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山水库溢洪道侧槽水面线推求_夏凤兰
- 格式:pdf
- 大小:220.10 KB
- 文档页数:2
2023年11月第38卷第6期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Xi’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Nov.2023Vol.38No.6收稿日期:2023 07 13基金项目:中石化科技部项目“龙门山前海相上组合油气成藏条件与区带评价”(P22073);“四川盆地下三叠统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评价”(P21042-5)第一作者:徐康(1985 ),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储层沉积学。
E mail:xukangstar@foxmail.comDOI:10.3969/j.issn.1673 064X.2023.06.001中图分类号:TE122.23文章编号:1673 064X(2023)06 0001 14文献标识码:A川西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徐康1,2,宫晗凝1,2,蒋小琼1,2,潘文蕾1,2,汪远征1,2,杜崇娇1,2,李龙龙1,2(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26;2.中国石化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6)摘要:为明确川西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基于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结合实验分析数据,对其进行了系统分析。
研究表明:川西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岩性以微粉晶白云岩和藻纹层白云岩最为有利。
平均孔隙度3.7%,平均渗透率9.31×10-3μm2,下储层段物性明显好于上储层段。
主要储集空间为成岩组构溶蚀孔洞。
白云化及组构选择性溶蚀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发生于沉积-成岩早期。
(藻)云坪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沉积基础。
准同生白云石化和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关键。
优质储层多发育在向上变浅高频旋回中上部藻纹层中。
储层发育有利区平面上在川西中部,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关键词:储层特征;成因机理;雷口坡组;川西坳陷;三叠系ReservoirCharacteristicsandGeneticMechanismofUpperSectionoftheFourthMemberofLeikoupoFormationinWesternSichuanXUKang1,2,GONGHanning1,2,JIANGXiaoqiong1,2,PANWenlei1,2,WANGYuanzheng1,2,DUChongjiao1,2,LILonglong1,2(1.Wuxi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Geology,SINOPEC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Wuxi,Jiangsu214126,China;2.SINOPECKeyLaboratoryofHydrocarbonAccumulation,Wuxi,Jiangsu214126,China)Abstract:ThereservoircharacteristicsandgeneticmechanismoftheuppersectionofthefourthmemberoftheLeikoupoFormationinwesternSichuanwassystematicallyanalyzedonbasedonfieldoutcrop,core,loggingandseismicdata,andexperimentalanalysisdata.Researchshowsthatthemostfavorablelithologyforthisreservoirismicrocrystallinedolomiteandalgallayereddolomite.Averageporosityandaveragepermeabilityofthereservoiris3.7%and9.31×10-3μm2separately,thephysicalpropertiesofthelowersectionofthereservoira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oseoftheuppersection.Themainstoragespaceisdiageneticfabricdissolutionpores.Con structivediagenesissuchasdolomitizationandfabricselectivedissolutionmainlyoccurintheearlystagesofsedimentation diagenesis.Carbonatetidalflatisthesedimentaryfoundationforthedevelopmentofhigh qualityreservoirs.Themetascontemporaneousdolomitiza tionofmicroorganismsisthekeybasicconditionforthedevelopmentofhigh qualityreservoirsincarbonatetidalflat.Quasicontempora neousdolomitizationanddissolutionarekeyfactorsforthedevelopmentofhigh qualityreservoirs.High qualityreservoirsaremostlyde velopedintheupperandmiddlealgallayersofhigh frequencycycles.ThefavorableareaislocatedinthecentralpartofwesternSi chuanontheplane,extendinginanortheast southwestdirection.Keywords:reservoircharacteristics;geneticmechanism;LeikoupoFormation;westernSichuanDepression;Triassic[Citation]徐康,宫晗凝,蒋小琼,等.川西雷口坡组四段上亚段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8(6):1 14,62.XUKang,GONGHanning,JIANGXiaoqiong,etal.ReservoircharacteristicsandgeneticmechanismofuppersectionofthefourthmemberofLeikoupoFormationinWesternSichuan[J].JournalofXi’anShiy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23,38(6):1 14,62.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引 言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层位[1 3],近年来,多口探井喜获高产工业气流。
