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8
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应和(hè)B. 呼啸(xiào)C. 殷切(yīn)D. 拘泥(n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闲庭信步B. 娇揉造作C. 和颜悦色D. 气势凶凶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小明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B. 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
C.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观众们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D. 他总是喜欢在人多的地方大声喧哗,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的好习惯。
D.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要认真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他非常自豪。
B. 老师批评了小华,他感到很羞愧。
C. 看到灾区的人们,我们都很同情。
D. 他把别人的东西弄丢了,却毫不在意。
二、判断题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2. 《出师表》是诸葛亮写的一篇表文,表达了他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3.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
()5. 《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三、填空题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自《论语》中的《______》篇。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中的《______》篇。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七年级下册语⽂期末考试卷附答案2017 关键的七年级语⽂期末考试就临近了没有败,就磨不了越挫越强的肩膀。
⽆论何时,都送你⼀句话:信⾃⼰,就最强!这是店铺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期末考试卷2017,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七年级下册语⽂期末考试卷2017试题 ⼀、积累与运⽤(21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全对的⼀项是( )。
(2分) A. 烧灼(zhuó) 冗杂(rǒng) 闭塞(sāi) 戛然⽽⽌(jiá) B. 辐射 (fú) 惬意(qiè) 粲然(càn) 叱咤风云(chà) C. 嗔视(chēn) 凛冽(lǐn) 羸弱(léi) 怏怏不乐(yàng) D. ⼄醚(mǐ) ⾍⾘(zhì) 峰巅(diān)孜孜不倦(zī) 2、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个错别字,请⽤横线标出并改正在所给的⽅格中。
(2分) A.尽态极艳梦寐以求锲⽽不舍⼀尘不染 B.迫不急待进退维⾕⼀反既往⽓冲⽃⽜ C.迥乎不同眼花瞭乱⽆⽆穷年家喻户晓 D.鲜为⼈知锋芒毕露来势汹汹⾊彩斑澜 3、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正确的⼀项是( )。
(2分) A.⼀个同学⼀下课追着⽼师问问题,同学们在⼀旁议论:有的说是勤学好问,有的说是不耻下问。
B.李明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物理考试,⼤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麟⾓。
” C.“王教授,久闻您的⼤名,今天听到您这么精彩的演讲,我们真是三⽣有幸!” D.⼩明同学站起来说:“郭⽼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下⾯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 4、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
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他的《呐喊》。
B.冰⼼,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等。
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
C.李⼤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和早期领导⼈,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2017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夜晚”?A. 明B. 昼C. 夜D. 旦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指鹿为马B. 破釜沉舟C. 画龙点睛D. 对牛弹琴3. 下列哪位诗人被尊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维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5. 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诗句。
()3.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4. “春眠不觉晓”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5. 《水浒传》中的宋江是梁山好汉的首领。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由孔子的弟子______编撰。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出自他的作品《______》。
3. 《庐山谣》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
4.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______》主要收录了民间歌谣。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2. 请简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风格。
3.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宋江的性格特点。
4.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主要经历。
5. 请简述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根据《庐山谣》的内容,描述一下庐山的景色。
2. 请根据《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分析一下曹操的性格特点。
3. 请根据《西游记》中的故事,分析一下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
4. 请根据《水浒传》中的故事,分析一下梁山好汉们的共同特点。
2017年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参考导语:距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大家是不是都在紧张的复习中呢?小编为你整理了2017年初一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积累整合:(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哺(bǔ)育攒(cuán)成候(hòu)鸟鲜(xiǎn)为人知B、泯(mǐn)然伫(zhù)立踌(chóu)躇气冲斗(dǒu)牛C、炽(zhì)痛谰(lán)语重荷(hé) 妇孺(rú)皆知D、哽咽(yè) 磐(pán)石深邃(suì) 迥(jiǒng)乎不同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来势凶凶锲而不舍荒草萋萋家喻户晓B、九曲连环一泻千里奇趣横声亦复如是C、锋芒必露人声顶沸炯炯有神秩序井然D、当之无愧杂乱无章义愤填膺鞠躬尽瘁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B、夏季的安顺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C、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
D、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4.下列各项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2分)A、医院口号:愿君身无病,哪怕药生虫。
B、昨天是小明的十四岁寿辰。
C、监狱门口的标语: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
D、教师对小明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会?5. 选出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描写了童年阿廖沙性格的形成过程,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悲苦的生活状况。
B、《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法国作家都德所写,主要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刻画了莫泊桑、屠格涅夫、福楼拜和左拉的性格特点。
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
