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年历
- 格式:ppt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33
制作年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制作年历》,选自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年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年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闰年的概念。
2. 制作年历的步骤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年历的制作过程和讲解相关知识。
2. 制作年历所需的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引导学生回顾年、月、日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年历的制作方法,特别是闰年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年历的制作过程。
3. 动手操作: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制作年历所需的材料,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成果展示:学生完成年历制作后,进行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反思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板书设计1. 年历的制作方法2. 闰年的概念3. 年历的制作步骤作业设计1. 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年历。
2. 家长协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份创意年历。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年历。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时间观念和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闰年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人教版数学三下6.3《制作年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下6.3制作年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年历的制作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学会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年历。
教材中提供了具体的制作步骤和示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年历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前,已经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对日历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制作年历的具体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特殊日期如闰年的判断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掌握制作年历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年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制作年历的方法,能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年历。
2.教学难点:学生对闰年的判断,以及如何处理特殊日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制作年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教材、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了解年月日的知识,准备好制作年历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年月日的知识,如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等。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如何制作一个年历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个简单的年历,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年历的基本构成。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年历中的特殊日期如闰年、节假日等,并解释这些特殊日期的产生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每组制作一个简单的年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23年《制作年历》教学反思8篇《制作年历》教学反思1矛盾。
新课程强调“经历、体验、探索”这些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而制作年历的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调查,讨论与制作,展示与交流,运用(教学用书语)。
5位老师都把调查放在课前,讨论与制作作为本节课的重心,但最后完成制作的只有部分班级的部分学生,至于后面的展示与交流及运用更是难有时间提及。
其中A老师的课主要环节是:从生日、节日引入,展示收集的年历,并欣赏与交流,重点研究1月的月历,讨论制作年历需要注意的地方,老师提供一张16K纸设计好版面的备用纸,最后小组合作制作。
学生制作时间有近20分钟,但多数学生不喜欢老师设计的版面,小组合作也无头绪,因而学生到最后还是未能完成。
B老师的课主要环节是:从推算老师的生日入手,到制作年历,展示收集的年历,讨论共同点,确定制作方案:式样、分工、制作步骤、备注,交流与修改方案,讨论制作过程体现得最为充分,但真正用于制作的时间只有10分钟,当然最后是完不成制作的。
C老师的课主要环节是:复习年月日的知识,介绍自带的年历特点与作用,集中制作1月份的月历,通过每月1日星期几的提示,小组成员每人填写其中的几月月历,最后组合成年历,相互交流作品。
几节课下来,我对于过程与结果的矛盾充满疑惑,象A老师那样对于制作方案与小组合作指导过粗,虽然制作时间充分,但制作效果不佳;象B老师那样让学生经历了讨论制作方案与交流修改方案的过程,但留给学生制作的时间实在过少;象C老师那样统一全班的制作式样,提供每月1日是星期几,学生大都完成年历制作,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足够重视?究竟是书本的编写有问题,这个内容难以在一节课中完成,还是我们的教学设计有问题?怎样才能既要过程又要结果呢?2. 数学与非数学成分的混淆。
D老师在课堂引入中介绍自己带来的年历时,夸赞了画面的精美,之后学生在介绍自己年历的特点时,由于突出介绍了年历的画面以及月历之外的诸如广告、诗词这些内容,每人介绍时间相对变长,涉及年历中的数学因素相对变淡,偏离了预期的目标。
《制作年历》课稿讲义《制作年历》课稿讲义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制作年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制作年历》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56-57页教学内容,一个实践活动课——制作年历。
这节活动课是学生掌握了年、月、日知识后的综合应用。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会输出大量年、月、日的知识,经历从年具体到月再具体到日的过程。
体现了年月日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节实践活动课可以说既是对年、月、日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又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发现、分析、交流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等。
这些都为本次活动的学习得于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以上分析,我为本课设定以下几个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年历,掌握年历的一般制作方法和注意点,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用”、“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活动重点:掌握年历的组成要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活动难点:掌握年历的制作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本课通过五个实践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实际状态出发,在观察发现、分析、交流、操作、评价中学习,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
小学综合实践课《制作年历》教学设计小学综合实践课《制作年历》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综合实践课《制作年历》教学设计(精选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综合实践课《制作年历》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P56—57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参加制作年历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年历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体会年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年历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会用简单推算的方法制作年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各项工具、材料。