技术思路和建议朱承山发布时间:2021-10-27T07:59:02.976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朱承山[导读] 本文根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2017)》、《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导则(试行)》(2020)等有关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结合多年水库调度控制运用的实际经验湖南省欧阳海灌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局湖南耒阳 421800摘要:本文根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2017)》、《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技术导则(试行)》(2020)等有关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结合多年水库调度控制运用的实际经验,对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工作中主要程序、技术思路和要求进行了比较系统性的归纳整理,同时总结近几年来开展小型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工作的具体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可供同行在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划界工作时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水库划界;技术导则;设计洪水位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界工作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施水库工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规划这一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全力保障水库安全的战略举措。
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水利工程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本着“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尊重历史、符合事实”的工作原则,以及按照保障水库工程安全、方便运行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原则,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水库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合理可行地划定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并编制形成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定方案,目的是建立范围明确、权属清晰、责任落实的水库工程管理保护责任体系,实现对水库工程有效监督管理,确保水利工程运行安全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支撑和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开展好这项工作对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本文以湖南省小型水库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为例,叙述了开展这一工作的主要程序、技术思路和要点,以期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合理可靠划定。
捉马沟水库侧槽溢洪道水面线计算作者:王栋郝露宇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36期摘要:本水库为除险加固工程,其侧槽溢洪道水面线计算不同于一般新建工程,它通过对现有溢洪道建筑质量判断,并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尽可能额不改变原有建筑物的结构布置形式的前提下,确定适合的加固方式,然后计算其水面线,以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该文以捉马沟水库溢洪道加固部分为例,简要介绍了侧槽式溢洪道水面线计算。
关键词:水库,侧槽,溢洪道,水面线侧槽式溢洪道适宜于在山坡陡峻的岸坡上修建,傍山开挖溢洪道侧槽段、调整段、泄槽段、效能段等部分。
其特点是侧槽段基本沿等高线布置,水流过堰后进入侧槽段,经过下游调整段调节水流形态,再进入泄槽段泄流。
1.概况捉马沟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库。
水库总库容41.9万m3,调洪库容9.9万m3,兴利库容24.0万m3,死库容8.0万m3。
水库坝址距商南县城6km,距下游西安——南京铁路及“312”国道1.0km,坝址处在商南县捉马沟村北,控制流域面积8.5km2。
捉马沟水库原由于当时群众运动期建设,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基础差,仓促上马。
该工程于1974年开工兴建,1977年建成蓄水,水库的主要任务是下游1500亩弄年灌溉。
2.溢洪道情况捉马沟水库现状侧槽式溢洪道紧靠右岸山体,由侧槽式溢流堰、泄槽段、陡坡段组成。
溢洪道侧堰长22.5m,堰顶宽度1.5m,堰顶高程596.57m,侧槽首段宽2m,末端宽5.8m,泄洪槽下端接陡坡段,陡坡长30.4m,坡比1:2。
溢洪道在右岸岩石岸坡上开凿而成,溢洪道边墙为浆砌石砌筑而成。
加固处理后,溢洪道侧堰长22m,侧槽始端底宽b=1.9m,末端底宽B=5.8,侧槽比降为0.002,泄槽段维持原设计不变,长37.5m,底宽5.8m,边墙为直墙;陡坡段长度24.5m,底宽5.4m。
3.泄水流量根据本水库校核洪水来水量为138m3/s,用加固的新方案中溢流堰进行调洪水迹,调洪后确定水库校核水位598.65m,相应最大下泄流量118m3/s。
2018年第8期水利规划与设计科研与管理泄槽渐变段出口设计图li 50濟oq^nnn尹oqsoqsnnn图1溢洪道泄槽渐变段结构设计图殊荷载主要包括校核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及扬压 力、动水压力等。
溢洪道泄槽段断面水深变化较 大,为简化计算,主要考虑基本荷载的作用,选用 泄槽渐变段的断面作为计算断面。
