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范文欣赏
- 格式:docx
- 大小:7.69 KB
- 文档页数:2
罗辑思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首先,据节目自己说,该节目在各大卫视跨年节目的收视率中排名第一,这个事实给我两个感受:第一,民间内容生产能力已经全面超越官方。
包括乐视的体育转播,各大视频网站电视剧的播放,以及直播的兴起,背后是人口消费观念的巨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并不守在电视旁边看节目了,比方我,这十几年的记忆里,都没有电视机的位置了。
第二,这场跨年演讲已经从第一年的个性色彩强变成了组织能力强,罗辑思维的团队比去年更强大,确实是一场不错的演讲,并且,暂时没有竞品。
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今天推送了官方文字完整版,值得一看。
以下为脱水点评,轻度剧透。
其次,谈一下演讲本身。
第一,每一个演讲都带有演讲者以及演讲者所处位置的痕迹,尤其是商业演讲。
看演讲的时候,记得,演讲是有目的的。
有目的没什么问题,只是遇到自己不理解甚至不认同的时候,代入这个目的想一想,就理解了。
因为,为了强化这个目的,演讲在选择素材和实用技巧时,做了主观性很强的取舍。
序曲神转折的一年罗胖选择了台风海马、阿尔法GO、英国脱欧、美国大选几个黑天鹅事件来定义2021年的不同寻常,开篇就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但我的点评是,对特异性事件的理解,必须参考不同的时间框架。
比方近百年的气候变暖和去年的地壳运动活泼,如果放在地球的历史中看,又有科学家认为我们即将进入小冰期,气温即将出现100年左右的持续下降。
近一百年的人类文明在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后,出现了生产能力和信息传输能力的跃升,进入了科学时代,但人与人之间交互,以及人类团体之间的交互,相对滞后,几无变化,现在民族国家之间的博弈,真的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有区别吗?大国们的画地称霸与小国们的间于齐楚还和之前一样。
这么一想,台风、人工智能、英美之间的事情,本身就各不相同,特异性也并不那么特异,我们总意味我们这个时代多么不同,而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同。
至于经济和创业,仍然是周期性的,参与者感觉特异,只是因为他们仅仅选取了近期的坐标,蒸汽革命之后,人们不适,电力革命之后,人们不适,信息革命之后,人们不适,在周期波动里的主观感受,永远都是错觉。
《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经典观后感1000字《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是一部由深圳卫视执导,罗振宇 / 王石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冀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观后感(一):愚昧者怨天尤人,无能者长吁短叹(内附福利贴)各位伙伴,2021年你的跨年是如何回忆起的?我当时有以下几个选择:理工大学和大学同学继续去年的约定,一起聚餐跨年;在家陪家人;看一场英超球赛;看罗胖的《时间的朋友》演讲。
最终,虽然我做了最后一个,但最后才发现,有些事,较真不一定代表是真的。
《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观后感(二):读时间的朋友2021有感读完罗胖的时间的朋友,对未来形势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简单并大概的认识。
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个词“change for better”改变必然会触动到一些往往既有团体的利益,但如果发生改变的方向是对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那我们只能也顺应时代一起健康发展。
本来不想说年糕的,还是想到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在哪。
《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观后感(三):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人生一切努力的内在价值,就是成为美好的一部分。
但是前提是,你得知道这些美好的存在。
你穿着一条经过势利的裤子,然后你就会需要一条相对体面地腰带,然后你就会明白你身上缺乏一些知道配饰,然后你就会不断的在追求生活趣味中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体面,这就是自律。
——罗振宇跨年演讲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值得观看。
《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观后感(四):跨年,罗胖死磕那些天王和鲜肉!8分钟精华版读懂4小时演讲!2021年终于到啦!《我们的2021》大佬饭局辩论会和罗胖的跨年演讲圆满结束~5个小时干货满满的知识跨年你都看了吗?现场超级火爆!《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观后感(五):呵呵了七个小时做笔记,看到了属于我的17年规划!是的,我是罗胖最早的粉丝,三年前,因为他的U盘式人才理论,刚毕业不到一年的我,毅然决然的辞职,做了自由职业的创业者,我做的挺好的,而且越来越好,关键是我用我想要自已的生活方式在活着!三个月前的某天,在国贸三期的楼下,竟然和罗胖转瞬即逝,那是我多么熟悉的鬼魂,影响了我一生职业规划的陌生人!对,我就是小马,小马过河的小马,一只幸福的小马!《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2021跨年演讲》观后感(六):他也是“时间的朋友”——罗胖背后的男人罗辑思维创立已有4年,四年来,这个公众号是如何从罗胖一个人的单口语音,发展成了如今900万活跃用户的大的社群。
