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4 windows 网络域的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1.91 MB
- 文档页数:83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可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理解网络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熟练掌握网络配置、测试和故障排除等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的要求和相关案例。
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的要求1. 实验目的和方法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中,首先应清晰地阐述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即实验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
2. 实验环境和工具在实验报告中,要详细描述实验所使用的软硬件环境和工具,包括实验平台、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协议分析工具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 实验步骤和过程实验步骤和过程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应详细描述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中的操作流程、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情况等。
4.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和分析是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总结实验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5. 实验总结和建议在实验报告的最后,应进行实验总结和建议,总结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建议和未来拓展的方向。
二、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案例1. 实验名称:网络文件传输实验实验目的:学习FTP、HTTP协议,掌握文件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环境:Windows 7/10,FileZilla等软件。
实验步骤:1)安装FileZilla软件。
2)配置本地站点和FTP服务器,连接FTP服务器。
3)上传和下载文件,记录传输速度和流量。
4)进行HTTP文件下载实验,观察文件下载的过程和数据传输情况。
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成功地完成了FTP和HTTP文件传输实验,对文件传输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文件传输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数据加密的建议,以保护文件传输的安全。
目录《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课程实训指导书 (1)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二、实训内容 (1)三、参考课时 (1)四、实训考核与组织 (1)五、说明 (2)六、实训项目 (2)实训项目一 WINDOWS SERVER 2012的安装与配置 (3)实训项目二 DNS域名服务的实现 (5)实训项目三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的实现 (8)实训项目四 WINS服务器的配置 (10)实训项目五 WINDOWS SERVER 2012活动目录的实现 (12)实训项目六 WINDOWS SERVER 2012磁盘管理的实现 (16)实训项目七 WINDOWS SERVER 2012文件管理 (18)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8)实训项目八 IIS服务器的应用实现 (21)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21)在网站中放置一些网页,打开浏览器访问该网站。
(在本机上访问可使用“,在其它计算机上访问可使用“ FTP服务器的配置的实现 (22)《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课程实训指导书一、实训目的与要求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实训以Windows Server 2012为操作平台,全面介绍与Windows Server 2012网络系统管理有关的知识和 Windows Server 2012系统管理的基本技能,最终使学生掌握解决一般网络系统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Windows Server 2012 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分为:Windows Server 2012的安装与配置、DNS域名服务的实现、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的实现、WINS服务器的配置、Windows Server 2012的相关管理、以及各种服务器的配置与应用。
三、参考课时四、实训考核与组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
