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最好的大学排名前500强
- 格式:docx
- 大小:14.28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中国综合类大学排行榜解析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雄居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行榜前三甲报告显示,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北京大学雄居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行榜榜首,是中国综合办学实力的综合类大学。
复旦大学列第二,武汉大学居第三,浙江大学居第四,中国人民大学列第五,上海交通大学列第六,南京大学居第七,中山大学列第八,吉林大学列第九,四川大学居第十。
在2020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行榜中,山东英才学院、三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名列前五强;在2020中国综合类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名列前五强。
北京大学荣膺2020中国七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前列在最新2020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荣膺2020中国七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前列;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荣膺2020中国六大学,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荣获2020中国五大学,跻身世界知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荣获2020中国五独立学院,跻身中国一流独立学院。
山东英才学院、三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交利物浦大学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等荣获2020中国五民办大学,跻身中国一流民办大学。
湖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和深圳大学等高校荣膺2020中国四大学,跻身中国高水平大学队列。
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行榜名次学校名称所在地区总分 2020排名情况全国排名排名办学层次1 北京大学北京 100.00 1 7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 复旦大学上海 82.793 6 中国顶尖大学3 武汉大学湖北 82.434 6 中国顶尖大学4 浙江大学浙江 82.3856 中国顶尖大学5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81.986 6 中国顶尖大学6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81.767 6 中国顶尖大学7 南京大学江苏 80.43 8 6 中国顶尖大学8 中山大学广东 76.46 10 5 中国一流大学9 吉林大学吉林 76.01 11 5 中国一流大学10 四川大学四川 74.99 14 5 中国一流大学11 南开大学天津 74.46 16 5 中国一流大学12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73.56 17 5 中国一流大学13 中南大学湖南 73.13 18 5 中国一流大学14 山东大学山东 72.72 21 5 中国一流大学15 厦门大学福建 72.23 23 5 中国一流大学16 东南大学江苏 71.35 24 5 中国一流大学17 重庆大学重庆 69.54 27 5 中国一流大学18 湖南大学湖南 68.03 33 4 中国高水平大学19 兰州大学甘肃 67.21 36 4 中国高水平大学20 西北大学陕西 65.88 47 4 中国高水平大学21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65.56 53 5 中国一流大学22 暨南大学广东 65.17 58 4 中国高水平大学23 云南大学云南 65.11 59 4 中国高水平大学24 郑州大学河南 65.01 62 3 中国知名大学25 苏州大学江苏 64.99 63 3 中国知名大学26 上海大学上海 64.41 75 3 中国知名大学27 南昌大学江西 64.18 80 3 中国知名大学28 广西大学广西 63.89 83 3 中国知名大学29 深圳大学广东 63.86 87 4 中国高水平大学30 安徽大学安徽 63.34 97 3 中国知名大学31 江南大学江苏 63.31 99 3 中国知名大学32 山西大学山西 63.29 100 3 中国知名大学33 河南大学河南 63.26 101 3 中国知名大学34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63.22 106 3 中国知名大学35 河北大学河北 63.20 107 3 中国知名大学36 辽宁大学辽宁 63.18 110 3 中国知名大学37 新疆大学新疆 63.17 111 3 中国知名大学38 海南大学海南 63.09 114 3 中国知名大学39 石河子大学新疆 63.02 116 3 中国知名大学40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62.91 122 3 中国知名大学。
2020年中国十大名校排行榜影响力和性的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1. 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2. 英国QS;3.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从以上三大世界排行榜的2020年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两岸四地共有50多所高校跻身2020年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
其中,仅有19所高校全部跻身三大排名数据的世界500强,大陆高校有10所,香港高校有5所,台湾高校有4所。
另外,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入选其中2个排行榜,山东大学等18所高校入选其中1个排行榜。
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
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20年中国一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哪所高校是2020年中国一线城市的最好大学?一线城市中哪些大学跻身2020全国百强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2020年3月,由艾瑞深校友会网编撰完成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由科学出版社面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报告公布最新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分区排名、2020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一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等榜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前5强。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大学、上海建桥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雄居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一线城市大学、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排名冠军。
最新发布2020中国一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广东工业大学等37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最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超级大都市,是全国高考考生求学的首选城市。
在《第一财经周刊》2019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最新的中国城市分级排名中,全国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个城市入选中国一线城市名单。
