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地区谷子主栽品种主要性状比较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10
谷子新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及茎杆特性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屈洋;宋慧;刘洋;王可珍;高小丽;高金锋;王鹏科;杨璞;冯佰利【摘要】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31个谷子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茎杆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谷子新品种(系)的8个分级性状多样性差异较大,株型、穗型和穗密度多样性较高,谷粒颜色和米色多样性指数较差;8个产量性状中,单穗重、穗粒重和株高多样性丰富,生育期和出谷率多样性差;节长中,变异系数CV变化范围为23.294~26.811,H′变化范围为1.860~2.184,首部第3节CV较大,H′最高,多样性丰富;节粗中,CV变化范围为16.455~25.610,H′变化范围为1.473~2.023,首部第1节CV中等,H′较大,多样性丰富;不同节位的节粗具有一定的群集性,不同节位的节长位点分布较为分散;依据茎杆特性可将谷子新品种(系)划分为两大类群;单穗粒重与茎杆粗H′和茎杆长CV呈正相关(r=0.50,0.46,P<0.05),且与茎杆粗CV和茎杆长H′呈负相关(r=-0.51,-0.47,P<0.05).31份谷子新品种(系)农艺和茎杆性状多样性丰富,茎杆长和粗对产量性状具有一定的影响.%Agronomic traits and node characters were evaluat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nd regression analysis,and cluster analysis.The result showed that genetic diversity index(H′)of eight classified traits were difference,and a high H′ was found in plant type,fringe type,and fringe dens ity,but H′ of grain colour and rice colour was low level.For node length,the range of CV and H′ were 23.294~26.811 and 1.860~2.184,and the third node from plant top had a high level at H′ and CV.For node wide,the range of CV and H′were 16.455~25.610 and 1.473~2.023,and the first node from plant top had a high level at H′and medi-um level at CV.Node wide of different node position had aclustering,but node length from different node position was scattered.The two clusters were found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form node traits.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eed weight per fringe and H′of node wide,CV of node length(r=0.50,0.46,P<0.05),but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eed weight per fringe and CV of node wide,H′ of node length(r=-0.51,-0.47,P<0.05).Genetic divesitiy of agronomic traits and node characters was plentiful,and node traits,one of ag-ronomic traits,may have an effect on yield traits.【期刊名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8页(P51-58)【关键词】谷子;遗传多样性;农艺性状;茎杆特性;产量性状【作者】屈洋;宋慧;刘洋;王可珍;高小丽;高金锋;王鹏科;杨璞;冯佰利【作者单位】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岐山722499;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安阳455000;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岐山722499;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岐山722499;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5.033作物表型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1],是环境影响、自然选择和人工干预产生的稳定遗传变异[2]。
DOI:10.19462/ki.zgzy.20230924001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赤谷K4的选育薛新伟1,2 于智坤1 刘 丹1 穆安康1 杨 帆1 张家林1 张 姼1 贺 磊1柴晓娇1 白晓雷1 付 颖1 沈轶男1 王显瑞1(1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赤峰024000;2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9)摘要:为进一步提高春播地区谷子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能力,以矮88为父本、张杂谷13号为母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谷子新品种赤谷K4。
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山西省、河北省张家口市、甘肃省张掖市等≥10℃活动积温235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