实训结束,教师根据采集到的不同资料和数据,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学生的实训成绩。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通用6篇)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1一、实验目的1、熟悉微机的各个部件;2、掌握将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的方法和步骤;3、掌握每个部件的安装方法;4、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5、熟悉并掌握DOS操作系统的使用;6、掌握文件、目录、路径等概念;7、掌握常用虚拟机软件的安装和使用;8、熟悉并掌握虚拟机上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及使用;9、掌握使用启动U盘的制作和U盘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方法;10、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优化方法。
二、实验内容1.将微机的各个部件组装成一台主机;2.调试机器,使其正常工作;3.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
4.安装及使用虚拟机软件;5.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6.常用DOS命令的使用;7.学会制作启动U盘和使用方法;8.WINDOWS7的基本操作;9.操作系统的基本设置和优化。
三、实验步骤(参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结合实验过程中做的具体内容,完成此项内容的撰写)四、思考与总结(写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2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_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_P 或Windows 20__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网络管理与配置实习报告网络管理与配置实习报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信管102姓名:杨永学号:2010000654201目录一、前言 (3)二、实习时间 (3)三、实习地点 (3)四、实习内容 (3)实验一网线的制作与IP配置 (3)实验二Windows账户与访问控制 (6)实验三COMNET III仿真软件的认识及使用 (6)试验四Internet服务器配置 (7)实验五了解一个组网实3例 (9)实验六基本设置和网络命令 (9)五、实习心得六、教师评语4一、前言这学期,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重点的科目在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接近尾声的最后三个周的时间内,我们就进行了网络配置实习课的进行现在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发展非常的迅速,计算机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覆盖着全球的各个角落,如今时代已经成为计算机时代,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掌握好计算机网络知识,在前十五周的学习时间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以理论为主,但是光光只有理论是万万不行的,还是要有真正实习的机会,来真正动手做一些东西,这个才是最主要的。
二、实习时间2012.12.24-2013.1.11共三周三、实习地点5中原工学院南区2号实验楼208四、实习内容实验总共分为七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有其自己的价值所在,内容如下:实验一:网线的制作与IP配置一、制作网线之前需要准备压线钳和测试仪。
压线钳是用来剥外皮制作步骤如下:1、网线剥皮:将4对线芯分别解开、理顺、扯直,然后按照EIA/TIA568A 标准排齐,EIA/TIA56标准排列方式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2、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把线芯顶部裁剪整齐3、网线插入水晶头:要将水晶头有塑6料弹簧的一面向下,有针脚的一方向上,使有针脚的一端远离自己,有方型孔的一端对着自己。
这样一来,最左边的就是第1脚,最右边的就是第8脚。
插入的时候需要缓缓用力把8条线芯同时沿水晶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顶端。
实验一Windows网络操作命令的使用一、实验题目Windows网络操作命令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网络命令的功能。
2.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和输出格式。
3、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能用ping 、ipconfig等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 路由跟踪命令、使用route、netstat、arp等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一、常用网络测试命令PING的使用1.“Ping”命令是在判断网络故障常用的命令,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
ping命令也可以输入ping/?来打开帮助。
2.ping+IP地址-t:表示将不间断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直到我们强迫其停止(ctrl+c)。
3.ping+IP地址-l +大小:定义发送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字节,可以与-t一起使用。
4.ping+IP地址-n+次数:定义向目标IP发送数据包的次数,默认为三次,也可与-t 一起使用。
5.ping+本机IP、网关、路由器、主页服务器等:向这些目标发送数据包,检测连通性。
6.其他用法可在ping/?中查看。
