其中91%的人考取了硕士。
而在接受跟踪调查的前16届(1983-1998年毕业)学生当中,约有20%的人以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另有大批的毕业生则在IT、金融、制造、媒体等领域当中崭露头角。
郭元林、李俊凌以及王利锋便属于这一批人。
郭元林,自动化控制专业毕业,之后在清华大学取得同专业硕士学位。
现任紫光集团总裁。
李俊凌,工程热物理专业毕业,其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先后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雅虎副总裁,负责网站的运营。
王利锋,计算机系毕业,不到20岁便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
后来回国创办幸星公司,参与制作了包括《功夫之王》、《赤壁》在内的一系列影视特效。
在少年班创办30年的庆典活动上,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仍然在讨论着这样一种教育模式设立的目的何在。
至今,争论始终没有一个结果。
如果是为了造就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那么30年过去了,少年班仍未成功。
如果是希望成为中国科学家的预科班,那么80%的学生都未能走上他们的预定道路。
就像郭元林、李俊凌与王利锋,用郭元林自己的话来讲,没有成为科学家的他们“属于少年班的堕落者”,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
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7篇)特殊儿童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7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对我国超常教育的几点思考本文Tag标签:智力超常/智力测验超常教育是针对智商超常儿童,采取适合他们个性的一种特殊教育。
亦称为"优才教育"或"天才教育"。
它并不是仅仅通过缩短学制、加快速度、提高难度来使超常儿童达到较高的学业水平,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英才才是它最终的使命。
多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的超常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其中仍有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一、"超常儿童"的鉴定是否公正超常儿童的鉴定一开始就与智力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
传统意义上的超常儿童主要是从智力维度上判断的。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特曼(L.M.Terman)首先使用智力测验来鉴别超常儿童,把智商达到或超过140定为天才儿童的临界线。
20世纪80年代初,泰伦鲍姆(A.T.Tannenbaum,1983)认为超常包含下列五个因素(1)一般能力<即一般智力>(2)特殊能力<特殊智力>(3)非智力因素(4)环境因素(5)机遇因素。
中国的心理学家则认为,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包括智力、才能和非智力个性特征等方面。
(查子秀,1993)从理论上讲,我国学者对超常儿童的理解已经从由单一的智力维度走向多元化智能维度,这无疑是观念上的进步。
但是,仍有不少学校受传统观点的影响,认为超常儿童最主要的特点是智商很高,因此可以用智力测验法鉴别出超常儿童。
他们常用的智力测验工具有《斯坦福一比奈智力测验》和《韦氏智力测验》等,如果儿童在这两种测验中的得分很高,那他(她)可能就是一个超常儿童。
事实上,这些类型的测验只能说明儿童的一般智力的水平高低。
人的智力是复杂多样的,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智力测验只反映了人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但未能反映人的创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美国著名的创造心理研究专家托伦斯(Torrance)教授曾警告说,如果用传统的智力测验或类比推理测验的分数为标准来鉴别"天才"儿童的话,就有70%具有创造才能、将有可能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人才可能会被漏掉而不是被发现。
学习的本质是大脑神经元产生新连接学习从微观的效果来看,实际上是大脑神经元发生了新连接。
一般人的大脑神经元连接大概会达到一百万亿,这么多连接是怎么发生的?就是通过学习而实现的。
知识通过转变为声音、视觉等刺激,促使大脑中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和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发生连接,这个过程就是学习的本质。
因此,对每个人而言,学习实际上是有物质反应的,它在你的大脑里面形成了新的连接。
如果我们记住了某一小段信息,实际上它的物质变化大概有一千个上述这样的连接,如果通过学习刺激、反复加强,这些突触会不断地加强,从而使这个内容就很难被遗忘。
刚出生的孩子,大脑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是很少的。
到6岁时,神经元树突和轴突是最丰富的时候,以后又会逐步减少。
0~3岁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大脑里的树突和轴突特别丰富,神经元连接十分容易发生。
