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图形的变换一、判断:1、直角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2、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3、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对称轴。
()4、数学书的封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5、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6、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7、汽车方向盘的运动不是旋转现象。
()8、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9、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两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二、填空:1、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圆有()条对称轴,椭圆有()条对称轴,半圆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菱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边形有()条对称轴。
3、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
三、下面大写字母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在括号里打“√”。
A()B()F()K()M()W()S()O()E()N()四、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90度的图形;图3:画出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的图形;图4:画出向下平移3格的图形;图6:画出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180度、270度的图形。
六、填一填: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汽车的运动是()现象,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5)索道上运行的观光缆车。
()。
(6)推开窗户。
()(7)钟面上的分针。
()(8)飞机的螺旋桨。
()(9)工作中的电风扇。
()(10)拉动抽屉。
()2、(1)图形1绕A点()旋转90。
到图形2。
(2)图形2绕A点()旋转90。
到图形3。
(3)图形4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2。
(4)图形3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1。
3、看右图填空。
(1)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2”;(2)指针从“12”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3”;(3)指针从“1”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6”;(4)指针从“3”绕点A顺时针旋转300到“()”;(5)指针从“5”绕点A顺时针旋转600到“()”;(6)指针从“7”绕点A顺时针旋转(0)到“12”。
选择题 专项复习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1.求一个长方体水箱能装水多少升就是求它的( ),做一个水箱需要多少铁皮,也就是求它的( ),这个水箱的占地面积,就是求它的( ),这个水箱占多大的空间,就是求它的( ) 。
(1)体积 (2)容积 (3)表面积 (4)底面积2.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dm ,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比较( )。
(1)体积大 (2)同样大 (3)表面积大 (4)无法比较3.做一个长方体的通风管,大约用350( )铁皮。
(1)米 (2)平方米 (3)立方米 (4)升4. 做一个长方体的通风管道,需要用多少铁皮,需要求( )个面的面积之和。
(1)5 (2)6 (3)4 (4)3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a 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1)a 2 (2)2 a 2 (3)a (4)a 36. 棱长为a 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 )。
(1)a 2 (2)2 a 2 (3)2a (4)a 37. 把两个棱长为3㎝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 )。
(1)3 c ㎡ (2)6 c ㎡ (3)9c ㎡ (4)18 c ㎡8. 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4( )。
(1) c ㎡ (2)c 3m (3)d 3m (4)3m9. 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扩大了两倍。
(1) 棱长 (2)表面积 (3)体积 (4)底面积10. 一块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积是10 c ㎡,如果把它截成5段,那么它的表面积会增加()。
(1) 10 c ㎡ (2)40 c ㎡ (3)50 c ㎡ (4)80 c ㎡11.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0.5( )。
(1) c 3m (2)d 3m (3)3m (4)L12. 一个木箱的体积( )它的容积。
(1) 大于 (2)小于 (3)等于 (4)无法比较13. 一只水桶里盛水15( )。
(1) 米 (2)平方米 (3)立方米 (4)升14. 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
1. 学校要粉刷会议室,已知会议室长20m,宽12m,高4m,扣除门窗的面积是30m²。
①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间会议室需要花费多少元?②这个会议室占有多大的场地?2. 一根长910米的铁丝,第一次减去它的110,第二次剪去它的25,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3. 甲、乙两个运动员在操场上练习跑步。
甲运动员4分钟跑完一圈,乙运动员6分钟跑完一圈,甲、乙两个运动员同时在同一起点向同一个方向跑。
至少要多少分钟后两人在这一起点再次相遇?4. 把64升水倒人一个长8分米,宽2.5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水箱内,这时水面距箱口多少分米?5. 如图计算这块空心砖的表面积。
(单位:厘米)1. 一篮青菜有45千克。
小白兔上午吃了这篮青菜的14,下午又吃了这篮青菜的13,还剩这篮青菜的几分之几没有吃?2. 王老师买来48本笔记本和36支铅笔作绘画比赛的奖品,每样都平均分给每一位获奖同学,而且都正好分完。
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获奖?3. 假日里,欢欢给自己定的时间表的一部分如下:起床:7:00 读课外书7:30~8:30 学跳舞14:00~16:00 她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是全天时间的几分之几?读课外书的时间是学跳舞时间的几分之几?4. 某航空公司对乘客携带行李的规定如下:随身登机行李的长、宽、高分别不能超过55厘米、40厘米、20厘米,质量不超过5千克。
超出以上任意尺寸或质量必须托运。
按规定,随身登机行李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5. 一种长方体茶叶盒,底面是边长为0.8分米的正方形,高是1.5分米。
现在要在四周贴上与长方体等高的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商标纸?1. 有一堆煤,第一次运走它的25,第二次运走它的17,第三次运走的与第二次同样多,剩下的煤是这堆煤的几分之几?2. 五(1)班有48名同学,其中男生有28名,男、女生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3. 学校礼堂有4根长方体的柱子,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6米,现在装修需要油漆这些柱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总复习试题附答案第1单元一、填空。
(每空2分,共30分)1.下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上”“正”或“左”)2.在下面四个几何体中:(1)从正面看是图A的是(),从左面看是图B的是()。
(2)观察④,从()面和()面看到的都是图B。
(3)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一个从上面看和①一样的几何体,有()种不同的摆法。
3.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从左面看是,则这个几何体是由()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4.用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
搭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5.看下面的几何体填空。
(1)移去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移法。
(2)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左面、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添法。
6.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若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有()种摆法。
如果又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有()种摆法。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物体,一定是由3个正方体组成的。
() 2.根据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一定不能确定几何体的具体形状。
() 3.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要使从左面和上面分别看到右面两个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4.由3个摆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那么这3个只有2种摆法。