报告显示,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各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位列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一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前3强,上海建桥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名列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一线城市最好民办大学排名前3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位居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一线城市最好独立学院排名前3甲。
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全国排名最高,综合实力最强,雄居艾瑞深校友会2020中国一线城市最好大学排名榜首,清华大学第2;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荣膺2020年中国八星级大学(8★)美誉,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堪称2020年中国一线城市最好大学;复旦大学第3,上海交通大学第4,中国人民大学第5;中山大学第6,同济大学第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8,北京师范大学第9,华南理工大学第10。
2020年中国一流大学百强排行榜排名学校名称总分所属地区地区序类型类型序1北京大学100北京市1综合12清华大学97.24北京市2理工13浙江大学92.31浙江省1综合24上海交通大学88.83上海市1理工25武汉大学80.66湖北省1综合36复旦大学78.83上海市2综合47南京大学78.13江苏省1综合58吉林大学72.06吉林省1综合69中山大学71.4广东省1综合710华中科技大学70.97湖北省2理工311四川大学69.42四川省1综合812山东大学68.79山东省1综合913哈尔滨工业大学67.65黑龙江省1理工414西安交通大学67陕西省1理工51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6.33安徽省1理工616东南大学64.81江苏省2理工717南开大学64.71天津市1综合1018中南大学64.07湖南省1理工819中国人民大学63.59北京市3文法120北京师范大学63.06北京市4师范121厦门大学62.01福建省1综合1122同济大学61.71上海市3理工923大连理工大学61.35辽宁省1理工1024天津大学61.02天津市2理工1125华东师范大学60.9上海市4师范2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0.32北京市5理工12 27华南理工大学57.36广东省2理工1328北京理工大学57.11北京市6理工1429中国农业大学56.83北京市7农林130西北工业大学55.39陕西省2理工1531重庆大学55.11重庆市1理工1632湖南大学54.99湖南省2理工1733兰州大学54.84甘肃省1综合1234北京交通大学54.52北京市8理工1835电子科技大学54.51四川省2理工1936西南交通大学54.15四川省3理工2037武汉理工大学53.66湖北省3理工2138东北大学53.3辽宁省2理工2239华中师范大学53.07湖北省4师范340东北师范大学53.05吉林省2师范441苏州大学52.92江苏省3综合1342西南大学52.74重庆市2综合1443郑州大学52.72河南省1综合1544华中农业大学52.71湖北省5农林24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2.33陕西省3理工23 46华东理工大学52.14上海市5理工2447南京师范大学51.77江苏省4师范5。
2021 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一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编写完成、科学初版社立刻初版的?2021中国大学议论研究报告—中国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校友会版〕?最新宣布校友会 2021 中国大学排行榜1200 强,北京大学第1,清华大学第 2,浙江大学第3,复旦大学第4,中国人民大学第5。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荣膺 2021 中国八星级大学,雄居 2021 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前三强,荣膺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和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列2021 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前三,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和山东英才学院居 2021 中公民办大学排行榜前三。
全国 87 所双一流大学跻身100 强,昆明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列2021 中国非双一流大学排行榜冠亚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跻身 2021 中国大学校友捐赠“ 20 亿俱乐部〞。
2021 年创始“中国大学星级议论系统〞,旨在评估中国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2021 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在国内创始“中国大学星级议论系统〞,旨在评估中国高校在全球、中国、同种类和地区范围内的办学等级、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引导中国高校科学定位、明确睁开目标、走差异化睁开道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大学星级排名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大学进行评星定级, 2021 年依据星级议论结果首次宣布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
校友会中国大学星级议论系统完好吻合国家“双一流〞战略的建设目标要求,近来几年来,校友会中国大学星级排名议论思想及方法被教育主管部门、国际及国内其他大学排行榜和高等教育研究学者广泛采用、借鉴和参照。
中国大学星级排名重视看“顶峰指标〞,综合排名看“顶峰高原指标〞校友会 2021 中国大学星级排名议论标准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优异校友〕、学术研究水平〔高端学术成就〕、师资水平〔优异师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100 多项高端指标。
2020校友会中国各区域最好大学排名公布备受瞩目的2020年全国高考即将来临,又到了全国各地高考考生及家长填报高考志愿的关键时期!2020年3月,艾瑞深校友会网撰写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145余万字,该书对中国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1300多所本科高校的综合实力、本科专业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最新发布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中国一流专业排名、中国各区域大学排名、中国各线城市大学排名和中国各省市区大学及专业排名等系列榜单,旨在为2020年全国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挑选大学和专业提供权威参考指南。
在最新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问鼎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前5强;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和三亚学院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5强。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5强。
按照国家地理区域划分,将全国分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七大地理区域。
其中,东北地区由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构成。
华北地区由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构成。