但当孩子6岁进入学科学习以后,我们在加强某一种知识学习时,会损失大脑里其他的树突和轴突,最后我们可能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在某一个领域会非常强,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可能会减弱。
学习的过程能让大脑发生连接,这实际上与基因是有关系的。
学习就是通过刺激我们的各种神经器官,产生电信号和神经递质来刺激我们的基因,制造蛋白质,让大脑神经细胞发生连接。
可以说,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体和基因之间互动的关系。
所谓的学习窗口期,实际上就是不同能力发展的相关基因打开的时期,虽然我们不清楚当中的机理,但这是一个现实。
02自我控制力是形成深度学习的核心要素深度学习,它首先应该是一种收敛的学习。
什么叫收敛?如果是一个抛物线,这个球是在抛物线的里边,如果让它偏离一点,这球就会回到底部,这叫收敛;但是如果这个球在抛物线的顶部,它就回不来了,这叫发散。
深度学习显然是收敛的学习。
当然深度学习不是指一节课、一堂课,而是指长时间学习的概念。
智商之父路易斯·特曼从1921年开始做了长达35年的天才跟踪研究计划,跟踪1500多名IQ 超过135的天才儿童,但这个天才军团几乎全军覆没,没有对社会作出什么创造性的贡献,30%的男孩和33%的女孩甚至没能大学毕业。
幼儿启蒙教育奥特曼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奥特曼作为一个备受孩子们喜爱的超级英雄形象,也成为了许多幼儿启蒙教育的一部分。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奥特曼形象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正义感。
本文将从奥特曼形象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奥特曼启蒙教育的方法和奥特曼启蒙教育的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奥特曼形象对幼儿启蒙教育的影响。
奥特曼是一个正义的超级英雄形象,他勇敢、坚韧、正直,总是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这种积极向上的形象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奥特曼的形象,幼儿可以学习到勇敢面对困难、不畏艰险的品质,培养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信心和勇气。
同时,奥特曼的团队合作精神也能够激发幼儿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其次,奥特曼启蒙教育的方法。
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可以通过奥特曼的故事、漫画、玩具等形式来进行教育。
通过奥特曼的故事,可以让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正直勇敢的品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奥特曼的漫画和玩具,可以让幼儿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奥特曼形象所传达的正能量,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启蒙教育的熏陶。
最后,奥特曼启蒙教育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奥特曼启蒙教育时,需要注意教育内容的选择和引导。
奥特曼的故事和形象虽然能够激发幼儿们的积极向上品质,但也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正确引导幼儿们对奥特曼形象的理解和认知。
同时,需要注意控制奥特曼形象的暴力元素,避免给幼儿们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在进行奥特曼启蒙教育时,也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教育内容,让他们在快乐中接受教育的熏陶。
总之,奥特曼形象在幼儿启蒙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奥特曼形象的教育,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正义感,对他们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苏州大学本科生考试答卷封面考试科目:教育心理学考试得分:院别: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姓名:朱丹学号: 1002406031授课教师:肖卫兵考试时间: 2011年 6月 19 日特曼天才儿童发展跟踪实验的教育启示——浅谈天才儿童后天发展归于平凡的原因作者:朱丹(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一班1002406031)内容摘要特曼的天才儿童发展跟踪实验显示出大多数天才最终都不会有一个和他们的智商一样显眼的事业。
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就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教育方式这几个反面来分析探索一下。
我想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方式不合理。
在现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我们的天才教育之路还颇具挑战。
关键词:特曼天才儿童发展实验教育方式天才儿童归于平凡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天才研究专家刘易斯·特曼耗时四十多年进行了一项天才儿童跟踪实验。
