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名著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著导读一、作家介绍“海伦·凯勒和拿破仑是19世纪两个最杰出的人。
拿破仑试图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马克·吐温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二、把握要点1.海伦·凯勒变盲哑后的生活。
2.海伦·凯勒的求学生活。
3.毕业后踏入社会的生活。
4.参加慈善活动等。
四、情节解读第一章:张开心灵的眼睛第二章:信心与希望第三章:走出黑暗与寂静第四章:春风化雨第五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章:张开心灵的眼睛1.生病之前的美好回忆2.生病时父母对海伦无微不至的照顾3.莎莉文小姐的到来4.初到帕金斯盲人学校等主要事迹天资聪颖孤僻乖戾充满求知欲望无色无声莎莉文老师第二章:信心与希望 1.学习说话2.遭受《霜王》事件的打击3.参加世博会4.剑桥求学 心存感激第三章:走出黑暗与寂静1.大学生活2.与马克·吐温的交往3.拮据的生活(拍摄电影《救济》、耍杂院的生涯、母亲去世4.为慈善事业奔波(全国性盲人机构成立)第四章:春风化雨——莎莉文老师的故事1.童年遭遇2.德士堡救济院的生活3.入学帕金斯盲人学校4.成为海伦·凯勒的老师固执、孤僻、乖戾的小女孩优秀的盲人教师倔强、顽强、温柔、善良的性格特点第五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三天的活动?对人类生活的全面考察小第一天:对亲情的极端重视。
第二天:想考察“世界的物质方面”和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
第三天:关心世人的生活。
22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文学常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
2、生字词语平淡无奇:奇,特殊。
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或奇特的地方。
指事物或诗文平平常常,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麻木不仁: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我反省。
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也说动人心魄。
扣人心弦: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同反应的心。
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成年累月:成:整;累:积聚。
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形容时间长久,长年累月。
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的不透彻。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习以为常:常常做某件事,成了习惯。
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采:兴致。
精:精神。
第四册短语汇总巨大的诱惑唯一的信念枯干的草木奇幻的云彩偏僻的农村深情的表达依稀的记忆现成的饭菜硕大的果实美丽的山冈健美的身材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草地悠久的历史险峻的山峰精致的花纹平凡的往事难得的时机巧妙的话语短暂的停留简陋的工作环境无聊的生活琐事稳定的工作报酬美丽的日月星辰猛烈地扫荡强烈地想望伶俐地转身敏感地觉察沟通能力虚拟世界数学演算精心培育民间习俗塑造形象探讨未来收藏邮票揣摩心思符合情理增长见识划清界限欢度佳节崇拜老师展示风采尊重长辈欢度节日展现风采敬畏神灵光临会议反映情况指引方向放弃努力辨别好坏珍惜时间缺乏热情放弃财富付出代价具有天赋献身科学视野开阔天空蔚蓝老师讲课花朵鲜艳区编教材1—4册必备古诗第一册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二册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2、海伦·凯勒在(19个月)时因患(急性脑充血)而导致失聪、失明,(1887年)恩师(安妮·莎莉文)走进她黑暗无声的世界,给她带来一个(布娃娃)当礼物。
3、1896年,海伦·凯勒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习,190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4、大学期间,海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我的生活》,这本书一经问世,便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5、海伦·凯勒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霸王》),但引起异议,她通过自己刻苦学习,掌握了五种语言,分别为(英语、拉丁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她学习成绩都很优异,但她也有讨厌的功课,就是(数学)。
6、在书中,柏金斯学校是因为(萝拉)而声誉远扬,名震全国的。