根据赤谷K4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谷子;品种选育;赤谷K4;优质;高产Breeding of a New Millet Variety Chigu K4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XUE Xinwei 1,2,YU Zhikun 1,LIU Dan 1,MU Ankang 1,YANG Fan 1,ZHANG Jialin 1,ZHANG Shi 1,HE Lei 1,CHAI Xiaojiao 1,BAI Xiaolei 1,FU Ying 1,SHEN Yinan 1,WANG Xianrui 1(1Chife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Chifeng 024000,Inner Mongolia;2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9)谷子作为中国起源的作物,是最早被驯化的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是在11000年前由中国北方野生绿狐尾驯化而来的,在距今6000~7000年前谷子开始替代黍稷成为北方农业生产的主栽作物,在中国北方农耕文明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26]何学青,陶奇波,沙 亚·海拉提,等.柳枝稷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对人工老化处理的响应[J].草地学报,2016,24(4):834-840. [27]方娇阳,祝 燕,王彩云,等.香椿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变化[J].林业科学研究,2020,33(6):163-169.[28]武彦芳,张 建,祈 茜,等.不同老化处理对蒲公英种子以及幼苗质量的影响[J].种子,2017,36(4):32-35.[29]韩 瑞.人工老化水稻种子生理生化变化、DNA损伤及活力恢复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30]周国栋.种子老化对老芒麦种质生理特性及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31]孔治有,刘叶菊,覃 鹏.40℃加速老化处理对小麦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155-6157.[32]张永娟,韩 蕊,原 烨,等.罗布麻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性[J].草业科学,2011,28(12):2130-2135.[33]ParkheyS,NaithaniSC,KeshavkantS.ROSproductionandlipidcatabolismindesiccatingShorearobustaseedsduringaging[J].Plant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2012,57:261-267.[34]RoachT,BeckettRP,MinibayevaFV,etal.Extracellularsuperoxideproduction,viabilityandredoxpoiseinresponsetodesiccationinrecalcitrantCastaneasativaseeds[J].Plant,Cell&Environment,2009:59-75.[35]张海艳.低温对鲜食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13,49(4):347-350.[36]NikiE,YoshidaY,SaitoY,etal.Lipidperoxidation:mechanisms,inhibition,andbiologicaleffects[J].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2005,338(1):668-676.[37]YinHY,XuLB,PorterNA.Freeradicallipidperoxidation:mechanismsandanalysis[J].ChemicalReviews,2011,111(10):5944-5972.[38]孙 群,王建华,孙宝启.种子活力的生理和遗传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48-53.刁玉霖,朱康宁,张海金,等.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11):73-79.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11.010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刁玉霖,朱康宁,张海金,张文飞,王凯玺,吴宏生,陈国秋(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辽宁朝阳122000) 摘要:通过筛选特异性谷子种质资源,为其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谷子叶片生长规律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张立媛;李书田;赵敏;王显瑞;柴晓娇;赵禹凯【摘要】[目的]揭示谷子叶片生长规律及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赤谷系列谷子赤谷4号、赤谷5号、赤谷6号、赤谷8号、赤谷9号、赤谷10号、峰谷12为材料,各品种标记10株,观察其叶片生长规律以及株高、穗长、千粒重、节数、草重、穗重、单株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分析.[结果]7个参试品种在幼苗期叶片的生长速度总体一致,都是3~4d长出1片叶子,15片叶之后,叶片的生长速度加快;赤谷4号、赤谷5号、赤谷6号、赤谷8号、赤谷9号、赤谷10号、峰谷12在赤峰地区的叶片数分别为22、21、20、24、21~22、21 ~ 22、23片.赤谷6号叶片发育完成最早,赤谷10号叶片发育完成最晚;而成熟期也是赤谷6号最早,赤谷10号则最晚.单株产量与稳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株高、穗长、草重、节数呈负相关,株高、穗长与草重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谷子新品种选育及实现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指导.