他深入了加利福尼亚州所有的中小学,通过智商测试,从25万中小学中挑选出1470个智商介于140到200的孩子,后来被称为“特曼族”。
后来的四十多年里,特曼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
青年时期的他们,确实比同龄人的平均水平高出很多,但是,当成年后,孩子们中有几个后来出书,写文章,在商业方面获得成功;另外几个担任公职,其中有两个担任高等法院法官,一个担任市法院法官,还有两个在加利福尼亚州议会供职,最出色的一个在州一级政府担任高官。
但是,“特曼族”很少有全国知名的人士。
他们收入还算可以,但高薪的很少,他们中大部分人的职业只能算是普通,其中也不乏有给别人打工的和务农的以及和农业相关的职业。
还有几个人的职业即便按照特曼自己的标准也算是完全失败的。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天才最终没有一个成为诺贝尔获奖者。
实际上,特曼的调查组也遇见过两个,当年还是小学生后来成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威廉•肖克利和路易斯•阿尔瓦雷斯。
但是当时他们两个都没有被选中,因为他们的智商不够高。
在这个著名的“特曼族”实验中,这群原本智商高于平常人很多的天才们,后来也“泯然众人矣”。
难道真的像古人所说:七岁时神童,十七岁时才子,27岁只是众人吗?又是什么原因使这群天才归于平凡了?我想,不光是这群“特曼族”,世界上大多数天才儿童最终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而真正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百分之八十是那些智商只是一般水平的人。
这些上天赋予他们特殊了礼物的人究竟是怎么了?一、社会环境透析在特曼进行试验的这四十多年间,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美国就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在五十年代经济才趋于平稳。
在经济大萧条中,人们生活不稳定,失业率剧增,各种企事业单位倒闭,其中也包括很多学校。
尤其是在1929到1933年间美国经济大危机。
算一算。
特曼是1921年着手研究的,那时的“特曼族”基本都在十岁左右。
而1929到1933年间,这些孩子都相继成年,刚好到了读大学的年纪,由于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公立学校的预算被严重削减了,教师经常待岗或没有工资,在一些大城市的学区发起了在学校内减少“流行与虚饰”所以类似音乐、艺术、体育和工业教育这样的非学术性科目就被拿来开刀了。
①所以对于这些天才,大多数受教育情况会被影响,甚至有不少人会因此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有些还会因为学校减少的非学术性科目而失去发挥天分的机会。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社会因素——种族歧视。
在美国,当时的社会里,黑人受教育的机会非常少,就算勉强读到小学和中学,再受教育的机会可谓微乎其微。
所以,这些被挑选出来的“特曼族”里,黑人最后成为务农者有极大的可能。
抛开“特曼族”,其他最后归于平凡的天才们也会受到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许没有“特曼族”这个时期那么严重,但是它是一个大环境,不容忽视。
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当时严重的经济大萧条对于“特曼族”来说除了影响学校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家庭经济的影响。
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普通家庭出身,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有些孩子可能会心里不安,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家庭经济来源减少而受不到高等教育或者更高水平的教育,有些孩子甚至还有可能会因此辍学。
所以,这些天才最后的发展都不是很尽如人意和他们家庭因素有一些关系,但是还不是主要原因。
应为这些孩子中的大部分还是继续受到了教育。
三、自身因素所谓内因才能决定事物本质,这些孩子的自身因素不可忽视。
他们虽然都头脑聪明,但是如果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自己不愿意再接受教育,或者遇到了什么致命的诱惑,比如毒品,黑社会等。
要知道,当时美国的社会极度不安定,人们都很浮躁,想任何办法赚钱,违法乱纪都是小意思,杀人放火的事只要能赚钱他们都愿意干。
只要这些孩子愿意,他们任何时候都会变成当时社会的败类,而受教育只能排在最后的最后。
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可能因为自身因素走向不归路。
四、教育方式上面说到的这些因素,都不至于影响到大多数孩子,所以只能被称为次要因素。
而大多数孩子都还在接受教育,最终都还是因为受教育而找到工作。
那么既然在受教育,我想,影响这些孩子的最大因素应该还是教育方式。
并且,抛开这群“特曼族”,之前这些因素只能是在美国大萧条的背景下才会发生的,其他时代其他国家最终归于平凡的天才们会受到的最大影响就是教育方式,那种和天才类型不对口的教育方式。
(一)跟着众人一起而“泯然众人矣”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以自由民主而出名,他们重视孩子的创造性培养,所以,在小学和初中时孩子们都已发掘天性为目的,大多数的孩子都在快乐的玩耍中度过。
问题就在这里,这些天才们被掩盖在人海里,没有人发现他们是天才,这些孩子也都和别的孩子一样,大家一起玩。
基本没有人被发现智商在140以上。
没有人去培养他们的天资,没有人挖掘。