7、直到海伦发现了(《方德诺小爵爷》)这本书,她才第一次真正把一本书读完弄懂。
8、大学期间,《淑女时报》的总编曾找到海伦,希望能够在杂志上连载她的作文集(《少女时代》)。
9、在本书中,为海伦·凯勒提供无私帮助的人很多,其中有(莎莉文小姐、马克·吐温、吉尔曼先生、贝尔博士、梅西先生、布鲁克斯主教、赫顿夫妇)等。
10、1964年,海伦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1、从海伦·凯勒身上学到了许多:(永不言败、执着奋进、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热心助人、懂得感恩、忘我付出)等品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题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国)的(海伦·凯勒),她的处女作是(《我的生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课文笔记一、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在她19个月大时,因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
但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
她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人,成为坚强与勇气的象征。
二、文章主旨。
1. 对光明的渴望。
- 文章通过假设自己拥有三天光明,表达了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极度渴望。
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视觉世界的向往,更是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的向往。
2. 珍视生命与生活。
- 海伦·凯勒用自己的经历和想象中的三天光明,提醒人们要珍视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珍视自己所拥有的健康的感官,不要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让读者意识到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常常被我们忽视。
三、文章结构。
1. 第一天。
- 看身边的人。
- 海伦·凯勒希望在第一天看到那些给予她生命、爱和知识的人。
首先是她的老师莎莉文小姐,莎莉文小姐用耐心和爱心开启了她的心灵之窗,教会她认识世界。
- 然后是她的家人,家人的陪伴和支持是她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她渴望看到他们的面容,记住他们的模样,表达了对亲人深深的爱与感激。
- 看大自然。
- 她想看看黑夜变成白昼的激动人心的奇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她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和热爱,即使在黑暗中,她也能通过其他感官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所以她更加渴望亲眼目睹。
2. 第二天。
- 看日出与博物馆。
- 海伦·凯勒希望在第二天清晨看到壮丽的日出,感受太阳升起时的光辉和希望。
- 接着她想去参观博物馆,她对艺术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博物馆里,她可以通过观看艺术品和文物来了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从古希腊的雕塑到埃及的木乃伊,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她想在有限的光明时间里尽可能多地领略。
阅读资料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第一天,我要看看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我第一个要见的就是我亲爱的老师一一安妮・莎莉文,我希望能久久地凝视她的面庞。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我身边,为我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
我将不仅要看到她面庞的轮廓,以便我能够将它珍藏在我的记忆中,还要研究她的容貌,通过面容看到她的热情和耐心。
我要看着她的双眼,看到从中流露的坚定与信心,看到她时常流露的对世人的怜悯之情。
我并不了解该怎样透过眼晴看到一个人的内心。
当我处在黑暗中时我只能用手指尖来“看”一个人脸的轮廓。
我能够感受到欢笑、悲哀和其他许多明显的情感。
我是从感觉朋友的脸来认识他们的。
但是,我不能靠触摸来描绘他们真正的个性。
当然,通过他们向我表达的思想,通过他们向我显示出的任何动作,我对他们的个性也有所了解。
但是我不能对他们有较深的理解,而那种理解,我相信,通过看见他们,通过观看他们在个境况中的反应,通过注意他们的眼神和脸色的反应,是可以获得的。
我身旁的朋友,我了解得很清楚,因为经过长年累月,他们已经将自己的各个方面揭示给了我;然而,对于偶然的朋友,我只有一个不完全的印象。
这个印象还是从一次握手中,从我通过手指尖理解他们的嘴唇发出的字句中,或从他们在我手掌的轻轻比画中获得来的。