华东地区由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和上海市构成。
华南地区由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构成。
华中地区由湖北省、湖南省和河南省构成。
西北地区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和甘肃省构成。
西南地区由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西藏自治区构成。
最新发布2020中国各区域最好大学排名,北京大学等勇夺中国各区域最好大学美誉谁是2020年中国各大区域的最好大学?为了满足2020年全国高考考生及家长了解中国七大区域大学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的需要,艾瑞深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20中国各区域最好大学排名。
2020中国大学排名榜单2019年12月27日,中国校友会网公布了2019-2020中国大学排名800强最新排名榜单,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复旦大学,排名前10的大学还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已经是连续13年蝉联大学排名榜首了,以下是2019-2020中国大学排名800强具体榜单,供大家参考。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教学质量(占32.00%)、高层次人才(占13.00%)、优势学科专业(占9.00%)、高端科研成果(占21.00%)、科研项目(占5.00%)、科研基地(占5.00%)、办学层次(占5.00%)、社会声誉(占6.00%)和国际影响(占4.00%)等9大核心指标组成。
说明: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不鼓励进行大学排名,故没有权威排名,每个排名机构依据的排名指标不同,少数学校可能有出入,大家可以参考不同版本排名后选择学校。
2019-2020中国大学排名800强完整榜单1 北京大学北京 100 8★世界一流大学2 清华大学北京 98.78 8★世界一流大学3 复旦大学上海 82.14 8★世界一流大学4 浙江大学浙江 81.98 8★世界一流大学5 南京大学江苏 81.43 8★世界一流大学6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81.34 8★世界一流大学7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80.49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80.44 8★世界一流大学9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80.41 8★世界一流大学10 天津大学天津 80.38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0 武汉大学湖北 80.38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2 南开大学天津 79.28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3 山东大学山东 79.19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4 中山大学广东 78.75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5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76.48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6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76.23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7 东南大学江苏 75.79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8 四川大学四川 75.73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19 吉林大学吉林 75.64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0 同济大学上海 75.33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74.67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2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74.28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3 厦门大学福建 73.76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4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 73.52 6★世界高水平大学25 中南大学湖南 73.5 7★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26 东北大学辽宁 72.05 6★世界高水平大学27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72.02 6★世界高水平大学27 湖南大学湖南 72.02 6★世界高水平大学29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71.99 6★世界高水平大学30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69.32 6★世界高水平大学31 兰州大学甘肃 68.46 6★世界高水平大学32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68.29 6★世界高水平大学33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68.08 6★世界高水平大学34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67.57 6★世界高水平大学35 重庆大学重庆 67.47 6★世界高水平大学36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67.14 6★世界高水平大学37 河海大学江苏 67.05 6★世界高水平大学38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66.97 5★中国一流大学39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66.91 5★中国一流大学40 郑州大学河南 66.9 5★中国一流大学41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 66.85 6★世界高水平大学4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 66.85 5★中国一流大学43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66.8 5★中国一流大学43 南京理工大学江苏 66.8 5★中国一流大学45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66.67 5★中国一流大学46 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66.47 5★中国一流大学47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 66.42 6★世界高水平大学48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66.38 5★中国一流大学49 南昌大学江西 66.32 5★中国一流大学50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5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66.29 5★中国一流大学51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66.28 5★中国一流大学52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66.07 5★中国一流大学53 暨南大学广东 66.03 5★中国一流大学54 西南大学重庆 66.01 5★中国一流大学5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65.93 5★中国一流大学56 东华大学上海 65.87 5★中国一流大学57 西北大学陕西 65.8 5★中国一流大学5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65.56 6★世界高水平大学59 苏州大学江苏 65.26 