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完整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7
肾性水肿病情说明指导书一、肾性水肿概述肾性水肿(renal edema)是因肾脏病变导致过多的体液在人体的组织间隙积聚而形成的组织肿胀。
常表现为晨起眼睑或颜面部水肿,严重时可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英文名称:renal edema。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肾性水肿本身并不会遗传,但其部分原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发病部位:肾脏。
常见症状:凹陷性水肿、腹水。
主要病因:肾脏疾病、全身性疾病。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穿刺活检、超声检查。
重要提醒:积极治疗肾脏疾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肾性水肿的出现。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肾性水肿的发病特点三、肾性水肿的病因病因总述:主要是由于一些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等影响了肾脏的正常功能,使体内的水分难以排出,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出现水肿。
基本病因:1、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单纯性肾炎、肾炎性肾病、遗传性肾病等。
2、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肝炎、过敏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糖尿病肾病、结节性多动脉硬化等。
3、其他接触肾毒性物质,如如汞、铋等,也可引发肾脏病变导致水肿发生。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肾性水肿的症状症状总述:主要是由于一些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等影响了肾脏的正常功能,使体内的水分难以排出,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出现水肿。
典型症状:暂无资料。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暂无资料。
并发症:肾性水肿常合并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以及尿毒素升高引起的综合征等。
五、肾性水肿的检查预计检查: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水肿的情况,之后可能需要行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穿刺活检、超声检查等。
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有一种疾病叫做肾病性水肿,还有一种叫做肾炎性俞中,这两种疾病是不一样的疾病,但是水肿的地方有可能是一样的,主要是发生在脸部,眼睑处,下肢,手臂等地方,这些地方的水肿是很明显的,而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的区别是有很多的,那么它们到底有哪些区别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肾病性水肿肾脏是身体排出水分的主要器官,当肾脏患病时,致使水分不能排出体外,潴贸在体内时,称为肾性浮肿。
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轻者眼睑和面部水肿,重者全身水肿或并有胸水、腹水。
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者无可见的浮肿,仅有体重增加或在清晨眼睑稍许肿胀。
重者可全身明显水肿,甚至有胸、腹腔积液,致体重增加数十公斤(重度浮肿)。
最常见的应该是指凹性水肿,即用手指按下去你会看到出现凹陷。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潴溜,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潴溜,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
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因肾脏原发性疾病引起的全身性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既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又是诊断肾炎的重要线索,按其发生机制可分为肾炎水肿和肾病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肾脏水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水肿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不同的水肿有不同的特征。
由心脏病引起的水肿叫心源性水肿或心性水肿;由肝脏病引起的水肿叫肝源性水肿或肝性水肿;同样,由肾脏疾病引起水肿就称为肾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是全身性水肿的一种,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症状,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起组织疏松部分不同程度的水肿。
主要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本病多由循环血中的免疫复合物所引起。
临床表现尿的变化(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少尿等、高血压和水肿。
急性期过后水肿可消退。
通过我们为大家做出的详细介绍,相信都知道了什么是肾炎性水肿和什么是肾病性水肿了吧,如果知道了就可以很好的从两者来区分开来,虽然说疾病的性质不同,但是这两种疾病都是属于肾病,而很多地方在治疗的时候都是会用到相同的方法,在治疗水肿的时候要合理饮水,避免水肿厉害。
肾性水肿治法探讨
胡永和;张东超
【期刊名称】《山东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4(13)12
【摘要】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病变而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病症。
属中医水肿范畴。
祖国医学认为五脏气虚为水肿之根源,六淫邪侵为水肿之外因,瘀血湿阻为水肿共同病机。
“开鬼门、洁净府”为治肿大法。
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参阅有关文献,对肾性水肿的分型治法总结如下。
1 治肺法肺为水之上源。
风邪犯肺,通调失职,津液不布,水湿流溢肌肤,则为水肿。
其特点:眼睑或头面浮肿。
(1)宣肺发汗利水。
适用于风寒犯肺型水肿。
症见始眼睑浮肿,继全身四肢浮肿,恶寒,无汗,发热,肢体酸疼,小便不利,苔薄白,脉浮紧。
【总页数】2页(P533-534)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肾性水肿;辨证分型
【作者】胡永和;张东超
【作者单位】山东省阳谷县医院;山东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510.5
【相关文献】
1.肾性水肿证治八法 [J], 王永钧
2.肾性水肿的中医辨治规律探讨 [J], 聂莉芳
3.张法荣辨治肾性水肿五行观 [J], 辛家东
4.肾性水肿治法 [J], 李明;董霄汉;李菡
5.肾性水肿治法四则辨析 [J], 赵恒侠;张江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性水肿分为哪两种呢肾性水肿,就是因为肾病而引发的水肿,四肢都会水肿,特别是小孩子,小孩子患上肾性水肿疾病的几率是最高的,而出现水肿之后症状也是最明显的,当孩子出现了肾性水肿之后全身臃肿,家长们是很担心的,而肾性水肿疾病的严重程度会威胁到孩子健康的生命,这个肾性水肿要分为两个类型,人们治疗的时候就必须要按照类型来治疗,那么这个肾性水肿分为哪两种类型呢?①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造成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产生水肿,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
②继发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钠水潴留在肾病性水肿发展中也将起重要作用。
此外,部分患者因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加重水肿。
