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
- 格式:ppt
- 大小:737.50 KB
- 文档页数:20
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高中政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课时价值与价值观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价值、价值观的含义• 理解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 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过程与方法• 区分价值与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 举例分析和体会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 人的价值及其评价标准三、教学难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四、教学过程(一)人的价值【探究活动1】课本第96页●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1)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它们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就是哲学上的价值。
2、人的价值(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
(2)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思维拓展】人的存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社会的人,可以以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作为个体的人,又要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
人的存在的双重性决定了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当然,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在今天,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注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
不能简单判断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个大哪一个小,它们都会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探究活动2】课本第97页●想一想,人们在上述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认识是受什么观念支配的?1、价值观的含义【比较】价值/ 价值观区别:价值是事物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特定关系,属客观范畴;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主观范畴。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知道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
2.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理解实现人的价值的主观条件。
4.讨论分析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重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基础·初探]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劳动与人的价值的实现(1)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1)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2)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温馨提示】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不会抹杀个性。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与尊重个性、张扬个性本身并不矛盾,个人可以选择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温馨提示】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但不能强求;而且,有良好的社会条件不加以利用,或者没有良好的社会条件就消极被动,都不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预习·提升]1.判断(1)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作为我国城市规划和设计的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
从天安门广场改建到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从三亚到丽江,从京津冀到南水北调沿线城市都有他的代表作品,其成就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这说明(..)A.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B.创造物质财富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C.个人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生价值的大小D.劳动付出与回报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志,吴良镛先生获得社会的认可是因为他的奉献和付出,故A项符合题意;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奉献,奉献的方式可以是物质奉献也可以是精神奉献,故B、D两项说法错误;个人素养的高低对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
2.11年骑马奔波7万余千米,李国军为散居的牧民送去“光明”。
风雨之中,“草原电工”李国军无处躲避,只能“抱着马边走边哭”。
奔涌的泥石流之下,他捂住流血的伤口,爬起来继续前行。
李国军7万余千米的“马背人生”向人们诉说着(..)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B.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C.劳动是人存在的方式D.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11年7万余千米奔波的“马背人生”实现的,这启示我们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
3.某大学93(01)班的26名毕业生默默关心、资助病逝同学的父母15年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他们用真爱、孝顺、坚持,生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受到社会的称赞。
他们的事迹表明(..)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责任和贡献.②社会价值的实现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前提.③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良好的机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名毕业生默默关心、资助病逝同学的父母,体现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责任和贡献,也说明了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4.“如果你是一滴水,你就得滋润大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就得照亮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就得哺育生命。
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教案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位中学教师问一个尖子学生,有什么人生目标。
中学生这样回答:我读好书、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儿子读好书——考上好大学……有多少人超越这种生命的简单循环呢?其实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袁隆平,被国际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现在74岁的袁隆平依然要经常穿上水田靴,骑上摩托车到水稻田里看一看,就像一位普通的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
下大雨,他也要到田里去看看,看水稻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使得单产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中国大地有一半的水稻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这位科学家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
在湖南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饭靠‘两平’,一靠搞责任制的邓小平,二靠培养出杂交稻的袁隆平。
”袁隆平经过自己长期的科研活动发现了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并将其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饥饿问题,满足了社会和整个世界的需要,从而实现了其人生价值。
袁隆平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1995年3月起,有人不断以“莫文隋”的名义默默资助南通工学院的石洪英等两名特困生,陆续汇款数千元。
一段时间,人们以为“莫文隋”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名字,后来才恍然大悟,这是热心人做好事不留姓名。
这件事很快被扬子晚报等媒体报道,并发动广大市民帮助寻找,却始终找不到“莫文隋”的真人所在。
从此,“莫文隋”的故事传遍江苏,乃至中国大地,继而在南通涌现出了一群“莫文隋”式的人物。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说课稿王红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高中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特殊时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正是针对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明确生活的意义,真正理解只有对社会做出贡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所以,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是本课的最后一框,是学习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获得认识升华的关键一课。
(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我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在大胆整合的基础上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理解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形成劳动和奉献的意识,具有自觉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依据:面对当今社会各种错误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2、教学难点: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依据:很多错误观点认为: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学情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已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经常会用伟人的事迹来勉励自己,因此对此问题会有一些感性认识。
但同时也会存在一些错误认识,或对自己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不清,需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理性引导,使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正确道路。
(二)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
意图: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2、活动探究法。
意图: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自学,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
意图: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写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