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场地平整施工测量
- 格式:doc
- 大小:463.50 KB
- 文档页数:2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方法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方法,并以人类的视角进行叙述,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进行场地平整施工测量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例如,测量仪器、测量绳、水平仪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的使用能够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在进行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起点可以选择场地的一个固定点,终点可以选择场地的另一个固定点。
通过将测量绳拉直并固定在起点和终点上,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基准线。
接下来,我们需要沿着基准线进行测量。
使用测量仪器,我们可以测量出基准线上不同位置的高程值。
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测量仪器的稳定性,以及测量绳的拉直度。
这样可以减少误差,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场地的特殊情况。
例如,场地上可能存在坑洼、凹凸不平的地方。
我们可以使用水平仪等工具来检测这些地方的高程值,从而得出场地的平整度。
在进行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测量的密度。
根据场地的大小和要求,我们可以确定测量的间距和数量。
密度过低可能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密度过高可能会浪费时间和资源。
在完成场地平整施工测量之后,我们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通过分析测量结果,我们可以评估场地的平整度,并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以备后续的施工和验收工作。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工具和设备,确定起点和终点,沿着基准线进行测量,注意场地的特殊情况,控制测量的密度,以及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场地平整施工测量,并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建筑施工之工程场地平整6-1-6-1 场地平整的程序场地平整是将需进行建筑范围内的自然地面,通过人工或机械挖填平整改造成为设计所需要的平面,以利现场平面布置和文明施工。
在工程总承包施工中,三通一平工作常常是由施工单位来实施,因此场地平整也成为工程开工前的一项重要内容。
场地平整要考虑满足总体规划、生产施工工艺、交通运输和场地排水等要求,并尽量使土方的挖填平衡,减少运土量和重复挖运。
场地平整为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一般施工工艺程序安排是:现场勘察→清除地面障碍物→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
当确定平整工程后,施工人员首先应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
根据建筑总平面图及规划了解并确定现场平整场地的大致范围。
平整前必须把场地平整范围内的障碍物如树木、电线、电杆、管道、房屋、坟墓等清理干净,然后根据总图要求的标高,从水准基点引进基准标高作为确定土方量计算的基点。
土方量的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可根据地形具体情况采用。
现场抄平的程序和方法由确定的计算方法进行。
通过抄平测量,可计算出该场地按设计要求平整需挖土和回填的土方量,再考虑基础开挖还有多少挖出(减去回填)的土方量,并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以节约运费。
大面积平整土方宜采用机械进行,如用推土机、铲运机推运平整土方;有大量挖方应用挖土机等进行。
在平整过程中要交错用压路机压实。
平整场地的一般要求如下:1.平整场地应做好地面排水。
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作成不小于0.2%的坡度。
2.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m2取1点,但不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少于1点,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6-46的要求。
3.场地平整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建设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内容一、施工测量的目的施工测量指的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是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
包括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物的放样、竣工测量和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等。
施工测量是直接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它既是施工的先导,又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目的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
从场地平整、建(构)筑物定位、基础施工,到墙体施工、建(构)筑物构件安装等工序,都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才能使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尺寸、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大中型工程的施工测量,要先在施工区域内布设施工控制网,而且要求布设成两级,即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