其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墙后填土类型为碎石土,取,土=20kN /m3,填土内摩擦角(=42°,由于溢洪道泄槽段基础为收稿日期! 2018-01-23基金项目:喀斯特地区海绵城市雨洪控制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黔 科合[2016]支撑2903)作者筒介!王向伟(1985年一),男,工程师。
泄槽渐变段进口设计图溢洪道是水库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 要任务是宣泄洪水以保证主体水工建筑物的安 全[1],溢洪道通常是由进口段、控制端、泄槽段以 及消能防冲设施和水渠组成[2]。
结合国内溢洪道设 计情况及研究成果,岸边溢洪道可分为正槽溢洪 道、侧槽溢洪道、井式溢洪道和虹吸式溢洪道等, 正槽溢洪道被广泛采用,也较为典型[3-]。
本文以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花崖水库水源地工程岸边溢洪 道的泄槽段为例,对设计泄槽的渐变段进行荷载分 析、稳定计算和结构内力计算。
1 工程概况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花崖水库水源地工程总库 容204. 20万m 3,兴利库容为131. 30万m 3,年可 供水量237.0万m 3,属.等小(1)型工程。
溢洪道 布置于左岸岸边,由引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挑 流消能段组成。
泄槽段坡比为110,泄槽渐变段长 度为18m ,侧墙顶部宽为0.3m ,侧墙底部宽为 0. 65m ,渐变段底宽由6. 0m 渐变为3. 0m ,渐变段 侧墙高度由3. 5m 渐变为2. 0m ,渐变段底板厚度为 0.8m ,渐变段后接泄槽槽身段,其长度为59m 。
泄 槽段底板与边墙为整体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溢 洪道最大下泄量为27. 57m 3/,。
浅析冯家山水库非常溢洪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雷春妮发布时间:2021-09-14T07:14:28.53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8期作者:雷春妮樊宏孝[导读] 本文分析了冯家山水库非常溢洪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全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使水库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防洪、灌溉、供水、养殖、发电等作用,建议水库管理部门尽快立项实施。
陕西宝鸡市冯家山水库管理局 721300摘要:本文分析了冯家山水库非常溢洪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安全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使水库最大限度的发挥其防洪、灌溉、供水、养殖、发电等作用,建议水库管理部门尽快立项实施。
关键词:水库;非常溢洪道;存在问题;应对措施冯家山水库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作防洪、发电、供水、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㈡型水利工程。
水库总库容4.27亿m3,有效库容2.86亿m3。
工程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4年下闸蓄水投入灌溉运行,1982年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2007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
水库灌溉着宝鸡市陈仓、金台、凤翔、岐山、扶风、眉县及咸阳市乾县、永寿共8县(区)9.09万ha农田。
水库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大坝、泄洪洞、溢洪洞、非常溢洪道、放水洞及坝后电站等组成。
⒈非常溢洪道基本情况非常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距右坝肩约500m,为开敞式明槽溢流。
全长469m,包括进口喇叭段、溢流堰、泄槽段和挑流鼻坎等部分。
溢流堰为驼峰堰型,堰宽40m,高1.5m,堰顶高程710.5m;泄槽段水平总长346m,梯形断面;挑流鼻坎长10m,坎顶高程687.7m。
溢流堰上填筑土堤子堰挡水,并连接交通。
子堰顶部高程714.5m,顶宽3m。
设计拦挡水库遭遇2000年一遇保坝洪水,在库水位达到713.0m仍继续上升时,爆破子堰溢洪,设计最大泄流量512m3/s,最大流速18.73m/s。
2002年4月,在水库进行的除险加固工程中,对非常溢洪道进口段进行了防冲加固处理。
溢洪洞的设计溢洪洞位于大坝右岸,由引渠段、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消能段组成,总长602.5m,进口高程为▽587m,隧洞出口高程为▽490.35m。
是黑河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泄洪建筑物之一。
(1)进口段采用喇叭进口,导墙也采用控制段的设计堰顶O点上游三圆弧的半径及其水平坐标值为H=6mR1=0.5dH=2.1ma=0.175dH=2.4mR2=0.2dH=3.312mb=0.276dR 3=0.04d H =0.48m c =0.282d H =3.384mO 点下游的曲线方程为: 1.851n d x kH y -= (式6.1)H d =(0.75-0.95)H max =9.53-12.07m实取H d= 12m所以控制曲线方程为: 1.85y 0.0604x= 按上式计算的坐标值见下表: 表6-2 Y 0.06 0.22 0.46 0.78 1.19 1.66 2.83 4.28 5.99 7.97 X 1 2 3 4 5 6 8 10 12 14对曲线求一阶导数:0.85dy0.0604 1.85dxx =⨯ 直线CD 的坡度为: 1dxdy = 故有: 0.850.0604 1.85x ⨯=1即 x c =13.175m ,y c =7.1224m 。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堰后控制段曲线OC ,坡度为m α=1的直线段CD 与曲线OC 相切于C 点。
控制段采用开敞式实用堰,堰顶高程为▽587.00,混凝土标号为C30,堰顶上游曲线采用三圆弧曲线,R1、R2、R3分别为6m 、2.4 m 、0.48m,上游堰面铅直;堰顶下游堰面采用WES 型曲线,曲线方程为y=0.0604x 1.85,下面与坡度为1:1的陡坡相切,反弧段半径为60m,堰顶设工作闸门,检修闸门各一个。
隧洞段的设计直线段和反弧段切点D 、反弧圆心坐标O 1,及反弧与平洞段切点E 的确定。
初拟E 点高程500m ,即y E =87,平洞段底坡1:40,反弧半径按(0.5~1.0)h max 确定, h max =601.16-493.7=105.9,故初拟反弧半径R=6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