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废水处理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78.39 KB
- 文档页数:23
乳品污水处理方案前言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实现乳品污水无害化处理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乳品污水处理方案,以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常见乳品污水处理方案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处理乳品污水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生物处理可分为生物降解和生物吸附两种方式,它们均需要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使其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
好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是利用先进的微生物群体,在充分氧气供应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成CO2、H2O和无机物质。
好氧生物法的优势在于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效率高,使用简便,适用范围广。
同时,处理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作为肥料或者生物饲料。
厌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是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机废物处理过程。
在缺氧、无氧环境下,一些厌氧微生物可以利用碳源和氧化剂进行生长和代谢,对废物进行处理。
厌氧生物法的优势在于能有效去除高浓度、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处理效率高,同时不需要都是好氧微生物,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泥产生。
人工湿地处理法人工湿地处理利用湿地植物和土壤等环境因素,对污水进行过滤、吸附、沉淀和降解,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可持续性强等优势,同样适用于乳品企业的废水处理。
物理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乳制品废水中的污染物分离和去除。
主要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和氧化等。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通常用于无机物质的去除和废水的后处理。
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的乳制品废水组成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案。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废水处理要符合环保部门要求,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处罚;2.废水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其他环境;3.废水处理厂的定期检测也是必要的,以保证处理效果和水资源的安全。
乳品污水处理是企业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案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降低污染,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乳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一、引言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和悬浮物,若直接排放或未经处理地排放到环境中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乳业废水处理工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乳业废水的特点和处理需求,提出一种合理、高效的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二、废水特点分析1. 含有大量有机物: 乳业废水中含有脂肪、蛋白质、乳糖等有机物质,需进行有效的有机物去除处理。
2. 高浓度的悬浮物: 乳业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处理。
3. 酸碱度较高: 乳业废水的pH值一般在6~9之间,需进行中和处理。
4. 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乳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若未经处理排放将引发水体富营养化。
三、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1. 预处理单元(1)格栅除渣系统: 乳业废水中的悬浮物较多,需设置格栅除渣系统进行初步除渣处理。
(2)调节池: 乳业废水中有机物质浓度不稳定,需设置调节池进行水质的平衡调节。
2. 有机物处理单元(1)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利用好氧菌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使有机物得到有效的去除。
(2)接触氧化池: 对好氧生物处理后的水进行二次氧化处理,提高水质的稳定性。
3. 固液分离单元(1)絮凝沉淀池: 添加絮凝剂,使悬浮物得到有效聚集并沉淀下去。
(2)压滤机或离心机: 对沉淀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减少污泥的数量,提高处理效率。
4. 中和处理单元(1)中和池: 对乳业废水的酸碱度进行中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2)pH自动调节装置: 根据实际水质情况进行自动调节,保持处理水的稳定性。
5. 营养物质去除单元(1)生物滤池: 利用硝化细菌对污水中的氮进行脱氮处理。
(2)生物接触氧化池: 利用磷酸细菌对污水中的磷进行脱磷处理。
6. 消毒单元(1)紫外线消毒器: 对处理后的水进行紫外线消毒,杀死悬浮的细菌和病原体,确保水质安全。
7. 排放单元(1)排放标准检测装置: 定期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排放标准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排放标准。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及方案研究随着乳制品消费量的增加,乳制品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
乳制品废水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因为乳制品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脂肪、蛋白质、乳糖等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及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乳制品废水处理的关键是降解、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达到可排放的水质标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及其方案。
1.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是乳制品废水处理的一种传统方法。
它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混凝沉淀等步骤。
物理处理包括固体分离、沉淀、澄清等过程,通过沉淀作用将悬浮物和一部分有机物去除。
化学处理主要是添加化学药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凝聚剂,增加悬浮物的沉淀速度,提高固液分离效果。
