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438.00 KB
- 文档页数:6
速度、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基础知识必备一、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由加速度的定义式t v a ∆∆==tv v t 0-,可得:at v v t +=0 1、式中v 0是开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v t 是经过时间t 后的瞬时速度,a 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公式中的v 0、v t 、a 都是矢量,都有方向,所以必然要规定正方向;3、当公式中的v 0=0时,公式变为v t =at ,表示物体做从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a =0时,v t =v 0,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20t v v v +=三、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021at t v x +=四、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一般思路:1、审清题意,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并画出草图2、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并明白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3、选取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4、选择适当的公式求解;5、一般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值6、检查所得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或实际情况,如汽车刹车后不能倒退,时间不能倒流。
典型例题:【例1】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 点时的速度是5m/s ,经3s 到达B 点时速度是14m/s ,则它的加速度是____________m/s 2;再经过4s 到达C 点,则它到达C 点时的速度是________m/s 2.答案:3 26【练习1】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4m/s 、加速度3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它在第5s 末和第8s 末的瞬时速度。
答案:由at v v t +=0,得v 1=19m/s ,v 2=28m/s【例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v 0=5m/s 开始计时,经历3s 后,速度达到9m/s ,则求该质点在这3s 内的位移为多少?答案:21m【练习2】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4m/s ,2s 后速度大小变为12m/s 。
求在这2s 内该物体的位移为多大?答案:16m【练习3】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3.0m/s,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4.0m/s,则()A.物体第2s内的位移一定是3.5mB.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是2.0m/sC.物体第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0.5m/sD.物体第2s内的位移可能为14m答案:C【例3】一辆汽车正在笔直的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便踩下刹车制动器,汽车开始减速,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5m/s2,求开始制动后6s 内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答案:40m【练习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发生的位移仅取决于()A.初速度B.加速度C.末速度D.平均速度答案:D【练习5】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求汽车刹车后在4s内通过的路程。
相对论--关于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这是我QQ空间的⼀篇⽇志,我觉得有必要复制过来给⼤家看:没错,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就是:速度越快时间越慢……这是相对论中的⼀条推论!这篇⽇志,是纪念今天的,也是纪念在⾼中时期接触相对论之后⼀直存在的⼀个问题:⼀个宇航员,他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远离地球,那么,地球上的⼈观察他飞船上的时钟,是变慢的!很好解释!他远离了,飞船上所有东西经过光线,来到地球,距离约远,到达地球就越慢!所有我们看飞船上所有的动作都是慢动作!和相对论吻合,他在上边飞⼀圈回来⽐我们年轻,甚⾄我们地球上过了⼏代⼈,他还是跟当初飞出去的⼈⼀样年轻。
问题来了:那么他朝地球飞的时候,我们观察他的动作应该是变快,⽽不是变慢才对!因为上边的解释……和相对论⽭盾??这是第⼀个问题,这是我⾼中时期接触相对论之后就有的疑问!可惜,当时问了物理⽼师,貌似⽼师解释起来很费劲!貌似他也不怎么懂!还是我听不懂?不知道了!⾼中时还有⼀个问题(问题2):宇航员的速度是相对的,他远离我们,他看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是远离他的!那他看我们应该也是时间变慢,我们也会变年轻的!但事实却是:他变年轻⽽已!?今天,我想通了,上边是可以解释的!⽽且,让我理解了,速度、时间、质量、空间的内在联系如果有兴趣听我瞎想的,可以继续看下去!问题⼀解析:当他远离地球,我们观察他的所有动作都是慢动作,这点不⽤解释吧!?很好理解。
下边解释⼀下,他朝地球飞来的时候,我们看他是慢动作还是动作加快了!其实,他朝地球飞来的时候,假设他是以⾮常⾮常接近光速的速度朝地球开来!那么,他在到达地球前的1秒,地球上的⼈是观察不到他的!因为他所有的动作经过光线射向地球,这些光线还没到达地球!当最后⼀秒到达地球的时候,这是我们看到的的确是他的动作,所有在飞船上的动作都瞬间来到地球!看他的动作那是超快的!!或许他在上边⼏分钟⾥所有的动作都浓缩在这1秒钟内!结论:我们看他的动作是加快的!但是,没观察到他之前,地球已经经历了好⼏⼗年,好⼏百年了!(如果他是从远离地球1000光年的地⽅飞来,那么地球已经过了1000年了),⽽他只过了⼏分钟!他的确变年轻了!⽽且年轻的离谱我的解释符合相对论的观点。
物理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一、引言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而物理路程、速度和时间是物理学中基本的概念。
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物理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为标题,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物理路程物理路程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走过的距离。
它可以是直线运动的直线距离,也可以是曲线运动的弧长距离。
物理路程的单位一般用米来表示。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路程,这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轨迹进行计算。
三、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它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速度可以是瞬时速度,即某一瞬间的速度;也可以是平均速度,即一段时间内的速度平均值。
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正表示正方向运动,负表示反方向运动。
四、时间的作用时间是物体运动的基本参量之一,它是运动发生和变化的衡量标准。
在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参照某个参考点或参考物才能确定。
时间的单位是秒(s)。
在物理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比较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运动情况,这就需要用时间来描述和衡量。
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物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是由速度所决定的。
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物理路程除以时间。
因此,当速度保持不变时,物理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即物理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一个匀速运动的车辆,在相同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是相等的。
而当速度变化时,物理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速度与物理路程的关系速度和物理路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物理路程除以时间。
