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59.00 KB
- 文档页数:6
第⼆章同⼀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第⼆章同⼀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第⼀节同⼀认定概述⼀、同⼀认定的概念在物证技术领域中,同⼀认定是指通过对先后出现的客体留下的特征反映体进⾏检验,从⽽解决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属于同⼀问题的⼀种⽅法。
A =?= A′↓↓B ~ CA ——先出现的客体(被寻找客体);B——A 留下的特征反映体(物证,⼜称检材);A′——后出现的客体(受审查客体);C——A′的特征反映体(样本,⼜称⽐对材料);概念要点:(⼀)特征反映体。
指来源于客体,能以⼀定的⽅式如实反映客体的特点,并能被⼈感知和认识的物质性客体。
特征反映体可分两类:1、物质性反映形象。
如印痕、字迹、声纹、图像等。
2、客体的分离体。
有固体(折断的凶器)、液体(现场的⾎迹)、⽓体分离体(现场遗留物上的⼈体⽓味)之分。
(⼆)什么是“同⼀”?同⼀是指客体⾃⾝与⾃⾝的同⼀,即A就是A′。
其与“相同”或“相似”有着本质区别。
是则肯定同⼀,否则否定同⼀。
如果A=A′,两者的划分只是鉴定理论的⼀种需要。
如果A≠A′,两者的划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划分。
⼆、同⼀认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较(⼀)同⼀认定和物证鉴定1、物证鉴定需专门的鉴定⼈完成,具有法律性质,是⼀个法律概念,其过程可包括同⼀认定。
同⼀认定是认识事物的⼀种⽅法,是⼀种学术⽤语,不⼀定都是法律意义上的鉴定活动。
即物证鉴定可能要进⾏同⼀认定,但同⼀认定不⼀定都是物证鉴定。
2、同⼀认定作为⼀种认识事物的⽅法,在⽂化艺术领域和历史⽂物领域也有⼴泛应⽤,并不具限于案件之中。
(⼆)同⼀认定和犯罪侦查有观点认为:整个侦查过程就是⼀个⼤的同⼀认定过程,查明⼀个个案件情节,就是⼀个个⼩的同⼀认定。
第⼆节同⼀认定的主体和客体⼀、同⼀认定的主体即由谁完成同⼀认定⼯作。
进⾏同⼀认定的主体,根据所需解决的是否同⼀问题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以是⼀般⼈(凭记忆对⼈或物的辨认等),可以是具有专门知识的⼈;在后⼀种情况下,可以是专门的鉴定⼈,来完成鉴定型同⼀认定,也可以是专门的鉴定⼈或⼀般办案⼈员,来完成⾮鉴定型同⼀认定。
同一认定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先后出现的两个客体是否同一客体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
同一认定理论自从产生至今,在物证鉴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实践中,同一认定结论出现错误的情况却时有发生,甚至被奉为“金科玉律”、“证据之首”的指纹鉴定也出现了错案。
在长期同犯罪作斗争的实践中,人们一直在探索人身和物体识别的有效方法。
在诉讼中,要在犯罪与刑罚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必须对相关的人或物进行同一认定。
如要认定某人是否以前曾被判刑、某无名尸体是否为某失踪人、某人是否是在文契上签名画押的人、某人是否遗留现场指纹的人、某工具是否作案工具等等。
只有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也才能使对人和物的识别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高度一、同一认定的含义及内容同一,顾名思义,同一个,还进一步说明有两者或更多者之间的比较,经过一系列的观察、认识得出了是同一个的结论。
同一认定是主体对客体之间有无同一性所进行的辩证逻辑思维的过程。
在侦查中,同一认定主要是确定诸客体特征是否相互一致、能否归于同类、是否属于自身;同一认定基础在于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客体的特征属性;同一认定,价值本身在于其结论的证据性,价值有无取决于其结论与案件事实关联性的有无,价值高低则取决于其结论与案件事实联系紧密度的强弱。
二、同一认定的基础和条件虽然同一认定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科学认识活动,但在具体鉴定中,要作出可靠的同一认定结论,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只有明确同一认定的基础和条件的区别及其各自的含义,才能使同一认定具有可靠的理论基础。
(一)同一认定的科学基础1、客体的特定性任何物质都具有特殊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在同一认定中,客体的特定性是通过客体的多种属性表现出来的,而每种属性又是通过特征反映出来。
人们认识客体是按照“特征——属性——本质”这一基本思维过程展开的。