混凝沉淀是通过混凝剂的作用,使悬浮物形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淀和分离。
这种工艺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厂废水处理中,可以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
2. 生化处理工艺生化处理工艺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有机物,是目前乳制品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它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处理是通过加入空气或氧气,利用氧化分解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厌氧处理是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通过产气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生化处理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特点,但对操作要求较高,需要精确控制好氧/厌氧条件、温度、pH值等参数。
3. 膜分离工艺膜分离是一种较为先进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
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反渗透和微滤等方法。
超滤是通过纳滤膜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高分子有机物截留,让水通过,达到分离的目的。
反渗透是利用半透膜的物质分离特性,通过对废水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溶质从高浓度溶液转移到低浓度溶液中,从而达到除盐、浓缩和净化水体的效果。
膜分离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节能、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运行成本较高,对设备运维和维护要求较高。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乳制品废水的处理工艺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乳制品废水的特点乳制品废水的特点主要包括高浓度有机物、高氮、高磷、高盐浓度等。
这些特点给废水处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针对其特性进行相应的处理工艺优化。
二、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优化方案针对乳制品废水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工艺优化方案来实现废水的高效处理和可持续发展。
1. 生物处理工艺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
通过利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
针对乳制品废水,可以考虑采用反硝化-硫酸盐还原-生物氮去除等先进的生物处理工艺,以实现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2.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可以辅助生物处理工艺,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常见的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包括絮凝、沉淀、吸附、气浮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部分溶解物质,提高生物处理的效率。
物理化学处理工艺还可以用于废水中盐分的去除,减少废水对环境的影响。
3. 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特殊的氧化剂或光辐射,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可采用的高级氧化技术包括紫外线/氢氧基自由基氧化、高频超声波、臭氧氧化等。
这些技术可有效降解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三、乳制品废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乳制品废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处理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在优化处理工艺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废水处理产生的废渣、废气和废热的综合利用。
1. 废渣处理在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或其他固体废物。
这些废渣可以通过厌氧消化、厌氧发酵等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生物气和有机肥料的生产。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选取及优化方案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脂肪、蛋白质以及乳糖等成分,如果不加以适当处理,就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乳制品废水的处理工艺选取及优化方案至关重要。
1.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艺效果、经济可行性和适用性等因素。
a. 传统处理工艺:包括初沉池、二沉池、曝气池和沉淀池等单元操作单元组成的处理系统。
适用于处理中小型乳制品厂的废水,效果稳定可靠,但投资和运维成本较高。
b. 活性污泥法:通过加入活性污泥对废水进行好氧生物降解处理,常用的工艺为A2O法(Anoxic-Aerobic-Oxic),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c. 膜分离技术:使用微滤膜、超滤膜或反渗透膜等膜分离技术,可高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有机物,适用于废水中处理难度较大的废水。
2. 废水处理优化方案:在选择适合的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处理效果和降低成本。
a. 调节酸碱平衡:乳制品废水通常呈酸性,需要加入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等)进行中和处理,使废水pH接近中性,有利于后续处理工艺的正常运行。
b. 优化初沉池设计:初沉池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等。
在设计初沉池时,应注意充分利用沉降时间,提高沉降效率,并定期清理沉淀物,以保证初沉池的正常运行。
c. 活性污泥的培养与管理:活性污泥是活性污泥法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的营养物质补充和曝气方式控制,可有效提高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此外,应定期检测活性污泥的活性和颗粒度,及时更新和控制污泥浓度,以保证活性污泥的正常生长和运行。
d. 膜分离工艺的控制:膜分离工艺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合适的操作和控制,包括维护膜的清洗和更新,控制进出水压力,以及监测膜的通量和污染物堆积情况。
此外,也要注意调节进水的浓度和pH值,以避免废水中的物质对膜的污染和破坏。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案乳制品废水是指在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含蛋白质、含乳糖、含盐等有机物及无机盐的废水。
乳制品废水的处理是乳品工业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废水处理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针对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方案进行探讨。