五、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这是谁啊?你们认识他吗?喜羊羊)(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
师:喜羊羊想过六一儿童节,他想知道明年的6月1日是星期几,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看20xx年的年历。
)2、揭题:是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制作3年的年历。
(板书:制作年历)(二)观察年历,发现特征。
1、整体观察。
师:请仔细观察你们手中20xx年的年历,它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生1:一年有12个月。
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有29天。
师:还有什么发现?生2:最上面的一行是星期几,横着排列,从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排到星期六。
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生3:年历中有不同颜色的标记。
假日和节日用红色标记。
其他日子用黑色标记。
师:你知道哪些重要的节日吗?(1月1日是元旦节……)师:谁还想说的?生4:数字下面还有小字,初七、初八……;冬至。
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农历,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
像冬至、谷雨这一类的我们称为节气。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制作年历》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制作年历》是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篇教学内容,该教材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通过制作年历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熟悉12个月的名称、每月的天数、星期的顺序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12个月的名称和每月的天数,了解星期的顺序,学会运用手工制作年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品质。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月份、天数和星期的命名及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手工制作年历的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4. 教学准备•教学工具:纸张、铅笔、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准备:提前准备好每位学生的材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印有几个月份和对应天数的大型日历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制作年历的兴趣。
2. 学习活动1:月份及天数的探究第一步:激发思维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回答和讨论。
第二步: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人负责一个月份。
让学生合作讨论,补全月份和对应的天数,然后互相检查答案。
第三步:展示讨论邀请不同小组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答案,并针对不同小组的答案进行讨论和纠正,确保每位学生对月份和天数都有充分的理解。
3. 学习活动2:星期的顺序探索与制作年历第一步:星期的顺序探究教师出示一个星期的表格,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讨论并确定星期的顺序。
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合作探究,引导他们理解星期的排列规律。
第二步:制作年历让学生分别准备好所需材料后,教师将制作年历的步骤展示给学生,一步步指导学生完成制作年历的过程。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可以画图、写字,或者使用贴纸等。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制作年历》评课稿1. 引言《制作年历》是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篇教材内容,通过设计和制作年历来培养学生的时间感和观察能力。
本评课稿旨在对该教材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
2. 教材概述2.1 教材目标《制作年历》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初步了解一年的分隔和组织形式。
3.锻炼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根据一年的时间间隔设计和制作年历。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画线工具、贴纸等制作年历所需工具。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一年的时间是如何分隔和组织起来的。
2.学生能够合理安排并填写年历中的重要日期和活动。
3. 教学准备3.1 教学环境准备教学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1.教室中应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展示空间。
2.准备好足够的纸张、彩色铅笔、画线尺等手工制作工具。
3.2 学生前置知识准备学生在学习《制作年历》之前,需要具备以下基础知识:1.掌握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有几天的基本概念。
2.熟悉使用简单图形设计工具和制作手工制品的方法。
3.3 教师教学准备教师在教授本课时需准备以下教学材料和准备工作:1.课堂展示材料:准备好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展示的《制作年历》教学课件。
2.学生活动材料:为每个学生准备好足够数量的纸张、彩色铅笔、画线尺等制作年历所需工具。
4. 教学过程4.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向学生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对年历的了解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你们在家里或者学校是否有年历?年历有什么作用?•你们喜欢什么样的年历?为什么?4.2 学习目标和步骤在本节课开始前,明确学习目标和步骤,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目标和学习过程。
1.学习目标:了解一年的时间分隔和组织形式,并学会制作年历。
2.学习步骤:–学习什么是年历,年历上有哪些重要的时间和日期。
–探究如何使用画线尺和彩色铅笔绘制年历的格子。
–设计并制作属于自己的年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制作年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制作年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教材分析教材在学生学完年、月、日这一单元之后,安排了制作年历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2、通过制作年历,掌握年历的一般看作方法和注意点,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制作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用”、“数学就在生活中”、“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年历的组成要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教学难点月历版面的内容及排列。
学情分析这个活动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发现、分析、交流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喜欢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等。
这些都为本次活动的学习得于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
谈话那天是星期几?怎么才能知道呢?(看年历))是啊,要想知道几月几日是星期几,看年历就可以了。
其实呀,年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查找节日、生日等,方便人们计划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年历还有不同的种类,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课件介绍。
2.年历展示大家课前也都搜集了一些年历,谁愿意展示一下?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吗?(学生板前展示自己收集的年历,并作简单的介绍)(说明星期六、星期日和节日用不同的颜色标记) (用不同颜色表明节假日,休息日)(都是星期日、星期一……一直到星期六这样排列的)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年历,想看吗?好,让大家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