2023年时间的朋友观后感500字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观后感(4篇)2023年时间的朋友观后感500字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观后感(4篇)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下载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观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带来的优秀观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时间的朋友观后感500字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观后感篇一罗胖分析了五只黑天鹅的故事:时间战场、服务升级、智能革命、认识税、共同体危机。
虽然还有太多太多在认识范围之外,听得云里雾里,被忽悠得晕头转向,但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词汇,确实令我耳目一新。
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正侵袭着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已经不再遥远。
2016发生了很多事,里约奥运会、女排赢了、英国脱欧、川普上位、g20分会、供给侧改革、王宝强离婚、林丹出轨了、香菇蓝瘦、滴滴uber合并、欢乐颂、微微一笑很倾城、航天员太空饮茶……我们的时间流淌在时代的风口浪尖里,每日的话题里,我们对身边或者地球另一边发生的事津津乐道。
然而,有没有想过,地球另一边的人们是否也在为他们身边或者他们所在地球另一边的事而谈笑着呢?很难想象,也不敢想象,信息传播速度太快了,一条短短的微博就能引起公众的广泛热议。
回顾一年来发生的大事,然而,每个人的小事呢?看完视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需要忏悔,需要立即整改。
自律是今年三大失败之一,在如此有闲的环境下,竟然这么伤自己。
王石的15分钟分享中,他说除了运动之外,睡觉是最好的医疗,无论明天要发生什么,一定要在今天睡个好觉。
身边不乏关注健康的人们,也知道健康对于我们的重要性,茶行业尤其使然。
茶寿108岁,就像今年的张天福老先生,茶界的泰斗,估摸着要过一年的寿吧!早睡,早睡,早睡!重要的事哪能三遍就行?便条纸、闹钟,都已成为失败的事实,而最终的难点还是在于自己。
自律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自律是让身边的一切都因你变得更好。
罗振宇时间的朋友2023观后感《罗振宇时间的朋友 2023》观后感《罗振宇时间的朋友 2023》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影片,让我对时间和生活的意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部电影以罗振宇和一些真实的案例为基础,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让观众了解到时间的真正价值和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
影片中,罗振宇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他对时间的理解和探索。
他认为时间是一种有限资源,每个人都应该明白时间的宝贵,并正确地安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
影片通过各个不同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时间对人们的影响和价值。
影片中最引人深思的案例之一就是讲述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的故事。
这个企业家用自己的时间来追逐财富和事业成功,然而最终却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他意识到自己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在健康和家庭方面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个案例让我深深地反思,我们应该将时间分配到各个方面,而不是只单纯追求事业上的成功。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
这个年轻人拥有了一大笔遗产,但是却对生活失去了热情。
他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琐事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
然而,当他意识到时间的限制性时,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更加积极地利用时间,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物。