二、网络配置查看命令IPCONFIG的使用1.打开运行并输入CMD后进入到命令提示符输入界面。
2.输入Ipconfig/?可以查看ipconfig命令帮助,如下图:3.输入ipconfig,点击回车,会显示每个已经配置了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 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和缺省网关值(当一个IP子网中的一台主机发送IP数据包给同一IP子网的另一台主机时,它将直接把IP数据包送到网络上,对方就能收到。
计算机网络课实验报告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网络服务配置一、实验目的1•掌握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配置方法;2. 掌握DNS的配置,理解DNS工作原理;3. 掌握DHCP服务器和客户的配置,理解动态地址分配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容1•构建网络环境,要求1-2台服务器,1-2台客户机,例如:1台DNS服务器,1台Web FTP服务器,1台客户机;2. 完成基于Windows Server系统IIS的Web服务器的配置,实现远程客户机对该服务器的访问;3. 完成基于Windows Server系统IIS的FTP服务器的配置,实现远程客户机对FTP服务器的访问;4. 完成基于Windows Server系统的DNS服务器的配置,以及客户机的相关DNS设置,以实现能够利用域名来访问IIS中配置的站点;5. 完成基于Windows server系统的DHCP服务器配置,以及待分配地址的客户机设置,实现单个网络IP地址的动态分配;三、设计与实现过程1 Web服务器1打开控制面板里的”nternet 服务管理器”2.在”默认WEB站点”中新建一个站点Web处点创建口导凶leb站点说明Web站直说明I用于帮肋首理员识别站点。
輸入leb 站点的说明.说明Q〕:〈上一步迦|下一步® >|职消I ewRex3•在之前创建的文件夹中添加一个HTML文件。
文件容如下图所示・ test4•通过IE 浏览器打开我们建立的站点网页1-5.创建虚拟站点(XDead )圧也目录MeThg垃曲百拿別名曲T 財陋均自臺T-茴矩昭訪恣陌,用耒底虧I 石环同干麻借比Yeb 恭罚目詩冇趣同匪5声° 砖臣与定汞-Bhr 卩和,列・别若©;仏汕<■上1出址11 fl 古|星 q 取旳 I目录与WEB 站点文件夹一致4牛对蛊 [詢字节 I 旦我的輕-ID1 ^11-6通过我们建立的虚拟目录打开我们已开始建立的HTML页面2 FTP服务器1•同WEB站点建立一样,打开控制面板里的”nternet服务管理器图略2•创建一个FTP站点。
实验四 Internet的接入和常用网络命令【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Internet接入方式,掌握普通电话线拨号接入和局域网接入的方法,并熟悉Windows平台下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内容】1.普通电话线拨号接入。
2.局域网接入。
3.熟悉Windows平台下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预备知识】(一)Internet接入方式1.普通电话线拨号接入普通电话线拨号接入方式费用便宜,接入方便,适合传输量比较小的个人用户,目前最高速率为56kbps,至今仍是接入Internet的常用方式,但是其速率不能够满足宽带多媒体信息的传输需求。
拨号接入方式需要以下条件:(1)一台计算机(486或486以上档次)(2)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
(3)一条电话线路(4)一个向ISP申请的帐号一旦用户的申请被接纳,ISP会告知用户的合法帐号名和口令,同时,ISP还会向用户提供以下信息:①用户的电子邮件帐号和密码②接收电子邮件的服务器的主机名和类型③发送电子邮件的服务器的主机名④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⑤拨号接入的电话号码(如中国电信为16300,中国联通为16500,中国网通为16900)⑥其他有关服务器的名称或IP地址。
具备了上述条件后,用户就可以拨号与ISP建立连接,通过ISP连入Internet,并动态地获取一个IP地址,使用户的计算机成为Internet中的一台主机,在Internet中访问或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服务。
调制解调器的连接方法如图4-1(外置)和图4-2(内置)所示。
2.ISDN拨号接入ISDN是综合业务数据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的简称,俗称“一线通”。
1ISDN使用的传输介质仍是普通电话线,但是ISDN的Modem和普通电话线接入使用的Modem不同,ISDN接入与普通电话线接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数字的。
由于ISDN能够直接传递数字信号,所以它能够提供比普通电话更加丰富、容量更大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学生学号:学生姓名:专业年级:开课学期:指导教师:实验一1.实验名称配置网络打印机二.实验目的1. 了解打印机的共享方式。
2. 掌握局域网内普通打印机的共享与使用。
3. 掌握小型局域网的架设方法。
4. 掌握网络打印机的安装和使用。
三.实验任务1. 实现局域网内普通打印机的共享。
2. 安装和使用网络打印机。
四.实验环境及工具1. 局域网内打印机若干。
2. 普通打印机一台。
3. HP LaserJet 1505或其他同类网络打印机一台。
五.实验记录(1)实验任务1Socialist culture in China set up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respect the sovereignty of networks, build global Internet governance system adhere to the correct view, building human fates. (6) to grasp the full strictness requirement, and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party's political discipline and rules, loyal, clean, play, strengthen the wind against corruption, adhere to the "Tigers" and "fly". (7) the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实验人局域网内普通打印机共享实验步骤 1. 安装共享打印机将普通打印机连接在安装Windows 2003 Server的计算机上,然后在该计算机上执行本地打印机安装操作。