首级控制点相对固定,布设在施工场地周围不受施工干扰,地质条件良好的地方。
加密控制点直接用于测设建筑物的轴线和细部点。
不论是平面控制还是高程控制,在测设细部点时要求一站到位,减少误差的累计。
二、施工测量的原则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测量方向上,应遵循“长方向定短方向”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三、施工测量工作阶段的划分施工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开工准备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竣工阶段测量。
开工准备阶段测量包括:交接桩及复核,做好坐标控制点,高程原点、资料的交接工作;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施工阶段测量包括: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及安全监控测量。
竣工阶段测量包括: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四、施工测量工作控制程序`五、施工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业建筑,工艺设备安装需要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按规范执行。
施工单位要成立测量工作小组,使用全站仪及S 2水准仪等设备,从标高百格网中引出坐标到每个基础的轴线、标高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工程中交顺利实现。
1、测量放线首先利用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基准点放出场区围墙轴线,再采用此轴线外延一定区域作为场平范围边线,外延范围应考虑围墙外排水沟,护坡等因素。
2、场地清理本工程所处位置为荒漠戈壁地带,上有浅层植被覆于地表。
场平施工前应首先清除地表植被及垃圾。
3、场地平整土方开挖1)挖方边坡应根据使用时间(临时或永久性)、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质、水文情况等确定.对于永久性场地,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
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实践经验确定。
2)场地边坡开挖应采取沿等高线自下而上、分层、分段依次进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角的方法;在边坡上采取多台阶同时进行机械开挖时,上台阶应比下台阶开挖进深不少于30 m,以防止塌方。
3)边坡台阶开挖应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边坡下部设有护角及排水沟时,应尽快处理台阶的反向排水坡,进行护脚矮墙和排水沟的砌筑和疏通,以保证坡脚不被冲刷和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否则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
4)边坡开挖,对软土土坡或易风化的软质岩石边坡在开挖后应对坡面,坡脚采取喷浆、抹面、嵌补、护砌等措施,并作好坡顶坡脚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的范围内积水。
4、场地平整填方压实1)一般要求①.填土应采用挖方区余土,并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地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②.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宽度分层铺填碾压或夯实。
③。
在地形起伏之处,应做好接搓,修筑1:2台阶形成边坡,每台阶高可取30cm,宽100cm。
分段填筑时每层接缝处应作成大于1:1。
5的斜坡,碾迹重叠0。
5—1 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 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2)机械压实方法:①。
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避免碾轮下陷,提高碾压效率,在碾压机械碾压之前,宜先用轻型推土机、拖拉机推平,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且应先静压,而后振压。
场平工程测量方案一、前言场平工程是指对土地的表面进行平整处理,以适应不同用途的要求。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测量,以确定地表的高程和坡度,从而指导土方作业和场地平整工程的进行。
本文将讨论场平工程测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测量目的1.确定场地高程和坡度场地高程和坡度是场平工程的关键参数,对场地的水文、排水和土方作业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测量可以确定场地的高程和坡度,为后续的土方作业和场地平整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排除误差测量可以排除因地形起伏等因素带来的误差,确保场地平整的质量和准确性。
三、测量方法1.总体测量首先对场地进行总体测量,采用全站仪或GPS测量仪进行高程测量,确定场地的整体高程情况。
然后利用水准仪或激光水准仪对场地进行坡度测量,确定场地的坡度情况。
2.分块测量根据场地的不同地形特点和用途要求,将场地分成不同的区域,对每个区域进行详细的高程和坡度测量,并记录在图纸上。
在测量时需要考虑地形起伏、土地的承载能力以及排水情况等因素。
3.检查测量在进行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和校核,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四、测量记录在测量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测量数据,并绘制测量图纸。
包括场地的总体高程和坡度情况,以及每个区域的详细测量数据。
测量记录需要清晰、准确,以便于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
五、工程实施在测量完成后,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工程设计,确定场地的平整方案和施工方法。
同时要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场地的平整工作,根据测量数据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土方作业和平整工程。