() 5.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12分) 1.如图,它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原几何体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B.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C.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D.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图形都发生了改变2.下面各几何体中,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这个几何体是()。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一、图形的变换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二、因数与倍数1、因数和倍数:如果整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2、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方法是成对地按顺序找.3、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方法时依次乘以自然数.4、2、5、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5、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6、质数和和合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最小的质数是2.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 长=体积÷(宽×高)宽=体积÷(长×高)高=体积÷(长×宽)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 a×a×a9、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V=Sh11、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12、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13、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和ml)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1ml=1立方厘米14、容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用字母表示:a ÷b= (b≠0).4、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5、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6、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7、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8、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9、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10、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1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12、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13、特殊情况下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①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的数.②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14、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15、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数化分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六、打电话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1. 因为2×6=12,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2. 求一个数的因数,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3. 求一个数的倍数,用一个数去乘1、乘2、乘3、乘4……4.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5. 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6.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也是偶数.7.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8. 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9. 个位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10. 一个数各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11.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2. 整数按因数的个数来分类:1,质数,合数.整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类:奇数,偶数13. 将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用短除法,把36分解质因数是?14.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合数是4,最小奇数是1,最小偶数是0,同时是2,5,3倍数的最小数是30,最小三位数是12015. 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奇数加偶数等于奇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16. a是c的倍数,b是c的倍数,那么a+b的和是c的倍数,c是a+b和的因数,a-b的差是c的倍数,c是a-b差的因数.17.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18. 轴对称图形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19.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完全相同).20. 长方体有12条棱,分为三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21. 长方体有8个顶点.22.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23. 正方体有6个面, 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等,正方体有12条棱, 12条棱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24. 长方体棱长之和:(长+宽+高)×4 长×4+宽×4+高×425. 正方体棱长之和:棱长×1226. 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27.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宽×高+长×高)×2 或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宽×高×2+长×高×228. 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29.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 dm3 m330. 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d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31. 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3 =a×a×a a3表示3个a相乘32.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计量容积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用升和毫升33.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34.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5. 米表示(1)把5米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米,算式:5÷8=(米)(2)把1米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就是米,算式:1÷8=(米),5个米就是米36. 当整数除法得不到整数的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在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除数不能为0)区别: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37.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38. 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时,用整数部分和分母相乘再加分子所得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39. A是B的几分之几?用A÷B40.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41.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常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把它们所有的公有质因数相乘,来求最大公因数.42. 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是互质数.两个连续自然数;两个质数;1和其他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43.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44.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通常把每个数分解质因数,把它们所有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相乘,来求最小公倍数.45.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叫做通分.46. 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先求其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用求出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再与第三个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47. 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48. 如果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49. 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的几种特殊情况:1和其他自然数,相邻两个自然数,两个质数.50.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把小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然后再化成最简分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要点整理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三》1.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摆法的多样性。