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每个事物都具有多种属性,如每个人都具有与其他个体不同的相貌、指纹、行走习惯、声音、DNA等,这些属性组成了人身的特定性。
物证技术学第一章物证技术学导论一、证据的分类1.法定分类(1)物证(2)书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被害人陈述(6)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7)当事人陈述(8)鉴定结论(9)勘验、检查笔录2.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1)言词证据:口头证言,书面证言(2)实物证据·实在证据:案件中“实实在在的东西”·示意证据(复制件):不是真实的原物,而是对法官的一种辅助性视觉材料,有时是视听资料二、物证的概念与特点1.概念:依法收集的,与案件有联系的,能以其外形特征及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声纹特征证明其与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存在联系,从而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物质性客体。
2.物质交换原理:埃德蒙•洛卡尔(Edmond locard):“每一次接触都会留下痕迹”。
每一名罪犯都会把某种东西带到犯罪现场,也会把某种东西带离犯罪现场。
3.物证双联论三、物证的分类1.通用分类法(1)物品物证(2)化学物证(微量、痕量物证)(3)生物物证(4)痕迹物证(5)文书物证(6)音像物证2.按存在形式分类(1)瞬间型物证:以短暂的形式存在,很容易消失或转变。
例如:气味、温度、痕迹和压迹、特征、湿度(2)图纹型物证:产生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常以印痕、压痕、纹迹、标记裂痕等形式存在。
例如:血溅图案、玻璃裂痕形状、火燃烧图形、家具位置图、子弹、弹道的痕迹、足迹、痕迹的图案、轮胎或刹车时的痕迹、衣物或物品的痕迹图纹、火药残余物的形状、材料被破坏的痕迹、身体位置(3)条件型物证:由特定的事件或行为产生的。
如果没有认真仔细的记录,这种证据很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可以消失。
光、烟、火、位置(地点)、交通工具、尸体(4)转移型物证:可以由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接触产生。
(物质交换原理)3.按犯罪形式分类(1)杀人证据(2)盗窃证据(3)抢劫证据(4)强奸证据4.按物质类别分类(1)金属类(2)玻璃类(3)塑料类5.按证据的一般性质分类(1)物理(火器、工具、枪械)(2)化学(纤维、化学品、火药)(3)生物(血液、精液、毛发、组织)6.按证据物理形态分类7.按待解决的问题分类8.按产生证据的方式分类9.按证据的特殊类型分类四、物证的特征1.关联性(双联性):案件事实——物证——受审查的事实2.不可替代性:不可用任何其他同类客体替换,否则双联性便遭到致命的破坏3.客观实在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等待有专门知识的人对其进行识别、提取和使用4.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提取使用不能离开科学技术五、物证技术学概述1.概念:物证技术学(Physical Evidence Technology),研究物证技术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
司法鉴定概论(00926)第一章:司法鉴定概述广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行政执法、仲裁等司法和准司法活动中,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由当事人申请,司法或者准司法机关决定,或由司法机关准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
狭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由当事人申请。
司法机关决定或由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
鉴定的根本目的是鉴定人根据超出一般常识之外的专门知识就专门问题做出专业性的判断和解释,以补充事实审理者在专门问题上认识能力的不足。
司法鉴定的主体包括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和形式合法。
司法鉴定的性质决定了司法鉴定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中立性的特征。
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是指司法鉴定是一种科学检验活动,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司法活动。
司法鉴定的中立性是指司法鉴定法人应当具有中立性,在司法鉴定过程中独立地进行观察、检验、分析,提出自己的鉴定意见,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干预。