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社戏》选自鲁迅的《呐喊》,描写“我”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2017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白2. 《出师表》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诸葛亮C. 陈寿D. 范晔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庖丁解牛B. 画龙点睛C. 指鹿为马D. 朝三暮四4. 《庐山谣》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杜牧B. 李贺C. 李白D. 王之涣5.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曹雪芹D. 施耐庵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4.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三、填空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______的《春晓》。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______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四、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
2. 请简述《史记》的写作特点。
3.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4. 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5. 请简述《水浒传》的主要人物形象。
五、应用题1. 请分析《出师表》中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
2. 请分析《庐山谣》中李白的豪放与奔放。
3.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4. 请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领袖魅力。
5. 请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聪明才智。
六、分析题1. 请分析《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
2. 请分析《史记》中司马迁的史学观念。
七、实践操作题1. 请结合《庐山谣》的内容,创作一首以庐山为背景的诗歌。
2. 请结合《红楼梦》的情节,编写一个关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2017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江2. 《卖油翁》中,陈尧咨的箭法被谁比下去了?A. 卖油翁B. 陈康肃C. 张公瑾D. 李白3. 下列哪个词是动词?A. 快乐B. 跑步C. 美丽D. 书桌4.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他像一座山一样高大。
B. 他的声音像蚊子一样小。
C.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他的胃口像牛一样大。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
()3.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4. “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渴望的心情。
()5.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出自《庄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
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字的意思是______。
4.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比喻______。
5. “临危不惧”这个成语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
3. 请列举出《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
4. 请简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5. 请解释“精卫填海”这个成语的由来。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2. 请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3. 请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4. 请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5. 请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造一个句子。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请分析《水浒传》中林冲的性格特点。
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果困难是堵砖墙,拍拍它说你还不够高。
如果困难是地上的荆棘,我们脱掉鞋子,光着脚笑笑,我们摇摇头说,困难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任何困难都不是困难,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加油吧。
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2017,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2017试题一、语言积累运用:(32分)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秩序井然(zhì) 深邃(suì) 撺掇(duō) 羁绊(jī) 阴霾(mái) 恬静(tián)B.肆无忌惮(dàn) 哽咽(yè) 狭隘(ài) 炽热(zhì) 砭(biān)骨惬意(qiè)C.叱咤风云(zhà) 脑髓(suǐ) 秕谷(bǐ) 讪笑(shàn) 羸(léi)弱战栗(lì)D.当之无愧(kuì) 嫉妒(jí) 澎湃(pài) 哺育(bǔ) 磐(pán)石亢奋(k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3分)A.锋芒毕露妇儒皆知马革裹尸义愤填膺迫不急待尽态极艳B.慷慨淋漓一拍即合戛然而止浑身解数力挽狂澜眼花缭乱C.鞠躬尽瘁铤而走险锲而不舍迥然不同聊以自慰怏怏不乐D.毛骨悚然怏怏不乐罄竹难书精疲力竭姗姗来迟忧心忡忡3.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A.亘古(远古); 人迹罕至(罕:稀少); 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B.余暇(暇:空闲); 疲惫不堪(堪:能忍受); 进退维谷(维:是)C.晦暗(昏暗); 略胜一筹( 筹:档次); 人声鼎沸(沸:开水)D. 蓦然(突然); (面面相觑觑:看); 鲜为人知(鲜:少)4.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3分)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各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 骊歌(lǐ) 人迹罕至锲而不舍b、炽痛(chì) 磐石(pán) 杂乱无章妇孺皆知c、砭骨(biān) 剽悍(biāo) 参差不齐语无论次d、遒劲(qiú) 娴熟(xián) 风苍露宿义愤填膺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正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c、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d、屈银华和贡布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异口同声的回答:“继续前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一辆高速行驶的货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认真学习并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通过举办地震知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科学防震的方法。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撰写的一部作品。
b、《童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c、法布尔写《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2017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以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考试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6分)放眼望去,湖面无边无yín( ▲ ),湖水清澈见底。
近处的树、远处的山、高处的云,都倒yìng( ▲ )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
湖边芦苇袅nuó( ▲ )的身影,翠绿欲滴,摇yè( ▲ )生姿;远处白帆点点,那是落日余晖下的渔舟,yōu( ▲ )扬的渔歌也在这水色天光中荡yàng( ▲ )开去。
2.古诗文默写。
(6分)①雨昏青草湖边过,▲。
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③▲,烟波江上使人愁。
④▲,带月荷锄归。
( ▲《归园田居(其一)》) 3.名著阅读。
(5分)①火焰山为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必经之地,绵延八百余里,这火焰山是如何形成的?(2分)▲②请选出关于《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情节不正确的一项。
( ▲ ) (3分)A.过了流沙河,唐僧师徒四人晓行夜宿,来到了一座庄院。
西王母、观音、普贤、文殊四位菩萨以招婿为名来试探师徒四人取经诚心,结果只有猪八戒上当。
B.白骨精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善于变化,诡计多端。
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少女,再变成老婆婆,后变成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
C.美猴王为求长生不死,在海上漂泊八九年后,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赐孙悟空,学得七十二般变化和十万八千里筋斗云。
D.悟空去借芭蕉扇,被罗刹女一扇扇去五万余里,巧遇灵吉菩萨,得了定风丹,返回翠云山再战,施展变化,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被公主用假扇哄骗了。