2.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二、因数和倍数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 能被b 整除,那么a 就是b 的倍数,b 就是a 的因数。
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1)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如:6的因数有:1、2、3(6除外),刚好1+2+3=6,所以6是完全数,小的完全数有6、28等4:自然数按能不能被2整除来分:奇数、偶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叫奇数。
也就是个位上是1、3、5、7、9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也就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
期末测试卷(一)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第3题6分,第4题3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5分)1.有10个机器零件,其中9个质量合格,另有1个稍重,不合格。
如果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个不合格的零件来。
2.把一个棱长是12 cm 的正方体铁块铸造成一个长是18 cm ,宽是12 cm 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 )cm ,表面积是( )cm 2。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0.85 m 3=( )cm 3 4 L =( )mL 150 dm 3=( )m 3 47 mL =(——)L 59秒=(——)分 31 cm =(——)dm4.9÷( )=()25=21( )=35 5.用数字卡片2345可以组成最大的带分数是( ),最小的带分数是( )。
6.在89、121、132、480、157、783中,是3的倍数的是( )。
7.甲数=3×5×7,乙数=5×3×11,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把8吨煤平均分给5户居民,每户居民分得总吨数的(——),每户居民分得(——)吨。
9.一个长方体,长是8 cm ,宽和高都是质数,它们的和等于长方体的长,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10.右图要保持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最多可以拿掉()个小正方体。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8分)1.“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下面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2.在分数818-x中,x不能等于()。
A.9B.6C.3D.18 3.用丝带捆扎一种礼品盒(如右图),接头处长30 cm,要捆扎这种礼品盒至少需要准备()cm的丝带比较合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共4课时)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课题:总复习观察物体第1课时三折线统计图授课时间:【研究目标】1、能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几何体,并得到相应的形状。
反过来,根据从这三个不同方向得到的形状,能推测出所摆几何体的形状。
2、能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灵活运用它解决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2、开展多种形式的复习,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3、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
【研究流程】■自主复习:知识梳理: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还能清楚地看出()。
3、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合作探究:1、把5个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右侧的样子。
从哪两面看到的外形相同?分组说一说。
2、照样子,用5个正方体,搭成从上面看是4个备注(教师复备栏及学生笔记)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正方形从正面看是3个正方形,从右面看也是3个正课题:,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授课时间:方形的立体图形。
试试看!数学广角-找次品(组内比赛,看谁搭得符合条件的情况最多)3、小明从家出发到书店买书,当他快到书店时,想起忘了带钱。
于是回家取钱,然后到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
下面()比较准确地描述了上面的情景。
■展示交流:对合作研究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
■总结提升:完成课本第116页的第2题和第117页的第4题。
【自主反思】数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主备人:)【研究目标】1、能熟练地说出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概念。
2、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能熟记奇数与偶数加法、乘法运算的规律。
4、能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找次品”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自主梳理知识,构成本人的认知结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计算综合复习含答案完整1.直接写得数。
27+37= 1-59= 78-58= 89+411+19= 35+45= 12+12= 712-112= 2-916-716= 2.直接写得数。
71106-= 5164+= 338-= 254799++= 3355-= 8299-= 731010+= 155288+-= 3.直接写得数。
2799+= 511616-= 2136-= 1145-= 7599+= 4152-= 7112-= 3147-= 1132+= 123-÷= 4.直接写得数。
912÷= 1244+= 0.520.48+= 22107-= 50.1258-= 51399+= 5118-= 4 2.5⨯= 53a a += 734101011++= 5.直接写得数。
31=44+ 5899+= 6277-= 50.6258-= 225-= 1134+= 14155--= 11116666+-+= 6.直接写出得数。
1388+= 1566+= 8113-= 5299-= 2132-= 1164+= 7.口算。
3÷5= 7÷3= 59-29= 1.8×3= 180-6.5= 17×40= 2+13= 3.6÷3= 8.口算。
5166+= 519-= 441111-= 31144-+= 3-17= 9155+= 50.78-= 3+16= 2.35+35= 2626913913+-+= 9.直接写出得数。
1139-= 1162+= 7299-= 731010-= 3348+=2113-= 1455+= 1178-= 1243+= 235-= 10.直接写得数。
317-= 4899+= 3142-= 15166--= 5183+= 31105-= 3588+= 255797++= 11.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111468+- 81199100⎛⎫+- ⎪⎝⎭ 3671107107++- 17250.612512⎛⎫-+- ⎪⎝⎭ 1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因数和倍数复习
东方德才小学吕学翠
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掌握2 、5 、3 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复习难点:辨析和理解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因数和倍数”这部分内容最基本的概念是什么?你能从基本概念出发,把有关联的知识整理成一个图吗?
二、概念复习
(一)因数和倍数
1.说一说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吗?
2.你能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吗?
3.填一填
(1)15的因数有()。
(2)3的倍数有()。
(二)2,5,3的倍数的特征
1.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56,79,87,195,204,630,22,31,57,65,78,83
(三)质数和合数
1.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56,79,87,195,204,630,22,31,57,65,78,83
2.10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四)最大公因数
把16和12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并指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五)最小公倍数
1.把3 和2 的倍数,公倍数填在相应的位置,并指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6,12,18,···是3和2公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 6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做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三、解决问题
1.食品店有70多个松花蛋,如果把它装进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
如果把它装进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
你能求出有
多少个松花蛋吗?
四、灵活应用
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30厘米,18厘米和12厘米。
把它切分成棱长是整厘米且大小一致的小正方体,可以怎样切分?符合条件的切分方法中,棱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五.全课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