司法鉴定的作用:一,刑事案件中司法鉴定为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提供重要依据,在民事、行政案件中为调查活动提供线索;二,司法鉴定为审查核实其他证据提供依据;三,司法鉴定结论可以为审判活动提供证据。
司法鉴定的种类:根据司法鉴定技术的科学基础分为:物证技术学鉴定(痕迹鉴定、文书物证鉴定、化学物证鉴定、生物物证鉴定、音像物证鉴定)、法医学鉴定、精神疾病鉴定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司法会计学鉴定。
根据鉴定结论确定的事实与案件关系进行分类,可分为认定同一鉴定、认定种属鉴定、认定事实真伪的鉴定、确认事实有无的鉴定、确定事实程度的鉴定、确定事实因果关系的鉴定。
根据鉴定程序要求进行分类: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
初次鉴定,是指就一个具体的鉴定对象和鉴定要求而言,司法机关委托鉴定人进行的第一次鉴定。
案件侦查过程与同一认定原理——李泽江、李嘉伟、阮丰、侯权光、刘森华同一认定原理是指在犯罪侦查的过程中,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了解客体特征的人,通过比较前后出现客体的特征而对这些客体是否同一的问题所作出的判断。
一般情况下,经过同一认定相符或一致的证据和案件事实,即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反之,如果其中出现矛盾或者不一致,则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
例如,指纹一经形成,终身不变,而且每一个人具有不同的指纹特征,要判断现场上的指纹痕迹是否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所遗留,应调取犯罪嫌疑人或者刑事被告人的指纹,与现场指纹进行对比,做出同一认定。
侦查过程包括:询问证人、现场勘查与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鉴定、讯问犯罪嫌疑人、辨认、通缉。
而这些过程都是为了对作案人作出同一认定,每一起案件的侦查过程,可以作一个大的同一认定过程,案件侦查的大同一认定过程是由以上的多个小的同一认定所组成的,共同构成了案件侦破的同一认定链条,而对作案人的同一认定,是每一案件侦破工作的最终目的。
所以我认为同一认定既是侦查工作的目的又贯穿于案件侦破的全过程,则案件侦查的过程就是同一认定的过程。
回观这一起“指纹定罪”案件:2004年12月29日下午2时半许,鹿寨县交警大队接到群众报警:一辆面包车在雒容镇附近翻车。
交警到达事故现场,看到一辆车侧翻在路边,驾驶室内并无人影,也没有司机留在现场。
交警拉开车门,检查后座,赫然发现一具男性尸体。
经初步勘察,死者身上多处出血,车内有大量血迹,这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情明显不同。
根据车子滑行的距离,交警判断这辆车的时速在60公里左右,不算太快,车子的损坏程度也不严重,难以对死者造成如此严重的伤害。
死者手上的血迹已凝固发黑,说明人在车祸发生前已经死亡……种种迹象表明,这不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
情况反映到鹿寨县公安局,该局刑侦大队迅速派民警赶到现场。
刑警从车内提取到了两把水果刀和一双手套,还从该车方向盘上提取到一些新鲜血迹,这些血迹与死者周围血迹的飞溅方向、凝固程度明显不同。
甘肃政法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设计)题目论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的区别与联系公安技术学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2010级学号:201032030132姓名:浩指导教师:俞文成绩:____________完成时间:2012年11 月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1 Keywords (1)一同一认定理论 (1)(一)同一认定的概念 (2)(二)同一认定的类型 (2)二种属认定理论 (3)(一)种属认定概念 (3)(二)种属认定的类型 (3)三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的区别 (4)四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的联系 (6)参考文献 (7)论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的区别与联系刘浩【摘要】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对分析案情、收集证据、揭露犯罪、保护无辜都有重要作用。
解决是否同一问题,可以审查一定的人是否实行了某种行为,可以审查文书字迹是否伪造,还可以为并案侦查提供根据。
解决种属认定则可以为确定侦查方向,判明案件性质、分析案件情况和审查嫌疑人和犯罪现场是否有联系提供证据。