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优化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首先需要对处理流程进行优化,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
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可以采用沉淀、过滤、吸附等物理处理方法,去除乳脂、固体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
同时,可利用生化反应进行废水的降解,通过厌氧发酵、好氧氧化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 利用生物技术降解有机物质乳制品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质,生物处理技术是目前废水处理领域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引入适宜的微生物,可以降解乳制品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实现废水的净化。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条件下,利用氧气供给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厌氧生物处理则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呼吸降解有机物质。
优化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剂、调节合理的环境参数,可以提高废水的降解效率,减少处理成本。
3. 水力配置的优化在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水力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方面。
合理的水力配置能够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通过合理设置沉淀池、反应池和曝气池等处理设备的数量和容积,可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同时,要根据乳制品废水的流量和水质特点,合理选择曝气方式,如表面曝气、悬浮曝气、气体曝气等,以提高废水的通气效果。
4. 土壤滤池的应用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土壤滤池技术进行二次处理。
土壤滤池是一种自然净化的处理方法,通过孔隙土壤介质的吸附、过滤和生物降解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
使用土壤滤池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降低处理成本。
5. 能源回收的优化乳制品废水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可以考虑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能源回收。
牛奶加工厂污水处理工艺随着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迅猛发展,牛奶加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牛奶加工厂产生的大量污水处理。
牛奶加工厂污水中含有牛奶、乳脂、蛋白质和其他有机物,如果不经过合理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对水资源造成浪费。
因此,牛奶加工厂需要采用适当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是一个关于牛奶加工厂污水处理工艺的详细介绍:1. 牛奶加工厂污水处理的目标- 减少有机物负荷:牛奶加工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牛奶残留和清洗设备的废水。
污水处理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去除有机物,降低有机物负荷。
- 去除悬浮物:牛奶加工厂的废水中可能含有悬浮的固体粒子,如牛奶蛋白质等。
这些固体物质会对处理设备造成堵塞,因此需要进行悬浮物的去除。
- 降低氮和磷的含量:牛奶加工厂污水中的氮和磷来自乳制品和清洗剂等。
氮和磷是水体中的重要营养物质,但过量的氮和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质问题。
因此,降低氮和磷的含量也是污水处理的目标之一。
2. 牛奶加工厂污水处理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牛奶加工厂可以采用以下污水处理工艺:- 预处理:包括污水的初级处理,如筛网过滤,以去除悬浮固体。
此外,还可以使用沉淀池对固体颗粒进行沉淀分离。
- 生物处理:牛奶加工厂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处理进行分解。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厌氧消化法等。
在活性污泥法中,通过向处理池中投加活性污泥,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能力,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 深度处理:为了达到更严格的处理要求,可以在生物处理后进行深度处理。
常见的深度处理工艺包括沉淀法、吸附法和氧化法。
这些工艺可以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氮和磷,使出水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
- 余热回收:在牛奶加工厂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余热回收设施,将废热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污泥处理在牛奶加工厂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也需要进行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浓缩、脱水和干化。
500吨每天乳品污水处理方案本方案设计主要依据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
具体如下: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排放标准;1.2.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2.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2.4《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2.7《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1.2.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1993);1.2.9业主提供的废水水量,及相关要求等。
1.3.设计水量、水质1.3.1废水性质:乳制品废水是炼乳、干酪、奶油、乳制清凉饮料、冰激凌以及乳制品点心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
污水特点表现为:水质无毒,B/C≧0.4,可生化性好。
1.3.2设计水量根据业主提供相关数据,确定设计水量:500t/d,即:25t/h1.3.3设计水质:参照该公司提供的数据和同类污水水质,具体如下:表1—1 原水水质表单位:mg/l1.4 设计范围本工程的设计范围是:污水流入处理站界区始至全处理工艺出水为止,具体有各工艺单元的全部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工艺、土建、电气、仪控、设备等各专业内容。
2、乳品污水处理工艺2.1 设计原则2.1.1根据污水特点,选择合理工艺,做到技术可靠、操作方便、易维护检修、流程简单;2.1.2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基建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主要处理设施建在地下,不影响厂区的美化和绿化等;2.1.3污水处理设备应选用性能可靠、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节能优质产品,确保工程质量及投资效益;2.1.4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二次污染的防治,设备耐腐蚀,噪声达标,以免影响周围环境;2.2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选择乳品废水主要含有大量可容性有机物,包括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酸,污水可生化性好,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也不含大颗粒悬浮物质,废水呈乳白色,属中高浓度污水。
