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7课尊严教学实录
- 格式:pdf
- 大小:145.88 KB
- 文档页数:7
《尊严》课堂师: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第七课《尊严》。
师: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采用小火车的形式回顾一下,我们认识到的词语。
读这两组词语,相信大家脑海中会浮现出故事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如果是两群人,他们分别是谁?(逃难的人沃尔逊人)如果是两个人,那他们又分别是谁?(哈默杰克逊大叔)当逃难的人遇到善良的杰克逊人时,杰克逊人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逃难的人吃东西都是什么样的呢?生: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的。
师: 什么是“狼吞虎咽”?生:就是吃东西很快。
生:吃东西很快,连嚼都顾不上。
师:从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生:他们都非常饿。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么?师:谁来评价一下读的怎么样?你觉得读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饥饿,着急。
你能再给我们读一读吗?师:看来他们此时渴望食物,同样需要食物来充饥,来补充体力呀!师: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向逃难的人分发食物的时候,只有一个人例外。
这个人是哈默。
他没有接过食物而是。
在杰克逊大叔的眼里,哈默在逃难的人中是个例外,那么哈默与其他的逃难的人,哪些地方时相同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相比,有什么相同之处?生:他们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为饥饿所困。
师:你从这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艰辛,可怜。
看来此时他们都为饥饿所困,为疲惫所困,为焦渴所困。
哈默此时什么样?生: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师:你觉得与那些人比较,他的情况怎样?生:更糟糕!师:你从哪能感受到他的情况更糟?生:我是从“脸色苍白”这个词感受到的。
别的逃难者都是面呈菜色,可能只是很久没吃到好的食物而营养不良,或者是冷的,而哈默已经脸色苍白了,没有血色,可能已经有病了。
师:从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描写哈默外貌的词中,我们感受到了哈默此时毫不例外,经受着极度疲惫的煎熬,极度饥饿的折磨,他非常虚弱!师:可是他有什么地方是其他逃难的人没有的?生:尊严!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用—画出哈默有尊严的句子生:…出示幻灯片1)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2)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3)“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师:请同学把这些体现哈默尊严的句子大声的读一读,体会一下,在课本上做一下备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尊严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临朐县慧敏爱心小学王树升)7、尊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并理解“尊严、款待、赞赏、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等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从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学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教学重难点:1、体会什么是尊严。
2、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写法。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
2、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能说一说“嗟来之食”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讲后教师慨括)这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故事,讲的是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年轻人有关尊严的一个故事,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板书:尊严)二、学生自读课文: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2、小组内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全班内师生交流,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后教师归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不白白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1、读写生字新词,根据课文理解词义。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深入朗读,品味词句。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按要求画出:描写小伙子外貌的句子: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
描写小伙子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实录-7尊严人教版新课标2019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在逃难的途中,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生: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逃难到沃尔逊小镇,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师(板书:哈默):说得简单、明了,有条有理,很好!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打开书,找一找。
谁来读读?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出示幻灯片: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师:老师这也有这句话,谁再来读读?(指一人读)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生:既然说他“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还说他是富翁呢?生:有尊严,就是富翁吗?生:为什么说他有尊严?师:同学们,学贵有疑呀!短短的一句话,就引起了你们这么多的思考,真不错!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出示:那时的他没有,没有,没有。
)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生:那时的他没有房子,没有金钱,没有汽车。
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力气。
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金钱,没有亲人。
师:对呀,这时的哈默别说房子、汽车,就连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与水都没有。
他是一无所有呀,可杰克逊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
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的。
师:描写那些逃难者的“狼吞虎咽”在哪?生:第一段最后。
师:同学们画下来。
(学生勾画)描写哈默的“狼吞虎咽”在哪?生:在第五自然段。
师:也把它画下来。
(学生勾画)你能前后文联系来理解,很会读书!什么是“狼吞虎咽”?生:就是吃东西很快。
●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
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板块二
第一层面
感受哈默的话(交流中随机板书:自信、自强、有毅力、自食其力……)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
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第二层面
加上杰克逊的话,出示,与老师对话。
第三层面
看图,设计角色转化,互动采访。
教师以“杰克逊大叔”的身份,学生以“哈默”的身份进行一次对话。
(1)年轻人,你都饿成这样了,快把食物吃下吧?