同一认定与种属认定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但两者之间也是存在着联系。
【关键词】同一认定;种属认定;物证;物证鉴定On the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 of the sameidentification and species identified【Abstract】In the sameidentification and species identified on the merits, to gather evidence,expose crime, protect the innocent have an important role. Resolve whether the same problem, you can review certain whether or not to pursue a kind of behavior, can review instrument handwriting whether forged, can also provide the basis for and the case investigation. To resolve species identified that can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to ascertain the nature of the case, whether the analysis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ase and review of the suspects and the crime scene is linked to provide evidence. The same identified species identified between the two is different, but between the two there is contact.【Keywords】same identified; species identified; evidence; Forensic Science作为专业术语,同一认定或种属认定这两个词汇令人颇感陌生或生僻,但若作为一种活动,特别是作为一种认识的活动,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却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或学习中。
第二章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理论第一节同一认定概述一、同一认定的概念在物证技术领域中,同一认定是指通过对先后出现的客体留下的特征反映体进行检验,从而解决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属于同一问题的一种方法。
A =?= A´↓↓B ~ CA ——先出现的客体(被寻找客体);B——A 留下的特征反映体(物证,又称检材);A´——后出现的客体(受审查客体);C——A´的特征反映体(样本,又称比对材料);概念要点:(一)特征反映体。
指来源于客体,能以一定的方式如实反映客体的特点,并能被人感知和认识的物质性客体。
特征反映体可分两类:1、物质性反映形象。
如印痕、字迹、声纹、图像等。
2、客体的分离体。
有固体(折断的凶器)、液体(现场的血迹)、气体分离体(现场遗留物上的人体气味)之分。
(二)什么是“同一”?同一是指客体自身与自身的同一,即A就是A´。
其与“相同”或“相似”有着本质区别。
是则肯定同一,否则否定同一。
如果A=A´,两者的划分只是鉴定理论的一种需要。
如果A≠A´,两者的划分就是对客观现实的划分。
二、同一认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比较(一)同一认定和物证鉴定1、物证鉴定需专门的鉴定人完成,具有法律性质,是一个法律概念,其过程可包括同一认定。
同一认定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一种学术用语,不一定都是法律意义上的鉴定活动。
即物证鉴定可能要进行同一认定,但同一认定不一定都是物证鉴定。
2、同一认定作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在文化艺术领域和历史文物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并不具限于案件之中。
(二)同一认定和犯罪侦查有观点认为:整个侦查过程就是一个大的同一认定过程,查明一个个案件情节,就是一个个小的同一认定。
第二节同一认定的主体和客体一、同一认定的主体即由谁完成同一认定工作。
进行同一认定的主体,根据所需解决的是否同一问题的性质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以是一般人(凭记忆对人或物的辨认等),可以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是专门的鉴定人,来完成鉴定型同一认定,也可以是专门的鉴定人或一般办案人员,来完成非鉴定型同一认定。
二、同一认定的客体同一认定的客体——需被认定是否同一的客体,即先出现的被寻找客体和后出现的受审查客体。