%[Objective] To reveal the leaf growth rule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foxtail millet. [Method] The Chigu series of foxtail millet; Chigu No.4, Chigu No. 5, Chigu No. 6, Chigu No. 8, Chigu No. 9, Chigu No. 10 and Fenggu 12 were selected as the material, 10 strains were collected of each cultivar to observe the growth rules of their leaves and measure their plant height,ear length, 1 000-grain weight, section number, grass weight, ear weight, per plant yield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Result] The growth rate of seven tested varieties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at the seedling stage, their first leaves all appeared at 3-4 d, but the growth of leaves became fast after the appearance of fifteen leaves; the leaves number of Chigu No. 4,Chigu No. 5, Chigu No. 6, Chigu No. 8, Chigu No. 9, Chigu No. 10, and Fenggu 12 in Chifeng area was 22, 21, 20, 24, 21-22, 21-22 and 23. The leaves growth of Chigu No. 6 completed the earliest, while that of Chigu No. 10 completed the latest. Thus, Chigu No. 6 matured the earliest, while Chigu No. 10 matured the latest. Single plant yiel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r weight, whil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1 000-grain weight, plant height, ear length, grass weight and section number. Plant height and ear length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rass weight.[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breeding of new cultivars and realizes the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of foxtail millet.【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23【总页数】3页(P11635-11637)【关键词】谷子;叶片;生长规律;农艺性状;相关【作者】张立媛;李书田;赵敏;王显瑞;柴晓娇;赵禹凯【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31;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31;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31;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31;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31;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5赤谷系列谷子是赤峰市农牧科学院培育的优良谷子品种,是赤峰及周边地区的主栽品种。
22个谷子品种农艺性状及适应性综合分析谷子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丰富的营养和广泛的适应性使之成为许多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
下面将对22个谷子品种的农艺性状和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
1. 哈谷一号: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长、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适应河北、山东等地区。
2. 玉米羽叶谷:该品种结实率高、产量稳定,适应河南、湖北等地区。
3. 陕谷一号: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陕西、甘肃等地区,并且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4. 东北五优谷子:该品种适应东北地区的寒冷气候,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5. 春谷001:该品种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湖南、贵州等地区的高温多雨环境。
6. 高粱谷:该品种适应川渝地区,具有较高的耐病性和耐旱性。
7. 旱谷12号:该品种耐旱性强,适应新疆、甘肃等干旱地区。
8. 黄谷一号: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江苏、安徽等地区。
9. 黑谷1号:该品种适应北方地区的寒冷气候,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寒性。
10. 青谷二号:该品种适应山东、河北等地区,生育期短、抗逆性强。
11. 早议元谷子:该品种适应湖南、江西等地区,抗病性强、耐旱性好。
12. 大速义:该品种适应山西、河北等地区,抗寒性好、产量稳定。
13. 白苞谷:该品种适应贵州、云南等地区,耐旱性和耐寒性较强。
14. 东方3号:该品种适应福建、广东等地区,抗病性好、产量高。
15. 长白谷:该品种适应吉林、黑龙江等地区,耐寒性好,适应能力强。
16. 红花米谷子:该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海南、广西等地区的高温多湿环境。
17. 云南红谷子:该品种适应云南地区,产量高、抗病性强。
18. 七星谷:该品种适应广西、广东等地区,生育期短、产量稳定。
19. 顾谷:该品种适应江苏、浙江等地区,适应能力强、耐病性好。
20. 南大早谷子:该品种适应江西、湖北等地区,抗倒伏性强、产量高。
21. 九条红谷子:该品种适应湖北、湖南等地区,抗逆性强、适应能力强。