因此,当速度保持不变时,物理路程和速度成正比,即物理路程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例如,一个车辆以较高的速度行驶,它在同样的时间内能行驶更远的距离。
而当速度变化时,物理路程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速度时间关系式
速度时间关系式是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的数学表达式。
其中最常见的速度时间关系式是:速度=路程÷时间(v=s÷t)。
这个关系式表明,速度(v)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t)内所经过的路程(s)。
也就是说,速度是衡量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在实际应用中,速度时间关系式可以用于许多领域,如物理学、工程学、交通运输等。
例如,在交通运输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车辆在一段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来计算车辆的平均速度,从而评估道路的拥堵情况和交通流量。
此外,速度时间关系式还可以通过变形得到其他有用的关系式。
例如,将速度公式变形为时间=路程÷速度(t=s÷v),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给定速度下行驶给定路程所需的时间。
总的来说,速度时间关系式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物理概念,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式,并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交通工具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交通工具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一个常见的物理问题,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
本文将就交通工具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展开讨论。
1. 速度与时间的定义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通常用“米/秒”等单位来表示。
而时间是运动发生的持续时长,通常用“秒”、“分钟”、“小时”等单位来表示。
2. 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是有差异的。
例如,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自行车和步行则相对较慢。
不同交通工具的速度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动力源、道路条件和交通规则等。
3.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定义,可得出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
这意味着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即速度越大,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反之,速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4. 速度与路程的关系在交通工具的运动过程中,路程是指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走过的总距离。
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公式路程 = 速度 ×时间,可以看出,速度越快,所走过的路程越长;而速度越慢,所走过的路程则相应减少。
5. 速度的影响因素交通工具的速度不仅受到车辆自身性能的限制,还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例如,道路条件、交通拥堵、气候等因素都会影响交通工具的速度。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在拥堵路段行驶速度较慢,而在畅通路段速度较快的情况。
6. 时间的节约与效率由于速度与时间成反比关系,选择更快的交通工具能够有效地节约时间。
因此,很多人在选择出行方式时,会根据行程的远近来选择适合的交通工具,以达到更高效的目的。
7. 速度与安全的平衡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
不论速度快慢,安全始终是我们出行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因此,在使用交通工具时,我们要保持安全驾驶,并遵守交通法规,以确保出行的安全。
总结:交通工具的速度与时间存在着关系,速度越大,所需要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小,所需要的时间则越长。
第四节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知识要点:一、速度——时间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作出的图象,叫速度——时间图象。
它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因为v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v——t图象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1所示中的A、B线,图线能表示出速度大小及方向,v A>v B,v A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v B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t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1所示中的C、D线,C表示匀加速直线图1运动的v——t图象,D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象,C、D的速度方向相同。
二、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1、求任一时刻的速度及达到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2、求某段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它等于v——t图象与坐标轴及t的末时刻线所围面积的数值(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代数和表示总位移)典型例题:例1、在距离斜坡底端10m远的山坡上,一四周小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向上行驶5s后,小车又以2m/s的速度匀速向下倒退。
设位移和运动方向都以沿斜坡向下为正方向,试作出小车20s 内的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由图象再确定小车在20s末的位置。
解析:画出如图A的草图,在0——5s内,位移大小为4×5=20m,方向为负,速度方向为负;5s后下退,速度方向为正,经时间20/2=10s退回到出发点O,位移为零,5s——15s内位移方向为负;还有最后5s,从原出发点继续下退,位移和速度方向均为正,这5s内的位移大小为2×5=10m,作s——t图象和v——t图象如图B、C所示,由s——t图象知在20s末小车A同步训练:知识掌握1、关于直线运动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会随时间而改变;B.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随着时间而改变;C.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会改变,但速度方向不会改变;D.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案高一物理《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初步理解速度—时间图像.2、理解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二、实力目标进一步训练用图像法表示物理规律的实力.三、情感目标渗透从简洁问题入手及志向化的思维方法.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加速度概念及匀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两个学问点:速度—时间图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便于学生接受,先给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再依据详细的实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进一步突出了“图像通常是依据试验测定的数据作出的”这一重要观点,并很自然地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最终,阐述了从简洁状况入手,及志向化的处理方法,即有些变速运动通常可近似看作匀变速运动来处理.教法建议对速度——时间图像的学习,要给出物体实际运动的状况,让学生自己建立图像,体会建立图像的一般步骤,并与位移图像进行对比.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学习,也要通过分析详细的实例,细致体会“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更相等”的特点,老师也可以给出速度变更相同,但是所用时间不等的例子,或时间相同,速度变更不等的例子,让学生推断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速度——时间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学难点:对图像的处理.