还有一点要明确,大部分天才在学习成绩上会比普通小孩突出,但是有的天才只是在一方面比较有天分,其他方面也只是普通或者不如别人。
所以,这些天才里,会有那么一部分人在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中不堪重负,要知道,美国的教育制度下,越往高年级,孩子们的负担和学业就越重。
②这些孩子都没有被发现在那些方面有天资,只是一味的跟着大家一起学,而那些原本就不是在学业上有天资的天才就会纷纷落马,被沉重的负担压垮。
而家长和老师都会认为这样的孩子连学业都不能完成何谈天才。
所以这些孩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泯然众人,或许还不如众人。
而那些智商很高,很聪明的其他天才,只是一味的跟着大家一起学,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很明确的教育方式,他们也学会觉得太过简单和乏味。
渐渐失去兴趣;还有一些是智商比较高的,大概在140到160之间的。
也许他们表现出来的只是比别的同学学习好,比别的同学反应快,他们也并不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出众。
这样一来,这之中的许多天才,就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天才了。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跟着众人一起而归于平凡的天才们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1、智商非常高的,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会觉得很乏味。
没有意思,时间长了就没有太大的兴趣学习了。
2、智商很高,但是只在一方面非常超长的,在现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老师家长没有发现这种天才身上那种非常突出的方面,或者其他方面太过弱的,会打击到天才们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突出的没有发挥出来,不突出的被人死盯着,就越来越弱,最终归于平凡或者平庸。
3、智商比较高的,他们只是比别的孩子更优秀,有可能不被发现是天才,久而久之也和众人混在一起而成为真正的众人。
(二)在特殊教育下,更加疲惫就像我们都熟知的那样,不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几乎每个国家都设有针对于天才的少年班或者天才儿童班。
这些措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选出一些智商超长的或者在一方面有天资的孩子,把他们集中起来,进行差别教育,进行优异教育。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优异教育的国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就出现了关于优异教育的文件,在这之前也有一些优异教育的支持者主张学校进行优异教育。
③简单举个例子。
就全世界的教育而言,美国不论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还是对世界的科学文化贡献来看,他的教育基本上没有国家可以超越。
但是,在美国,每天只会打球从不学习的青年简直比比皆是。
这就是优异教育的结果。
他们不是把所有受教育者都培养成才子,但是,他们会在受教育者中找到那些值得培养的,进行重点培养。
④而这样,问题也就出来了。
这些被特别教育的天才们最后都会成为人们眼中的名人、大科学家吗?其实不然。
不是每个天才都会早熟,都会在很小的时候就懂得要好好学习,懂得他们是天才,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
天才也是人,只是智商高的人,许多高智商的人情商并不高。
甚至还有些高智商的人心理扭曲、变态等等。
现在我们来看教育方式。
把这些天才集中起来,组成什么天才儿童班、少年班。
让他们小小年纪就背负过重的负担。
然后他们忍受比同龄人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心理压力。
他们必学学好,必须比别人强好多,要不然就不配“天才”这个番号。
又有几个人能忍受这样的状态,就算他们是天才。
再者,他们小小年纪,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就把他们送到大学的少年班,又有几个人能照顾好自己,不生病不发生意外。
许多孩子在经过天才儿童班或者少年班的都疲惫不已,感到身心劳累。
⑤我们可以反思一下。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方式之下,会把这么多天之骄子磨灭成普通人呢?我们明明付出了不少努力,又是天才班又是少年班的,为什么成功的也只是少数。
我想,这里面的答案只有人类一步一步的探索一步一步的走过才能知道,我愿那时候的人类能够充分利用老天给的这份珍贵的礼物。
①《美国教育,一部历史档案》(第三版)韦恩•厄本杰宁斯•瓦格纳著周晟谢爱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②《教育与效率崇拜——公立学校管理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雷蒙德 E.卡拉汉著马焕灵译陈如平刘宏博校译社会科学出版社③《美国教育,一部历史档案》(第三版)韦恩•厄本杰宁斯•瓦格纳著周晟谢爱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④《美国教育,一部历史档案》(第三版)韦恩·厄本杰宁斯·瓦格纳著周晟谢爱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⑤《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0版杨东平主编柴纯青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