22. 高原红谷子:该品种适应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耐寒性和耐旱性较强。
赤峰地区谷子主栽品种主要性状比较分析作者:赖佳成王伟平王宇李雪刘畅相吉山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05期摘要:内蒙古赤峰市是我国谷子产业发展核心区,目前主栽谷子品种较多。
本研究对赤峰地区19个谷子主栽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平均值为,生育期112.53d,分蘖数1.72个,主茎长度143.10cm,主茎直径7.63mm,主茎节数11.46个,穗下节间长度31.13cm,旗叶长度36.82cm,旗叶宽度3.04cm,主穗长度21.24cm,主穗直径23.39mm,主穗重25.08g,主穗粒数6876.57粒,主穗粒重20.15g,出谷率78.36%,千粒重2.87g。
方差分析表明,这些品种的分蘖数、旗叶宽度的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其中,赤谷5号生育期最长,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度、主穗重、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最小;赤谷8号生育期最短,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茎节数、出谷率最大;赤谷10号旗叶长度、主穗直径、主穗重、主穗粒重最大;赤谷4号主莖节数最多;赤谷K2主穗长度最长;豫谷18主穗粒数最多;红苗压破车千粒重最大。
总体而言,赤峰地区对谷子品种生育期的选择较严格,且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较大;19个主栽品种总体表现优良,个别品种的部分性状较好,是该区谷子产业发展的重要品种资源保障。
关键词:谷子;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方差分析中图分类号:Q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5-0021-05谷子(去壳后叫小米)比高粱、玉米等作物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率[1,2],适宜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种植,具有良好的稳产性[3],是旱作农业的理想作物。
内蒙古赤峰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半干旱区[4],适合发展旱作农业[5]。
2001-2003年,在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发掘的碳化粟(谷子)和黍(糜子)粒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从而证明敖汉旗是世界谷子发源地之一[6],是世界旱作农业系统重要文化遗产地[7],也是“世界小米之乡”[8]和“全国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9],是我国谷子产业发展核心区。
近年来,随着敖汉旗谷子产业的发展,赤峰谷子产业日益兴起,已形成拥有300多万亩优质谷子生产基地、年产小米9.7亿斤的产业规模,区域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6年,赤峰小米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赤峰小米荣获全国唯一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奖(神农杯);2018年,赤峰小米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9年,赤峰小米被国家九部委评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0年,赤峰小米列入自治区首批“蒙字标”内蒙古品牌。
目前,支撑赤峰地区谷子产业发展的主要品种有黄金苗、红谷子、毛毛谷、岗台大金苗等农家品种,和“峰红谷”系列、“峰谷”系列、“赤谷”系列、“金苗”系列、“敖谷”系列等选育品种,以及“张杂”系列、“晋谷”系列、“豫谷”系列等引进品种。
刘斌等[10]对赤峰地区“赤谷系列”谷子品种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进行分析;林在隆等[11]对以引进品种为主的21个谷子品种在赤峰地区的产量及性状进行分析;相吉山等[12]从春播特早熟区、春播中熟区、春播晚熟区引进435个谷子品种在赤峰地区进行表型鉴定及比较分析,对495 个不同产区谷子品种(系)在赤峰地区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13];徐峰等[14]对不同来源的115个谷子品种(系)在敖汉旗进行田间种植鉴定,并对产量及表型性状进行分析。
上述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引进品种开展的研究。
本研究对赤峰地区谷子主栽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品种的性状特征,为指导当地谷子育种、生产及促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2019年,从赤峰地区收集谷子主栽品种19个。
1.2 试验方法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赤峰学院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种植供试品种,田间排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材料重复3次,每重复5行,行长4.0m,行距0.5m,株距0.05m。
试验地土壤为栗钙土,土壤肥力中等,灌溉条件为沟灌,分别在播种前、抽穗后各浇水一次,其他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
1.3 性状考察播种后,田间记载出苗期、成熟期,并计算生育期。
成熟后,每重复中间行随机连续选10株,田间调查分蘖数、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度、旗叶长度、旗叶宽度;收获样株,室内调查主穗长度、主穗直径、主穗重、主穗粒重、千粒重,并计算主穗粒数和出谷率。
所有性状考察均按照《谷子农艺性状形态特征鉴定标准》[15]进行。
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千粒重×1000;出谷率=主穗粒重/主穗重×100。
