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114
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 哇塞,这可是QC七大手法培训资料(完整版)啊!听说这个资料可是质量控制界的“葵花宝典”,掌握了它,你就能成为质量控制的“武林高手”!那我们赶紧来一起学习吧!我们来了解一下QC七大手法的概念。
QC七大手法,又称为质量管理七步法,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七个步骤来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一种方法。
这七个步骤分别是:明确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结果、采取措施、总结经验。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这七个步骤。
1. 明确问题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问题出在哪里。
这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源头”,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2. 分析原因明确问题之后,我们就要分析问题的原因。
这就像是找到了问题的“病根”,只有找到了问题的真正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分析问题,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3. 制定计划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这就像是为解决问题制定了一张“路线图”,只有有了明确的计划,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制定计划,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4. 实施计划制定计划之后,我们就要付诸实践,按照计划去解决问题。
这就像是按照“路线图”一步一步地前进,只有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勇于实践,敢于担当,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5. 检查结果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检查结果,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就像是在“路上”不断地回头看看自己的“脚步”,只有不断检查结果,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方案。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检查结果,时刻关注质量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质量。
6. 采取措施在检查结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一步解决问题。
深圳现代科技电子有限公司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编制:审批:2003年2月18日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一、QC七大手法:1、排列图。
2、因果图。
3、散布图。
4、直方图。
5、检查表。
6、分层法。
7、控制图。
二、各种统计方法:1、排列图(又称累计柱状图)。
1.1起源: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Viferdo pateto)首先分析当时社会财富分配情况时发现后者有人称之为“巴雷特图”或者“柱状图”,后来由美国人裘兰博士(Joseph Jaraw)加以推广使用。
1.2作用:打出关键名,作为今后管理工作的重点(分清主次)。
1.3作成方法:1.3.1列出不良项目,收集不同时期的数据。
1.3.2按数据大小排列不良项目。
1.3.3设定生标系,填上坐标系,注明横坐标(不良项目)。
1.3.4绘制柱状图。
1.3.5计算比例,并标注。
1.3.6连接各比例点直至100%。
1.3.7记入附加项目(如统计图名称、作者、日期)。
1.4注意事项:1.4.1采取杂抓大放小的原则,先抓前三位。
1.4.2其它不良率比例总小于20%,否则要进一步细化。
2、因果图(又称鱼刺图或名骨图):2.1定义:因果图是指用树状结构画出因果关系的图。
2.2起源:它是由日本人石川馨首先提出有人亦称为石川图。
2.3作用:将影响不良的因素,一一找出,开成因果对应关系。
2.4方法:2.4.1列出不良项目。
2.4.2根据实际情况,从4MIE(从员、设备、材料、作业方法、环境)5个方面或某一方面找出原因。
2.4.3画次于逐级细化分析。
2.4.4记入附注内容。
2.5注意:2.5.1尽可能的多查找原始数据,注入导致的原因,而非可能存在的一切原因。
2.5.2主次分明,刨根究底。
2.5.3结合其它手法(因仅告诉你原因所在)。
3、散布图(略讲)——属验证性质。
3.1定义:散布图是指以点的形式在坐标系上描述出两上变量之间内在的关系。
3.2作用:介定某两个变量是否存在某种内在的关系。
qc七大手法实用培训教程简介Quality Control (质量控制简称QC)是指企业或组织通过采取各种管理手段,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既定质量标准的一系列活动。
QC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强化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教程将介绍QC的七大实用手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这些手法的应用。
1. PDCA循环PDCA循环是QC中最经典的管理工具,全称是Plan-Do-Check-Act 循环。
它通过循环反馈的方式,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过程。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包括:制定计划(Plan)、实施计划(Do)、检查结果(Check)、采取行动(Act)。
通过PDCA循环,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的持续提升。
核对单是一种记录和确认质量控制活动的工具。
它可以用于确定QC活动的范围、任务分配、时间安排等。
核对单的使用可以帮助团队成员了解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确保各项质量控制任务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核对单也可以用于记录和评估QC活动的执行情况,为后续的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3.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表示工作流程的工具。
在QC中,流程图可以用于清晰地描述和展示质量控制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环节。
通过流程图,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遵循质量控制流程,避免因为流程不清晰而导致质量问题。
此外,流程图还可以用于识别和改进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样本抽检是一种通过抽取样本进行检测和评估的质量控制手法。
通过样本抽检,可以从整体中获取代表性的样本,并以较少的成本和时间对样本进行检验,以此来判断整体的质量水平。
样本抽检通常采用统计学方法,如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以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5.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用于验证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的统计方法。
在QC 中,假设检验可以用于判断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既定的质量标准。
通过收集样本数据并进行假设检验,可以得出结论:接受原假设或拒绝原假设。
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QC(Quality Control),即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程控制质量,最终使产品符合规定质量标准的管理方法。
在质量控制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使用QC七大手法对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本文将对QC七大手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提供培训教程,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QC七大手法。
一、QC七大手法介绍QC七大手法是指帕累托图、直方图、散点图、柏拉图图、流程图、控制图和因果图。
它们是质量管理中经典的工具和技术,对于控制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帕累托图:帕累托图主要用于分析某些现象或问题中,各种因素或原因所占比重的情况。
有助于发现造成问题的主要因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展现数据分布情况的图表。
通过绘制各数据的频率分布情况,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规律和集中程度。
3.散点图:散点图可以用于展示两个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散点图中各个数据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4.柏拉图图:柏拉图图主要用于展示问题原因的分类统计。
通过柏拉图图的绘制,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各种问题的原因占比,帮助我们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5.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展示工作流程的图表。
它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工作的每个环节,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6.控制图:控制图主要用于展示某一过程特性的测量值的变化趋势。
通过观察控制图,可以判断过程特性是否在规定的控制范围内,从而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控制。
7.因果图:因果图用于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可以帮助我们系统地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二、QC七大手法培训教程1.帕累托图的使用方法1)收集数据:收集与现象或问题有关的各种因素或原因的数据;2)绘制累计百分比曲线:按照因素或原因的影响大小顺序将它们排列,并计算出各个因素或原因的累计百分比;3)绘制帕累托图: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因素或原因的累计百分比曲线和各个因素或原因的影响大小;4)分析帕累托图:根据帕累托图得出的结论,采取措施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