有视觉的人,可以通过观察对方微妙的面部表情、肌肉的颤动、手势的摇摆,迅速领悟对方所表达的意思的实质,这是多么令人心满意足啊!但是,你们可曾想过,你是否充分利用了你的视觉去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呢?我还想问一个问题:你能准确地描绘出五位好朋友的面容吗?有些人能做到,但也有很多人做不到。
我曾问过一些男士,请他们回答自己妻子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他们的回答常常是支支吾吾的,最后承认自己不知道。
顺便说一下,妻子还总是抱怨丈夫不注意自己的新服装、新帽子的颜色,以及家内摆设的变化。
视力正常的人,他们的眼睛不久便习惯了周围事物的常规,仅仅注意令人惊奇的或壮观的事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个世界上,盲人是最无法体验到光明的人群之一。
他们无法看到世界的美丽,无法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然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怎样度过这宝贵的时光呢?第一天:欣赏自然之美第一天,我会选择去大自然中感受阳光的温暖和万物的美丽。
我会找一片广阔的草原,那里有着翠绿的草坪和五彩斑斓的花朵。
我脱下鞋袜,感受脚底的柔软草地。
阳光洒在我的脸上,我闭上双眼,用手触摸着花瓣的柔软和草叶的嫩绿。
我想象一下这个美丽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活力。
这一天,我会忘记自己是一个盲人,我会尽情地享受光明给予我的美好。
第二天: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第二天,我会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
我想看看我亲人的脸庞,我渴望看到他们微笑的表情,我想亲眼看到他们幸福的神情。
我会和他们一起吃饭,把他们的容颜记在脑海中。
我知道,这是一个珍贵的机会,我要好好珍惜。
之后,我会和朋友们一起去公园游玩、聊天、笑声在我耳边荡漾。
这一天,我想和家人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快乐,感受彼此的温暖。
第三天:追求知识与启发灵感第三天,我会选择去图书馆。
我会亲自翻开书页,看到纸张上的文字。
我可以亲眼欣赏书籍的封面,感受它们的质地。
我会选择我最喜欢的题材的书籍,阅读和思考。
我将目光投向世界各地的名著和哲学著作,汲取智慧的营养。
我想真切地感受知识带给我的力量和启迪。
这一天,我会追寻知识,追求智慧,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这三天的光明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无比珍贵和宝贵的。
这三天里,我将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家人和朋友们共度时光,追求知识和智慧。
我会充分利用这三天的时间,让自己更加充实、更加快乐。
尽管是短暂的三天,但我相信这将成为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时刻,激励我去追求更多的美好与幸福。
给我三天光明,我将把握每一刻,活出最好的自己。
假如有一天,这个愿望能够成真,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必考知识点自测1、海伦是在美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完成大学学习的,她曾经参观过卫斯理女子学院,为何没有选择卫斯理女子学院,海伦自己给出了理由是()A、父母要求她读哈佛大学B、读哈佛时落莉文老师对她的希望C、因为卫斯理女子学院里头只有女生D、哈佛大学给了她高额的奖学金2、海伦·凯勒又一部作品的名字叫《少女时代》,这是()A、她写的小说B、她为莎莉文老师所写的传记C、在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时将自己的女同学都写一遍,集结成了《少女时代》这本书。
D、是她在拉德克利夫学院一年级时的作文集。
3、第一次碰到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先生,海伦()A、14岁B、20岁C、8岁D、35岁4、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她的名字是根据()的名字而来的。
A、海伦·凯勒的曾祖父的名字B、海伦·凯勒的外祖母的名字C、海伦·凯勒的祖父的名字D、一位家族里英雄的名字5、在所有的法国作家中,海伦最喜欢的是()A、莫里哀和拉辛B、巴尔扎克和梅里美C、雨果D、阿尔弗雷德·缪塞6、()唤醒了海伦·凯勒的灵魂,并给予了她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A、水B、莎莉文老师C、母亲D、阳光7、“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海伦·凯勒。
”这句话是何人所说?()A、拿破仑B、马克·土温C、母亲D、阳光8、,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并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