1.4 统计方法用Excel 2010软件进行初步统计,用SAS 8.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参试品种的总体表现参试品种主要性状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平均为112.53±4.57d,分蘖数平均为1.72±0.55个,主茎长度平均为143.10±16.18cm,主茎直径平均为7.63±0.76mm,主茎节数平均为11.46±1.18个,穗下节间长度平均为31.13±5.16cm,旗叶长度平均为36.82±5.53cm,旗叶宽度平均为3.04±0.48cm,主穗长度平均为21.24±3.66cm,主穗直径平均为23.39±4.62mm,主穗重平均为25.08±8.80g,主穗粒数平均为6876.57±2428.30粒,主穗粒重平均为20.15±8.24g,出谷率平均为78.36±10.24%,千粒重平均为2.87±0.58g。
从变异系数来看,参试品种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穗粒重>主穗粒数>主穗重>分蘖数>千粒重>主穗直径>主穗长度>穗下节间长度>旗叶宽度>旗叶长度>出谷率>主茎长度>主茎节数>主茎直径>生育期。
总体而言,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遗传较丰富;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小,遗传较狭窄。
2.2 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分析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的分蘖数、旗叶宽度的差异不显著;生育期、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度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旗叶长度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其中,赤谷5号的生育期极显著最大,赤谷K2、赤谷4号、赤谷8号的生育期极显著最小;赤谷8号的主茎长度极显著最大,赤谷K1、豫谷18、赤优金谷、矮88-1、红苗压破车的主茎长度极显著最小;赤谷8号的主茎直径极显著最大,峰红谷的主茎直径极显著最小;赤谷4号、赤谷8号的主茎节数极显著最大,峰红4号、赤谷K2、赤优金谷、赤谷5号、红苗压破车的主茎节数极显著最小;峰红谷的穗下节间长度极显著最大,赤谷5号的穗下节间长度极显著最小;赤谷10号的旗叶长度显著最大,赤谷17号的旗叶长度显著最小。
总体来看,赤谷8号的生育期短,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茎节数最大;赤谷5号的生育期长,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度最小;赤谷4号的主茎节数最多;赤谷10号的旗叶长度最长。
2.3 参试品种的产量性状比较分析参试品种主要产量性状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品种产量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其中,赤谷K2的主穗长度极显著最大,红苗压破车的主穗长度极显著最小;赤谷10号的主穗直径极显著最大,峰红4号的主穗直径极显著最小;赤谷10号的主穗重、主穗粒重极显著最大,赤谷5号的主穗重、主穗粒重极显著最小;豫谷18的主穗粒数极显著最大,赤谷5号的主穗粒数极显著最小;赤谷8号的出谷率极显著最大,赤谷5号的出谷率极显著最小;红苗压破车的千粒重极显著最大,赤谷5号的千粒重极显著最小。
总体来看,赤谷K2的主穗长度最长,豫谷18的主穗粒数最多,赤谷8号的出谷率最高,赤谷10号的主穗直径、主穗重、主穗粒重最大,红苗压破车的千粒重最大,而赤谷5号的大部分产量性状均较低。
3 讨论3.1 赤峰地区对谷子品种生育期的选择较严王殿瀛等[16]根据与谷子适应性有关的生态因子,将我国谷子主产区划分为春播特早熟区(Ⅰ,分2个亚区)、春播早熟区(Ⅱ,分2个亚区)、春播中熟区(Ⅲ,分2个亚区)、春播晚熟区(Ⅳ,分3个亚区)、夏谷区(Ⅴ,分2个亚区)等5个生态区11个亚区。
刁现民等[17]按照具体生态区,将全国谷子主产区划分为华北夏谷区、西北春谷早熟区、西北春谷中晚熟区、东北春谷区4个生态区。
相吉山等[13]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春播中熟区,谷子品种生育期在110-120d之间。
本研究发现,内蒙古赤峰地区谷子主栽品种的生育期在108-128d之间,平均为112.53d,且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低。
说明赤峰地区对谷子生育期的控制较严格,育种过程中对谷子品种的生育期进行了严格的选择。
3.2 生育期对赤峰地区谷子产量的影响较大谷子产量是多个性状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产量构成相关因素关系复杂[18-21]。
谷子的产量构成三要素为亩穗数、穗粒数、粒重[22]。
已有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产量主效因子不同[10,23-26]。
相吉山等[13]研究发现,内蒙古自治区谷子品种的生育期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主穗重、主穗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西北春谷中晚熟区谷子[27]的结果一致。
徐峰等[14]研究发现,赤峰地区谷子的生育期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
本研究发现,赤谷8号生育期短(108d),主茎长度、主茎直径、主茎节数、出谷率最大;赤谷10号生育期适中(115d),主穗直径、主穗重、主穗粒重最大;红苗压破车的生育期适中(114d),千粒重最大;赤谷5号生育期长(128d),主茎节数、穗下节间长度、主穗重、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最小。
说明生育期对赤峰地区谷子产量的影响较大,该区谷子品种的最佳生育期范围为108-115d。
3.3 各性状表现优良品种可作为谷子育种及生产的重要品种资源在一定的条件下,株高是影响谷子产量的关键因素[28]。
矮秆品种虽然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但是株高过矮会降低生物量,约束产量的提升。
相吉山等[13]研究发现,产量高于赤峰地区对照品種(赤谷4号)的谷子品种的平均株高为133.75cm,本研究中7个谷子品种的株高低于133.75cm。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选育适宜机收的品种已成为谷子育种的重要方向。
黄瑞等[29]研究发现,穗下节间长度介于20~30cm的谷子品种最适宜机械化收割,本研究中7个品种的穗下节间长度介于20~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