分类(1)心源性水肿:在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时,因体循环的静脉压增高及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而引起水肿。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发生于下垂部的水肿,常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水。
水肿形成的速度较慢。
水肿性质坚实,移动性较小。
心源性水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心脏病病史和体征。
测定静脉压明显升高是诊断的重要佐征。
(2)肝源性水肿:肝硬变在腹水出现前常有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发生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
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严重时出现腹水、胸水。
各种慢性肝脏病病史以及肝功能损害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等均为诊断的依据。
(3)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消耗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等均可产生水肿。
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的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会加重水液的滞留。
水肿常从足部逐渐蔓延至全身。
(4)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①粘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当病情严重时,由于皮肤被粘蛋白和粘多糖浸润,产生特征性的非凹陷性水肿,称为粘液性水肿。
常在颜面和胫骨前发生。
②药物性水肿:应用某些药物后可引起水肿,其特点为用药后出现轻度水肿,停药后逐渐消退。
肾性水肿辨证施护方法刍议【摘要】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疾病而引起的水肿。
病位在肺、脾、肾三脏,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正虚中气虚、阳虚、阴虚皆可见,亦可为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标实则多为风热、风湿、湿热、瘀血。
护理上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做好辨证施护。
【关键词】肾性水肿;阳水;阴水;辨证施护肺、脾、肾三脏气化功能失常,致使体内水液储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胸腹部甚至全身浮肿者,称为水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肾性水肿是由于肾脏的功能障碍致使体内水肿的一种疾病,急、慢性肾炎属于肾性水肿的范畴。
1 临床资料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肾性水肿的患者150例,男85例,占53%,女65例,占47%,年龄12~63岁,平均37.5岁。
其中风水相博38人,湿热蕴结40人,水湿困脾22人,肝脾阳虚22人,肾虚肝旺16人,阳衰浊气上逆12人。
住院期间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辨证施护,痊愈112人,好转38人。
住院时间最短21 d,最长65 d,平均48 d。
2 辨证2.1 阳水(急性肾炎),多属表证、实证。
2.1.1 风水相搏多见于急性肾炎的初期,发病迅速。
常见眼睑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四肢及全身水肿,肢节酸重,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小便量少,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
2.1.2 湿热蕴结多见于急性肾炎,全身浮肿严重,烦热口渴但不欲饮。
小便短赤,大便干结。
2.2 阴水(慢性肾炎)多属里证、虚证。
2.2.1 水湿困脾水肿反复消长,晨起面部较重,午后下肢较重。
腰酸乏力,面色萎黄,腹胀纳呆,尿少。
2.2.2 脾肾阳虚浮肿严重,日久不消,按之深陷,面色苍白,腹胀食少,腰酸肢冷尿量少,畏寒乏力。
2.2.3 肾虚肝旺头痛头晕,面红耳鸣,两眼干涩。
2.2.4 阳衰浊气上逆面色苍白,贫血,头晕昏花,精神恍惚,嗜睡乏力,腹胀浮肿,尿少或尿闭。
3 辨证施护3.1 病情观察询问发病之缓急,辨清阳水与阴水,区别实证与虚证。
什么是肾性水肿疾病呢肾部疾病发生后会有很多症状出现,比如肾性水肿,肾性水肿可说是疾病,也可以说是疾病造成的一种症状,患者在清楚知道疾病能造成的危害,才能对疾病采取有效的医治,那么什么是肾性水肿疾病呢?患病后还要进行正规的医治才能控制病情恶化,下面为您做出疾病的准确解答,可详细的了解肾性水肿。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称为水肿。
按发病原因可以将水肿分为肾性水肿,肝性水肿,心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淋巴性水肿等。
由于肾脏的功能障碍造成的机体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滞留,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滞留,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
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以晨起为明显,严重时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
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临床上呈现凹陷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
病因治疗是根本,但奏效缓慢,必须针对发病机制及时治疗。
原则如下:①限制钠盐摄入:肾炎或肾病性水肿都有钠水滞留,都必须限制钠盐摄入,但要适当,长期禁钠可致低钠血症;②利尿:必要时在限钠同时投以利尿药,可促进钠水排出而缓解水肿,并可缓解高血压和减轻心脏负荷;③控制蛋白尿:对肾病性水肿必须控制蛋白尿,可用免疫抑制药(地塞米松、泼尼松等)以恢复肾小球的正常通透性;④补充血浆蛋白。
什么是肾性水肿疾病呢?其实此病就是肾脏功能异常时,引起的肾有积水从而造成的肿大,此病也是疾病严重的表现,发现疾病后要对症病因采取医治,要治疗疾病患者必须住院治疗,就可以选择当地正规医院就医,在医院的选择上还要注意,可选择有医保的医院,但最好不要选择私立医院或是黑医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
导语: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可是如果不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就会错过最佳时机,到最后很可能后悔莫及。
肾性水肿是种性质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疾病,可是如果不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就会错过最佳时机,到最后很可能后悔莫及。
肾性水肿是种性质比较恶劣的疾病,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它不仅让患者疼痛难忍,更加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肾性水肿从哪个部位开始发生及原因?
肾性水肿起始时,低垂部的水肿不及眼睑和面部显著。
往往是晨起先见眼睑或面部浮肿,随后才扩展到其它部位。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
这是因为体静脉压及外周毛细血管流体静压无明显增高,肺循环没有淤血,病人尚能平卧,故大量积滞的液体首先分布于组织间压较低和皮下组织疏松的部位。
另外对比起来心源性水肿的特点为:水肿先从身体的下垂部位开始,逐渐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一般首先出现下肢可凹陷性水肿,以踝部最为明显。
肾性水肿的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或颜面的水肿,晨起明显,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较为迅速。
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
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以及管型尿等。
肾是机体排除水、钠的主要器官,当肾患病时,水、钠排出减少,乃致水、钠潴留而形成水肿,称为肾性水肿。
引起肾性水肿的原因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