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方案乳制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较高的有机物、脂肪、胆固醇、乳糖等,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威胁。
为了实现乳制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是一项重要且迫切的任务。
一、工艺优化方案1. 确定合适的预处理工艺:通过沉淀、筛网和厌氧消化等预处理工艺,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悬浮物和油脂等固体物质,降低废水COD和BOD的含量,为后续处理工艺提供较好的条件。
2. 选用高效的生物处理工艺: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如活性污泥法对乳制品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限,容易出现反应器启动困难、对负荷变化敏感等问题。
可以考虑采用MBBR(移动床生物反应器)等新型高效生物处理工艺,增加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3. 利用化学方法辅助处理:在生物处理工艺中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可促进菌群的生长,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
例如,添加适量的氮磷肥和微量元素,可促进废水中磷的去除;添加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可提升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效果。
4. 引入先进的膜技术:利用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膜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和溶解性有机物等,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水质的稳定性。
同时,回收的浓缩液也可以成为乳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二、可持续发展方案1. 资源回收利用:乳制品废水中富含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措施来回收和利用。
例如,废水经过处理后,提取有机物可以作为生产生物质能源的原料,提取氮、磷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
2. 节能减排:在乳制品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实现水、电、热等能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例如,利用废水的热能回收,可以降低乳制品生产过程的能耗和排放量。
3. 定期维护和管理:乳制品废水处理设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废水监测和数据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废水处理水质符合环保标准。
4.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乳制品废水处理工艺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领域,需要不断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
牛奶废水处理方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牛奶生产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书XX科技有限公司二〇〇八年八月目录1 概述概况(略)编制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版;《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68-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7;《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工业防腐设计规范》,GBJ46-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40-7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053-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217-94;《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16-8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业主提供的水质水量参数和排放要求;国家(含地方)现行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及《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编制范围工艺设计。
土建工程设计和施工,电控设备和非标设备的设计。
与废水处理配套的管线设计、电控和设备选型和安装、非标设备制造和安装。
与废水处理配套的污泥处理工艺和设备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与废水处理配套的站介外一米内的供水管、泥管、气管、污水管等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编制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先进成熟工艺技术,确保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长期、稳定达到排放要求;在确保出水达到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投资,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污水处理站高程设计及平面布置按功能分区,力求紧凑,减少占地和投资费用;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和山东省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和标准;污水处理站工程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尽量减少污水处理站本身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气味、噪音、固体废弃物等;相关土建工程的建筑风格、色彩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外观设计力求新颖、美观。
2 水质和处理后标准废水来源本项目的废水是以牛奶为原料加工生产奶产品产生的生产废水、厂区生活废水和牛奶接触设备清洗的排水,其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根据业主提供的600t/d废水排放量这一指标,本工程设计废水处理规模为600t/d,即25t/h。