5★中国一流大学60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60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65.17 5★中国一流大学61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65.16 5★中国一流大学62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65.12 5★中国一流大学63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 65.04 6★世界高水平大学64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65.01 5★中国一流大学65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65 云南大学云南 65 5★中国一流大学65 上海大学上海65 4★中国高水平大学67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64.97 5★中国一流大学68 福州大学福建 64.96 4★中国高水平大学69 河南大学河南 64.95 4★中国高水平大学70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64.91 5★中国一流大学71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64.9 5★中国一流大学71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64.9 4★中国高水平大学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64.89 6★世界高水平大学73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64.89 5★中国一流大学75 宁波大学浙江 64.88 4★中国高水平大学76 燕山大学河北 64.87 5★中国一流大学7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64.87 5★中国一流大学78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64.86 5★中国一流大学79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64.85 4★中国高水平大学80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64.84 6★世界高水平大学80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64.84 5★中国一流大学80 江南大学江苏 64.84 5★中国一流大学80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64.84 4★中国高水平大学84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64.83 4★中国高水平大学85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 64.82 6★世界高水平大学85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86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64.81 4★中国高水平大学87 河北大学河北 64.78 4★中国高水平大学8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64.75 5★中国一流大学89 扬州大学江苏 64.74 4★中国高水平大学90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90 江苏大学江苏 64.73 4★中国高水平大学9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64.69 4★中国高水平大学91 辽宁大学辽宁 64.69 4★中国高水平大学93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64.68 6★世界高水平大学94 山西大学山西 64.67 4★中国高水平大学94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64.67 4★中国高水平大学95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5★中国一流大学96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 64.66 4★中国高水平大学97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64.65 4★中国高水平大学98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 64.64 4★中国高水平大学99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64.63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0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 64.62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0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64.62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0 武汉科技大学湖北 64.62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3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64.61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3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64.61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5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64.6 5★中国一流大学105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5★中国一流大学105 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 5★中国一流大学106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64.59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7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64.54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7 深圳大学广东 64.54 4★中国高水平大学109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64.45 4★中国高水平大学110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 64.44 5★中国一流大学1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4★中国高水平大学111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64.43 6★世界高水平大学112 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64.38 5★中国一流大学113 长安大学陕西 64.22 4★中国高水平大学114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64.08 5★中国一流大115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6★世界高水平大学115 南方科技大学广东 64.07 5★中国一流大学115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5★中国一流大学116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64.06 4★中国高水平大学117 安徽大学安徽 64.05 4★中国高水平大学118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64.04 4★中国高水平大学119 湘潭大学湖南 64.03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0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63.99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1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63.95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2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 