参考答案1、B2、C3、B4、B5、C6、B7、B8、海伦·凯勒“总统自由奖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1887年3月4日,这一天莎莉老师教会了海伦凯勒第一个单词,这也使她对用手指写字的游戏产生了兴趣,这个单词(B )A.Cup B.Doll C.Sit D.Pin2.在几年几月海伦凯勒生了一场病,致使她听不见看不到周围世界的一切了(D )A.1881年6月B.1882年5月C.1881年11月D.1882年2月3.在海伦凯勒读过的所有书中有一本是使她真正对书产生兴趣,这本书也成为她童年时代最亲密的朋友,这本书是( A )A.《方德诺小伯爵》B.《寓言》C.《莎利比亚传奇》D.《小妇人》4.在海伦凯勒读的诗歌中,她最喜爱的一首是( A )A.《被禁闭的鹦鹉几》B.《学生时代》C.《劳斯德奥》D.《只要你喜欢》5.是谁介绍作者海伦凯勒认识许多文学界朋友( C )A.威廉狄思豪威斯B.艾德克克拉伦斯C.赫顿D.约翰巴勒斯6.1900年,秋天作者海伦凯勒终于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这所大学是( B )A.剑桥女子中学B.拉德克利夫学院C.加洲大学D.斯坦夫大学7. 海伦凯勒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是( C )A.1962年B.1963年C.1964年D.1965年8.在作者海伦凯勒读过的书中,能让她感到自己和那些正视正常的孩子有一样的思想感情是( A )A.《小妇人》B.《海蒂》C.《圣经故事》D.《神奇的书》9.《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作者在拥有光明的第二天的夜晚,希望在哪度过的( C )A.艺术博物馆B.在自己的家C.在剧院影院D.在图书馆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逝世的时间是( B )A.1967年9月B.1968年1月C.1968年2月D.1968年3月1. 海伦凯勒在多大时,双目失明(A)A.十九个月B.一周岁C.一周零两个月D.四个月2. 海伦凯勒的老师的名字叫什么(C)A.欧里西老师B.巴克西亚太太C.莎莉文小姐D.卡儿夫人3. 海伦凯勒哪一年开始学说话(B)A.1980年B.1890年C.1889年D.1786年4. 海伦凯勒哪一年进入剑桥女子中学(A)A.1896年10月B.1896年2月C.1899年10月D.1899年2月5. 海伦凯勒哪一年第一次读完一篇完整的小说(B)A.1888年B.1887年C.1870年D.1780年6. 海伦凯勒在法国作家中最喜欢哪两名(B )A.莫里哀莫里哀B莫里哀莱辛C莫里哀莱辛D莱辛卡夫卡7. 海伦凯勒的父亲叫什么名字(D)A凯勒.阿瑟H B亚历山大.凯勒C欧里密.安卡D阿瑟.H.凯勒8.海伦凯勒出生于哪个地方(C)A塔斯甘比亚州B塔斯甘比亚市C塔斯甘比亚镇D塔斯甘比亚区9.海伦凯勒在那一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B)A1946 B1964 C1846 D186410.海伦凯勒是那一年出生的?(A)A1880 B1879 C1881 D18821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谁(D)A莫泊桑B福楼拜C莱辛D海伦凯勒12.海伦凯勒是哪个国家的作者(C)A英国B巴西C美国D法国13.请问海伦凯勒是什么家(A)A慈善家,教育家,演讲家B历史学家,教育家,演讲家、C考古家,慈善家,教育家D革命家,历史家,考古学家14.海伦凯勒一生有多少时间的光明和声音(A)A19个月B20个月C21个月D22个月15.下面空中依次所填的是,知识给人以——,给人以——,给人以——(B)A光明,爱,智慧B爱,光明,智慧C智慧,爱,光明D智慧,光明,爱16.下面选项中那本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出现过(B)A《天空》B《美的诅咒》C《雨夜》D《神之歌》17.有形的东西是——,无形的才是——(D)A一会儿,很长B永远,瞬间C永恒的,暂时的D暂时的,永恒的18.海伦凯勒能重见光明后,第一天她渴望看什么(A)A人类B森林C天空D海洋19海伦凯勒心中的人类是(B)A真诚,欺骗B友谊,善良C残忍,无情D爱财,惜命20.海伦凯勒失明后的心情怎样(C)A自卑B自弃C自爱D无助1.海伦凯勒不是(C)A慈善家B演讲家C文学家D教育家2.海伦凯勒——年学讲话(B)A1889 B1890 C1891 D18923.——是海伦凯勒真正对书发生兴趣的开始(A)A《方德诺小伯爵》B《希腊英雄》C《圣经故事》D《小妇人》4海伦凯勒——年实现的大学梦(B)A1899 B1900 C1901 D19025——给于了海伦凯勒深远的慰藉“有形的东西是短暂,无形的才能永恒不朽。
4.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
5.海伦童年的两个伙伴是厨师的女儿玛莎和猎狗贝利。
6.韦德先生永远是那么和蔼可亲,说实在的,我之所以把波士顿称为“好心城”,就是因为他的缘故。
17.香邦先生帮助海伦上的盲人学校,进入学校第一个真正关心她的老师是莫美丽;而如果没有卡内基的帮助,海伦进大学是不可能的。
海伦最后毕业于哈佛大学。
18.海伦认为打开美的钥匙是博物馆,能把时代压缩成一天。
19.除贝尔先生和莎莉文老师外,海伦最敬爱的人就是马克•吐温。
20.被海伦认为是“帝王之树”的是橡树。
21.水唤醒海伦思维的灵魂。
22.对海伦来说,她的世外桃源是文学,而她唯一不喜欢的功课是算术。
23.海伦第一次看的戏是《王子与贫儿》。
24.海伦心中的人类是友谊和善良的。
25.海伦经常自勉的一个目标,以宗教说法是带笑背负起自己的十字架。
26.海伦的《我的生活》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27.海伦·凯勒在法国作家中最喜欢莫里哀和拉辛。
28.把“上帝是万物之父”“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两种伟大思想铭刻在海伦脑海里的人是布鲁克斯主教。
29.