(2)你先填饱肚子再干活不也一样吗?
(3)食物对你多么重要,你为什么非得坚持干完活后再吃呢?
(4)年轻人,我很敬佩你,我送你一句话吧
(课件出示:虽然你一无所有,但你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你有尊严。
)
把这句话说给你自己听。
五、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现在你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吗?为什么说他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精神人格的富翁,必将使他成为物质金钱的富翁)
回应开头,小结,完成板书,
师:因为哈默有尊严,他自信、自强,有毅力,肯劳动,再加上他不断的努力,别人的帮助等等,使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尊严》教学实录与反思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课。
[教学过程]板块一:直接导入,读写课题1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尊严》。
看老师写课题。
(板书课题)(边写边提示:“尊”字里面别忘了写这一短横)来,大家也拿起笔,在课题下面把这个词写一遍。
(学生书写课题,再读课题。
)2 课前大家查了字典,尊严是什么意思呢?(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
)反思:开课不旁逸斜出。
紧扣课题“读”“写”“解”,一步一个脚印,体现一个“实”宇。
识字写字在中段教学申容易被忽视,课题的“尊”是本课要求写的宇。
入课即“一字未宜忽”,扎扎实实指导写字。
“尊严”的含义可谓抽象而丰富,先理解字面意思,为理解文中之义做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师:这篇课文中的尊严又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谁的什么事。
(学生充分初读课文)生:本文讲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事。
2 引导发现,词串学词。
(1)文中的生词你们读准了吗?(出示词语)(学习方式: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读。
)沃尔逊杰克逊面呈菜色脸色苍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狼吞虎咽(2)再看看这些词,有什么发现吗?生1:词语“面呈菜色”“脸色苍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是写逃难人样子的词。
生2:词语“沃尔逊”和“杰克逊”是一个地名和人名。
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读一读这个小镇的名字。
还有位镇长叫——(读词语“沃尔逊”和“杰克逊”)师:谁理解“面呈菜色”的意思?(生:脸色不好。
)师:你从哪个字看出脸色不好呢?(生:从“菜”字可以看出来。
)师:“疲惫不堪”又是什么意思呢?(生:非常疲劳。
)师:疲劳到什么程度呢’在这里“堪”是什么意思?(生:忍受的意思。
《尊严》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尊严这篇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逃难到沃尔逊小镇,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板书:哈默)师:说得简单、明了,有条有理,很好!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打开书,找一找。
你来读一读你找到的那句话。
出示幻灯片: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生:既然说他“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还说他是富翁呢?师:同学们,学贵有疑呀!短短的一句话,就引起了你们这么多的思考,真不错!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出示:那时的他没有,没有,没有。
)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生:那时的他没有房子,没有金钱,没有汽车。
师:对呀,这时的哈默别说房子、汽车,就连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与水都没有。
他是一无所有呀,可杰克逊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出,描写他的语句。
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吃东西时都是“狼吞虎咽”。
师:那描写那些逃难者“狼吞虎咽”的句子在哪?生:第一段最后。
师:同学们画下来。
(课件)读一下这句话,那描写哈默“狼吞虎咽”的句子在哪?生:在第五自然段。
师:也把它画下来。
(学生勾画)什么是“狼吞虎咽”?你从这个词中你看出了什么?生:吃东西很快,连嚼都顾不上。
可以看出他们都非常饿。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这两句话吗?师:谁来评价一下读的怎么样?那你觉得读这两句话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那你能用饥饿,着急的语气再给我们读一读吗?师:看来他们此时同样是渴望食物,同样需要食物来充饥,来补充体力!他们还有相同之处吗?生:他们都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尊严》课堂实录四年级语文教案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在逃难的途中,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生: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逃难到沃尔逊小镇,坚持用劳动换取食物的事。
师(板书:哈默):说得简单、明了,有条有理,很好!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逃难人,而沃尔逊小镇的镇长杰克逊是怎样评价他的?打开书,找一找。
谁来读读?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出示幻灯片: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师:老师这也有这句话,谁再来读读?(指一人读)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生:既然说他“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还说他是富翁呢?生:有尊严,就是富翁吗?生:为什么说他有尊严?师:同学们,学贵有疑呀!短短的一句话,就引起了你们这么多的思考,真不错!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出示:那时的他没有,没有,没有。
)能用这样的句子说说吗?生:那时的他没有房子,没有金钱,没有汽车。
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力气。
生:那时的他没有食物,没有金钱,没有亲人。
师:对呀,这时的哈默别说房子、汽车,就连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与水都没有。
他是一无所有呀,可杰克逊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同走进文章,走进哈默,去探个究竟吧!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
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说,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的。
师:描写那些逃难者的“狼吞虎咽”在哪?生:第一段最后。
师:同学们画下来。
(学生勾画)描写哈默的“狼吞虎咽”在哪?生:在第五自然段。
师:也把它画下来。
(学生勾画)你能前后文联系来理解,很会读书!什么是“狼吞虎咽”?生:就是吃东西很快。
