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67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单元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学习目标】1.了解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
2.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3.理解溶度积的概念,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产生、溶解。
【阅读教材】P87~88(引入)溶洞、钟乳石为大自然的杰作。
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这与化学平衡又有什么关系?一、沉淀溶解平衡原理【阅读教材】P87“活动与探究”11.物质的溶解性(1)溶解度的大小:(2)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温度:一般固体和液体,温度越高,溶解度越,但物质反常。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压强:对固体和液体溶解度的影响很,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很。
例1.下列属于微溶物质的是()A.AgCl B.BaCl2 C.CaSO4 D.Ag2S例2.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A.KNO3 B.Ca(OH)2C.BaSO4 D.CO2【阅读教材】P87“活动与探究”22.沉淀溶解平衡:(1)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2)沉淀溶解平衡:在一定下,当沉淀的速率和沉淀的速率时,形成溶质的溶液,达到平衡状态,人们将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①AgCl的电离方程式。
②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
类似于水的离子积常数,我们可以用溶度积常数来描述沉淀溶解平衡。
(3)溶度积常数:①概念:在一定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电离出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或简称,通常用表示。
②举例: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AgCl Ag++Cl-,K sp(AgCl)=c(Ag+)·c(Cl-);Fe(OH)3的沉淀溶解Fe(OH)3Fe3++3OH-,K sp[Fe(OH)3]=c(Fe3+)·c3(OH-);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③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同种类型的难溶物,其溶度积常数越大,溶解度越。
微专题4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1.曲线型图像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
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1)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K sp。
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
(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K sp。
(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K sp。
2.对数型图像解题时要理解pH、pOH、pC的含义,以及图像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含义,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找到图像与已学化学知识间的联系。
(1)pH(或pOH)—pC图横坐标:将溶液中c(H+)取负对数,即pH=-lg c(H+),反映到图像中是c(H+)越大,则pH 越小,pOH则相反。
纵坐标:将溶液中某一微粒浓度[如c(A)]或某些微粒浓度的比值取负对数,即pC=-lg c(A),反映到图像中是c(A)越大,则pC越小。
例如:常温下,几种难溶氢氧化物的饱和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
①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达到沉淀溶解平衡;②由图像可得Fe3+、Al3+、Fe2+、Mg2+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3.7、4.8、8.3、11.2。
(2)pC—pC图纵、横坐标均为一定温度下,沉淀溶解平衡时粒子浓度的负对数。
例如:已知p(Ba2+)=-lg c(Ba2+),p(酸根离子)=-lg c(酸根离子),酸根离子为SO2-4或CO2-3。
某温度下BaSO4、BaCO3的沉淀溶解关系如图所示,①直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达到沉淀溶解平衡;②p(Ba2+)=a时,即c(Ba2+)=10-a mol·L-1时,p(SO2-4)>p(CO2-3),从而可知K sp(BaSO4)<K sp(BaCO3);M点在BaCO3平衡曲线上方,p(Ba2+)、p(CO2-3)均大于平衡值,此时溶液中c(Ba2+)、c(CO2-3)均小于平衡线上的值,故不能生成BaCO3沉淀;若M点在BaSO4平衡曲线下方,p(SO2-4)、p(Ba2+)小于平衡值,此时溶液中c(Ba2+)、c(SO2-4)均大于平衡线上的值,故能生成BaSO4沉淀。
15
第4章 电离平衡
第5节 沉淀溶解平衡
对象:难溶强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是多相平衡。
4.5.1 溶度积常数
1.溶度积:
对一般的难溶强电解质,若沉淀溶解反应方程式为:
m n n m c
c K )]B [()]A [( -+⋅= 简写为: K sp =[A m +]n [B n -]m (4-29)
如:AgCl(s)
Ag +(aq)+ Cl -(aq) K sp =[Ag +][Cl -
] Ag 2S(s)
2Ag +(aq) + S 2-(aq) K sp = [Ag +]2 [S 2-] Fe(OH)3(s)
Fe 3+(aq)+3OH -(aq) K sp =[Fe 3+][OH -]3 Hg 2X 2(s)Hg +22+ 2X - K sp =[Hg +22][ X -]2 K sp 是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称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s :solubility ,溶解度;p :product ,乘积)
K sp 的物理意义:一定温度下,难溶强电解质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量数次幂之积为一常数。
K sp 表示难溶强电解质溶解趋势的大小或生成沉淀的难易; 难溶电解质不同,K sp 值不同;
用K sp 比较溶解度相对大小时,应为同类型物质;
物质的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严格地说:平衡时应用活度积(有效浓度)来描述,稀溶液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