为白昼,第三天
30.海伦•凯勒的故事启发:她身残志坚,积极乐观向上。
我要向她学习,笑对人生,努力做一位生活的强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点1.海伦·凯勒,美(国)作家,作品有《我的一生》、《我的天地》等.大学期间,她写了第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
这本书被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不仅给残疾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以鼓舞。
1964年她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23.作者这样安排她的光明的三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回答. 对生命、亲情的珍爱,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渴望,对人类的友善情感,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忠告世人善用感官等。
4.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三天?三天的活动,是对人类生活的全面考察。
既表现内心对生活中美的追求,也表达对人类生活的高度赞美,并以自己痛苦经历和美好渴望,劝诫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阴.5.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海伦·凯勒是个怎样的人?作者对自己周围的人怀有极其真挚的友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内心美的外部特征,说明她是何等善良;她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显示了她积极进取的精神;她关心日常世界,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场面,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当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表现了她的博爱精神以及跟外部世界交流的强烈愿望。
6.海伦•凯勒为什么首先要常时间凝视安妮老师的脸?抒发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感情?海伦•凯勒要看的是面部的轮廓、面孔、眼和对人类的同情心,为的是永远记住她并认识她的温和、耐性和性格的力量。
这充分体现了她对梅西太太的感激和尊敬,她视梅西太太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的人们中最卓越的代表。
7.如何理解“我始终睁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的全部景象”一句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体现了海伦•凯勒怎样的精神实质?(提示:请从作者是位残疾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作者在游览整个城市时,要到花园大街去,到贫民区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
“我始终睁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的全部景象”一个残疾人,本应该让世人同情、关怀,但她却同情、关怀别人,表达了海伦•凯勒对世人的博爱襟怀。
初三下册语文知识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中阶段是我们一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
不光愉快的过新学期,也要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学习。
为大家提供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ﻭ【作者简介】海伦·凯勒,是美国的19世纪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丽夫学院。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她一生写了14部著作。
【作品简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
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ﻪ【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写了海伦变成聋盲人后的生活。
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希望,她是多么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
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
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拥抱海洋、“欣赏”四季……海伦渐渐长大了,在她的求学生涯中,虽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
海伦在学习中,正由于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慢慢地学会了说话、写作。
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2、海伦•凯勒在(19个月)时因患(急性脑充血)而导致失聪、失明,(1887年)恩师(安妮•莎莉文)走进她黑暗无声的世界,给她带来一个(布娃娃)当礼物。
3、1896年,海伦•凯勒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习,190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4、大学期间,海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我的生活》,这本书一经问世,便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5、海伦•凯勒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霸王》),但引起异议,她通过自己刻苦学习,掌握了五种语言,分别为(英语、拉丁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她学习成绩都很优异,但她也有讨厌的功课,就是(数学)。
6、在书中,柏金斯学校是因为(萝拉)而声誉远扬,名震全国的。
7、直到海伦发现了(《方德诺小爵爷》)这本书,她才第一次真正把一本书读完弄懂。
&大学期间,《淑女时报》的总编曾找到海伦,希望能够在杂志上连载她的作文集(《少女时代》)。
9、在本书中,为海伦•凯勒提供无私帮助的人很多,其中有(莎莉文小姐、马克•吐温、吉尔曼先生、贝尔博士、梅西先生、布鲁克斯主教、赫顿夫妇)等。
10、1964年,海伦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1、从海伦•凯勒身上学到了许多:(永不言败、执着奋进、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热心助人、懂得感恩、忘我付出)等品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题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国)的(海伦•凯勒),她的处女作是(《我的生活》)。
2、海伦•凯勒的品格(永不言败、执着奋进、热爱学习)。
3、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名叫(安妮•莎莉文),她在(1887)年来到海伦•凯勒身边,并给她带来一个(布娃娃)当礼物。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点1.盲人的困境: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张新县失明后在黑暗中的生活。
对于盲人来说,无法看到外部世界,无法感受到美丽的事物,这是一种身体上的困境,也是心灵上的折磨。
盲人在世界中陷入孤独、无助和困惑,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