63.83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3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63.68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4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63.61 3★区域一流大学125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5★中国一流大学125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63.49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5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6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63.45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7 广西大学广西 63.44 4★中国高水平大学128 广州大学广东 63.36 3★区域一流大学12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63.33 4★中国高水平大学130 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5★中国一流大学130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5★中国一流大学130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63.27 4★中国高水平大学130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 4★中国高水平大学131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63.2 4★中国高水平大学132 新疆大学新疆 63.18 5★中国一流大学132 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63.18 4★中国高水平大学134 浙江工商大学浙江 63.16 4★中国高水平大学135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63.15 4★中国高水平大学136 华侨大学福建 63.13 3★区域一流大学137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 63.12 3★区域一流大学138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63.09 4★中国高水平大学139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 63.07 3★区域一流大学140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63.05 3★区域一流大学14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63.04 4★中国高水平大学142 贵州大学贵州 63.03 4★中国高水平大学142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63.03 4★中国高水平大学142 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63.03 4★中国高水平大学145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63.01 4★中国高水平大学145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4★中国高水平大学146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62.99 5★中国一流大学147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 62.98 3★区域一流大学148 海南大学海南 62.92 3★区域一流大学149 西安理工大学陕西 62.91 3★区域一流大学150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150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5★中国一流大学150 湖北大学湖北 62.9 3★区域一流大学151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62.89 3★区域一流大学152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62.86 3★区域一流大学153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62.85 3★区域一流大学154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 62.82 3★区域一流大学155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4★中国高水平大学155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62.81 3★区域一流大学15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62.78 4★中国高水平大学156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 62.78 4★中国高水平大学158 汕头大学广东 62.75 3★区域一流大学158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 62.75 3★区域一流大学16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62.73 4★中国高水平大学160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中国高水平大学161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62.72 3★区域一流大学161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 62.72 3★区域一流大学161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62.72 3★区域一流大学164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62.71 3★区域一流大学16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62.7 4★中国高水平大学166 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62.69 3★区域一流大学167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62.67 5★中国一流大学167 青岛大学山东 62.67 3★区域一流大学169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62.64 3★区域一流大学170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 5★中国一流大学170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62.62 4★中国高水平大学170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4★中国高水平大学171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 62.61 3★区域一流大学17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62.58 3★区域一流大学173 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 62.54 3★区域一流大学174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62.53 3★区域一流大学174 长江大学湖北 62.53 3★区域一流大学175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4★中国高水平大学176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62.52 3★区域一流大学177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62.51 