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134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背景与意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科学规划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当前教育科学规划的研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对教育科学规划方法论的不足和对教育科学规划实践的不充分重视。
因此,开展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对于完善教育科学规划理论和提升教育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教育科学规划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索提高教育科学规划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科学规划的理论研究:对当前教育科学规划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和关键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创新思路。
•教育科学规划的方法论研究:对教育科学规划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探索适合教育科学规划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提出科学规划实施的方法参考。
•教育科学规划的实践案例研究:选取教育科学规划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教育科学规划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目前的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2.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探索目前教育科学规划实践的特点、问题和需求。
3.选取典型的教育科学规划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4.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改进教育科学规划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4. 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深入研究,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成果:•对当前教育科学规划理论的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提出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
•综合评价教育科学规划的方法论,提出适合教育科学规划的研究方法,为教育科学规划实施提供指导。
•对典型的教育科学规划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提出提高教育科学规划水平的建议,促进教育实践的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开题报告〔一〕国内外讨论现状:课堂提问是老问题,从有教学开头,我们就开头用嘴,无论是最古老的教学模式,还是最现代的课堂,老师的嘴无一不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或许这是老调,国内外就这一问题已取得相当的成果,但,老调新弹的缘由,是我们以一线老师的角度,重新端详这一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讨论老师嘴上的这一问,以一线老师的实践讨论,从我们的高度来解决我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二〕课题讨论的意义:1、学校工作的需要朝阳七校新老师多,老师教学力量正在不断地进步当中,与同学一样,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头几年,往往是老师教学力量,教学水平进步最快的几年,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时机,在老师个人专业素养进展方面,为老师供应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们的新老师更快更好地进步起来。
同时,我们的老老师虽然已工作多年,但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在不停地考验着老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功底,因此,我们需要在老师培训方面再做些工作。
新老师的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快速的成长起来,我们的老师如何进步得更快,我们很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平台,恰逢十一五课题立项期间,结合我校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工作,为老师进展搭建一个舞台,让老师的课堂精彩起来,也就会让同学的生命精彩起来,同样的,学校才有可能精彩起来。
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来说,因素有许多,而其中重要的,应当是老师的语言,无论是任何帮助工作,都是在老师语言的基本上进行的,而老师语言中,最重中之重的,应当是这一"问',引入教学内容需要问,激发同学思索需要问,引发同学情感需要问,唤起同学共鸣也需要问,甚至在教学评价中也会用到问,有时是提问,有时是设问,有时是追问,等等等等,因此,从问入手,是打开优质课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是老师成长的一把扶梯,我们选择精彩一问,选择更精彩的课堂。
2、老师个人进展的需要从理论角度:有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老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学问的溪流。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在新世纪,中国高校学生面对世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将发生新的革命性突破,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
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美国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为国家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合格公民。
1994年12月,为了实现《美国xx年教育目标法》中规定的8条教育目标,美国又制定了《美国联邦教育部战略规划》,确定了四项实施重点,其中两个重点之一是:帮助所有学生达到具有挑战性的学业标准,以使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公民,并为继续学习和到生产部门就业做好准备。
日本则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心为目标,培养发展民主社会和国家,为和平的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
1996年7月16日,日本第xx届中央教育审议会公布第一次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
《报告》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作为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
什么生存能力呢《报告》中说:"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孩子能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思考,主动做出判断和行动,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自律,善于和他人协调,善于为他人着想,感情丰富和充满人性。
同时,健康身体也是不可缺少的。
"法国的道德教育目标是教育学生成为有目标,有理想,有责任感的国家公民。
法国学校道德教育采取以下公民道德课为主,以其他各科为辅的方式进行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1)人权教育。
人权教育在法国公民道德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
如在小学阶段要求使儿童懂得做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尊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同时还应承认人一人之间存在差别;(2)民主生活。
通过建立民主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关于民主的良好体验,进而形成民主作风,这也是法国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3)国家政体。
2020开题报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_0418文档EDUCATION WORD开题报告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报告_0418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组长:罗军强(主持人)男,高级政工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负责课题设计,资料收集,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和课题最后的统稿.成员:石银燕女副教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成员:陈放明男政工师湖南省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信息部主任.负责课题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撰写《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包括案例分析).(一)最终研究成果《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研究性论文,6万字)罗军强负责,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二)阶段性成果1,论文(1)《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历史变迁》(1.5万字).主要撰稿人:石银燕(2)《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特征》(1.5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3)《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难点》(1.5万字).主要撰稿人:陈放明(4)《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1.5万字).主要撰稿人:罗军强(5)其他论文待定.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11月)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2,收集国内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文献和有关资料.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1,继续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撰写论文初稿.2,调查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含考察学习),补充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的有关数据,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规律及特点;探索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3,采取座谈会,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专家和专业人员的意见.4,逐步完成相关论文并公开发表.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1,完成《信息时代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课题2,完成阶段性研究论文.3,成果提交鉴定,验收.资料费(购买与收集相关的资料)500元.调研差旅费(赴外地考察)1000元.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1500元.学习培训费1000元.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1000元.以上5个科目经费预算合计为5000元.由于该项目属非资助项目,故经费来源主要靠学院科研经费资助.主要参考文献【美】约翰・奈斯比特著《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新华出版社.1984.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1997.6沉壮海《有效德育过程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XX.4张瑜《努力探索网络德育的有效途径》中国高等教育XX(18)程建平《发掘有效载体讲求德育实效》安徽教育XX(4)马超《20世纪90年代我国德育理论研究新进展》上海师大学报(哲社教育版)XX(1)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XX(1)檀传宝《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XX年第2期10)程胜《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探微》江西教育科研XX(4)11)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XX(5)12)杨启亮《在失落中探索学校德育的求是精神》教育发展研究XX(9)13)詹万生《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反思与构建》教育研究XX(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