(1)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命令,打开“打印机和传真”文件夹,双击“添加打印机”图标,可以添加新打印机。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制定人:教研室:网络工程教研室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9 年1 月实验一Internet 应用实践及网络基础一、实验题目Internet 应用实践及网络基础。
二、实验课时2课时。
三、实验目的1. 了解网络IP地址等基础网络知识,掌握操作系统网络配置方法2. 掌握互联网常见应用的使用3.提高查询资料和撰写书面文件的能力。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1. 查询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地址,MAC 地址。
2. 掌握ping命令的使用方法,分别ping相邻机器的ip地址以及互联网上任意一个域名,查看并解释返回结果。
3.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特定类型的文件,搜索指定网站上的内容,邮件注册和使用(可选)。
4.访问厦门理工学院图书馆,利用电子数据库资源,从中国知网、Springer等数据库查找计算机网络最新发展的相关资料。
可查找如Vehicular Adhoc Network,Wireless Sensor Network,Body Area Network等网络,中文和外文至少两个,要求最近两年内在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
上述资料以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题目、出处、发表时间等)列出,并列出每篇文献的摘要。
如:王昭然, 谢显中, 赵鼎新. 车载自组织网络关键技术[J]. 电信科学. 2011(01): 44-51.摘要: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是一种自组织、结构开放的车辆间通信网络,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与交通业联系的日益密切,VANET 得到了大力发展。
本文从 VANET 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进程出发,综述VANET 的关键技术。
首先介绍 VANET 的网络模型、主要特点及体系结构,然后对 VANET 的物理层、MAC 层、路由协议及应用层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最后对 VANET 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5.独立完成上述内容,并提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网站服务器的基本概念。
(2)掌握IIS网站服务器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查看主机IP地址
(2)使用ping命令查看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
(3)创建并配置一个IIS网站服务器
(4)使用浏览器访问该服务器中的网页及其他资源
三、实验步骤
(1)在Windows图形界面中查看本机IP地址
(2)打开cmd控制台,运行ipconfig /all查看本机详细网络配置信息(3)运行ping *.*.*.*命令测试是否与指定计算机连通
(4)准备资源,配置IIS服务器并调试运行
四、实验结果
1、在windows图形界面中查看本机IP地址
可以看到本机的IP地址是192.168.5.56
2、打开cmd控制台,运行ipconfig查看本机的一些简单网络配置信息。
运行ipconfig /all查看本机详细网络配置信息。
3、运行ping *.*.*.*命令测试是否与指定计算机连通
(1)未连通
(2)连通状态
(3)查看与百度的连接状态
(4)准备资源,配置IIS服务器并调试运行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ernet信息服务”——右键单击“默认网站”——“属性”——设置IP地址为本机地址——修改本地路径为准备好的资源的路径——将准备好的资源的主页添加到默认文档中。
最后启用默认网站。
以下是图示。
数学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毛艳2013年9月目录实验1:双绞线制作与对等网的建立(2学时)要求:熟悉网线的制作和应用,学会建立对等网。
实验2:Windows命令解析(2学时)要求:熟悉常用Windows网络测试命令。
实验3:虚拟局域网的组建要求:掌握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设置来组建VLAN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4: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要求:掌握静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和步骤。
实验5: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要求:掌握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方法和步骤。
实验6:Windows环境下DHCP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2学时)要求:掌握在Windows环境下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实验7~8:局域网组网技术。