3★区域一流大学178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 62.45 3★区域一流大学179 大连大学辽宁 62.44 3★区域一流大学180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62.42 4★中国高水平大学180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4★中国高水平大学180 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4★中国高水平大学181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62.41 3★区域一流大学181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62.41 3★区域一流大学183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62.4 3★区域一流大学183 济南大学山东 62.4 3★区域一流大学183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62.4 3★区域一流大学186 青岛科技大学山东 62.39 3★区域一流大学187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62.38 3★区域一流大学188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62.36 4★中国高水平大学18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62.36 3★区域一流大学19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5★中国一流大学190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62.35 3★区域一流大学190 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3★区域一流大学191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62.33 3★区域一流大学192 武汉工程大学湖北 62.32 3★区域一流大学192 桂林理工大学广西 62.32 3★区域一流大学194 河南工业大学河南 62.31 3★区域一流大学195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 4★中国高水平大学195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62.3 3★区域一流大学196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 62.29 4★中国高水平大学196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62.29 3★区域一流大学198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62.27 3★区域一流大学198 温州大学浙江 62.27 3★区域一流大学200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200 湖南工商大学湖南 62.26 3★区域一流大学201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62.25 3★区域一流大学202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62.24 3★区域一流大学203 中北大学山西 62.23 3★区域一流大学20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62.22 3★区域一流大学204 三峡大学湖北 62.22 3★区域一流大学206 南通大学江苏 62.21 3★区域一流大学207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62.2 4★中国高水平大学207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62.2 2★区域高水平大学207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 62.2 2★区域高水平大学207 集美大学福建 62.2 2★区域高水平大学210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211 石河子大学新疆 62.19 3★区域一流大学211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62.19 3★区域一流大学211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62.19 3★区域一流大学214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62.18 2★区域高水平大学215 浙江财经大学浙江 62.17 3★区域一流大学216 吉林农业大学吉林 62.16 3★区域一流大学216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 62.16 2★区域高水平大学218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62.14 4★中国高水平大学218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62.14 4★中国高水平大学220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 6★世界高水平大学2020中国大学排名榜单相关文章:1.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30强公布2.2020中国综合类大学排名公布3.2020年中国大学排名前30强4.2020年中国最新大学排名5.校友会2020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发布6.中国大学排名2017最新排名7.2020年中国大学1200强8.校友会2020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公布9.2020中国师范类大学排名公布10.2019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
全国大学排名2023排名记者|张伟编辑|根据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大湾区共有19所大学,其中广东有11所,香港有6所,澳门有2所。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国际公认的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之一,另外三个是QS世界大学排名、M国新闻世界大学排名和世界软科学大学学术排名。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大学排名,共有来自123个国家/地区的2500多所大学参与,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地区的1799所大学上榜,比去年增加了137所。
四个榜单的侧重点不同。
相比较而言,《泰晤士报》更全面,侧重学术。
绩效指标分为五个方面:教学(学习环境)占30%;研究(发表论文数量、收入和声誉)占30%;论文引用(研究影响力)占30%;工业收入(知识转化)占2.5%;国际视野(国际员工比例、留学生比例、国际科研合作)占7.5%。
香港大学独占鳌头,五所大学独占鳌头。
在《泰晤士报》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中,香港大学独占鳌头。
首次有5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首次跻身百强的香港城市大学。
大湾区排名最高的是港大,排名全球第31位,较去年微跌一位。
HKU在中国排名第三,在亚洲排名第四。
其他四所大学的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排名第二的香港中文大学排名从去年的49位上升到45位,与港大的距离正在缩小,在国内高校中也是第四。
其次是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分别排名8和12,全球排名58和79。
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连续三年排名靠前。
香港城市大学是名副其实的“飞跃进步奖”,从151名升至99名,排名超过50位,首次跻身百强。
这也是QS世界大学的前100名排名,然后是前100名排名。
据香港01报道,香港城市大学表示,在“全球前2%科学家”中,排名亚洲前三,是全球公认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
这份榜单上的香港高校还包括香港浸会大学。
然而,与排名前五的大学相比,浸会大学的排名有所下降,从第401名到第500名,再到第501名到第600名。