主要设计:1、展示课件:教材图2—15的动态效果(协作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体会速度——时间图像的建立过程.2、提问:如何从速度——时间图像中求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3、上述两个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怎样的?(让同学自己画出,并和速度——时间图像进行对比)4、展示课件图2—17的动态效果〔协作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运行状况(显示速度计)引导同学:采集试验数据,建立坐标系,描点做图.5、展示课件图2—18的动态效果(协作做匀减速运动的汽车)引导同学:画出它的速度——时间图像.6、提问:上述两个汽车运动过程有什么特点?引导同学发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更相等”的特点.7、举例:①速度变更相等,所用时间不等的状况.②经过相同时间,速度变更不相等的状况.8、小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探究活动请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车(假设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视察汽车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数据,即记录汽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数据用速度——时间图像表示出来,并将你的结果讲给四周人听。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与计算在物理学中,速度指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通常以米每秒(m/s)为单位。
而时间则是衡量物体运动的参数,它指的是物体所经历的持续的时间量。
速度和时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一、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速度 = 距离 / 时间根据这个关系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成正比关系。
当时间增加时,速度也会增加;当时间减少时,速度也会减少。
2. 加速度为常数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成正比关系。
具体而言,速度的变化率恒定,当时间增加时,速度的变化也会以相同的速率增加。
3. 减速度为常数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成反比关系。
即,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减速度越大,速度下降得越快。
二、速度和时间的计算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速度和时间的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1. 已知速度和时间,计算距离:距离 = 速度 ×时间2. 已知距离和时间,计算速度:速度 = 距离 / 时间3. 已知距离和速度,计算时间:时间 = 距离 / 速度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方法仅适用于匀速运动的情况。
在非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一些更复杂的物理公式来计算。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假设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为10公里,他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骑车。
现在我们需要计算他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根据已知信息,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计算公式来计算时间:时间 = 距离 / 速度将给定的数值代入公式:时间 = 10公里 / (20公里/小时) = 0.5小时因此,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到学校需要0.5小时的时间。
四、总结速度与时间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匀速运动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成正比关系,而在非匀速运动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通过运用合适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计算出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数值关系。
时间差和速度差的关系
时间和速度是物理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时间差和速度差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
时间差是指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速度差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差异。
在物理学中,时间差和速度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
我们来看一下时间差和速度差之间的关系。
在物理学中,时间差和速度差之间存在着一个简单的公式:时间差=距离/速度差。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差越大,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就会越小。
反之,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速度差越小,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就会越大。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
例如,我们知道,当两个物体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时,它们之间的时间差是不变的。
但是,如果其中一个物体的速度增加了,它们之间的时间差就会减少。
这是因为速度增加了,物体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就会缩短。
这个公式还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
当两辆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
但是,如果其中一辆车的速度增加了,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减少。
这是因为速度增加了,车辆到达目的地的时间就会缩短。
时间差和速度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现象,例如物体的运动、车辆的行驶等等。
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这个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现象。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一、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零时刻速度为v 0,在t 时刻速度为v t ,由加速度的定义得000t t v v v v v a t t t--∆===∆-. 解之得0t v v a t =+,其中v 0为初始时刻的速度,v t 为t 时刻的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如果是减速在a 前加个负号对公式的理解:1.公式v t =v 0+at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的矢量性:公式v t =v 0+at 中的v 0、v t 、a 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首先应选取正方向. 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a >0;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a <0.若v t >0,说明v t 与v 0方向相同,若v t <0,说明v t 与v 0方向相反.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公式v t =v 0+at 表示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v t 是时间t 的一次函数,对应的v -t 图像是一条斜线,其斜率ΔvΔt 表示了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1)如果速度均匀增加或减小,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这样的直线运动,其v-t 图象为一直线;也可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甲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图乙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直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a =k(斜率).可从图象上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也可以通过比较图线的“陡”、“缓”就可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 (2)v -t 图像中加速度的意义第一点,图像意义:v -t 图像反映了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第二点,斜率意义:v -t 图像的斜率反映运动物体的加速度.①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 ②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第三点,在t 轴上说明速度为正,在t 轴下说明速度为负。