这个案例让我思考,我们应该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利用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兴趣。
影片还通过调查报告的方式,讲述了人们对时间的浪费和对时间的压力。
从各种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且大部分人都感到了时间的压力。
这让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以及如何减少时间压力。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明白了时间的重要性和宝贵性。
我们每个人都只有有限的时间,我们不能将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也意识到减少对时间的压力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积极地安排和利用时间,以减少时间上的焦虑和压力。
总之,《罗振宇时间的朋友 2023》是一部非常有启发性的影片。
2024年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观后感罗振宇,是一位杰出的知识分子和媒体人,他的时间观深受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
在2024年,罗振宇推出了他最新的作品《时间的朋友》,该书集结了他多年来对时间的研究和思考,成为了备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时间的朋友》这本书以其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引起了我对于时间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在我看来,这本书给我带来的触动远远不止于时间本身,更是对我个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
首先,我被书中关于时间的解释和思考所震撼。
在过去,我对时间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时间的流逝和分秒必争的观念上,但通过《时间的朋友》这本书的阅读,我开始明白时间远不止于此。
罗振宇通过多个角度的思考,思考了时间对于人类的影响、时间的本质以及如何正确地管理和利用时间。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时间的流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能够抓住规律,合理地利用时间,就能够更好地平衡生活和工作,提高自己的效率和幸福感。
这使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时间的认识和运用,让我意识到时间并非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认识和运用时间,实现自身的价值和目标。
其次,书中关于时间管理的部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现代社会,时间管理是一个备受关注和重视的话题,但大多数人仍然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时间的朋友》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了一些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其中最重要的观点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优先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同时,书中也提到了时长观念,即将整个时间过程分割成小的时间单元,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这些观点和方法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启发,我尝试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发现真的能够提高我的效率和时间利用率。
此外,我也被书中对于时间的哲学思考所折服。
在《时间的朋友》中,罗振宇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时间理论,强调时间的相对性和个体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时间的朋友观后感篇一:《罗辑思维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观后感《罗辑思维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观后感在接触自媒体之前,个人本身并没有对各类社会现象或者这个社会有太多的看法。
在看了罗胖的跨年演讲之后你非要说我有什么觉悟的话,我想我是没有的,因为看这个视频本非我个人的意愿。
我有的可能是学到了或者了解了一些现象,比如资本比如创业。
罗胖在资本寒冬中这样说,很多人说创业者是个疯子,我说这个时代疯子都在创业,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疯子和经营一样,都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标。
创业就是机会,既然没有人给你提供机会,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创造机会,也许你就是下一个马云。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话大概是他说的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他说,很多人说不要忽悠大学生去创业,说成功为零,我想反问:他本来就是无产者,成本那么低,为什么不试试?他什么都没有,就算失败了又能失去是什么,反之他成功了他就赢得了整个世界。