2020校友会浙江省大学排名,浙江大学雄居全国前4强哪些高校跻身2020浙江省最好大学排名10强?哪些大学跻身2020中国大学排名100强?2020年1月6日,艾瑞深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2020中国各地区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等榜单。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连续13年问鼎冠军,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榜首;清华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南京大学第5,天津大学首次跻身全国前10强,山东大学跃居至第13位。
北京、江苏和上海分别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雄居全国前3甲;全国36所省属高校跻身百强行列,南昌大学首次跻身前50强。
最引人关注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打破最近十年排名最高纪录,插队“华东五校”晋升全国前7强,堪称2020年中国大学最大黑马。
在全国省属高校中,辽宁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堪称最近几年中国发展最快的省属大学。
武昌首义学院、文华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西安欧亚学院和三亚学院位列2020中国民办大学排名前5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和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名列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名前5强。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成都沈阳襄阳台州等城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支持,台州学院、沈阳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成都大学和五邑大学等高校晋升全国前300强,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争创全国地方双一流建设的新标杆。
浙江大学雄居2020浙江省大学排名冠军,5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台州学院跻身全国前240强榜单显示,浙江省共有2所高校跻身2020中国大学排名100强,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雄居2020浙江省大学排名前3强。
武书连2020中国大学排行榜(完整版)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完整版),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完整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持的《2018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于2018年2月结题,内容由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名为《挑大学选专业-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这是中国统计出版社连续第16年出版发行这部深受考生和考生家长欢迎、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书。
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的评价对象是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没有本科毕业生的普通本科高校也不在评价范围。
《2018中国大学评价》主要评价指标有:中国大学综合实力、12个学科门类、494个本科专业;中国大学择校顺序、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本科毕业生升学率、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新生质量。
一、《2018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对比往年,《2018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完善性修改。
1、新增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从终端测量每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质量。
该指标由本科毕业生薪酬、考研率、出国率3项构成,其中毕业生薪酬按不同省份工资最低标准,作适量归一处理。
2、新增择校顺序指标,便于考生直接参考择校顺序填报志愿。
择校顺序由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3项构成。
3、对SCD引文数据库进行了阶段筛选。
自2015年起,《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在世界范围内,独立筛选学术期刊作为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的源数据,两年修订一次。
2017年完成了2017-2018期刊筛选,2489种国内期刊进入SCD引文数据库,10382种国际期刊进入SCD引文数据库。
二、2018综合实力排行榜清华浙大北大前三名1993年,在武书连发布的我国第1个具有综合意义的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
1997年至2010年,清华大学连续14年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2011至2013年,浙江大学连续3年第1名;2014、2015年,北京大学连续2年第1名;2016年,清华大学夺回综合实力第1名,2017年蝉联,2018年再次夺冠。
校友会2020中国各地区最好大学排名出炉,华中科技大学等勇夺第一2020年1月6日,艾瑞深校友会网()编制完成、科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2020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最新发布2020中国大学排名1200强、2020中国各地区最好大学排名和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等榜单。
报告显示,北京大学连续13年问鼎冠军,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排名榜首;清华大学第2,复旦大学第3,浙江大学第4,南京大学表现强势,再次跻身全国5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天津大学挤进前10强,山东大学跃居至第13位。
最引人关注的是,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荣获2020中国八星级大学(8★)美誉,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共同晋升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华中科技大学打破最近十年排名最高纪录,插队“华东五校”晋升全国前7强,堪称2020年中国大学最大黑马。
全国共有36所省属高校跻身2020中国大学排名100强,2所高校跻身全国前50强。
郑州大学、南昌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雄居校友会2020中国省属大学排名前5强。
其中,辽宁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省属高校表现突出,跻身2020中国大学排名前100强,堪称最近几年中国发展最快的省属大学。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成都沈阳襄阳台州等城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政策支持,台州学院、沈阳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成都大学和五邑大学等地方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晋升全国前300强,跻身中国地方同类高校第一方阵,争创全国地方双一流建设的新标杆。
最新发布2020中国各地区百强大学排名,北京、江苏和上海分别有21所、13所和9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雄居全国前3甲;广西、贵州和海南等8个地区无高校跻身中国100强。
在校友会202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中,全国24个地区的131所大学跻身2020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行列,荣膺中国五星级以上(5★)大学,北京、上海和江苏雄居2020中国各地区一流大学排名前3强。