一、导入新课5分1、3月5日,***在***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七课“尊严”。
(板书课题。
边写边指导“尊”易错的地方)2.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意思?3.字典上是这样解释这个词语的?(课件出示)(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
4、我国把每年的3月11日定为世界尊严尊敬日。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10分1、指名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和生词:(1)自己练读(2)指名领读(课件出示)(3)关于字词在预习时你还有哪些收获?尊严(平舌音)、捶背(翘舌音)、善良(翘舌音)、面呈菜色(翘舌音)、骨瘦如柴(翘舌音)逃难(多音字)、狼吞虎咽(多音字)、疲惫不堪(意思)、狼吞虎咽(意思)、骨瘦如柴(意思)款待、例外、喉结、僵硬、许配、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哈默,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杰克逊大叔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三、品读感悟(一)、老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杰克逊大叔说哈默有尊严?找出相关语句,用笔在书中画一画。
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学生小组内交流。
(三)全班汇报交流预设一:第一次对话(第二自然段)1、老师:谁来说说从哪能看出哈默有尊严?谁愿意说一说?学生:我是通过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这句话中感受到:哈默尽管饥饿,但他的态度很坚定,吃饭必须做活儿。
老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所有的逃难人都是这样做的吗?2、学生:不是。
我从只有一个人例外,感受到其他人都争着、抢着吃饭,说明哈默与其他人不一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出他很有尊严。
3、老师:那他是不饿吗?学生:不是。
老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学生:我是通过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感受到他很憔悴,而且缺乏营养,他是多么渴望食物啊!老师:还能在第一段中找到像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样的词呢?学生:面呈菜色、狼狈不堪。
四年级语文尊严教学实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目标:1.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4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精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有一位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学生自学课文(出示阅读提示)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边读边勾画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年轻人的表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三)小组合作研讨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了解学生自学课文和小组讨论情况,适当给予点拨、诱导。
(四)集体汇报交流1.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直接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等自己帮主人干完活之后,才肯吃下去的事。
2.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抓住年轻人的表现,谈各自的`体会。
(如:描写小伙子神态的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描写年轻人动作的句子“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描写年轻人语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句子,从内容体会思想。
)3.点拨,揭示中心年轻人的表现令人钦佩,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有尊严。
)4.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尊严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五)结合自身实际,谈感受(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六)指导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
(七)布置作业以“《尊严》给我的启示”为内容,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
尊严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尊严的含义。
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放映课件)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曾经和一群逃难者来到一个小镇上。
年轻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疲惫不堪,此时,他是多么希望能够美美的吃上一顿饱饭啊!可是,当杰克逊大叔递给他食物时,年轻人却坚持先劳动再吃饭。
二十年后,这个年轻人住进了豪华的别墅(放映课件),拥有让所有美国人乃至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
师: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生:我想说,哈默你真棒!生:我想问,哈默为什么能成为石油大王?生:我想问,哈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师:既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二、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师:谁愿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讲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在逃难中,不愿意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坚持工作后才接受帮助,得到主人的赞赏。
生: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饥饿难忍的逃难者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纳。
他的为人与尊严,后来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生:课文第2-5自然段。
师:请同学看课文第2-5自然段,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生:对话。
三、分析课文(一)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生:默读课文,找出三次对话。
师:谁愿意来说说第一次对话在课文的哪一部分并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