( 4学时)要求:掌握Window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和局域网组网方法。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与对等网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学习双绞线线序;2)掌握直连线和交叉线制作方法;3)学习测试双绞线的方法;4)了解对等网概念并用自己制作的双绞线组建对等网。
二、实验资源、工具和准备工作1)每小组2台PC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2)双绞线若干,水晶头4个;3)压线钳一个,测线仪一个。
三、实验原理及步骤EIA/TIA-568A的线序是:1=白/绿,2=绿,3=白/橙,4=蓝,5=白/蓝,6=橙,7=白/棕,8=棕;EIA/TIA-568B的线序是:1=白/橙,2=橙,3=白/绿,4=蓝,5=白/蓝,6=绿,7=白/棕,8=棕。
网线制作步骤制作直连网线:两端都按EIA568B标准排列线序。
制作交叉网线:一端按EIA568A标准排列,另一端按EIA568B标准排列。
准备(2)转被剥线(剥去外皮2到2.5cm,不宜太长或太短)(3)抽出外套层(4)露出4对电缆(5)按序号排好(6)排列整齐(7)剪断(8)放入插头10)准备压实四、利用双绞线组建对等网1.在Windows XP中配置对等网①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②使用网络配置向导③设置IP地址启动计算机到Windows XP桌面后,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院名称:电子信息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3年*月*日实验二组建WINDOWS环境下的对等网并共享资源一、实验目的1、利用网络设备,学生自己组成局域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掌握基本的网络参数的配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试命令来检测网络的配置情况。
3、掌握对等网环境下软硬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4、了解一些安全访问选项的设置和取消操作。
二、实验属性验证性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器材实验要求有若干台安装Windows XP的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要安装网卡。
D-link DES-1024R+交换机两台,直通线、交叉线若干。
四、实验要求1、预习报告中需解决以下问题:(1)掌握TCP/IP的基本配置过程(2)了解交换机的工作特性(3)注意ping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参数以及结果显示中各参数表示的含义。
(4)掌握对等网环境下软硬件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2、试验中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独立操作。
3、试验后按规定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原理1、网卡的作用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连接是通过主机箱内插入一块网络接口板的。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adapter)或网络接口卡NIC (Network Interface Card),或“网卡”。
网卡的重要功能是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对数据进行缓存,实现以太网协议等。
2、交换机的作用交换式集线器常称为以太网交换机(switch)或第二层交换机,它实质上就是一个多端口的网桥,可见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端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因此它是独享信道的通信设备。
3、对等网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计算机的资源的共享。
文件夹共享名称可与本地文件夹名称相同,也可以不同。
Windows XP提供3种访问权限类型。
实验五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路由器开机界面;(2)掌握Quidway R系列中低端交换机几种常用配置方法;(3)掌握Quidway R系列中低端交换机基本配置命令。
二、实验环境Quidway R系列路由器、标准Console配置线、双绞线、PC。
三、实验内容1、预备知识(1)R2811路由器规格说明(2)Quidway R2811结构硬件组成:CPU(处理器)RAM(存储正在运行的配置文件)FLASH(负责保存OS的映像和路由器的微码)NVRAM(保存配置件)ROM(加载OS)接口(完成路由器与其它设备的数据交换)软件结构:BOOT ROM:主要功能是路由器加电后完成有关初始化工作,并向内存中加入操作系统代码。
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通用路由平台):华为路由器上运行的软件平台。
2、配置环境搭建(1)进入路由器配置视图可以使用两种方式进入交换机配置视图:方式(I):使用console口配置Console口配置是交换机最基本、最直接的配置方式。
当交换机第一次被配置时,Console口配置成为配置的唯一手段。
因为其他配置方式都必须预先在交换机上进行一些初始化配置。
Console口配置连接较为简单,只需要用专用配置电缆将配置用主机通信串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口连接起来即可。
配置时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附带的超级终端软件进行命令配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首先启动超级终端,点击windows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2)根据提示输入连接描述名称(如:router)后确定,在选择连接时使用COM1后单击“确定”按钮将弹出如图2所示的端口属性设置窗口,并按照如下参数设定串口属性后单击“确定”按钮。