第四点,两个图像的交点是速度相等的时刻第五点,v -t 图线与纵轴的交点的纵坐标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第六点,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下一节).(3)由v -t 图像判断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方向,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如图6所示)图6在0~t 0时间内,v <0,a >0,物体做减速运动; 在t >t 0时间内,v >0,a >0,物体做加速运动.(4)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可能是一条曲线,如图3所示.(或者看斜率变大变小得到a 的变化)图3甲图中,在相等的时间Δt 内Δv 2>Δv 1,加速度增大;乙图中,在相等的时间Δt 内Δv 2<Δv 1,加速度减小.即v -t 图像为曲线时,物体的加速度是变化的,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和时间的关系1. 一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v t =5+0.3t (m/s),则质点的初速度为________,加速度为________,3 s 末的速度为________.2. 一辆汽车正以3 m/s 的运动,司机突然开始以2 m/s 2的加速度加速,经过5s 加速,汽车的速度为多少?3,在粗糙地面上有一个物块,正以10m/s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问3s末5的速度为多大?4.公交车正以2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公交司机看见前方是红灯,紧急刹车制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2,经过多少时间速度减为0?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 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2 s的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求:(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6.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1.6 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了4 s,又以1.2 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减速行驶了3 s,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托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为多少?(7,8,9速度可以反向的)7一个质点以初速度v0=10 m/s在水平面上运动,某时刻起,获得一个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5 m/s2的加速度,从获得加速度的时刻开始计时,求第1 s末和第6 s末的速度.答案7.5 m/s,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 5 m/s,方向与v0的方向相反解析质点从获得反向加速度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如图所示.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已知初速度v0=10 m/s,加速度a=-2.5 m/s2.由v=v0+at得第1 s末的速度v1=[10+(-2.5)×1] m/s=7.5 m/s,方向与v0的方向相同第6 s末的速度v6=[10+(-2.5)×6] m/s=-5 m/s,负号表示速度方向与v0的方向相反.8(多选)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BC)A.3 s B.5 s C.7 s D.9 s9.(多选)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v02时,所用时间可能是()A.v04a B.v02a C.3v02a D.3v0a答案BC解析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v02=v0-at,得t=v02a;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v02=v0-at′.得t′=3v02a,B、C正确.-------7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1 min后变成了54 km/h,又需经多长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 km/h?答案15 s解析三个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10.8 km/h=3 m/s、v2=54 km/h=15 m/s、v3=64.8 km/h=18 m/s时间t1=1 min=60 s所以加速度a=v2-v1t1=15-360m/s2=0.2 m/s2则时间t2=v3-v2a=18-150.2s=15 s.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下面几个题就是套公式)8.(多选)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t=v0+at,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v0是时间间隔t开始时的速度,v t是时间间隔t结束时的速度,它们均是瞬时速度B.v t一定大于v0C.at是在时间间隔t内速度的变化量D.a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的倾斜程度无关9.一辆电车做直线运动,速度v=0.3t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电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是0.3 m/s2C.电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电车的初速度为0.3 m/s10.一辆沿直线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电线杆共用时5 s,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汽车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4.(多选)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BCD)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2 m/sD.第2 s初的瞬时速度是6 m/s2.(速度公式的应用)(多选)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10 m/s,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B.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12 m/sC.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8 m/sD.物体第7 s末的速度是2 m/s11、汽车原来的速度是10m/s,在一段下坡路上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加速行驶了10s时的速度为________.1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5 m/s,经2 s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11 m/s,再经过3 s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多大?13.(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某机车原来的速度是36 km/h,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 m/s2.机车行驶到下坡路末端,速度增加到54 km/h,求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8.(必会难题)爬竿运动员从竿上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时间2t,后再匀减速下滑时间t恰好到达竿底且速度为0,则这两段匀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A.1∶2 B.2∶1 C.1∶4 D.4∶1拔高题14.(多选)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2 m/sD.第2 s初的瞬时速度是6 m/s15.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是.. .. .. A.1∶1∶1 B.1∶2∶3C.12∶22∶32D.1∶3∶516.