2017 年人教版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2017 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语文试题一.语文知识运用( 30 分)1.按要求默写诗句或字词。
( 14 分)( 1)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 2)杜甫的《望岳》中,写出了作者凌云之志的一句是:▲,▲。
( 3)浩大离愁白天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4)斯是陋室,▲。
(《陋室铭》)( 5)《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对家乡想念的句子是▲,▲。
( 6)《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聪慧的句子是▲,▲。
( 7)读光已然的《黄河颂》,我们领会到黄河惊涛澎p ài ▲的气概;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领会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旷野上ch ì ▲痛的爱国激情;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认识到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文籍时q i è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觉到邓稼先鞠躬尽 c u ì ▲ 为国献身的情怀。
2.翻译以下字词(4 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2)非复吴下阿蒙 ! 非复:▲( 3)朔气传金柝朔气:▲(4)徐以酌油沥之酌:▲3.名著阅读( 12 分)这可绝不是件简单的事。
一年,二年,起码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
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
那辆车是他的全部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酬劳,象百炼成钢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
但是在这类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无花,心并无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能够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
有了自己的车,他能够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不必搪塞他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张开眼就能够有饭吃。
( 1)选段中的“他”是▲(2 分)( 2)阅读选段内容,你感觉“他”拥有如何的性格特点?(4分)▲( 3)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三个方面中各写一方面,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感觉。
文山州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统一测试七年级语文试题模拟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8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
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萦.带(yínɡ)殷.红(yān)祈.祷(qí)兀.兀穷年(wù)B.燕.然(yàn) 朔.气(shuò) 诧.异(chà) 迥.乎不同(jiǒnɡ)C.可汗.(hàn) 字帖.(tiè) 取缔.(dì) 忍俊不禁.(jìn)D.亘.古(ɡèn) 愧怍.(zuò)孱.头(chán) 鲜.为人知(xiǎ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迫不急待锋芒毕露悔人不倦大廷广众B.迥乎不同义愤填膺语无论次群蚁排衙C.气冲斗牛悲天悯人相得益彰毛骨悚然D.鞠躬尽萃忧心冲冲妇孺皆知颠沛流离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经过老师的开导,忧心冲冲....的他终于打开了心结。
B.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我们就要有这种诲人不倦....的精神。
C.他能入选最佳价值球员,是当之无愧....的。
D.养老制度全面改革的消息虽说姗姗来迟....,但还是非常鼓舞人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能否根治网吧“顽疾”,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D.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井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983年,测得最低气温为零下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现代——《朝花夕拾》B.《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C.《伟大的悲剧》——茨威格——瑞典——《夺取南极的斗争》D.《河中石兽》——纪昀——清代——《阅微草堂笔记》7、古诗文默写。
(每题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等情况均不得分)(1)《木兰诗》中描写出战士矫健的雄姿,行军的迅速的诗句是:,。
(2)《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军营艰苦的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3)刘禹锡《陋室铭》中写作者交往人物高雅的诗句是:,。
(4)刘禹锡《陋室铭》中写作者生活情趣高雅的诗句是:,。
(5)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6) ,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7)莫言下岭便无难,。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8)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二、语文综合运用与口语交际(本大题包括8-11小题,共10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8-9题。
(5分)8.口语交际(3分)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1分)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的情况,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2分)调查内容调查年份所占比例2015年2016年2017年不喜欢阅读——42% 32% 20%喜欢阅读阅读纸质书籍20% 23% 24%用手机、电脑阅读38% 45% 5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运用(2分)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
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3分,每空0.5分)10.(1)《骆驼祥子》是作家的作品。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还描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和小马祖孙俩,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名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2)《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国的作家,被誉为“”。
小说讲述了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乘坐船长自己设计潜水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
小说描绘了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也体现船长英勇顽强、献身科学、反对殖民与压迫的精神。
(三)汉字书写(2分)11.请把下列汉字用楷书准确..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规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阅读(本大题含12-26题,共40分)(一)古诗赏析,完成12-13题。
(5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2.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完成14-18题。
(12分)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4、用“/”为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划四处。
(2分)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一寺临.河干()⑵山门圮.于河()⑶阅.十余岁()⑷但.知其一()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18、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
(10分)伟大的悲剧(节选)茨威格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
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
“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
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
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
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
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
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