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共37页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1
五年级国学经典(总37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目录§古典诗赏读1.惜牡丹花2.从军行3.春夜洛城闻笛4.江南逢李龟年5.滁州西涧6.乌衣巷7.江南春8.离思9.元日10.商山早行11.春夜喜雨12.送友人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4.秋夕15.山亭夏日16.百忧集行17.赠花卿18.题临安邸19.秋词20.早梅21.咏菊22.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3.钱塘湖春行24.无题25.金陵酒肆留别§古典词颂读1.天净沙.秋思 (其一)2.天净沙·秋思(其二)3.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4.浣溪沙·烛下海棠5.满江红6.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8.虞美人9.朝天子·咏喇叭10.卜算子。
咏梅11.忆秦娥.娄山关12.江城子13.花非花14.长相思·花似伊15.如梦令16.浣溪沙17.武陵春.春晚18.行香子·过七里滩19.蝶恋花20.清平乐·别来春半21.清平乐·村居22.忆秦娥·箫声咽2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24.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25.渔家傲·秋思§国学经典诵读:论语篇第一单元孝敬第1课孝为根本(一)第2课孝为根本(二)第3课无违为孝(一)第4课无违为孝(二)第二单元仁爱第5课克己复礼第6课仁以为己任第7课推己及人(一)第8课推己及人(二)第9课不违仁(一)第10课不违仁(二)第三单元修身第11课忠第12课信(一)第13课信(二)第14课宽第15课恕(一)第16课恕(二)第四单元君子第17课安贫乐道(一)第18课安贫乐道(二)第19课坚贞刚毅第20课君子风范第21课君子与小人(一)第22课君子与小人(二)第五单元交友第23课四海之内皆兄弟第24课乐多贤友(一)第25课乐多贤友(二)第26课乐多贤友(三)§名家名篇1.海上日出2.孤独的树3.正眼看人生4.春5.故都的秋6.生命珍宝§成语集锦1.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2.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3.描写人心理活动的成语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5.描写丰富繁多的成语6.含有“云”字的成语7.含有“雨”字的成语8.含有“水”字的成语§名言警句1.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有关立志的名人名言:3.有关爱国的名人名言:4.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5.有关奋斗的名人名言:6.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1.惜牡丹花(唐) 白居易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
国学经典全集整理人 尼克1.国学经典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 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 大学 中庸 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国学经典的书籍: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仪礼其他四书章句集注春秋繁露新本郑氏周易大戴礼记韩诗外传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易纬乾元序制记陆氏易解中庸东坡易传周易正义轻松学诗经尚书正义易传韩诗外传毛诗正义泰泉乡礼深衣考误深衣考仪礼注疏礼记正义周礼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大学春秋谷梁传注疏孝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周易参同契大学集注孟子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孟子字义疏证大学问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尔雅注疏史部二十五史史记宋书梁书魏书陈书南史北史南齐书北齐书周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其他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唐才子传贞观政要逸周书古列女传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荆楚岁时记战国策前汉纪后汉纪华阳国志东观汉记通典唐会要唐律疏议吴越春秋洛阳伽蓝记越绝书前汉纪江表志江南野史五国故事邺中记三楚新录江南馀载吴越备史九州春秋越史略东观奏记北狩见闻录竹书纪年五代史阙文官箴平宋录大金吊伐录松漠纪闻翰林志高士传李相国论事集赤松山志真腊风土记荆楚岁时记北戸录岳阳风土记溪蛮丛笑吴中水利书岁华纪丽谱吴地记平江记事南岳小录岭表录异东京梦华录风土记益部方物略记游城南记淳熙三山志桂林风土记朝鲜赋南宋都城纪胜桂海虞衡志洛阳名园记南方草木状佛国记捕蝗考宋朝事实大清律例三国杂事史通子部兵书类武经七书《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唐李问对》其他兵书《孙膑兵法》《百战奇略》《握奇经》《练兵实纪》《将苑》《何博士备论》《三十六计》《守城录》《孙子略解》《乾坤大略》《墨子城守各篇简注》《兵制》《阴符经》《太白阴经》《历代兵制》《素书》《备论》其他子部墨子列子庄子荀子申鉴说苑新语论衡茶经棋经中论邓子盖庐人物志潜夫论初学记洛阳牡丹记王守仁全集四十二章经论衡校释梦溪笔谈太平广记孔子家语韩非子鬼谷子归田录唐新语公孙龙子搜神记搜神后记周易参同契山海经校注艺文类聚穆天子传唐摭言颜氏家训古画品录盐铁论宋高僧传广弘明集老子道德经钝吟杂录弘明集宣室志世说新语金匮要略注九章算术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灵枢经黄帝内经素问备急千金要方伤寒论注难经本义神农本草经孔丛子抱朴子内篇法言义疏风俗通义鹖冠子齐民要术潜夫论范子计然西京杂记晏子春秋周髀算经朱子语类山房随笔林泉高致集吴子兵法辑佚银雀山尉缭子司马法逸文群书治要三略孙子略解水战兵法辑佚群书治要六韬敦煌写卷六韬怀王墓竹简六韬六韬逸文汉墓竹简六韬老子集注范蠡兵法辑佚太公兵法太公金匮太公阴谋端溪砚谱歙州砚谱扬州芍药谱橘录糖霜谱刘氏菊谱洗冤录集荔枝谱高僧传阴符经随隐漫录画继续高僧传方言校笺集部楚辞楚辞楚辞补注总集类全上古三代文全秦文全汉文全后汉文全三国文全后周文全北齐文全陈文全梁文全齐文全隋文全唐文先唐文唐文拾遗唐文续拾全宋文全晋文全后魏文全唐诗全宋词千家诗文心雕龙文选乐府诗集全元曲全宋诗历代诗词赋其它集类优古堂诗话诚斋诗话庚溪诗话草堂诗话藏海诗话六一诗话后山诗话彦周诗话二老堂诗话怀麓堂诗话沧浪诗话诗品诗人玉屑中山诗话观林诗话李太白全集王右丞集笺注欧阳修集国语其他四库全书目录(介绍、史话、乾隆《文渊阁记》)总目经部史部子部集部考证辑注类三字经庄子集解商君书汉官六种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千字文孟子全译史记三家注九家旧晋书辑本敦煌变文集新书百家姓老子校释世说新语笺疏太平经合校管子轻重篇新诠幼学琼林列子集释新语校注龙文鞭影八家后汉书辑注论衡校释孙子兵法论正明夷待访录裴注三国志文心雕龙注古文观止曾国藩文集菜根谭传习录文心雕龙考异增广贤文曾国藩家书金人铭众家编年体晋史文心雕龙义证一.什么是国学经典?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世界各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