(多选)(难)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时的t值是... ..A.3 s B.5 s C.7 s D.9 s画v-t图像解决问题17、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18、(难)汽车原来用10m/s的速度匀速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34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过程用了12s .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s 及10s 末的瞬时速度.提示:先求加速的时间和减速的时间 也可以画vt 图像,就好解答了11.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缩短战斗机起跑的位移.假设某型号战斗机初速度为零,弹射系统对该型号战斗机作用了1 s 时间后,可以使飞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飞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2 m/s 2,经过10 s 达到起飞速度50 m/s 的要求,问: (1)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答案 (1)30 m/s (2)30 m/s 2解析 (1)设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为v 1,由v 2=v 1+a 2t 2,得v 1=v 2-a 2t 2=50 m/s -2×10 m/s =30 m/s.(2)设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为a 1,由v 1=0+a 1t 1,得a 1=v 1t 1=301 m/s 2=30 m/s 2.刹车问题19、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 6 m/s 2,如果必须在2s 内停下来,汽车行驶的最大允许速度是多少?20.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m/s 2,则(1)汽车经3s 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经5s 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 ;(3)经 10s 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m/s.21 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前面有情况需紧急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2m/s 2,刹车后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刹车6 s 后汽车的速度?22 一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前面有情况需紧急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是8 m/s 2,刹车后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刹车3 s 末汽车的速度和位移.24.(速度公式在刹车中的应用)汽车的加速、减速性能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辆汽车以54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1)若汽车以1.5 m/s 2的加速度加速,求8 s 后汽车的速度大小.(2)若汽车以1.5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分别求刹车8 s 时和12 s 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27 m /s (2)3 m/s 0 解析 初速度v 0=54 km /h =15 m/s. (1)由v t =v 0+at ,得v t =(15+1.5×8) m /s =27 m/s. (2)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a ′=-1.5 m/s 2. 减速到停止所用时间 t ′=0-v 0a ′=-15-1.5 s =10 s.所以刹车8 s 时的速度v t ′=v 0+a ′t =(15-1.5×8)m /s =3 m/s. 刹车12 s 时的速度为零.12.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了10 s 的时间达到72 km/h 的速度,然后以这个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司机发现前方公路上有一只小鹿,于是立即刹车,如图5所示,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 2,求:5图5(1)汽车在启动加速时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 s 末的速度大小和6 s 末的速度大小. 答案 (1)2 m/s 2,方向与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2)12 m/s 0解析 (1)选汽车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v 1=72 km/h =20 m/s 启动时的加速度为a 1=v 1-v 0t 1=20-010m/s 2=2 m/s 2.即启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方向与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2)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为a 2=-4 m/s 2 设汽车刹车过程用时t 0 由0=v 1+a 2t 0,得汽车刹车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为t 0=5 s , 所以开始刹车后2 s 末的速度为v 2=v 1+a 2t 2=[20+(-4)×2] m/s =12 m/s , 由于6 s >5 s ,所以开始刹车后6 s 末的速度为0. 图像问题(这里的题有需要换的或者提前和学生说的,要不然就容易错)15.列车匀速前进,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头牛在横穿铁轨,司机立即使列车制动,做减速运动,车未停下时牛已离开轨道,司机又使列车做加速运动,直到恢复原速,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列车运动的v -t 图像应是.. .. ..中国青年网消息,被称作“最能装”的8A 型列车在北京正式亮相,如图4所示,最大载客量达到3 456人.该列车匀减速进站,停靠一段时间后又匀加速(同方向)出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 -t 图像中,正确描述了列车运动情况的是( B )图45.(多选)下面图像中反映了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BD )14(多选)如图8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图8A .0~t 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B .t 1~t 2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C .t 2~t 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D .t 3~t 4时间内加速变为负,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多2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A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B .两物体两次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在1 s 末和4 s 末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17.(由v-t图像看速度和加速度)(多选)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9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9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物体在第2 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物体在前4 s内的加速度不变18.(多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1、t3两时刻对应的纵坐标如图2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2A.t1、t3两时刻速度相同B.t1、t3两时刻加速度相同C.t1、t3两时刻加速度等值反向D.若t2=2t1,则可以求出物体的初速度为8 m/s1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2 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20.(多选)如图7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图7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3 s末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都发生改变太原晚报消息,为让电动汽车跑得更“欢”,太原未来五年将建5万个充电柱.