在这段话中,大学生的第1页共8页感触可能最深,大学四年的时光飞逝而过,很多大学生自我嘲讽说毕业就等于失业,大概所有的大学生都要经历一段迷茫的时光,我毕业以后想做什么,我毕业以后能做什么。
像罗胖说的,捏着一直简历在大楼的寒风中瑟瑟发抖,最后进了格子间就是圆满吗。
我想但凡有一点抱负的人都不会这样想,既然我有好的idea,既然我有才能,试一试又能怎样。
罗胖的跨年演讲最贴近20XX的话题我觉得是o2o的看法,很荣幸我作为一个见证者,由于不太出行,所以对滴滴和快滴打车的大战不算很清楚或者说并没有享受到大战给我带来的优惠。
在我的校园生活中,我感受到的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大战,很多商家都在两家软件进驻,那么怎么抢客户呢?看优惠程度,各种满减各种红包甚至新用户免单,只要你想的到的优惠都有,我也不知道这场大战谁赢谁输,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我希望这种大战多一点都无妨,反正我又没有损失什么。
我的看法在这几个方面比较多,其他的我倒没有觉得有什么槽点。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罗胖的跨年演讲结束两天了,今天才提笔记录感想,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又抽空看了一遍。
然后我问自己"我是做事的人吗“,思量很久,我窃喜的发现我算是做事的人。
做事的人看到未来,但立足当下,他天天解决的是”这个客户很难搞,我该怎么办“、”这次活动还需要准备什么效果会更好“、”这个项目我该如何选择合作伙伴“等等诸如此类。
既然是做事的人,那想写就写吧,即便你不一定会看到。
最近跟一些朋友喝茶聊天,相当一部分人对医药行业比较悲观,各项政策都在缩减医保支出,不管是辅助用药还是大降价等等都让整个医药产业链条的从业者感受到了寒意。
我不否认,大趋势在变化,野蛮成长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但就像罗胖说的.一样,有变化才有机会。
“乱世英雄”是这几年一直挂在我嘴边的一句话,因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不需要抓住大趋势,我们要抓住一个个小趋势。
比如金税三期两票制就让一些人抓住了合规的小趋势,接下来还有很多小趋势---代理商服务模式转型、市场和学术崛起、院外药房引流、基因诊疗、基层医疗改进、药代备案培训等等,太多了,以至于小趋势“永远都没有末班车”。
但是要感知这些小趋势要做好充分准备,毕竟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最重要的准备是信息收集和分析创新,这绝不是像以前那样闭门造车就能做到的。
做了蚕的茧,是不会看到茧壳以外的。
----李四光突然,我想到了咱们现在正在倡导筹建的“药创联之家”,这不就是让我们张开双眼抬头看医药行业的一扇天窗吗?罗胖说,一切创新一开始都是“非共识”的。
“非共识”从被排斥到被承认,这个过程是多么辛苦,但没有这样的辛苦,又怎能有成功。
罗斯福说,你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可回头一看,跟着的人却一个也没有,太可怕了。
时间的朋友观后感时间的朋友观后感《时间的朋友》是罗振宇主讲的一场跨年演讲晚会。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时间的朋友,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时间的朋友”观后感【1】对于罗振宇和他的逻辑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我而言,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这句话:我们有个大胆的猜测未来的交易都将是社交。
在我看来,这和社交化电商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
未来的交易都是社交,入口建立在彼此间的信任,与社交化电商一样,都是建立在熟人的基础上。
当然,交易不仅仅包括电商,还包括线下交易等等。
下面,我将用社交化电商来支持这个观点。
与传统电商相比,社交化电商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购物社交化:社交让购物更有价值1、社交平台支持电商,微信,QQ的社交属性为电商提供强大支持。
(1)用户以自然状态分享信息到社交网络,引发自然、真实的互动,引起好友的点击、阅读、购买兴趣。
(2)用户的分享数据汇集,引发用户关注、口碑传播、产生流量、购买等结果,从社交网络流传到电商。
2、微信成为互联网的超级入口。
(1)用户规模庞大、活跃性高、粘性高(到目前为止,微信的日用量达到7亿之多)。
(2)微信为电商打开了“八大入口”:服务社交、身份、信息、流量、支付、购物、推广。
二、社交化电商较传统电商的优势:1、功能一体化:集社交支付电商平台功能与一身,更容易将用户引到电商平台,完成交易。
2、支付场景化:微信为支付提供了应用场景的.生态体系和底层构架。
微信支付实现了与支付场景相结合,而非单一的支付工具。
3、运营高效化:运营成本低,减少了传统电商服务中的运营损耗。
(1)运营的便捷性:运营成本低,支持第三方软件接入,省力省心。
(2)减少了人力投入。
(3)提高运营效率。
4、推广即时化:微信,QQ基于熟人关系链更容易实现购物信息即时推广。
社交电商正是主攻“熟人经济”,建立在熟人社交的信任基础之上。
社交电商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用户的口碑。
只有做好产品和内容,获得用户的信任才能促使用户进行主动分享传播。
