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面组成、行车道宽度及加宽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14
市政道路设计资料汇总1. 横断面设计1.1横断面组成及宽度(1)一条机动车车道最小宽度:当设计速度>60km/h,大型车或混行车道3.75m、小客车专用车道为3.5m;当设计速度≤60km/h,大型车或混行车道3.5m、小客车专用车道3.25m;交叉口渠化路段车道宽度:进口道取值3.25m,最小宽度为3.0m;出口道取值3.5m,最小宽度为3.25m。
(2)非机动车专用道路面宽度应包括车道宽度,单向不宜小于3.5m,双向不宜小于4.5m。
沿道路两侧设置的单向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2.5m。
设计取值如下:主干道:5.5m次干道:4.5m(3)采用绿化做为侧分带的,宽度不宜小于为2.5m。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2m。
小于1m的侧分带宜采用硬隔离。
(4)人行道最小宽度不宜小于为3m。
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2m。
1.2道路横坡宜采用1.0%~2.0%;设计采用2.0%。
2. 平面和纵断面2.1平面设计2.1.1直线1、两相邻平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2、两圆曲线间以直线径向连接时,直线的长度宜符合下列规定: 1)当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 计)不宜小于设计速度(以km/h 计)数值的6倍;反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 计)不宜小于设计速度(以km/h 计)数值的2 倍。
2)当设计速度小于60km/h 时,可不受上述限制。
2.1.2平曲线1、路线转角处应设置平曲线。
当受现状道路红线或建筑物控制,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 的路线转角位于交叉口范围内时,可不设置平曲线,但应保证交叉口范围直行车道的连续、顺直。
2、圆曲线最小半径取值: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一般值;当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可采用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的极限值。
设计原则:满足最小半径的同时,也要满足圆曲线的最小长度。
3、缓和曲线1)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2)当设计速度小于40km/h时,缓和曲线可采用直线代替,直线长度应满足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要求。
Ch5 道路横断面设计【本章主要内容】§5-1 道路横断面组成(1)§5-2 行车道宽度(1)§5-3 其它组成部分作用及宽度(1.5)§5-4 路拱及超高(4)§5-5 视距的保证(0.5)§5-6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0.5)§5-7 道路横断面设计(1)§5-8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本章学习要求】掌握道路横断面的基本要求及布置形式、超高加宽计算的一般方法,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基本方法及一般原则;难点为超高、加宽的计算,路基土石方的调配与计算。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要求:掌握各级公路横断面的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1公路的横断面组成1.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横断面整体式断面(中间带、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
)分离式断面(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1.2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 公路横断面组成:2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城市道路横断面由于它为城市交通服务的功能,特别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混合交通,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及各种管线、设施组成。
2.1四种典型断面形式 1)单幅路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机、非混行,上、下行不分。
(例:国庆路、甘泉路)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均较少的道路或拆迁困难的老城区道路。
2)双幅路机、非混行,上、下行不分。
(例:新城西路、秋雨路)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
3)三幅路机、非分开,上、下行分开。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 分离式断面:中间带、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行车道、路肩以及紧 急停车带爬坡车道、 变速车道等行车道、路肩及错车道等(例:江阳路、邗城大道)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40m的道路。
4)四幅路机、非分开,上、下行分开。
第一节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公路中线的法线方向剖面图称为公路横断面图,简称横断面,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与横断面地面线所围成的图形。
在横断面上的内容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边坡、边沟、截水沟、护坡道以及专门设计的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等设施,各部分的位置、名称如图1-4-1所示。
横断面设计是路线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纵断面设计、平面设计相互影响,所以在设计中应对平、纵、横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反复比较和调整后,才能达到各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做到组成合理、用地节省、工程经济和有利于环境保护。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以及路基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路拱、路面结构和厚度、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超高、加宽、平面视距等在本教材的有关章节中介绍。
一、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标准横断面是交通部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通行能力和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按公路等级、断面的类型、路线所处地形规定的路基横断面各组成部分横向尺寸的行业标准。
各级公路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1-4-2所示。
1.横断面分类。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类。
上下行的公路的横断面由一个路基形成称为整体式;由两个路基分别独立形成为分离式,整体式横断面上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分离式的断面没有个中间带,其他部分和整体式断面相同。
二、三、四级公路采用整体式断面,不设中间带,它的组成包括行车道、路肩、错车道等,如图1-4-l所示。
2.路基宽度路基宽度是指在一个横断面上两路肩外缘之间的宽度,一般是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没有中间带、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时,应包括在路基宽度内,《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各级公路的路基宽度如表1-4-1。
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表1-4-1中的一般值,有条件时还可适当增加硬路肩和路基宽度,以利交通组织和日后交通量增加时拓宽行车道。
两车道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横断面组成及基本宽度
公路隧道的建筑限界包括隧道行车道、路缘带、硬路肩、紧急停车带等横断面组成,各部分的宽度取决于隧道的类型、设计速度等因素。
具体来说,对于两车道的公路隧道,其建筑限界横断面的基本宽度大致如下:
1.正常路段:包括行车道和路缘带,宽度通常为7.5米至8米。
2.紧急停车带: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设,宽度通常为2.5米至3米。
3.侧向净宽:指隧道侧向边缘至障碍物(如侧向内壁)的最小距离,通常不
小于0.5米。
4.检修道:供检修和维护车辆使用,宽度一般为0.75米。
5.横断面总宽:这是上述各部分宽度的总和,通常在14米至16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