工程设计的进水指标根据业主提供的废水水质资料,确定设计进水水质如表所示:表:进水水质工程设计的出水指标根据业主提出的处理后水质要求,确定设计出水水质如表所示:表:出水水质废水处理站排出的污泥根据国家环保局1998年颁布的《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中的有关污泥处理、处置的规定进行处理与处置,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3 处理工艺工艺选择和确定(1)物化法利用过滤、沉淀、气浮等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特别是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的强化物化处理技术的采用,使废水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它的优点是:投资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等;缺点是:运行费用高、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2)生化法在工程实践中,采用水解酸化-好氧生化或厌氧-好氧生化联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利用不同的微生物种群代谢作用对废水中的COD、BOD等有机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生化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出水稳定、污泥量少等优点,因此随着环保形势的发展,这一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生化处理技术含量高、操作要求严、受气候变化影响大等原因,使有些生化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3)物化和生化结合法介于物化法和生化法各自的不足,因此人们把这两种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处理废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处理后出水满足了国家环保形势的要求,特别是随着国家和各省对废水排放要求的提高,这种处理方法和工艺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方案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生物处理、吸附过滤的方法处理牛奶加工废水。
水解酸化(特别是较长时间缺氧状态)可促使生长繁殖快的兼性细菌大量增加,在其作用下,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变为可生物降解物质。
在低氧阶段可利用高浓度的兼氧菌氧化有机物质,提高系统有机物质的去除能力,增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后序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好氧生物对COD和BOD的降解率,最后采用吸附过滤进行把关处理,确保了外排废水的稳定达标。
工艺流程工艺说明(1)格栅格栅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对生化处理系统和污水提升泵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2)集水池经格栅后的废水自流到集水池,然而再用泵送到混凝沉淀池(3)混凝沉淀池污水从集水池由泵提升入混凝沉淀池,在此进行混凝沉淀、固液分离。
(4)水解酸化池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潜水搅拌机搅拌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初步水解,同时废水中蛋白质等大分子和难降解物质进行分解形成小分子和易降解的物质,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好氧生化创造条件。
(5)好氧池在鼓风曝气的搅拌作用下,通过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污水中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
(6)吸附过滤池通过筛滤、吸附等作用对SBR池中未能完全去除的细小颗粒、胶体颗粒、溶解性的有机、无机物等进一步去除,实现达标排放。
(7)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利用重力使泥水分离,达到初步压缩污泥的作用,使污泥含水率下降到97%左右。
浓缩后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经过脱水的污泥外运处置,防止二次污染。
主要工艺段污染指标及去除率为了检验本方案工艺流程可否确保出水达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在下表中对流程各工段的污染物去除率进行了科学分析。
由表中数据表明,本方案实施后最终出水水质完全符合业主要求。
4 工程平面布置污水处理站总体布置需与外部环境密切衔接,自然协调浑然一体;按照工艺顺畅,便于管理,方便施工,美化环境的原则进行,各构筑物布置紧凑,利用率高,占地少。
根据人流、物流及运输方便,设置主次道路。
为使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不影响周围环境,将风机、污泥脱水机等布置在室内,减少废水处理站所产生的臭味、噪音问题。
鼓风机尽量靠近反应池,节约管道,减少因管道阻力而引起风压损失。
5 工艺设备及参数设计主体设计(1)格栅井结构形式:(地下)矩形开放式尺寸:L×B×H=2m××材质:砖混结构配套设备:粗细格栅各一台,栅条间隙为粗格栅20mm,细格栅5mm,安装角度60°。
(2)集水池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地下)矩形开放式尺寸:L×B×H=5m×5m×材质:砖混结构有效容积:停留时间:配套设备: 潜水泵一台,25 m3,扬程10m,功率。
(3)混凝沉淀池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地上)矩形开放式尺寸:L×B×H=9m×3m×材质:钢混结构有效容积:108m3停留时间:主要设备:管道混合器1台[DN200]其它:加药装置2套[溶药机2台,;加药罐2个,加药计量泵2台,50L/h,](4)水解酸化池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半地下)矩形开放式尺寸:L×B×H=9m×5m×6m材质:钢混结构有效容积:261m3停留时间:主要设备:潜水搅拌机10台,15KW(5) SBR池数量:二座结构形式:(半地上)矩形开放式尺寸:L×B×H=8m×8m×5m材质:钢混结构有效容积:576m3周期: 12h主要设备:罗茨鼓风机,1台,压力,风量min,功率15KW,转速1400r/min。
滗水器2台,1米水深,排水60 m3/h,碳钢结构。
其他工艺参数:BOD-SS负荷 (KgSSd)MLSS浓度 4000mg/L,排水比1:4(6)吸附过滤池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地上)砖混结构,尺寸:L×B×H=××主要设备:用DF系列滤料,滤速10m/h其它:超高,滤料层,,承托层,(7)污泥浓缩池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地下)矩形结构,尺寸:L×H=∮2m×5m材质:钢混结构其他:污泥泵1台,流量 10 m3/h,功率 , 扬程 10m(8)清水池数量:一座结构形式:(半地上)矩形结构,尺寸:L×B×H=4m×4m×4m材质:钢混结构其他:反冲洗泵1台,流量100 m3/h,功率4KW,扬程7m(9)综合机房尺寸:L×B×H=12m×3m×3m材质:砖混结构附属设备:电控柜 1套,型号 DKG-II;板框压滤机1台,过滤面积10m2,功率电气设计设计依据(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92;(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4)《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96;(5)废水处理水站为不间断运行,供电设计按一级负荷设计。
设计范围包括废水处理水站内的电缆敷设设计、照明、提升泵、污泥泵、加药装置等设备电控的设计与选型。
不包括进站电力电缆的敷设、变压器配置和原有动力设施的电缆敷设设计和电控的设计与选型。
供电电源要求在不改变原有电力控制系统基础上,根据配电柜容量大小,在管理房设置低压配电柜一台。
电器控制根据工艺要求,污水提升泵、污泥泵、加药装置、风机、压滤机等设备,根据需要均设有手动控制系统。
供电线路由业主负责从总配电室引至配电柜,并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所需电力再从配电柜中接入。
5.2.5用电负荷表用电负荷统计表结构设计地基与基础由于拟建场地暂无勘测资料,本方案设计暂按一般地质条件考虑,进行施工设计时将依据地质勘测报告作相应的调整。
抗震设计工程设计考虑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各构筑物属丙类建筑,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
各贮水构筑物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所有构/建筑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进行抗震设计。