2.视觉和知识的重要性:小说通过主人公对失明前的记忆和对周围事物的想象,重申了视觉和知识的重要性。
主人公对自然景观、人物容貌和艺术品的记忆和幻想,表现出对美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
人类视觉能力的特殊性使得我们能够欣赏美丽的事物,而知识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
3.教育与帮助的重要性:主人公在失明后,通过周围人的帮助和指导,逐渐学会了适应生活。
教育和帮助使盲人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独立地生活和工作。
小说中,主人公接受朋友和妻子的爱心和支持,并通过读书和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4.追求美的力量:尽管主人公失去了视觉能力,失去了欣赏世界的方式,但他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并未消失。
通过读书、音乐和手工艺,主人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追求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
这表现了人类对美的渴望和创造力的强大力量。
5.博爱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小说揭示了主人公对人类的博爱情怀和对真理的追求。
主人公积极帮助周围的人,呼吁社会对盲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同时,主人公通过读书和思考,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真理,寻找自己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通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可以深入思考视觉和知识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和帮助对于盲人等残障人士的重要性。
这部小说启发了我们珍惜视觉能力和追求美的力量,同时也呼吁社会关注和关爱那些失去了视觉能力的人们。
九年级语文下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点汇总(鄂教版)【作者简介】海伦·凯勒,是美国的19世纪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丽夫学院。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她一生写了14部著作。
【作品简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
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
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写了海伦变成聋盲人后的生活。
刚开始的海伦对于生活是失望的,用消极的思想去面对生活,情绪非常的暴躁,常常发脾气,她感觉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希望,她是多么期待能重新得到光明。
在她父母的寻求下,帮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老师成为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有了希望,有了向往。
在莎莉文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海伦学会了阅读,认识了许多的字,也让她感受到了身边无处不在的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伦在老师和亲人的陪同下,体会到了许多“新鲜”事物,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拥抱海洋、“欣赏”四季……海伦渐渐长大了,在她的求学生涯中,虽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同时她也结识了许多的朋友。
海伦在学习中,正由于她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慢慢地学会了说话、写作。
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海伦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但她并没有放弃。
终于,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用自己的汗水实现了大学梦想,进入了哈佛大学。
因为生理上有缺陷,所以繁重的功使她非常吃力,在老师的帮助和她的努力下,最终她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名著导读知识清单《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美国当代作家海伦·凯勒一、作者简介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
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莎莉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是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之一。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老师》等。
二、故事梗概本书主要讲述了又盲又聋的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历程。
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光明与声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成全中,海伦凯勒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哈佛大学学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
她始终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四处募捐用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并为他们创造受教育的机会。
她曾周游世界各地,为残疾人加油鼓劲。
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她的世界只有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
但她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人,他们的善良、温厚与友谊使我的生活值得一过。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
第三天,我要在现实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海伦的三天就如此仅仅有条,可我们的时间和机遇还很多,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
光明对我们来说不是奢望,声音也不是可欲而不可求。
对我们来说,并不缺乏完善的身体组织,我们需要的是意志上的顽强,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为善为恶在一念之间,生命中的奇迹出现与否也是一念之差。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一、认识作者海伦*凯勒(这本书的文体:自传)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幼年因急性脑炎引致失明及耳聋。
是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出黑暗》,《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情节索引:童年不幸——莎莉文老师的到来——爱的含义——莎莉文老师引导下的快乐学习——波士顿之行——感受自然——学会说话——备战哈佛——丰富多彩的生活——永远怀念的人——演讲写作,投身公益——母女深情——介绍莎莉文老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重点情节梳理(一)不幸的童年1.“海伦在感受“美丽”、感受“爱”的幼年时期,失去了光明与声音,这对她以后的性格有什么影响答:海伦幼年时期不仅失去了光明和声音,也失去了应有的幸福与快乐,这使得小海伦变得十分烦躁,倔强,心理的扭曲是对黑暗无声世界的抗拒。