物证鉴定中,同一认定的客体可分为两大类:人、物(可含动物)。
(一)人作为同一认定的客体其实质是人的外形(相片)、肢体(手指)、器官(血液、骨骼)、技能(书写技能、步法特征、讲话技能)等可做为同一认定的客体。
人的技能能否成为同一认定的客体,一要看表现这种技能的习惯性动作所留下的痕迹是否存在特异性和相对稳定性,二要看是否具有能被人识别的特征体系。
(二)物体作为同一认定的客体通常指具有一定外形结构和用途的工具或物品。
一般是通过对物体留下的形象痕迹来进行认定的。
对于分离体的同一认定问题,即认定两部分是否原属于同一个整体,不宜用“两者是否同一”的说法。
但这两部分分离体仍旧是同一认定的客体。
对于合量物体(由相当数量的同类物组成的物体群,如一袋粮食、一沓信纸等),其分离体能否成为同一认定的客体,一要看该合量物在形成、生产过程中、生产后到被分离前是否形成了共同拥有的特异特征;二要看该类特征能否被检测出来。
第三节同一认定的依据和条件一、同一认定的依据同一认定的依据——客体特征反映体所反映出的客体特征。
通过检验特征反映体上的特征,反映同一认定客体的特性,最终解决同一认定问题。
客体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1、共性特征:也称类型特征、一般特征。
指同类客体所共同拥有的特征。
共性特征相符,不能轻易做出认定同一的结论;共性特征不符,则一般可作出否定同一的结论(防止伪装,多见于笔迹检验中)。
2、个性特征:也称细节特征。
是单个个体存在的特征。
如指纹的细节特征、笔迹的笔画运笔特征、足迹的鞋底缺损特征等。
二、同一认定的条件(一)客体的特定性比较明显突出。
(二)客体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指客体的质的规定性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相对不变。
(三)客体的特征可从特征反映体上得到良好的反映。
(四)客体的特征必须能被人所认识。
第四节同一认定的类型一、人身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先后出现的人身是否同一为目的的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指纹同一认定、足掌同一认定、牙齿同一认定、面貌同一认定、书写动作同一认定、声音同一认定等。
二、物体同一认定是以解决先后出现的物体是否同一为目的的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工具同一认定、枪支同一认定、鞋袜同一认定等。
三、分离体同一认定为了解决先后发现的两部分是否原属于同一整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同一认定,称分离体同一认定。
又可分为:固态分离体、液态分离体、气态分离体同一认定。
A A´BA——整体分出后剩下的原体,被寻找客体;B——分离体,作为A的特征反映体出现。
A´——后发现的客体,是需要审查其是否是分离出B的那个原体,即受审查客体。
第五节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方法一、特征反映体检验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解决的不是检验的具体方法问题,而是检验过程中的认识论问题。
(一)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一切从具体的检材和样本出发。
1、防止先入为主,主观臆断;2、克服经验主义错误;3、排除外界对检验工做的干扰。
(二)坚持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
一个检材中包含有各种特征,如指纹中包括纹型特征、细节特征、皱纹特征、汗孔特征、疤痕特征等。
各种特征一起构成了特征体系(特征系统),彼此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检验时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为指导,系统利用检材中的各种特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
(三)坚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为指导。
一个特征反映体在形成以后可能发生变化,留下特征反映体的客体在之后一段时间内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静止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应防止用静止的观点搞机械的对比。
二、特征反映体检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特征反映体可分为物质性反映形象和客体的分离体两类。
(一)作为特征反映体的物质性反映形象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作出鉴定结论等步骤。
1、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检材的基本情况(发现、提取、完好程度、是否具备鉴定条件等),比对样本的基本情况(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具备比对条件等)。