如图5所示为某新型电动汽车试车时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图5A.在0~6 s内,新型电动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6~10 s内,新型电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C.在第4 s末,新型电动汽车向相反方向运动D.在第12 s末,新型电动汽车的加速度为-1 m/s210.(多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D)图4A.只有0~2 s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1.5 m/s2C.4~6 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D.0~2 s和5~6 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均相同676.(2018·徐州一中期中)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其速度-时间的关系为( )图2A .v =(4+2t ) m/sB .v =(-4+2t ) m/sC .v =(-4-2t ) m/sD .v =(4-2t ) m/s 答案 B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减小,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若物体加速度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D .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 C解析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都保持不变,故A 、B错误.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13.发射卫星一般应用多级火箭,第一级火箭点火后,使卫星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50 m/s2,燃烧30 s后第一级脱离;第二级火箭没有马上点火,所以卫星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10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0 s后第二级火箭启动,卫星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80 m/s2,这样再经过1分半钟第二级火箭脱离时,卫星的速度多大?答案8 600 m/s解析整个过程中卫星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可以分为三段匀变速直线运动处理:第一级火箭燃烧完毕时的速度v1=a1t1=50×30 m/s=1 500 m/s.减速上升10 s后的速度v2=v1-a2t2=(1 500-10×10) m/s=1 400 m/s,第二级火箭脱离时的速度v3=v2+a3t3=1 400 m/s+80×90 m/s=8 600 m/s.8。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一个经典的物理问题,可以通过数学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究。
在物理学中,速度被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常用单位是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
时间则是指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段。
本文将探讨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和公式来进一步说明。
一、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时间间隔内,每隔相等的时间单位移动相等的距离。
这就意味着速度是恒定的,不受时间的影响。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下。
速度(V)= 位移(S)/ 时间(T)由上述公式可得,速度和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无关。
也就是说,无论时间多长,速度始终保持稳定。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小明骑自行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他骑了2小时。
根据速度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他的位移。
位移(S)= 速度(V)* 时间(T)= 10m/s * 2h= 20km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小明在2小时内骑行了20千米的距离。
这个例子再次证明了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是独立的。
二、非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在非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速度是不同的,这就给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带来了复杂性。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速度-时间图表来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在速度-时间图表中,时间通常被绘制在x轴上,速度则被绘制在y轴上。
曲线的斜率代表速度的变化率。
如果曲线是直线,那么速度是恒定的;如果曲线是弯曲的,则表示速度在变化。
三、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应用举例了解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例子,以帮助更好地理解。
1. 驾车行驶:当我们驾驶汽车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速度来减少行驶所需的时间,前提是在保持安全的前提下。
通过控制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行车路线和时间。
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要点: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下面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了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要点: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复习要点: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时速论即宇宙定律与背景无关,任何定律在宇宙里面都是一样的。
以下是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知识点,请大家认真掌握。
1. 速度——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描述了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由图象可以作出下列判断:(1)读出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或具有某一速度在哪一时刻如图7—1所示,0=t时刻速度为v。
速度2vv=则在2t时刻。
(2)求出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如图7—1,在1t~2t 时间内速度变化量12vvv(3)判断运动方向。
若速度为正值(横轴以上)表示物体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若速度为负则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如图7—2所示,20t--时间内速度为正,虽然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没变,与规定正方向相同,在21tt--时间内速度减小但位移还是增大的。
32tt--时间内速度为负与2t前运动方向相反,位移减小。
(4)可判断运动性质tv--图象是倾斜的,变速运动、倾斜的直线则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见图1207t----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1tt--则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32tt--是负向匀加速运动。
(5)比较速度变化快慢。
tv--图象若是直线则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图象与t轴角越大则速度变化越快。
见图7—2,10t--速度图象与横轴夹角比21tt--图象与横轴夹角小,10t--时间内速度增加得慢21tt--时间内速度减小得快。
(6)求位移,速度图象与横轴或两轴所围面积就是给定时间内的位移,在横轴以上位移为正,横轴以下位移为负。
两物体相遇时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相等,不是图象的交点。
以上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高考物理复习要点: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想了解更多相关学习资料,敬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