2.“家里的人告诉我说,我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不服输的个性”这句话如何理解答:从婴儿时期起,海伦就有不服输的性格,这个性格贯穿了她的生命的始末,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海伦才最终会取得成功。
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提升了思想,她从暴躁,任性变得理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二)启蒙教育1.结合本节“爱的抚慰”和前面“我生命中的莎莉文老师”、“亲近大自然”、“‘爱’的含意”这三节,请结合事例谈谈莎莉文是如何对海伦进行启蒙教育的答:让海伦亲身经历,如让海伦把一只手放在喷水中下,理解“水”这种东西;把“启蒙教育同大自然联系起来”,如让海伦去爬树;让海伦懂得什么是爱;用“硬纸片拼字游戏”,把枯燥无味的知识一点一点地为海伦讲解。
莎莉文老师让海伦的灵魂被唤醒,重新拥有光明和希望。
2.莎莉文老师的到来,让海伦有了怎样的变化答:使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以及我对先前的任性行为的悔恨以及对认识世界的渴望。
(三)爱的含义1.海伦学到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又是哪个词使她难忘一生答:学到的第一个单词:娃娃;“水”这个单词使她难忘一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名著导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基础知识七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
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凯勒后来成为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的士兵。
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
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2)行文思路:假如给她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要做看些什么呢?白天夜晚第一天看望麦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树林散步,看落日回忆这一天第二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艺术博物馆看戏第三天游览纽约城,看日常世界看喜剧接下来我们可以探索作者在仅有的三天时间内,为什么是选择看这一些东西而不是另外的一些东西。
我们可以明确,这中间主要体现了作者这样一些思想感情:首先,海伦·凯勒亲身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盲人而受到的周围人的爱,特别是麦西夫人对自己的关心的培养,以及在麦西夫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间的真情,坚定地面对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人类的同情心,因此海伦·凯勒对自己周围的人怀着极其真挚的友爱,希望能看到表现他们内心美的外部特征,这说明她是何等的善良。
其次,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分别揭示人类物质方面的成就和精神财富的进步,海伦·凯勒之所以要看这些地方,是希望看到地球和它的居民的简要历史,通过这些来探索人类的灵魂,还要看到人类精神的千姿百态,这又显示了海伦·凯勒积极进取的精神再次,海伦·凯勒关心日常世界,希望在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从观察中去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些东西。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
2、海伦·凯勒在(19个月)时因患(急性脑充血)而导致失聪、失明,(1887年)恩师(安妮·莎莉文)走进她黑暗无声的世界,给她带来一个(布娃娃)当礼物。
3、1896年,海伦·凯勒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习,1900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
4、大学期间,海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我的生活》,这本书一经问世,便在美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5、海伦·凯勒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霸王》),但引起异议,她通过自己刻苦学习,掌握了五种语言,分别为(英语、拉丁语、法语、德语、希腊语),她学习成绩都很优异,但她也有讨厌的功课,就是(数学)。
6、在书中,柏金斯学校是因为(萝拉)而声誉远扬,名震全国的。
7、直到海伦发现了(《方德诺小爵爷》)这本书,她才第一次真正把一本书读完弄懂。
8、大学期间,《淑女时报》的总编曾找到海伦,希望能够在杂志上连载她的作文集(《少女时代》)。
9、在本书中,为海伦·凯勒提供无私帮助的人很多,其中有(莎莉文小姐、马克·吐温、吉尔曼先生、贝尔博士、梅西先生、布鲁克斯主教、赫顿夫妇)等。
10、1964年,海伦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11、从海伦·凯勒身上学到了许多:(永不言败、执着奋进、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热心助人、懂得感恩、忘我付出)等品质。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题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是(美国)的(海伦·凯勒),她的处女作是(《我的生活》)。
2、海伦·凯勒的品格(永不言败、执着奋进、热爱学习)。
3、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名叫(安妮·莎莉文),她在(1887)年来到海伦·凯勒身边,并给她带来一个(布娃娃)当礼物。
4、海伦·凯勒天资聪慧、成绩优异,但她也有讨厌的功课,就是(数学)。
5、海伦·凯勒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霸王》)
6、大学期间,《淑女时报》的总编曾找到海伦,希望能够在杂志上连载她的作文集(《少女时代》)。
7、海伦·凯勒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五种语言,分别为(英语、拉丁语、法语、德语、希腊语)。
8、直到海伦发现了(《方德诺小爵爷》)这本书,她才第一次真正把一本书读完并弄懂。
9、海伦·凯勒最后毕业于(哈佛大学)
10海伦·凯勒假设自己能得到三天光明,她打算第一天,端详周围关心过她的人,了解生活的环境;第二天,参观自然历史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关心戏剧、电影等文化情况;第三天,周游纽约城区。
这样安排三天活动的目的是全面考察人类的生活,涉及自己的感情生活、人类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试图通过自己假设的三天生活劝诫人们(珍惜光明、珍惜光阴)。
11、在书中,为海伦·凯勒提供无私帮助的人有(莎莉文小姐、马克·吐温、吉尔曼先生、贝尔博士、梅西先生)等。
12、在书中,柏金斯学校是因为(萝拉)而声誉远扬,名震全国的。
13、本书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书中记录了(盲聋人)海伦如何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坚强学习、生活的奇迹,她虽然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却在黑暗中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我还知道这样的人:(张海迪)、(霍金)、(贝多芬)等。
14、海伦·凯勒是在(2)岁左右时因患(急性脑充血)而失明的。
15、1964年,海伦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