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念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172.90 KB
- 文档页数:3
48企业管理MA NA GEMEN T有限。
因此,要兼顾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迫切需求与现实能力,农民工社会保障应当从实际出发,坚持低标准准入的原则,不承担国企历史债务,实行低费率、低费基,同时农民工个人尽量少缴或不缴费,其享受待遇标准也相应降低。
总之,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要充分认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性、复杂性,既要突出抓好当前的重点问题,又要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坚持不懈地把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问题抓紧抓好,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共处。
◆浅析现代企业质量成本管理□陈莹娟(福建弘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福建福州350013)摘要:质量成本管理即对质量成本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和报告等,它有利于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
但质量的管理与提高必须投入一定的费用,这就存在着一定的质量投入即质量成本能为企业带来多大收益的问题。
为了使质量、成本、效益三者有机结合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必须要加强质量成本管理。
关键词:质量;质量成本;管理一、质量成本管理理论(一)A.V.菲根鲍姆和朱兰的质量成本观20世纪5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A.V.菲根鲍姆提出了一种质量报告体系,把保证质量的预防费用和产品检验费用与产品质量不合格引起的损失一起考虑,向公司最高领导层提供质量成本报告。
这种质量与成本、质量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考虑的质量成本概念为公司各方所接受,并迅速推广到其他公司,使质量成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
它强调质量管理是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管理,产品质量是适用性质量,即产品质量是功能性质量、经济性质量和服务性质量的统一体,这种新概念为质量的经济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朱兰(J.M. J ur an)和纽约州科皮亚哥电视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D.M.伦德瓦尔相继提出“矿中黄金”和“水面冰山”的比喻。
浅议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作者:崔斌李艳丽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4期摘要:积极探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对企业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应当认为成本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问题。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成本管理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善,是检验现代企业制度是否真正建立起来的重要标志,且影响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探讨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建立现代企业完善的成本管理显的尤为重要。
1、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预测、决策、核算、分析、控制、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成本核算水平和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促进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成本管理活动,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
2、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企业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许多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新举措。
但仍有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成本管理认识不足。
当前部分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仍为降低成本,强调的是控制,降低消耗、节约费用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
但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角度看,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
┃魅力中国3下┃一、成本管理理念发展的四个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发展,成本管理的理念也不断得以发展和创新。
一般说来,成本管理理念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成本核算阶段、成本节约阶段、成本控制阶段和提升成本竞争力阶段。
(一)成本核算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重心是成本核算。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前企业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层关注的重点是产量,工作重心放在稳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产品成本的高低对企业的生存不构成重要影响。
企业内部则通过推行《消耗定额管理制度》控制产品成本水平,成本管理主要以反映出产品成本为目的。
(二)成本节约阶段该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特征表现为注重节约成本。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及新世纪之初,企业面对新兴市场经济的竞争,吸取计划经济时代成本管理粗放的教训,从企业内部出发,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对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别制定责任管理办法,实行工资收入与成本效益挂钩,有效推动降本增效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逐步推行招标采购制度,实现采购工作透明化,提升了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三)成本控制阶段此阶段成本管理的特征是成本控制。
自2001年起,我国企业开始提出年度预算指标与责任制指标双轨运行模式。
通过年度预算指标与责任制指标双轨运行,很好地解决了责任制考核体系运行中逐渐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
企业年度预算的编制更专注于同行业先进指标,预算指标更具有挑战性,但同时各分厂由于有责任制指标作保障,不用担心对收入水平的影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便于与企业共同目标达成一致。
企业成本控制的重心下放二级厂,成本控制手段则更具灵活性,成本控制的目标则由成本最低转变为企业利润最大化。
(四)提升成本竞争力阶段此阶段的成本管理特征是提升成本竞争力,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自2004年起,我国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管理从采购、生产、销售延伸到质量、技术、服务、培训、环境等各个方面,确立以财务为中心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财务管理职能延伸到对企业的预测、控制、决策方面,并逐步完善竞争力成本管理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现代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分析1. 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成本压力。
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并提高利润,现代企业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分析。
成本管理分析是一种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成本数据来评估和监控企业成本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现代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分析。
2.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成本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企业可以识别出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
良好的成本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利润增长的机会,并及时采取行动。
此外,现代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全球化竞争。
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应对这些挑战,提高竞争力。
通过分析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差距,企业可以确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并制定相应的策略来优化成本结构。
3. 成本管理分析的关键步骤3.1 数据收集首先,为了进行成本管理分析,企业需要收集相关的成本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直接成本(如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的会计系统进行,也可以通过其他数据分析工具来完成。
3.2 数据分析一旦收集到成本数据,企业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识别各种成本项目之间的关系,并找出可能的成本节约措施。
通过各种统计和分析方法,企业可以确定哪些成本项目对企业利润有最大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3.3 数据解释和报告数据解释和报告是成本管理分析的最后一步。
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将数据结果解释给相关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这些报告应该清晰明确地说明成本变化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同时,报告还应该提供必要的图表和数据来支持解释。
4. 成本管理分析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虽然成本管理分析对企业非常重要,但在实践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最常见的挑战之一是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复杂性。
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收集和整理成本数据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