2023中国大学排名公布:陕西一高校5年上升137名!2023中国大学排名公布:陕西一高校5年上升137名3月30日,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陕西科技大学位居中国大学排名主榜第131位,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位列第53位,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连续五年上升。
其中,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成果、成果转化、重大成果评价维度方面的表现持续向好,科创竞赛奖(生均)和发明专利授权(师均)指标得分排名分别居全国第22位和第33位。
陕科大2018-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变化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8年,作为“西迁群体”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秉承“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精神,恪守“至诚至博”校训,培养了18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学校有西安未央校区、太华路校区和咸阳校区,设有16个学院(部),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9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
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
根据最新发布的ESI数据,陕科大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等4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在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化学工程、冶金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7个学科上榜。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专业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
如今的陕科大拥有63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
2020中国最好的大学排名前500强
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00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位列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依次排在4-10名。
地方高校中表现最好的是苏州大学(28名)、首都医科大学(42名)、福州大学(44名)和上海大学(50名)。
软科历来秉持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编制排名,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不仅详细说明各项指标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来源,而且直接公布各项测量指标的原始数据,方便他人核实验证和做个性化分析,做法最透明,因此也最值得信赖。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念才教授认为,“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和大多数排名相比的一个显著优势是公布了排名的原始数据,使得排名完全透明,体现了排名团队对排名结果负责、主动接受外界检验的严谨态度,也提高了排名结果的参考价值,值得称赞”。
1、公共服务相关行业(党政机关、教育、医疗、铁路、煤炭、民航、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航运等)
能够进入这样的一些垄断行业或者是核心部门,可谓拿到了钻石级饭碗,发展空间大,待遇福利更是不用多说。
想要进入这样的行业就必须根据这些行业的需求来选择目标院校与专业。
比如,想要进入军工行业,优选国防七子高校或者C9高校的军工、兵器、航空航天相关专业。
想进入电力系统,优选那些电力高校选择与强电相关的专业,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等,像华北电力、东北电力等电力类高校或者清华、武大、河海、重庆大学等高校。
想要进入石油系统,优选石油类高校选择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钻井技术等相关优势专业。
比如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石油类高校或有资源类行业属性的高校像长江大学、中国矿业、中国地质大学等都可以考虑。
2、基础建设领域(房地产、公路、桥梁、航运、港口建设等相关专业)
此外,像城市轨道、水运港口等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就业率与薪资水平都很有保障,所以像铁道交通与运营管理、铁道通信
信号、隧道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港口与航道、港口工程等专业都
值得考虑。
桥梁类专业可以考虑长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哈工大、华科等高校。
公路类相关专业可以考虑长安大学、清华、上交大、同济、东南大学、天大、北理工、太原理工、重大、西北工业等高校。
港口类
专业可以考虑武大、河海、天大、哈工程、大连理工、中国海洋、
华北水利水电等高校。
轨道交通类专业可以考虑清华、同济、西南交大、北交大、重庆交大等高校。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我们进去了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不同时间与空间心里的两个人都可以通过信息沟通交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明确提出将电子商务普及到农村。
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
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
数字化生活也必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任何行业也将因此与信息科技紧密结合。
我们比较熟知的信息运营商像移动、联通、电信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一般都是985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或者邮电系统高校的通信专业。
像华为、中兴这样的通信设备运营商也是与信息行业相关,对于应
届毕业生来说,能够进入华为这样的企业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一件事。
像电子信息相关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而且必须出身两电一
邮这样的名校才有机会进入。
通信类专业可以考虑北邮、清华、上交、华科、重庆邮电、南京邮电等高校。
电子信息类专业可以考虑北邮、成都电子科技、西安
电子科技、北航、哈工大、重大、西北工业等高校。
计算机类相关
专业可以考虑清华、上交、北航、华科、浙大、南大、哈工大、武大、吉大等高校。
因此,有至于从医的同学可以考虑此类相关专业。
当然文化产业的管理营销也是不错的行业可以考虑会展营销、体育经营管理、旅
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相关专业。
这个行业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一个行业。
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也是日益紧迫,因此
奢侈品行业也算的上是一个欣欣向荣的行业。
仅从发展空间来看,部分专业进入体制内会更吃香。
例如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央企都
保持有“绝对控制力”;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探设计、科技九大行业保持“较强控制力”。
然而,如果你学的是这些行业中核心业务所要掌握技能及知识,比如军工行业中火炮专业、石油石化行业中的石油工程专业、民航
中的航电维修专业、建筑行业中的建筑设计专业等等,那么进入这
些行业的可能性就大得多!所以,作为普通学生,我们在选择专业时
一定要选择这十六大行业中核心业务所必需的专业。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