此时,我们已经成功完成超级终端的启动。
如果您已经将线缆按照要求连接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键,将进入路由器视图标识符:[Qudiway]方式(II):使用Telnet方式进入配置视图使用Telnet的准备:将本地PC上的以太网卡接口通过交换机与路由器的以太网口相连接(也可以利用交叉线直接将路由器和PC以太口连接),以Console方式配置Telnet用户和口令。
创建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创建域实验目的:1. 理解什么是域;2. 学会创建域;3. 掌握基本域操作。
实验材料:1. 计算机;2. 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
实验步骤:1. 打开计算机,登录到管理员账户。
2. 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程序",然后点击"程序和功能"。
3. 在左侧面板中,选择"打开或关闭Windows功能"。
4. 在弹出的窗口中,找到"Active Directory 域服务",勾选该选项,点击确定。
5. 系统会开始安装相关文件,安装完成后会要求重启计算机。
6. 完成重启后,打开"服务器管理器"。
7. 在左侧面板中,选择"角色",然后点击"添加角色"。
8. 在"选择服务器角色"窗口中,选择"Active Directory 域服务",点击下一步。
9. 在"选择角色服务"窗口中,没有其他选择,直接点击下一步。
10. 在"AD DS"安装提示窗口中,点击下一步。
11. 在"AD DS"确认安装选择窗口中,勾选"自动重启",然后点击安装。
12. 系统会开始安装Active Directory域服务,并自动重启计算机。
13. 完成重启后,打开"服务器管理器"。
14. 在左侧面板中,选择"工具",然后点击"Active Directory 用户和计算机"。
15. 在弹出的窗口中,右键点击"Active Directory 用户和计算机",选择"新建",然后选择"域"。
16. 输入"域名",选择"域模式",点击下一步。
实验一 RJ-45接口连线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两种类型的RJ-45接头直通线、交叉线。
2)掌握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的网络连接方法。
3)掌握测线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具有RJ-45接口网卡的计算机、5类双绞线、水晶头、压线钳、测线器。
【实验重点及难点】重点:学习双绞线识别、制作、测试器的使用。
难点:掌握制作正确双绞线的方法。
【实验指导】RJ-45连接器包括一个插头和一个插孔(或插座)。
插孔安装在机器上,而插头和连接导线(现在最常用的就是采用无屏蔽双绞线的5类线)相连。
EIA/TIA制定的布线标准规定了8根针脚的编号。
如果看插孔,使针脚接触点在上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如果看插头,将插头的末端面对眼睛,而且针脚的接触点插头的在下方,那么最左边是①,最右边是⑧(见下图)。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在10 /兆比秒和100 Mb/s以太网中只使用两对导线。
也就是说,只使用4根针脚。
那么我们应当将导线连接到哪4根针脚呢?按照T568B(T568A)的标准制作双绞线。
T568B和T568A为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EIA/TIA)两种双绞线制作标准。
其中T568B标准在以太网中应用较广泛。
T568A和T568B的管脚编号T568B线序Straight-Through Cable(直通线):双绞线线缆的两端使用同一种标准,即同时采用T568B标准或同时采用T568A标准。
在10M/100M以太网中8芯只使用4芯,在1000M以太网中8芯全部使用。
Crossover Cable(交叉线):双绞线在制作时一端采用T568B标准,另一端采用T568A标准。
DTE 类设备:PC、路由器、交换机uplink口、HUB级联口DCE 类设备:交换机普通口、HUB普通口同类设备间相连使用交叉线方式;异类设备间相连使用直通线方式。
说明: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是数据终端设备,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实验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建、配置、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配置要求不低于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8GB 内存、500GB 硬盘。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网线、水晶头、压线钳等网络布线工具。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Windows Server 2019 等。
网络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GNS3 等。
网络管理工具:Wireshark、Sniffer 等。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与搭建了解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
根据给定的需求,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使用网络设备和网线,搭建实际的网络拓扑结构。
2、 IP 地址规划与子网划分掌握 IP 地址的分类、格式和表示方法。
学习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进行合理的 IP 地址规划和子网划分。
3、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
学习交换机的配置命令,如VLAN 的创建与配置、端口的设置等。
进行交换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如查看端口状态、MAC 地址表等。