六、测量管理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需要加强测量管理,严格控制测量质量和进度。
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以保障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七、安全管理在进行测量和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有序进行。
八、总结场平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测量是场平工程的基础和关键。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方法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施工坐标系: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建立施工坐标系,使得坐标系的原点与施工区域的中心点重合,并且坐标轴的方向与施工区域的主要方向一致。
2. 测量原地形:使用测量仪器对施工区域内的原地形进行测量,获取原地形的高程数据。
可以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
3. 设计地形图:根据测量得到的高程数据,设计地形图,标明原地形的高程、坡度、水文等信息。
4. 计算填挖量:根据设计地形图和施工要求,计算填挖量,为后续的土方调配提供依据。
5. 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坐标系和设计地形图,进行施工放样,确定填挖边界和坡脚线等位置。
可以使用GPS接收机、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放样。
6. 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填挖边界、坡脚线等位置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使用GPS接收机、全站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7. 调整施工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高程测量时,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施工坐标系的选择要符合施工要求,使得测量和计算更加方便。
3. 在填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填挖量,避免超挖或欠挖的情况发生。
4. 施工监测的频率和精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
以上是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平整场地测量记录
平整场地的测量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面的高低起伏情况,为后续的施工和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测量记录时,我们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比如水准仪、测量尺和激光测距仪等。
测量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场地的基本信息,记录场地的名称、位置、面积和用途等基本信息,以便于后续的参考和查询。
2. 测量日期和时间,记录测量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便于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测量数据,观察地面的变化情况。
3. 场地的起伏情况,使用水准仪或激光测距仪等工具,测量场地不同位置的高度数据,并记录在测量记录中。
可以绘制高程图或者制作高程数据表,清晰展示地面的高低起伏情况。
4. 场地的坡度和坡向,对场地的坡度和坡向进行测量和记录,这对于后续的排水设计和道路规划非常重要。
5. 场地的地形特征,记录场地的地形特征,包括凹凸不平的地
面、存在的障碍物或者地势起伏的特点等。
6. 照片和视频记录,在测量过程中,可以拍摄照片或者录制视频,以便于后续的复查和分析。
总之,平整场地的测量记录需要全面、准确地记录地面的高低起伏情况,为后续的规划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项目八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方法与测设步骤。
2、掌握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土方量计算。
二、实训仪器与工具
水准仪、水准尺、木桩、斧头、测伞。
三、实训方法与步骤
如图,在填挖土方量平衡的前提下,计算填挖土方量,并进行场地平整测设.
1、测设方格网
平整场地设计时,需在该场地的地形图上布设普通方格网,边长10m~40m ,一般多用20m ,方格的大小视地形情况和平整场地的施工方法及工程预算而定,地面起伏较大时宜用10m 。
2、场地地面平均高程计算
Hi ——方格点的地面高程;
Pi ——方格点的权。
3、确定设计高程
(1) 若将场地平整为一个水平面,要求填挖土方量平衡,则场地地面平均高程H 平就是各点的设计高程。
(2) 场地若需平整成有一定坡度的斜平面,首先要确定场地的平面重心点的位置和设计高程, 然后根据各方格点至重心点的距离和坡度求得方格点与重心点间高差,则可推算出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
4、 计算各点的挖填高度
根据各方格网点的设计高程和地面高程 , 即可计算各点填挖高度 ( 填挖数 )
填挖数 = ( 设计高程 ) - ( 地面高程 ) H 平=∑(Pi ×Hi )/∑Pi
填挖数为 "+" 时 , 表示填土高度 , 填挖数为 " 一 " 时 , 表示挖土深度 , 各点的填挖数标注在相应方格点右下方。
5、 确定挖填分界线位置
设计高程面与原自然地面的交线称为填挖分界线或零线,在零线上不填也不挖。
6、 土方量计算
(1)整格为填或挖的 , 计算公式为 :
(2)方格中挖填兼有时
1) 被分成锥体 : 3)(11b a S v +⋅= 3
22b S V ⋅= 3)(33c b S V +⋅=
344d S V ⋅= (2) 被分成棱柱体 :
)(411b a S V +⋅= )(4
22d c S V +⋅= 7、填挖边界和填挖高度测设
当填挖边界和士方量计算无误后 , 可根据土方计算图 , 在现场用量距方法定出各零点位置 , 然后用白灰线将相邻点连接起来 , 即得到实地的填挖分界线。
填挖高度注写在相的方格点木桩上 , 作为施工的依据。
V=¼∑h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