《时间朋友》的感想牛年开年第一天,很高兴观看了罗振宇的《时间朋友》跨年演讲。
2020年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不同的一年。
诚然,2020年弥漫着一种情绪,就是觉得世界变了,此前的经验没用了。
想起一句很经典的话: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变化并不可怕,没有适应变化的学习力才可怕。
在跨年演讲中,罗振宇提到:数字化对你来说是蜜糖还是毒药,只取决于你是对人负责,还是对事负责。
对人负责,才能掀开职业的天花板。
正如投资家苏世民所说的那样:“处于困境中的人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常在于你如何解决别人的问题。
”你解决了身边的人的问题,他们就成了你解决自己问题的资源。
通常处于困境中的人很难再有精力和能力去关注别人的问题,更别提解决别人的问题了,这其中有很大的冲突。
如何突破重围去破局,这是一个关键点。
毕竟道理都懂,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本身,也是“时间的朋友效应”的一个例证。
“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一直做,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2015年,罗振宇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启了第一场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开创了“知识跨年”新范式。
经过连续六场的积累,“时间的朋友”已经成为一个与“终身学习”“长期主义”价值观紧密相连的符号,也收获了大批终身学习者的认同。
我作为企业半个互联网人,对于罗振宇提到的“数字化”深有感触。
2020年,让我们再重新打量“数字化”这三个字,过去,数字化代表的是更清晰、更透明、更高效。
但是,现在,它已经多了另外一种味道,代表着紧张、压迫、身不由己。
那么,哪副面孔才是数字化的真实面孔?金融学者香帅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而且被疫情大大提前了,至少加速了6年时间。
第二,数字化的未来,是一个分化的未来。
有的人就是会被困在数字化系统里,甚至会被系统替代掉。
而有的人,则会因为数字化系统而变得更强大。
此外,作为“跨年演讲”这一文化产品类型的鼻祖,“时间的朋友”还成功带动起“跨年演讲”的风潮。
相信不少朋友都看了罗振宇老师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那么为什么每个人的成功都不一样呢?这就取决于每个人对时间的利用效率。
这里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网友对《时间的朋友》的观后感,一起欣吧!
断断续续看完了罗振宇老师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
刚看到题目便有了抵触心理,因为之前读过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他一再强调的是,那些足以和时间做朋友的人,是认清现实、活在当下的人,而普通的我们是没有这种资格的。
所以,当我看到罗老师的题目,便以为这又是什么时间管理类的演讲内容,只是抱着无聊看看的态度打开了视频。
因为有了“偏见”,内心难免会抱有疑问,演讲开始后的一个小时我没有听进去几句话,只是被他的态度吸引着,继续看下去。
是的,就是罗老师的态度,那种认真的、谦卑的、平等的者的态度特别吸引我。
我甚至有种愿望,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够成为这样的人,站在台上,自己的所知所感。
我之后态度的转变,是因为罗老师的那句话“做事儿的人。
”
他没有具体讲什么是做事的人,但是他充分解释了什么是不做事的人。
不做事的人就是那种总会问些抽象问题的人,比如说工作和生活要怎么平衡,现实和梦想要如何取舍,还有很搞笑的一句话,我和你妈掉水里了你要怎么办。
当他说出最后一句话,我一下子就懂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样的问题有多傻,可放在自己身上就不懂了。
我现在懂了,我不是做事的人,我经常问那样的傻问题,也经常被那样的傻问题吓到不敢前行,我害怕未知、也害怕选择,我不敢承担那样的风险,说的通俗易懂一点就是,有些人为了避免以后回答“我、妈、水”的问题而拒绝结婚。
明白了吗,你做过这样的傻事吗?
面对这样的傻事,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去面对它,把你放在真实情境中去面对,这反倒成为一个特别容易的选择题,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别无选择。
就像罗老师提到的他的女助理,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有人便问,她是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
罗老师的回答是,你在公司开会,家里来电话说孩子病了,你会怎么选?还能怎么选,赶快回家照顾孩子啊。
就是这样,当我们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它会变得更清晰,更简单,简单到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这样做。
很多时候,让我们感觉害怕的那些东西,就是因为太模糊了,模糊到我们把它的样子想象的太过可怕,就像之前听过的一场TED
“让我们恐惧的往往不是现实,而是想象。
”
如果你现在你正在迷茫,正在纠结,正在踟蹰不前,不如勇敢一点,向前走一步,就走一小步你就会更接近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