4、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路由选择算法。
学习路由器的配置命令,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OSPF 等)的配置。
进行路由器的网络连接和数据转发测试。
5、网络服务的配置与应用配置 DNS 服务器,实现域名解析。
配置 DHCP 服务器,为网络中的客户端自动分配 IP 地址。
配置 Web 服务器、FTP 服务器等,提供网络服务。
6、网络安全与管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威胁。
配置防火墙,实现网络访问控制。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序号:实验3 实验项目名称:windows 网络域的实现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活动目录的基本概念活动目录的规划与安装域控制器的管理用户账户和计算机账户的管理组和组织单位的管理资源发布和域的管理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两台windows2003服务器三、实验内容与步骤2.1 概述2.1.1 活动目录简介2.1.2 活动目录的三种特性集成性深入性易用性活动目录的逻辑结构1.域(Domain)域是活动目录中逻辑结构的核心单元,活动目录包含一个或多个域,每个域均有自己的安全策略以及与其他域的信任关系,因此,域是网络安全管理的边界。
也就是说,域内的所有对象均处于一个安全管理单位内,域和域之间的关系是不同安全管理单位之间的关系。
域是复制的单位。
每个域均可以有一个或者几个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er)。
2.设置域控制器属性、连接到其他域、更改域控制器。
3.使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窗口管理用户和计算机账户,包括账户的创建、删除、停用、移动等。
4.管理组和组织单位。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2.2.2 安装活动目录(1)安装活动目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启动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自动打开“Server 2003配置服务器”窗口,或者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配置服务器”,打开如图2-1所示配置服务器向导窗口。
步骤二,单击“下一步”,出现一个配置服务器向导的预备步骤窗口,以确认所提到的步骤已完成。
单击“下一步”,出现检测网络设置窗口,如图2-2所示。
步骤三,接下来出现配置选项窗口,我们选择“自定义配置”选项,单击“下一步”,出现服务器角色窗口,也就是你想让你的服务器担任的角色,我们从列表中选择“域控制器”。
如图2-3所示。
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确认窗口,以确认选择了正确角色。
单击“下一步”,出现“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窗口”,如图2-4所示。
也可省去前面步骤,直接通过“开始”/“运行”,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dcpromo 命令,单击“确定”按钮2.2.2 安装活动目录(2)2.2.2 安装活动目录(3)步骤四,单击“下一步”,打开“操作系统兼容性”对话框。
其大意是早期的Windows版本无法登录Windows Server 2003创建的域。
2.2.2 安装活动目录(4)步骤五,单击“下一步”,“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会询问新建的域控制器的性质,如图2-2,我们选择“新域的域控制器”。
图2-4 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窗口2.2.2 安装活动目录(2)步骤六,单击“下一步”,打开如图2-6所示的“创建一个新域”对话框,如果所创建的域为单位的第一个域,或者希望所创建的新域独立于现有目录林,可选择“新林中的域”。
如果希望新的域成为现有域的子域,则选择“现有域中的子域”。
如想创建一个与现有域树分开的、新的域树,则选择“在现有林中的域树”。
这里我们选择“新林中的域”。
2.2.2 安装活动目录(6)步骤七,单击“下一步”,打开如图2-7所示的指定域名对话框,在“新域的DNS 全名”文本框中输入新建域的DNS全名,例如。
步骤八,单击“下一步”,打开如图2-8所示的“NetBIOS域名”对话框,在“域NetBIOS名”文本框中输入NetBIOS域名,或者接受显示的名称。
NetBIOS域名是供早期的Windows用户用来识别新域的。
步骤九,单击“下一步”,打开如图2-9所示的“数据库和日志文件文件夹”对话框,在“数据库文件夹”文本框中输入保存数据库的位置,或者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路径,在“日志文件夹”文本框中输入保存日志的位置或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路径。
注意,基于最佳性和可恢复性的考虑,最好将活动目录的数据库和日志保存在不同的硬盘上。
步骤十,单击“下一步”,打开如图2-10所示的“共享的系统卷”对话框,在Server 2003中,Sysvol文件夹存放域的公用文件的服务器副本,它的内容将被复制到域中的所有域控制器上。
在“文件夹位置”文本框中输入Sysvol文件夹位置,如本例中对应文件夹为c:\WINNT\SYSVOL,或单击“浏览”按钮选择路径。
步骤十一,单击“下一步”,会出现“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的DNS注册诊断程序对话框,如图2-11。
我们选择“在这台计算机上安装并配置DNS服务器,并将这台DNS服务器设为计算机的首选DNS服务器”。
步骤十二,单击“下一步”,打开如图2-12所示的“权限”对话框,为用户和组选择默认权限,如果单位中还存在或将要用Windows 2000的以前版本,选择“与Windows 2000之前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兼容的权限”。