2、分别检验分别检验有两层含意:(1)先检验检材,后检验样本;(2)先检验一般特征,后检验细节特征。
3、比较检验目的:确定检材与样本间存在的符合点与差异点。
具体方法有:(1)特征对照法将检材与样本置于同一个视野内,对照两者的特征,寻找符合点与差异点。
可肉眼观察、利用投影仪或比对仪观察等。
此法适用于静态印痕或问文字符号的比对检验。
(2)特征接合法把检材与样本分别拍成同等放大倍率的照片,然后通过特征最明显的部位把两张照片剪开,左右相交拼接,观察被剪开的特征是否吻合。
可利用投影仪或比较显微镜进行。
适用于检验动态痕迹(线形擦划痕迹等)。
(3)特征重叠法将检材与样本在透光下进行重叠,或制成幻灯片后进行重叠,观察它们的特征是否重合。
适用于检验特征比较刻板的物质性反映形象(如图章)。
4、综合评断评断符合点:本质符合还是偶然符合。
差异点:本质差异还是非本质差异。
(1)对符合点的评断。
评断符合点的质量:看特征在同类客体中的出现率。
出现率高低与特征质量高低成反比。
评断符合点的数量:具体应结合客体类型、特征质量决定。
(2)对差异点的评断。
本质差异点:来源于两个不同客体的特征差异点。
对其无法作出合理解释,一般可否定同一。
非本质差异点:形成原因很多,如:检材与样本的形成条件不同;检材形成后,由于某种原因(人为破坏或环境影响等)发生了某些变化;客体本身发生了变化,导致样本出现了变化。
非本质差异点不影响做肯定同一的结论。
5、鉴定结论(1)符合点价值很高,差异点可得到合理解释——肯定同一。
(2)符合点为一般特征符合点,差异点属于本质差异,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否定同一。
(3)虽无明显的差异点,但细节特征符合点也极少,不可下结论。
(二)作为特征反映体的分离体的检验方法检验分离体和受审查客体本身。
主要检验以下三方面的特征:1、两者的断端特征;2、两者表面原有的和附加的特征;3、两者本身的物质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等。
第六节种属认定的概念及其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一、种属认定的概念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一样,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
例如:投毒现场上的白色粉末是何物质,交通肇事现场所留的油漆碎片与嫌疑车辆的油漆成分是否相同,现场足迹花纹是何种类型的鞋所留等。
都属于物证鉴定中的种属认定问题。
概念:种属认定是通过检验未知物质本身或未知客体留下的物质性反映形象,确定物质属性或客体类型的一种方法。
要点:1、种属认定的依据——物质本身或客体的物质性反映形象。
2、种属认定的目的——确定未知物属性;判定两种物质的属性是否相同;确定客体的类型。
二、种属认定的类型(根据客体的性质进行分类)(一)单一型种属认定即单一型物质属性认定,判定某物质是何物。
(二)比较型种属认定确定两种物质属性是否相同,或来源是否相同而进行的种属认定。
(注意与同一的区别)(三)客体类型认定(按客体性质分为两类)1、物的类型认定。
根据客体所留物质性反映形象,确定其类型。
2、人的类型认定。
利用各种特征,推断人的类型。
如:根据手、足印痕推断身高,根据字迹推断文化水平,根据声音推断居住取等。
三、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的区别与联系(一)区别同一认定所解决的问题,是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是同一个客体;种属认定所解决的问题,一种物质或客体究竟是何物或何种类型,或是判断两种物质的属性或来源是否相同。
(二)联系1、种属认定能为发现同一认定的受审查客体指明方向。
(确定了客体类型后,为寻找受审查客体指明方向)2、种属认定往往是同一认定的初始阶段。
(同一认定中的分别检验类型特征就是一个种属认定的过程)3、种属认定能为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佐证。
(对鞋印附着物及鞋底附着物的种属认定,能为同一认定结论提供佐证)4、种属认定对分离体同一认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分离体同一认定时,往往要对分离的物质属性进行种属认定,如现场上血液与疑犯血液的检验,先做血型种属认定,后用DNA技术做同一认定)第七节种属认定中物质检验的一般方法一、物质检验中应当遵循的一般规则(一)应当先采用无损检材的检验方法,后采用损耗检材的检验方法。
(二)采用化学检验方法时,应当先定性,后定量。
(三)应当采用公认的、标准的检验方法,并合理运用多种检验手段相互印证。
(四)应当遵循及时检验的原则。
(五)尽量节约检材。
一般应留存总量的1/2——1/3供复检使用。
如检材只够一次检验之用,应征得送检人员同意后,再着手检验。
(六)正确操作,避免污染。
(七)作好检验的记录工作。
应随时记录检验方法、检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相关数据、检验结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