否则,选择“只与Windows 2000或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兼容的权限”。
2.2.2 安装活动目录(10)步骤十三,单击“下一步”,打开“目录服务还原模式的管理员密码”对话框,如图2-13所示,输入并牢记该密码,以备将来目录服务还原模式下使用。
步骤十四,单击“下一步”,打开“摘要”对话框,如图2-14所示。
通过该对话框,用户可检查并确认设置的各个选项。
步骤十五,单击“下一步”,系统开始配置活动目录,中间将需要Windows Server 2003 安装光盘,如图2-12所示。
此时如果将2003光盘放入光驱,系统会自动完成对DNS服务器得配置。
步骤十六,经过几分钟之后,配置完成。
同时,打开“完成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对话框,如图2-16所示,单击“完成”,即完成活动目录的安装。
活动目录安装完成之后,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活动目录才会生效。
注意:在活动目录安装之后,不但服务器的开机和关机时间变长,而且系统的执行速度变慢。
所以,如果用户对某个服务器没有特别要求或不把它作为域控制器来使用,可将该服务器上的活动目录删除,使其降级为成员服务器或独立服务器。
成员服务器是指安装到现有域中的附加域控制器;独立服务器是指在名称空间目录树中直接位于另一个域名之下的服务器。
删除活动目录使服务器成为成员服务器还是独立服务器,取决于该服务器的域控制器的类型。
如果要删除活动目录的服务器不是域中的唯一的域控制器,则删除活动目录将使该服务器成为成员服务器;如果要删除活动目录的服务器是域中最后一个域控制器,则删除活动目录将使该服务器成为独立服务器。
要删除活动目录,打开“开始”菜单,选择“运行”命令,打开“运行”对话框,输入dcpromo命令,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打开“Active Directory安装向导”对话框,并沿着向导进行删除,这里不再细述其过程。
2.2.3 检验安装结果在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检验Active Directory安装是否正确,在安装过程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在DNS数据库中添加服务记录(SRV记录),下面介绍一下如何检查安装结果。
1.检查DNS文件的SRV记录。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SystemRoot%/system32/config/中的Netlogon.dns文件,察看LDAP服务记录,在本例中为_ldap._. 600 IN SRV 0 100 389 。
2.验证SRV记录在NSLOOKUP命令工具中运行是否正常。
(1)在命令提示行下,输入NSLOOKUP;(2)输入set type=srv;(3)输入_ldap._。
如果返回了服务器名和IP地址,说明SRV记录工作正常。
2.3 域控制器管理域(Domain)是活动目录的分区,定义了安全边界,在没经过授权的情况下,不允许其他域中的用户访问本域中的资源。
活动目录可由一个或多个域组成,每一个域可以存储上百万个对象,域之间还有层次关系,可以建立域树和域林,如图2-17、2-18所示,进行无限地域扩展。
图中的双箭头表示域之间的信任关系,Server 2003中域的信任关系都是双向和可传递的。
2.3.1 设置域控制器属性(1)设置域控制器属性,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选择“开始”/“程序”/“管理工具”/“Active Directory用户与计算机”菜单,打开“Active Directory用户与计算机”管理窗口,如图2-19所示。
步骤二,在控制台目录树中,双击展开域节点。
单击Domain Controllers子节点。
步骤三,在详细资料窗格中,右击要设置属性的域控制器,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该控制器的“属性”对话框,如图2-20所示。
步骤四,在“常规”选项卡的“描述”文本框中输入对域控制器的一般描述。
如果不希望域控制器的可受信任用来作为委派,可禁用“信任计算机作为委派”复选框。
步骤五,选择“操作系统”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显示出操作系统的名称、版本以及Service Pack,管理员只能查看并不能修改这些内容。
步骤六,选择如图2-21所示的“隶属于”选项卡,要添加组,单击“添加”按钮,打开“选择组”对话框为域控制器选择一个要添加的组;要删除某个已经添加的组,在“成员属于”列表框选择该组,然后单击“删除”按钮即可。
2.3.1 设置域控制器属性(2)图2-19 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窗口2.3.1 设置域控制器属性(3)步骤七,当管理员为域控制器添加多个组时,还可为域控制器设置一个主要组。
要设置主要组,在“隶属于”列表框中选择要设置的主要组,一般为Domain Controllers,也可为Cert Publishers,然后单击“设置主要组”按钮即可。
步骤八,选择“位置”选项卡,可以设置域控制器的位置。
步骤九,选择“管理者”选项卡,要更改域控制器的管理者,可单击“更改”按钮,打开“选择用户或联系人”对话框,选择新的管理人即可。
要删除管理者,可单击“清除”按钮来删除;要查看和修改管理者属性,可单击“查看”按钮,打开该管理者属性对话框来进行操作。
步骤十,域控制器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
2.3.1 设置域控制器属性(4)图2-20 设置域控制器属性图2-21 设置成员组2.3.2 查找域控制器目录内容(1)要查找目录内容,可参照如下步骤:步骤一,在“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窗口的控制台目录树中,鼠标右击域节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查找”命令,打开“查找用户联系人及组”对话框,如图所示。
步骤二,在“查找”下拉列表框中可以选择要查找的目录内容,包括“用户、联系人及组”、“计算机”、“打印机”、“共享文件夹”、“组织单位”、“自定义搜索”等。
例如,在列表中选择“计算机”,如图2-23所示。
在“范围”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查找范围,如整个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